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胸部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索经胸部微创新术式置入新型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方法。 方法  34例房间隔缺损 ,全麻下经右胸壁胸骨旁第四肋间 2cm~ 3cm的小切口入胸 ,经右房置入Dasdo圆形或椭圆形闭合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观测各切面观房间隔缺损大小及周缘情况 ,选择闭合器类型及大小。超声监测下于房间隔缺损两侧释出闭合器双伞 ,确认牢固及无明显房水平分流后释放闭合器、关胸。 结果  3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闭成功 ,1例失败 ,改为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最大径为(8~ 32 )mm ,(19 3± 6 3)mm。房间隔缺损各方向缘最短者分别为距主动脉后壁无缘 ,距上腔静脉3 5mm ,距下腔静脉 6 0mm ,距二尖瓣根部 6 .0mm。超声引导下封闭房间隔缺损过程约 2min~ 3min。 结论 经胸小切口置入房间隔缺损闭合器是一种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新术式 ,该方法闭合房间隔缺损的适应证可能更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06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10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53例。直视组采用传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修补术,微创组采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直视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Li F  Xu FJ  Li W  Kang N  Gong BS  Cai WM  Wu DJ  Qiu ZK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411-1413
目的探讨右径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1~70岁,中位年龄21岁。房间隔缺损直径8~40mm。全麻下右胸骨旁第4肋间行2~3cm切口,在经食管或胸壁超声引导下,经右心房通过单鞘管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结果全组21例无手术死亡,使用的封堵器型号为14~46mm,均封堵满意,无残余分流,未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无封堵失败改行体外循环手术者。术中未输血,术后未发生封堵器移位或脱落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5d出院。复查无残余分流,无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右径小切口封堵房间隔缺损安全、创伤小,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微创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附4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方法1997年1月至2000年3月,为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其中1例功能性单心房,2例部分型肺静脉(右侧)畸形引流,3例中度肺动脉高压。结果平均切口长度(7.2±1.1)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30.3±7.8)分钟。术后所有患者无房水平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37例随访3月~2.4(1.3±0.6)年。所有患者心功能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胸骨旁小切口微创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的治疗与经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华西医院心脏外科行体外循环单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39例,年龄25.8(9~56)岁。根据术前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胸部正中切口组(开胸组,15例)和胸骨旁小切口组(小切口组,40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心功能分级(NYHA)、房间隔缺损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数据及随访半年后的疗效。结果全组无术后死亡病例。开胸组1例因术后心功能差延长了住院时间,小切口组1例因肺部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更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住院费用更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0),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第1 d胸腔总引流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01)。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500)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排除学习曲线的干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P=0.275)和住院费用(P=0.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体外循环时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7)。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残余分流,无伤口并发症。两组术后3周可从事非重体力活动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胸骨旁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微创,开展较容易,学习曲线短,可作为房间隔缺损微创整体治疗流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为20例房间隔缺损(房缺)病人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采用右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5月行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46例,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25例、室间隔缺损21例。右侧胸壁3孔分别为: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为第1切口长约2cm;右侧腋中线第3肋间做第2切口长1.5~2.5cm;右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第3切口长2~3cm。股动脉及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体外循环时间(64±2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8±11)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110±6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6例随访0.5~1.5年,无死亡及残余分流。结论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9月,我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例,右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例.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80 min,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50~300 ml.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术毕经超声即时测量冠状动脉旁路流量15~40 ml/min,搏动指数1.5~3.0.住院时间8~12 d,平均10 d.4例术后随访2~5个月,超声心动图示未见残余分流.结论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合并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移位急诊手术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男,17岁。术前据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大小为2 .5 cm,无明显肺动脉高压( PH)。于2 0 0 0年7月采用直径2 6 m m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器行封堵术。术中胸部X线片发现封堵器脱落移位至左心房内二尖瓣口的上方,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有强回声光团,ASD处未见封堵器回声。心率16 0次/分,血压90 / 6 0 mm Hg( 1k Pa=7.5 mm Hg) ,诊断为ASD封堵术后封堵器脱落移位阻挡二尖瓣。即刻补充肝素,平卧位送手术室在体外循环下急诊手术。胸骨正中切口,建立体外循环(从麻醉到建立体外循环15分钟) ,鼻咽…  相似文献   

10.
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因其痛苦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得到患者的认可,本院于2010年4月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右上腹痛半月余"入院.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结果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全胸片肺多血伴肺动脉段膨隆改变.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中度肺动脉高压伴轻中度三尖瓣返流.患者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插管全身麻醉,右胸背部稍垫高,常规消毒手术野,铺巾单,全身肝素化,右腹股沟下4 cm纵行切口分离右股动静脉,予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胸骨旁第3肋间、腋前线第6肋间(置胸腔镜)、右腋中线第4肋间各行一3cm切口,腔镜下切取4 cm×3 cm心包(避开膈神经),上下腔静脉套带,升主动脉荷包缝线置灌注管,阻断上下腔静脉及升主动脉,灌注4℃含血高钾停跳液,停跳良好.  相似文献   

11.
经胸小切口封堵房间隔缺损手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经胸小切口封堵房间隔缺损手术经验与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5年9月,我院采用非体外循环经胸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206例,房间隔缺损直径4.8~44.3 mm,其中>30 mm 100例,房间隔缺损伴膨出瘤2例。右侧第4肋间做2~3 cm小切口,显露右心房并在其外侧壁荷包缝合,将双腔推送导管穿刺入右心房,在食管超声引导下经房间隔缺损送入左心房,并释放直径比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大4 mm的镍钛记忆合金封堵器,退出推送导管。结果206例均顺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32(26±7)m in。无手术死亡,无封堵器脱落。术后5 h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当日即可下床活动。术后3 d复查彩色多普勒,无残余分流。术后住院(4±2)d。186例随访6个月,57例随访3~4.5年,病人恢复良好,彩色多普勒显示均无残余分流,心功能均正常。结论经胸小切口封堵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可靠,适用于不能介入封堵的房间隔缺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总结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0月,采用胸骨正中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共10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56例、室间隔缺损40例、肺动脉口狭窄4例。结果 100例均治愈,无呼吸、循环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问6~8天。随访1~45月,心功能恢复良好,无残余畸形,切口美观。结论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适合于单纯房、室间隔缺损等较简单心脏畸形的矫治手术。  相似文献   

13.
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胸骨右旁第4肋间切口长3~4 cm,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将输送导管(国产)插入右心房内,通过房间隔缺损口入左心房,在经左胸壁或食道超声监视下,释放出房间隔封堵伞,调整左右侧伞盘夹紧封堵ASD,用保险绳做反复牵拉试验,确认封堵伞位置合适,再做一针贯穿右房壁和伞边缘的褥式缝合固定。结果39例成功封堵,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60 min;术后住院3~6 d。术后2~24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检查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分流。2例封堵不成功术中转开胸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论在经胸壁超声监视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简便,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8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5年前曾因漏斗胸行胸骨翻转术,效果不满意,胸骨仍然凹陷。查体发现胸骨凹陷,0.3>漏斗胸指数(FI)>0.2,两侧胸廓对称,肺动脉瓣区可闻及2/6~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位置及连接正常,右心房、右心室大,房间隔缺损(ASD)2.5cm×2.3cm,室间隔完整。2006年7月25日于全身麻醉下行ASD修补术和微创漏斗胸矫治术(NUSS),先做右前外侧切口,自第4肋间进胸,于体外循环下取自体心包片修补ASD,心内操作完毕,停止辅助循环后,随即行NUSS,在患者两侧腋前线第5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5月186例先天性继发孔ASD行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全麻,右侧第7肋间腋中线1.0 cm小孔置入胸腔镜,右侧锁骨中线微切口2.0 cm,第4肋间进胸,作为操作孔。术中经食道超声(TEE)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78例成功封堵,7例中转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修补术(2例上腔型、3例下腔型、2例中央型由于房间隔缺损过大,封堵器影响二尖瓣结构),1例次日心脏彩超发现封堵器脱落立即送手术室行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无死亡,术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经治疗均转为窦性心律;胸腔积液5例,经引流等治疗痊愈。术后3~7 d出院。178例随访0.5~8年,(3.2±1.9)年,彩超示封堵器无残余漏、移位,心功能Ⅰ级70例,Ⅱ级83例,Ⅲ级25例。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采用微切口入路,符合美容要求,无须体外循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确切,若封堵不成功,可同期直接改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熟悉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步骤、所用器械及注意事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8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可以缩短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单孔/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经验。 方法经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不阻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不降温或浅低温(32±1)℃。对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单孔/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手术持续时间78~126 min,体外循环时间32~5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3~3 h,引流管留置时间18~33 h,术后住院时间3~5 d。 结论单孔/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8年1月至2006年3月期间84例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资料.主要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来确定诊断.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心包剥脱术,因术中心脏破裂出血和合并房间隔缺损,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结果 1例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死亡,死亡率1.2%.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0例,肺部感染6例,纵隔感染、胸骨哆开2例.84例中有79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4.0%.心功能恢复到Ⅰ级者62例,恢复到Ⅱ级者17例.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一般可正确诊断此病;心包剥脱术仍是治疗此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充分合理的心包剥脱范围、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和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复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复术周凯*张仁福朱洪玉赁常文张南滨汪曾炜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畸形,经胸部正中切口修复创伤大,且术后切口疤痕增生明显。自1993年12月~1996年10月我们对61例女性患者采取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ASD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治疗经验。方法 自1999年10月~2002年12月,采用微创右腋下小切口,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5例,其中房间隔缺损21例,室间隔缺损12例,法洛三联征2例。结果 全组无一例死亡,均治愈。结论 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暴露好,手术失血少,时间短、损伤轻、术后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