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我省出口贝类产品是否存在DSP和PSP这两种贝毒的污染,也为建立水产贝类毒素监测体系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2003~2005年对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内采样并送检的出口贝类产品的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采用SN0294—93,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采用SN0352—95。结果:3年间共检出口样品268批次。麻痹性贝类毒素均未检出。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合格样品数为266份,仅2份贻贝样品DSP大于0.05MU/g。结论:3年间福建出口的贝类产品大部分状况良好,只有两批次贻贝受到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麻痹型贝类毒素的快速方法。[方法]在福建沿海厦门、莆田、宁德三市的零售市场采集织纹螺68份,应用R-Biopharm试剂盒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全部实验过程在1h之内完成。检测限50μg/kg,灵敏度2.5μg/kg。[结论]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简单、快捷,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对于监控海产食品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依据“GB14 938- 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原则”分析流行特征 ,应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 :1991年以来连云港市及国内福建等省市发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 ,其毒贝除连云港市一起由时螺引起 ,其他均为半褶织纹螺。宁夏银川的有毒织纹螺则来自于千里之外的连云港市。结论 :为保障海贝的食用安全 ,应对贝类进行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市贝类中毒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贝类中毒的致病因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此类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年来发生在连云港市,因食用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荔枝螺、泥螺引起中毒并致死亡的6起贝类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毒素性质进行分析.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按SNO 352-95进行.结果从中毒者食剩的荔枝螺和泥螺均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该样品提取液可在1~6 min内致小白鼠死亡,毒素含量≥18万mU(100 g螺肉).结论 6起贝类中毒均由麻痹性贝类毒素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TA97、TA98、TAl00、TAl02测试菌株,在-S9和+S9条件下分别对0.0029~1.83 μg STX/皿剂量范围内的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结果 在2种不同的条件下,各剂量水平的4种测试菌株都能正常生长;所有剂量的回变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1倍及以上的显著增加,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在该试验条件下,贻贝中麻痹性贝毒未见致突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售贝类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杨莉  杨维东  刘洁生  江涛 《卫生研究》2006,35(4):435-439
目的对广州市售双壳经济贝类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污染状况进行为期一年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方法采用AOAC推荐的小鼠生物检测法进行PSP和DSP的毒力测定,采用HPLC进行PSP成分分析,根据FAO、日本和欧盟水产食品卫生要求及我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订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对贝类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在所调查的7种贝类中,有2种染有PSP,毒素含量在安全食用范围内,毒力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春冬两季含量相对较高;7种贝类中有6种共计36个样品染有DSP,有10个样品毒素含量超出安全食用标准,春冬两季染毒率较高。结论广州市售贝类PSP含量和检出率整体水平较低;DSP检出率稍高,毒素含量也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加强DSP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地区贝类食源性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烨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65-2067
目的探讨由连云港海域的半褶织纹螺和时螺引起的贝类食源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素性质。方法按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0352—95:“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测定螺肉及其内容物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螺肉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结果1991--2003年连云港地区发生半褶织纹螺中毒11起,2004年宁夏银川1起;时螺中毒1起,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生物测定法)均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PSP);上述贝类检样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检出河豚毒素TFX及其衍生物。结论鉴于海洋环境及生物污染严重,为保障食者安全,应对贝类毒素性质进一步研究、监测。  相似文献   

8.
林健  黄宗锈  陈冠敏  林蔚  陈明中  林春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937-4938,4942
[目的]了解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法检测采用ICR和昆明神小鼠的差异. [方法]用平行法对ICR和昆明种小鼠进行了20个批次的织纹螺麻痹性贝类毒素生物法比对试验. [结果]两个品系动物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为8%,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品系动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品系动物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具相关性且回归系数有显著性意义,但绝对值有一定的差异. [结论]ICR和昆明种小鼠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法检测结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线型关系,但在两组数值的绝对值的差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利用亲水作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ILIC-MS/MS)同时测定海产品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确证方法。[方法]采用0.1mol/LHAc提取海洋贝类或鱼类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经OASIS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以乙腈-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梯度改变乙腈在流动相中的比例和流速,采用HPLC/MS/MS电喷雾电离(ESI),阳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一次进样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待测试样中的上述全部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11种PSP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2,不同浓度水平下各PSP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7%~96.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9.3%,定量检出限在0.12~0.24ng/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精密度较高,重现性较好,对贝壳类和鱼类中痕量麻痹性贝类毒素具有良好的分析鉴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5起贝类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1991年来发生在连云港市,因食用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荔枝螺、泥螺引起中毒并致死亡的5起贝类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毒素的毒力和理化性质作了初步分析,并对其发生机理及防制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2017年漳州沿海一起赤潮引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中毒事件为研究起点,研究贝类海产品中的PSP在自然条件下的衰减情况。方法 在漳浦佛昙和龙海港尾海域采集牡蛎和贻贝进行PSP检测。结果 2017年6月8日相关海域海产品最大毒素总毒力为21 056.7 μg/kg,2017年6月26日海产品PSP总毒力值衰减86%以上,2017年7月20日海产品PSP总毒力值衰减97%以上,2018年12月所有海产品中PSP均未检出。结论 本次赤潮发生后,漳浦佛昙和龙海港尾两个海域贝类海产品约需45天净化周期方可食用,相关海域约需18个月净化至贝类毒素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能反映样品整体毒性的鱼贝类毒素筛查方法。方法以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电压敏感荧光染料bis-oxonol,根据膝沟藻毒素2,3(GTX2,3)、短裸甲藻毒素(BTX)和河豚鱼毒(TTX)的毒理特点,观察不同浓度毒素作用下细胞荧光的变化。结果 GTX2,3的浓度在2~200ng/ml范围内,TTX的浓度在20~600ng/ml范围内,BTX的浓度在15~400ng/ml范围内,培养体系荧光强度与毒素的浓度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利用电压敏感荧光染料法可实现对GTX2,3、TTX和BTX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细胞毒性试验测定麻痹性贝毒素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麻痹性贝毒素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用石房蛤毒素为标准品,刊用其钠通道阻断剂的特性,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标定活细胞量,建立麻痹性贝毒素剂量与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结果箭毒/藜芦碱对照组OD值平均为0.3850,石房蛤毒素在0.2~0.6ng剂量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直线相关关系,得回归方程为y=0.3996+0.503x(r=0.9880,P<0.02).结论在0~0.6ng剂量范围内,石房蛤毒素剂量与所测的OD值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该细胞毒性试验方法可用于麻痹性贝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沿海的贝毒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对贝毒的调查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开始,除了已查明江瑶具有内源性贝毒之外,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赤潮产生的麻痹性贝毒(PSP)上面,PSP中毒案例主要发生在中国南方的浙江、福建、广东及台湾等地,其中有一些案例是致命性的。科研人员研究了广东省各种贝类中PSP的含量,组织中分布及季节变化的情况,对其组份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成份为STX,neoSTX及GTX1~4等。在我国沿海已发现了三种产生PSP的毒藻,其中的Alexandriumtamarense已分离出孢子并培养出单株克隆体供研究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沿海还发现过产生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及失忆性贝毒等毒源藻类,应提高警惕其形成“赤潮”,并在贝体内大量积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麻痹性贝毒在广州市售经济贝类中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黄沙海产品批发市场7种经济贝类为期一年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海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方法毒性测定按照AOAC小白鼠法进行,成份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安全性评价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我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4MUg肉)。结果在调查的84份贝样中,染毒贝整体毒力(消化腺与肉的加权平均毒力)低于4MUg肉,毒素最高含量仅为184MUg肉,所有贝类均在安全食用范围之内。染毒贝类主要为栉孔扇贝(ChlamysMimachlamysnobilis)和嵌条扇贝(Pectenalbicans)。毒素在2个种9份样品的消化腺中检出,某些样品肌肉组织出现小白鼠毒性反应。一份样品消化腺中毒素含量高达1452MUg,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该样品毒素成份主要为B1、GTX23、GTX14及C类。结论广州市市售鲜贝PSP含量和检出率整体水平均较低;贝中消化腺毒素含量及检出率明显高于肌肉,个别腺体毒素含量超出标准。毒素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毒素比较强,夏秋季检出率高。因此有针对性的加强贝毒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波市有毒织纹螺的分布。分析各栖息地有毒织纹螺的毒性变化,为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学会(AOAC)和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CIQ)的小鼠生物测试法,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PSP)标准,判定本地织纹螺毒性的强弱,按年观察结果。结果1986~2003年,宁波市127份被检织纹螺中毒素平均含量最高的年份为1991年,达11900MU/100g螺肉,最低年份为1988年,其毒素含量也达403MU/100gN肉,其他年份的毒性波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栖息地毒螺检出率镇海区为31.43%,北仑区为39.29%,宁海县为73.08%,奉化市为2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宁海外,其余3个县(市、区)毒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新增织纹螺栖息地象山采集的30份织纹螺样品,毒素测定值均≤400MU/100g肉,未检出毒螺。结论宁波市各栖息地的织纹螺带毒严重,是一种引起织纹螺中毒的原因食物。各栖息地织纹螺毒性存在差异,以宁海县的织纹螺带毒最普遍。毒螺的分布和毒性的强弱与地域相关。织纹螺毒素的毒性可消长,但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纯化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毒GTX2,3组分。方法:采用免疫亲和色谱方法,对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通过HPLC检测,免疫亲和柱有效的将麻痹性贝毒的GTX2,3与GTX14,分离,获得了一定数量但具有高纯度的麻痹性贝毒GTX23,。结论:初步建立了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对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分离纯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麻痹性贝类毒素细胞检测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的N-2a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并确定可能的检测限值。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毒素标准品结合藜芦定和乌本苷共同作用对数生长期的N-2a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确立细胞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及比较各毒素作用大小,并同步利用小鼠生物法进行验证,通过精确记录小鼠死亡时间,比较各毒素的毒作用大小。结果:麻痹性贝类毒素能明显降低藜芦定和乌本苷的细胞毒性,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通过比较得出毒素各成分毒性大小为:neoSTX>STX>dcSTX>GTX1,4>GTX2,3>dcGTX2,3;小鼠生物法的毒作用平均死亡时间为:neoSTX组(6.5 min),GTX1,4组(8.0 min),STX组(9.0 min),dcSTX组(15 min);GTX2,3组和dcGTX2,3组未见动物死亡。结论:细胞检测与小鼠生物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细胞检测法可行,且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限值可达到10-9mol/L剂量水平,其中浓度在10-6~10-8mol/L间具有较好的线性。  相似文献   

19.
麻痹性贝毒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勇  刘洁生 《卫生研究》1999,28(5):315-317
至今,麻痹性贝毒已对海洋经济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鉴于传统的小白鼠生物分析法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近10年来发展了许多新的分析技术,使麻性贝毒的检测能达到灵敏,高效,快速的要求,本文系统介绍了麻痹性贝毒的检测技术及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大田软海绵酸(OA)对HL-7702肝细胞的F-肌动蛋白的解聚作用,建立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荧光检测法。方法使用鬼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分析样品中毒素的含量。比较荧光检测法和ELISA法对贝类样品的检测结果,分析所建荧光检测法的可靠性。结果 OA能明显破坏细胞F-肌动蛋白的聚合。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破坏程度也随之增加。在2.5~40 nmol/L范围内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R2=0.9931),检测限值可达到2.01μg/100g贝肉;进行样本检测时,加标回收率为92.76%~96.49%,并与ELISA法检测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R2=0.830)。结论与现有的检测法相比,F-肌动蛋白荧光检测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较低的检出限,可用于有毒贝类的筛查与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