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肺栓塞18例急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分析2004~2007年期间急诊由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呼吸困难11例(61%),"肺梗死三联征"患者仅1例(6%);低氧血症8例(44%),SⅠQⅢTⅢ 6例(33%),血浆D-二聚体>500 μg/L 15例(83%),CT肺动脉造影示栓子累及46支肺动脉;8例接受溶栓治疗,10例接受抗凝治疗;死亡2例.结论 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早期诊断和规范溶栓抗凝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CT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病 ,病死率占全部疾病死因的第 3位 ,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1] 。我国目前尚无发病率的确切统计 ,但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意识和临床检验手段不断提高 ,临床工作中肺栓塞的检出率逐渐增多。我院近 2年诊断出急性肺栓塞 18例 ,并对其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为我院 1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11月的住院患者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46± 11)岁。 4例经螺旋CT检查确诊 ,14例通过肺通气 灌注扫描检查确诊。基础疾病 :外伤及手术后 10例 ,脑血管病 4例 ,…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诊治的35例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35例;9例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其中3例肺栓塞发生于癌症确诊前2~6个月;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和胸痛最为常见,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敏感性高,可作为筛选检查,结合CT肺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超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肺栓塞.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肺动脉栓塞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合并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肿瘤专科医生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内科介入治疗术后急性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介入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诊断急性肺栓塞5例,其原发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厉颤动)2例,大隐静脉曲张1例.肺栓塞发生时间从介入术后24 h到2 d,患者在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时发生;肺栓塞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4例通过肺同位素通气/灌注显像确诊,1例临床诊断;4例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好转,1例死亡.结论 心导管术后肺栓塞发生并非罕见,致死率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32例急性肺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肺栓塞是指由于内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具有高发病、高误诊、高死亡的特点。加强对肺栓塞的防治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我院5年中确诊的3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联合胸部X线片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急性肺栓塞(AP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可疑肺栓塞病案的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中单纯胸部X线片异常21例,3例确诊为肺栓塞,准确度14.3%;单纯心电图异常18例,1例确诊为肺栓塞,准确度5.3%;X线片及心电图均有异常38例,32例确诊为肺栓塞,准确度84.2%。结论联合应用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对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作为早期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非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所致肺栓塞病例,增强对非下肢DVT来源肺栓塞的认识,提高肺栓塞患者的救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肺动脉CTA确诊的肺栓塞47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存在下肢DVT分为下肢DVT组(27例)和无下肢DVT组(20例),比较两组入院至确诊PE时间、SpO2、D二聚体、肌钙蛋白、心脏彩超表现及转归。结果 两组SpO2、D二聚体、肌钙蛋白、心脏彩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下肢DVT组入院至确诊PE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P<0.05)。结论 非下肢深静脉血栓来源肺栓塞临床上存在延误诊断及死亡率高情况,建议一线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恶性肿瘤行相关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术后1~13 d。7例行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肺动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确诊为肺栓塞;2例猝死者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医技检查确诊为肺栓塞。确诊后均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监测生命体征,2例行面罩吸氧;7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予抗凝治疗,其中1例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本组3例死亡,6例经对症治疗2~4周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遇及呼吸困难、胸痛、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下肢肿胀等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时,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并治疗,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意识,以早期规范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青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14例经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有获得性危险因素,2例有基础疾病。症状以咳嗽、咳痰最常见,其次为发热、胸闷;体征以肺部听诊湿啰音多见;10例低氧血症,D-二聚体均升高。15例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结论青年急性肺栓塞症状不典型,临床医生接诊具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呼吸道症状患者,应高度警惕肺栓塞,CTPA检查可助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探讨冠心病合并肺栓塞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例确诊为冠心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确诊为冠心病合并肺栓塞,进行个体化治疗后患者均病情稳定。结论对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要警惕肺栓塞,要想到两种疾病同时并存的可能,仔细分析鉴别,以免误诊、漏诊。对冠心病合并肺栓塞的患者应综合分析其总体病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秦岭  王艳 《中国临床研究》2011,(10):965-96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在镇静、止痛、溶栓、抗凝、抗感染等治疗的同时,护理上采取维持呼吸,密切观察生命征,注意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支持等措施。结果 32例痊愈,10例好转,3例因肺栓塞面积大自动出院,1例因肺栓塞合并肺水肿死亡。结论及时确诊急性肺栓塞并行有效救治和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肺栓塞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减少误诊误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78年~1995年确诊的资料完整的23例肺栓塞病例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23例中除3例致死性肺栓塞患者中的2例死亡外,其余21例均存活。其中1例进展为慢性肺栓塞,行下腔静脉置网术;1例在肝素治疗第9日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对侧肺再发栓塞;1例口服华法令期间出现血尿。无一例行肺动脉造影。结论:当基层医院不能即刻提供肺灌注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时,简单的临床手段(包括X线胸片、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即能诊断肺栓塞,从而尽早进行抗凝治疗,提高治愈率;只有对临床及肺灌注扫描仍然不能确诊的患者才需施行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无特异性,螺旋CT、高分辨CT增强后对肺栓塞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后1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1例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结论:对于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相关检查早期确诊,减少误漏诊率及规范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提高本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脑钠肽和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以期达到对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2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给予脑钠肽、D-二聚体检查,确诊为肺栓塞后给予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14例,给予心电图、胸片、心超、血气分析检查及外院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确诊为肺栓塞后给予溶栓、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确诊时间、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确诊时间(14.1±1.8h)和病死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1.5h、35.7%),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脑钠肽和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能够有效的缩短确诊时间、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肺栓塞l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栓塞 (PE)是由于内原性或外原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发病率高 ,临床易漏诊[1 ] 。为进一步加深对PE的认识 ,提高正确诊断率 ,降低漏诊、误诊率。现对我院的 16例肺栓塞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的住院患者 16例 ,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16~ 71岁。所有患者均经胸部螺旋CT确诊为PE。1 2 易患因素  16例患者中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并心力衰竭 (心衰 ) 2例 ,产后 2例 ,有下肢静脉栓塞史 2例 ,肥胖者 2例 ,股骨、胫骨…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 (PE)是由于内原性或外原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发病率高 ,临床易漏诊[1 ] 。为进一步加深对PE的认识 ,提高正确诊断率 ,降低漏诊、误诊率。现对我院的 16例肺栓塞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的住院患者 16例 ,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16~ 71岁。所有患者均经胸部螺旋CT确诊为PE。1 2 易患因素  16例患者中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并心力衰竭 (心衰 ) 2例 ,产后 2例 ,有下肢静脉栓塞史 2例 ,肥胖者 2例 ,股骨、胫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血浆D-二聚体<500μg/L的肺栓塞患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入院,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影像学确诊为肺栓塞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3例为次大面积肺栓塞,7例为非大面积肺栓塞,没有大面积肺栓塞病例.其中Wells评分为临床验前概率低度(评分<2)的有0例,临床验前概率中度(评分2~6)的有7例,临床验前概率高度(评分>6)的有3例.Wells评分最低为3分,最高为10分,中位数为5.25分.结论:由于肺血栓栓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而漏诊患者病死率高,故尽管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临床不能排除肺栓塞,仍应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肺栓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技术在孕产妇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临床疑诊肺栓塞并行肺灌注显像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栓塞患者的孕期合并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肺灌注显像结果及治疗随访结果。结果 8例患者中,确诊为肺栓塞者6例,余2例经检查后除外肺栓塞。6例肺栓塞患者平均年龄33岁,其中初产妇4例,经产妇2例。4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例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易栓症,余1例合并宫颈功能不全行保胎治疗。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2例,肥胖症3例,高脂血症2例。6例患者中5例诉胸闷、憋气,余1例无明显症状。心电图检查显示,2例提示Ⅲ导联Q波形成,T波倒置,余4例心电图正常。6例患者双下肢静脉均通畅。超声心动图显示轻度肺动脉高压2例(肺动脉压分别为41 mm Hg、44 mm Hg)。3例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均提示肺部可疑模糊斑片影,炎症可能,1例合并左侧胸腔积液。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4例(氧分压为61.6~77.8 mm Hg)。1例患者血D二聚体(D-Dimer)结果正常(1.3 mg/L),余5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7~8.9 mg/L)。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结果正常3例,余3例分别为1190 ng/L、1280 ng/L、3640 ng/L。6例患者均行肺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其中右肺栓塞2例,左肺栓塞2例,双肺同时栓塞2例;肺上叶栓塞2例,下叶栓塞4例。结论肺灌注显像诊断孕期肺栓塞辐射剂量低、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临床诊断孕期肺栓塞的有力工具,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倩云  朱继红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10-1012
目的 重点探讨重症急性肺栓塞的急诊诊治思路.方法 收集2001-01至今在我科确诊并进行急诊静脉溶栓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其中男女各6例,平均年龄57.8岁.分别就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溶栓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呼吸困难、胸闷或喘憋是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主诉;②下肢深静脉血栓仍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③心电图、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是急诊筛查肺栓塞的首选手段,而螺旋CT肺血管成像是急诊确诊肺栓塞的首选检查;④静脉溶栓是急诊肺栓塞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且安全性很好.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影像学表现.结论 急诊肺栓塞在诊治方面具有其自身特点,急诊静脉溶栓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