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开胸术后自控镇痛(PCA)泵镇痛的效果及对呼吸训练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开胸病人先给予硬膜外穿刺,术后接PCA泵。对照组20例病人术后给予镇痛剂。结果PCA泵术后止痛效果明显,无躁动、清醒快、自主咯痰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开胸病人术后使用PCA泵止痛效果良好,起到控制肺部并发症的作用,缩短了病人的康复疗程。  相似文献   

2.
开胸术后使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对呼吸训练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景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826-1826
目的 观察开胸术后自控镇痛(PCA)泵镇痛的效果及对呼吸训练的影响。方法 20例择期开胸病人先给予硬膜外穿刺,术后接PCA泵。对照组20例病人术后给予镇痛剂。结果 PCA泵术后止痛效果明显,无躁动、清醒快、自主咯瘘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开胞病人术后使用PCA泵止痛效果良好,起到控制肺部并发症的作用,缩短了病人的康复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术后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及影响其使用效果,导致镇痛不全与提前终止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视觉疼痛(VAS)评价评分法对276例开胸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分析。结果有7.24%以上的患者没有充分达到镇痛的效果,4.71%的患者提前终止使用自控镇痛泵。结论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影响自控镇痛泵使用的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效果,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
对使用病人自控镇痛泵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维琴 《现代护理》2002,8(3):174-175
目的 研究病人使用自控镇痛进行自我护理的宣教工作,降低回收次数。方法 本文对55名应用PCA泵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适时给予宣教,使患者熟悉自控泵的使用及调控。结果 通过宣教,患者可形成自我护理行为,使回叫次数降低。其中青年人、中年人比老年人回叫次数降低明显(P<0.05);全麻患者比硬膜外麻醉患者回叫次数高(P<0.05)。结论 病人自控镇痛泵可适时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痛,减少并发症。恰当的宣教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行为,降低回叫次数。  相似文献   

5.
况雪梅 《现代护理》2007,13(4):924-925
目的观察呼吸操训练对食管癌及肺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前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准备。实验组除按常规准备外,术前1~5d对患者进行呼吸操的强化训练。比较训练前后动脉血气和肺功能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训练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02)、最大通气量(MVV)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均有提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前者肺部并发症的例数明显降低。结论开胸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运动训练,能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镇痛泵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措施,可以使患者安全无痛地度过围手术期。随着人们对手术后镇痛效果的重视,希望提高舒适度,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术后使用镇痛泵,而镇痛泵从患者回到病房就由病房护士来管理,正确有效地使用镇痛泵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开胸术后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此类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开胸术后11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泵接锁骨下静脉管;对照组为疼痛时肌内注射哌替啶。分别于术后6、24、48及72h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于术后24h观察排痰效果;记录术后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VAS评分、排痰效果、拔管时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开胸术后患者微量泵持续镇痛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即PCA泵,是由患者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药物止痛,借助自控装置,达到及时、按需的镇痛目的。1 方法 实施常规麻醉及手术,手术结束前由麻醉师安置PCA泵,泵内置芬太尼2rng(或曲马多700~800mg)、氟派啶醇5mg(选用),生理盐水加至96~100ml,每隔15min可追加0.5ml,PCA保留2—3d。建立PCA泵卡,卡片上注明药名、剂量、给药速度、开始给药时间。2观察与护理(1)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PCA泵及其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及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2)术中注射时宜选用走向较直、易固定、便于观察的静脉进行穿刺,首选上肢。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及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更换穿刺部位,并保护好局部。(3)术后常规禁食,去枕平卧6~8h后改半卧位,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加强巡视,每30~60min巡视1次,保持PCA泵通畅,保证导管接头牢固。嘱患者带泵侧肢体勿过分移动,防止导管扭曲、被压、脱节。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做好记录,以评估PCA泵的镇痛效果。常规吸氧,对出现恶心、呕吐者,让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严重者应用止吐药;观察肠蠕动、肠鸣音、排气、排便、腹胀等情况.指导患者多活动.腹胀严重者可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  相似文献   

9.
卞振东 《疼痛》2004,12(3):27-28
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是一种新型强效镇痛药,具有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等优点。本对开胸手术后患行丁丙诺啡硬膜外自控镇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合理应用自控镇痛泵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自控镇痛泵的操作应用方法,而且还应了解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确保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教育对开胸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5例行胸部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术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由经过严格培训的疼痛教育小组开展疼痛教育,术后第2d下午由患者填写“患者疼痛认知及住院期间疼痛情况调查问卷”;出院前1d研究者统计每位患者的术后24h和48h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认识,所采取的疼痛控制行为及疼痛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主动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主动进行深呼吸及咳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采取深而慢呼吸法、听音乐、保护手术切口法及选择自控镇痛泵镇痛和疼痛呼叫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所经历的最痛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可有效提高开胸患者的疼痛知识、态度及管理疼痛的能力,提高镇痛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心外科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3,自引:3,他引:93  
目的:评估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999年3月至2001年9月40例拟行开胸手术的病人,术前1~4周进行沙袋加压腹式呼吸训炼和有效咳嗽训练,观察锻炼前后病人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锻炼后病人的呼吸频率显著减慢(t=17.63,P<0.01),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和第1秒肺活量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t=3.59,t=6.70,t=3.56,t=4.61,t=6.35,P均<0.05). 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术前强化呼吸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拟开胸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术前2周进行强化呼吸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观察组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锻炼后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时间最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CL)、时间肺活量(FEV)较锻炼前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强化呼吸锻炼对改善开胸根治术肺癌患者肺功能,提高对开胸手术的耐受力及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66例先天性膈疝手术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临床资料,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比较分析其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两组患儿术后PaO2及PaCO2的比较,观察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先天性膈疝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对于患儿术后病情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1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停用胰岛素泵治疗后首次测得的餐后2 h血糖、转日空腹血糖、带泵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带泵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减少带泵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而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显著的提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呼吸衰竭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呼吸操对开胸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呼吸操训练对食管癌及肺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前按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准备。实验组除按常规准备外,术前1~5d对患者进行呼吸操的强化训练。比较训练前后动脉血气和肺功能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训练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最大通气量(MVV)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有提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前者肺部并发症的例数明显降低。结论开胸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运动训练,能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患者中镇痛镇静药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机械通气在急诊室及ICU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其设备更加合理和完善,但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更需要适度使用镇痛镇静药以减少由于机械通气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镇痛镇静药的种类繁多,并且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也各式各样,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使用标准。我们对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药的应用和效果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气道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应用机械通气的74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有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患者产生的恐惧程度、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59%)(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机械通气的恐惧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阶段的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治疗时,对机械通气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痊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恐惧感的几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