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长春地区13个县(市)、区(开发区),按国家统一要求,填报孕产妇死亡报告卡,逐级上报长春市妇幼保健所。结果2002~2008年长春地区死亡孕产妇共109例。其中因产科出血死亡37例,占死亡的33.94%。而在产科出血死亡中,因产后宫缩乏力死亡的孕产妇23例,占产科出血死亡62.16%。因转院途中死亡孕产妇4例,占产科出血死亡11.76%。结论(1)加强乡级保健网络建设,提高助产质量。(2)加强基层人员“三基”培训,提高产科急危重症的诊断、治疗水平,是减少产科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盐城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对盐城市2004-2008年57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6.72/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直接产科原因占75.44%,间接产科原因占24.56%。死因前3位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症;可以避免死亡占57.89%,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占31.58%,不可避免死亡占10.53%。结论:盐城市仍须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强化医务人员业务,提高技术水平和急救能力等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2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武鸣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该县2002年1月~2005年4月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02年1月~2005年4月活产总数19841人,死亡21人,孕产妇死亡率为105·8/10万,直接产科原因死亡15例,占71·4%,间接产科原因死亡6例,占28·6%。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产科出血6例中4例为产后出血,均为计划外妊娠在家或个体诊所分娩,2例为宫外孕。结论:加强产前保健及高危妊娠管理,加强助产人员知识培训及提高急救能力,提高住院分娩率,合理使用贫困救助资金等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孕产妇院内死亡原因,以改进欠发达地区的妇女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四川省孕产妇死亡评审标准》,对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的孕产妇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半年间孕产妇总数为26 438例,孕产妇死亡16例,孕产妇死亡率为60.52/10万;孕产妇院内死亡12例,占75.00%;其中产科原因死亡7例,占58.33%;非产科原因死亡5例,占41.67%;计划生育内死亡5例,占41.67%,计划生育外死亡7例,占58.33%。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早期筛查妊娠合并症,筛查和动员计划生育外妊娠,及时住院分娩;加强产时保健,及时处理产时危险因素。通过正确、及时的孕期和产期保健,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欠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5.
1996~2000年郑州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5):320-322
目的 :掌握郑州市农村 (6县 ) 1996~ 2 0 0 0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亡相关因素 ,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 1996~ 2 0 0 0年孕产妇监测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 ,从居住地区、经济文化、保健情况、死亡原因、产科医疗水平及评审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5年来郑州市农村孕产妇死亡 117例 ,平均死亡率是 73.83/ 10万 ,2 0 0 0年较 1996年上升 47.6 8% ;孕产妇死亡前 3位原因依次是 :产科出血 (引起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 ,占产科出血死亡的 5 6 .36 % )、妊高征、羊水栓塞 ,死亡病例中居住山区的占 46 .15 % ,计划外怀孕占34 .19% ;孕期属高危妊娠的占 5 1.2 8% ;死亡病例中孕期没有参加围产保健的占 39.32 % ,家庭分娩的占 30 .77% ;在应用子宫收缩剂的死亡病例中应用不合理的占 6 3.46 % (其中 ,引起子宫破裂 5例、羊水栓塞 12例 )。结论 :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健技术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提倡住院分娩 ,加强适宜技术培训 ,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及群众健康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西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死亡率下降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定西市六县一区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上报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表,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法,对2000~2008年死亡的231例孕产妇进行死因评审分析。结果:2000~2008年定西市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死于直接产科原因占72.29%,间接产科原因占27.70%。231例死亡孕产妇首位死因是产科出血107例,占46.32%,其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1例,占13.42%,心脏病31例,占13.42%。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112例,占48.48%,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95例,占41.12%,不可避免死亡24,占10.39%。孕产妇死亡与本人文化程度、当地经济收入、地域分布、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张娟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891-3892
目的:掌握2002 ~ 2011年中卫市沙坡头区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调查附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 ~ 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0.82/10万.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强化孕产妇保健管理,狠抓城镇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加强产科能力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桂林市孕产妇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原因、死因构成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桂林市2002~2006年监测的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42例,占孕产妇总死亡的30.66%。引起产后出血前3位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产道损伤。相关因素有文化、经济、保健服务、交通和计划生育等。结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加强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掌握和探讨玉林市孕产妇死亡因素及影响原因变化趋势,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玉林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孕产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审的57例死亡孕产妇中,可以避免死亡16例,占28.07%,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28例,占49.12%,不可避免死亡13例,占22.81%,孕产妇死亡的前三位因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加强产科人员培训,规范产科服务,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戎建民  郝敏  高瑜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76-3277
目的:通过对2003~2005年山西省6个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及孕产期保健和产科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与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003~2005年山西省内6个地区死亡的46例孕产妇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占死因前3位的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症,孕产妇死亡仍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农村低收入、计划外妊娠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结论:需针对原因进一步加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武汉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武汉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0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5.91/10万,1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可避免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及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和管理等有关。结论:武汉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要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强化健康教育、推行孕产妇保健顾问制、切实落实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陈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80-4882
目的:对宁波市2003~2005年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的薄弱点,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27.50/10万,产科原因可以避免死亡的占41.66%,产科原因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占36.11%。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及计划生育管理,加强对非法接生的打击力度,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遵义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928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市11年内活产总数970 76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95.59/10万,监测4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627例,占67.57%;羊水栓塞56例,占6.04%;妊高征52例,占5.60%;妊娠合并心脏病45例,占4.85%。结论:遵义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下降空间,采取加强各级产科建设,完善孕产妇保健网络,对贫困山区实行扶贫政策,提高新法接生与住院分娩率,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市因产科因素引起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我市2002~2006年监测单位上报新生儿死亡报告卡、监测表及死亡调查评审表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6 105例活产儿中,早期新生儿死亡478例,死亡率6.28%。因产科因素造成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101例,死亡率21.13%。窒息死亡因素中分娩因素占53.47%,胎儿因素占26.73%,孕妇因素占8.91%,其他占10.89%。结论: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基层产、儿科建设,提高基层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985~1989年长春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活产数26.1188人,孕产妇死亡95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36.37/10万。直接产科死因63例,占66.32%,非直接产科死因32例,占33.68%。主要死因及顺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羊水栓塞、产褥感染。本文结果表明,接受保健措施少的孕产妇,其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孕产妇死亡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死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唐山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65例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死于直接产科原因占63.1%,间接产科原因占36.9%。死因前4位是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心脏病和妊高征。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21.5%,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40.0%,不可避免死亡占38.5%。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重点应放在对农村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王岚  周晓军  沈奕  肖年  罗茜  何春燕  王正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04-4605,4608
[目的]分析重庆市产科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重庆市41个县(市)、区,按国家统一要求,填报孕产妇死亡报告卡,逐级上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分析2000~2008年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原因。[结果]重庆市因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2008年重庆市死亡孕产妇共1654例。其中因产科出血死亡901例,占死亡总数的54.47%。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地城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服务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居住农村、非住院分娩、文化程度低、经济困难、个人家庭保健意识缺乏及医疗保健系统的处理能力的不足是产科出血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接产人员对产后出血的防范意识,加强助产人员产科出血的急救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是降低产科出血死亡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防城港市4个区县市1998~2008年62例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因产科出血死亡34例,占死亡的54.84%。产科出血死亡原因依次是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异位妊娠。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服务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应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对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曾春燕 《中国保健》2007,15(21):108-10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本文就永州市2002~2006年孕产妇死亡情况作一回顾性统计及分析.结果从2002~2006年,孕产妇死亡无明显下降,死亡率为47.38/10万,接近经济发达地区,而死因顺位体现依然是不发达地区结构.产科出血一直是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占43.70%.家庭分娩和个体诊所接生造成的死亡占40.34%,计划外怀孕死亡占45.38%,县及以上医院分娩死亡占22.69%,乡镇卫生院分娩死亡占13.45%.而死亡地点则逐渐从产家转为县及以上医院,但乡镇卫生院死亡的人数依然不少,占10.08%.119例孕产妇死亡中,高危孕妇占68.06%.结论全面加强产科技能培训,提高产科质量,探索新的保健管理模式,将孕产妇系统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高凌云  刘秀玲  易旻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38-2940
目的: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朝阳区医疗机构的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2008~2011年朝阳区户籍孕产妇死亡5例,平均死亡率11.28/10万;朝阳区医疗机构孕产妇死亡22例,主要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心脏疾病及产科出血,孕产妇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以三级医院为主。评审结果不可避免死亡13例,占59.09%;可避免死亡5例,占22.7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例,占18.18%。孕产妇死亡与本人文化程度低、产前保健意识差、高龄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及孕妇的孕期保健意识,充分发挥"朝阳区危重孕产妇及高危围产儿救治网络"的功能,对贫困危重孕产妇及时实施救助,提高产科质量,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