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甲型肝炎的发病率高,易造成爆发和流行,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目前认为控制甲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是对易感人群接种甲肝疫苗,使人群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我镇从1994年起,将甲肝疫苗应用于1岁以上儿童接种,收到了比较好的预防效果。现将7年来,我镇接种甲肝(HA)疫苗的预防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甲型疫苗是控制甲肝流行的重要措施。为评价我市儿童接种国产甲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免疫效果,2003年9月对接种甲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接种甲肝疫苗以来虹口区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改进甲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虹口区1992~2005年甲肝发病资料、甲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虹口区年均甲肝发病率5.71/10万,1992—2005年甲肝发病率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成人、学生发病率显著高于学龄前儿童,2000年甲肝发病率显著升高,一季度为甲肝发病的高峰,2002年调查学龄前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为23%。结论 虹口区实施甲肝疫苗免疫策略后,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为阻断甲肝后续的周期性流行,发病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甲肝疫苗接种率务必达到有效免疫屏障的要求,建议在本区把学生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甲肝疫苗的首选接种对象,在发生甲肝流行时,学龄前儿童务必接种甲肝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甲型肝炎疫苗(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甲型肝炎发病率的影响,为制定甲型肝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细菌性痢疾平衡疫情漏报率和卫生习惯对甲型肝炎发病率的影响,分析接种率和甲型肝炎调整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全人群甲型肝炎的发病率由2005年的1.43/10万下降到了2014年的0.42/10万,下降幅度70.63%;调整后的全人群甲型肝炎发病率由2005年的0.98/10万下降到了2014年的0.76/10万,下降幅度22.45%。评价单纯甲肝疫苗接种对甲型肝炎发病的影响,0~4岁组儿童甲型肝炎发病率下降68.85%,其中疫苗贡献44.44%;5~9岁组下降95.52%,其中疫苗贡献77.14%;10~14岁组下降94.97%,其中疫苗贡献79.73%;15~20岁组下降78.84%,其中疫苗贡献3.19%。结论从全人群角度来看,生活习惯的改变对甲型肝炎发病率下降的贡献要高,但从疫苗覆盖年龄组来看,14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接种对甲型肝炎发病率下降的贡献要高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疫苗接种受益人群的扩大,甲肝疫苗接种对降低甲型肝炎发病率的贡献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陈琳  陈立 《医学综述》2012,18(17):2802-2804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青少年及儿童发病为主。我国是甲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如今,预防甲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甲肝疫苗。一次接种便可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保护。现从甲型肝炎最新分子流行病学分型、甲肝疫苗使用现状及保护效果和甲肝基因重组疫苗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更好地研究甲型肝炎疫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琦 《肝博士》2011,(5):13-13
甲肝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目前在中国已经成为儿童接种的主要疫苗之一,2008年5月被列入扩大免疫疫苗之一,部分省市已经提供免费甲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 3515名甲肠易感儿童按出生单双月份随机分组,其中接种组1804名,对照组1653名。观察接种疫苗后两组甲型肝炎发病率。结果 对照组发现甲肝病例14例,发病率8.47‰;疫苗组1例,发病率0.55‰,保护率93.51%,95%下可信限为64.56%。结论 国产规范化甲肝减毒活疫苗与国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保护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甲肝疫苗预防保护效果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肝疫苗的远期预防保护效果。方法 于 1993年 4月 - 1995年 12月分 5批为 989名学生接种了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 株 (简称甲肝疫苗 ) ,并于接种后 1、3、5年时调查了甲肝患病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病率显著高于接种组 (P<0 .0 5 ) ,同校未接种班及未开展接种学校学生中的甲肝患病无明显差异 (P >0 .5 )。结论 甲肝疫苗对接种者至少有 5年的预防保护作用 ,保护率达 10 0 %。因此 ,甲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对控制我国的甲肝流行会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甲型肝炎免疫水平和流行情况,建立甲型肝炎传播动力学模型,预测对18月龄儿童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以及对未接种的2~18岁儿童补种的甲肝免疫策略的长期效果。方法在Berkeley-Madonna软件中构建甲型肝炎的传播动力学模型(S-E-I-R-V),根据文献资料确定甲肝传播动力学模型参数;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参数变化时模型预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不接种疫苗时,从2010年至2030年,预测甲肝累计发病人数将达到780×104,发病率为38.8/105;对18月龄儿童接种疫苗及2~18岁未接种儿童补种,在疫苗覆盖率达到38%~57%的情况下,至2030年甲肝累计发病人数为436×104~475×104,发病率为17.5/105~19.4/105。与不接种相比,发病人数将减少306×104~345×104,发病率下降幅度接近54%。敏感性分析提示,甲肝疫苗接种率高低对甲肝发病率影响明显,接种率为38%时,2030年甲肝发病率为19.4/105,接种率为90%时,2030年肝发病率为16.0/105。结论实施甲型肝炎的疫苗免疫接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首次对445例正常儿童接种了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成功率为80.22%,1992午12月,首次在我省使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简称甲肝疫苗)对445名儿童进行了免疫效果考核,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易辉容  戴敏 《重庆医学》2005,34(7):1069-1071
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1991~2003年病毒性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及疫苗控制的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分析甲肝发病的三间分布特点及防控措施的成效.结果 1991~2003年甲肝发病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在1995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甲肝疫苗后,对控制甲肝达到了积极的作用,13年来发病率下降了93.72%,城市、农村地区发病率下降幅度有差异,与疫苗接种率有直接关系.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示今后除了要重点做好甲肝流行病学预防控制措施外,积极开展全人群的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对控制甲肝发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进一步观察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效果。方法 在河北省阜城县以群体随机分组法接种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疫苗组5551人,对照组6485人。观察全人群和上述两组人群甲肝发病率,出现流行时采集两组人群血液,检测抗-HVA IgG和IgM,分析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1997年5月完全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7个月内为甲肝散发,发病率为0.55/10万;疫苗组未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甲肝疫苗的种类主要是甲型肝炎活疫苗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口服疫苗正在研究中.无论婴孩或成年人接种甲肝疫苗后,抗体反应均较好.婴儿在1岁抗体水平降低时接种疫苗,可避免母传抗体的干扰.甲肝疫苗与其他一些疫苗联合接种的可行性也逐一被证实.一般认为甲肝疫苗不良反应很少,但也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个案报告.  相似文献   

14.
1 甲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甲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而免疫球蛋白是阻止HAV传染的唯一有效措施,因此,甲肝疫苗的生产有着重要意义.HAV只有一个血清型且无抗原变异的特点,为疫苗研制提供了便利,迄今为止,甲肝疫苗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的研究认为,甲肝疫苗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梅县1990-2001年甲型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控制甲肝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2001年梅县发生的甲肝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肝炎的发病率自1993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9年至现在更控制在3/10万以下;1990-1992年甲肝发病呈春夏季节性高峰,而1993-2001年季节分布不明显;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96:1);1992年以10-15岁年龄段发病最高,1995-2001年以30-40岁年龄段发病最高;1992年以学生、农民、散居儿童发病为主,1995-2001年以农民、学生、人工发病为主。结论:甲型肝炎发病分布特征的变化是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结果。提示今后应重点做好食源性及水源性甲肝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及开展成年人接种甲肝疫苗。  相似文献   

16.
甲肝减毒活疫苗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选控制甲型肝炎流行的特异性预防手段,已在我国大面积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H_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在我国现场应用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为进一步评价H_2株甲肝疫苗(下称甲肝疫苗)的使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现将浙江省椒江市连续6年在1~15岁儿童中普及接种甲肝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及成本一效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甲肝疫苗致全身不良反应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以下简称甲肝疫苗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 。我市自 1993年以来接种 10万人次 ,未发现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国内有关甲肝疫苗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现将甲肝疫苗致全身不良反应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女 ,5岁。于 2 0 0 1年 2月 2 1日 10时 5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桂清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54-1154
甲型肝炎 (甲肝 )是由甲肝病毒 (HAV)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 ,易感染者主要是儿童和青壮年。由于甲肝的潜伏期较短 ,易引起爆发流行 ,在人群易感率高的地区传播迅速。在我国 ,据 1993~ 2 0 0 2年疾病监测表明 ,我国甲肝平均发病率高达 2 0 .0 1/ 10万 ,属甲肝流行的高发区。目前 ,预防甲肝发生流行的唯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为研制和开发出高品质、安全有效的甲肝疫苗产品 ,有效控制我国甲肝流行 ,1996年 5月 ,甲肝灭活疫苗研究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关注下 ,1999年 12月 ,…  相似文献   

19.
甲肝疫苗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应用甲型肝炎疫苗(简称甲肝疫苗)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456例,并对其中加例肝纤维化患者服用抗肝纤维化合剂,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梅县 1990~ 2 0 0 1年甲型肝炎的流行规律 ,为制订预防控制甲肝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90~ 2 0 0 1年梅县发生的甲肝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型肝炎的发病率自 1993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 ,从 1999年至现在更控制在 3/ 10万以下 ;1990~ 1992年甲肝发病呈春夏季节性高峰 ,而 1993~ 2 0 0 1年季节分布不明显 ;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1 96∶1) ;1992年以 10~ 15岁年龄段发病最高 ,1995~ 2 0 0 1年以 30~ 4 0岁年龄段发病最高 ;1992年以学生、农民、散居儿童发病为主 ,1995~ 2 0 0 1年以农民、学生、工人发病为主。结论 甲型肝炎发病分布特征的变化是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结果。提示今后应重点做好食源性及水源性甲肝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及开展成年人接种甲肝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