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胸胃对食管癌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目的 探讨胸胃对食管癌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1997年至1998年4月,连续选择食管癌病人36例,其中行食食管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18例,弓下吻合18例。动态监测围术期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弓上吻合较弓下吻合对PaO2的影响差异始终有显著性(P〈0.05),手术第10d以后对VC%、FVC%、MVV%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FEV1.0%的影响差异始终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前呼吸操锻炼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食管癌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呼吸操锻炼3d。结果 观察组术后4h、1d、2d较对照组呼吸频率减慢,SpO2及PaO2提高(均P〈0.05)。结论 术前呼吸操锻炼可增强和锻炼呼吸肌群的耐力和力量,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术前呼吸操锻炼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手术前呼吸操锻炼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食管癌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呼吸操锻炼3 d。结果观察组术后4 h、1 d2、d较对照组呼吸频率减慢,SpO2及PaO2提高(均P<0.05)。结论术前呼吸操锻炼可增强和锻炼呼吸肌群的耐力和力量,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呼吸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80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CO2、PaO2、SaO2、pH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围术期平原地区和中度高原地区(1 517 m)多器官功能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按统一标准对44例拟行开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病例,根据所在地区分为平原对照组(FCG,8例)、中度高原对照组(MCG,20例)和中度高原肺保护组(MTG,16例),FCG组和MCG组均按常规进行围术期肺功能检查、呼吸道准备.MTG组除上述常规准备外另于术前每日2次服用复方红景天胶囊2粒.3组均按计划采集术前、术后1、3、5 d血气和多器官生化指标.结果 术前和术后3组的血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多器官功能指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3、5d MCG和MPG的变化也明显重于FCG,P<0.05.结论 同类手术,手术前、后多器官功能指标参数有随海拔上升而加重的趋势,其中尤以血气指标较显著,提示海拔≥1 517 m时在评估病情发展,判别ARDS/MODS诊断标准上是一个有意义的分界线,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呼吸阻抗预测肺癌病人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在预测肺癌病人术后呼吸衰竭(呼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脉冲震荡法测定176例行肺切除术、且能明确诊断是否合并术后呼衰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呼吸阻抗等指标。结果 (1)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组呼吸阻抗明显增高,与非呼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除5Hz时的弹性阻力实测值与预计值之差(X5)和周围阻力(Rp)外,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组其余指标的测定结果与非呼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振频率(Fres)>15Hz、20Hz时粘性阻力(R20)>150%与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或0.05)。R20>140%与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3)Fres>15Hz和R20>150%预测全肺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呼衰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接近或略高于FEV1.0<60%。R20>140%预测肺叶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呼衰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与最大自主通气量(MVV%)<50%相接近。结论 呼吸阻抗可以作为预测术后呼吸衰竭、评估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1年6.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单一手术组收治的35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20例)和早期静脉营养组(15例)。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术后24h内对其分别给予整蛋白制剂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监测患者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及胃肠道症状。结果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45.1±20.3)h和(56.7±17.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肠内营养组4例和静脉营养组3例患者出现恶心、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均通过调慢输注速度和增加下床活动次数得以改善.两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食管癌术后24h内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不会延缓术后肠功能恢复和增加患者早期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9.
心肺功能综合评估预测肺癌术后呼吸衰竭危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心肺功能综合评估预测肺癌病人手术后呼吸衰竭(呼衰)危险。方法260例原发性肺癌病人于术前行静息肺功能、心电图、运动心肺功能检测,将常用指标分别组合为静息肺功能、运动肺功能、心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心肺功能综合评分。结果(1)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心功能、心肺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非呼衰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运动肺功能评分〉3分、心功能评分〉2分与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结果预计值均高于VO2/kg。(2)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组仅静息肺功能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静息肺功能评分〉2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3)FEV1.0〈60%、行肺叶切除术(低肺功能组)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评分和心肺功能综合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心肺功能综合评分〉6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和阴性结果预计值高于VO2/kg。结论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较单项肺功能指标能更全面、准确地预测术后呼衰发生危险,尤其适于全肺切除和低肺功能、行肺叶切除术病人。  相似文献   

10.
颈段硬膜外腔阻滞对呼吸功能和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6例选择性甲状腺手术病例施行颈段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其对呼吸功能和血气的影响。结果提示: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使用低浓度、小容量局麻药作颈段硬外阻滞,如控制局麻药在颈段硬膜外腔的扩散,在不使用辅助药情况下,对呼吸抑制甚微。阻滞前后的血气分析表明,虽然 pH 和PaO_2有差异,但仍在正常范围,无明显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只要选用适当浓度和容量的局麻药,把阻滞控制在颈脊神经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颈部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左开胸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开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4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肺功能检测,观察手术前后主要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VC、MVV、FEV1、PaO2等主要指标均有下降,随时间推移变化逐渐好转。结论左侧入路开胸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对肺功能有较大影响,术后行肺功能监测、肺功能评定,可提高围术期安全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2-2013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连续收治的术前同期放化疗并手术治疗的63例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放化疗前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放化疗后,63例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83.7±17.7比96.4±17.8,P<0.01),而其他肺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4.9%(22/63),其中肺炎19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术前肺弥散功能正常者(DLco%大于或等于80)和异常者(DLco%小于80),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7%(11/37)比41.7%(10 /24),P=0.338].放疗后DLco%明显下降者(DLco%下降大于或等于15%)和无明显下降者(DLco%下降小于15%),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1.6%(6/19)比37.8%(14/37),P=0.664].结论 术前放化疗会降低食管癌患者肺弥散功能,但并不损伤肺通气功能,亦不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输血对食管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输血对食管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食管癌病人围术期输血者49例、未输血者46例,于术前、术后1、3、7、14?d分别检查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血浆TNF、红细胞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2009年间有完整肺功能资料的胸弯Cobb角〉70°伴有肺功能障碍的严重脊柱侧凸患者30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年龄为10~36岁,平均17.0岁;其中男11例,女19例。使用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2年时的肺功能状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为109.1°,脊柱侧凸矫形术后Cobb角平均下降至65.6°,侧凸矫正率平均为43.0%。术后3个月患者肺功能有轻微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患者的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升高了23.8%、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6%、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升高了23.6%、F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1%、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升高了25.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21.9%,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肺功能参数与术前Cobb角成负相关,术后肺功能参数的改善率均与术前Cobb角成正相关。结论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肺功能的改善越发显著,术前脊柱侧凸越严重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4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给予7 d全胃肠外营养(TPN),其中乌司他丁组同时给予乌司他丁40万U/d静脉滴注.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6天晨抽取两组患者的动、静脉血测量PaO_2、PaCO_2、氧分压/吸入气体氧含量(PaO_2/FiO_2)、ALT、AST、TBil、尿酸、尿素氮、肌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术后第6天,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的PaO_2分别为(87.3±4.2)mm ng(1 mm Hg=0.133 kPa)和(79.0±4.3)mm Hg,PaO_2/FiO_2分别为(416±20)mm Hg和(376±20)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6.2,6.2,P<0.05).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的ALT分别为(23±7)U/L和(39±8)U/L,AST分别为(38±8)U/L和(50±9)U/L,TBil分别为(13.4±3.0)μmol/L和(24.5±6.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4,7.6,P<0.05).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的尿酸分别为(279±84)μmol/L和(386±67)μmol/L,尿素氮分别为(4.1±1.7)mmol/L和(8.9±2.7)mmol/L,肌酐分别为(66±12)μmol/L和(95±3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4,3.3,P<0.05).乌司他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P<0.05).结论 在术后常规行TPN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肺、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和疗效,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施行7例食管癌切除术,肿瘤均位于食管中上段,行胃体游离并经食管床上提胃体(管状胃)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时间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出血200ml。平均清扫淋巴结12.8枚。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3d,术后平均住院12d。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漏,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2~8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较常规食管癌手术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且淋巴结清扫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近期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方法 从1993年1月-1998年1月随机选择本院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的320例为观察对象及非手术治疗的3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动态临床观察。结果 手术组的胆囊容积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近期胆囊结石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对胆囊结石形成有较大影响,同时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单肺通气期间采用定容 (VCV)和定压 (PCV)两种不同通气模式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影响。方法 按美国麻醉协会病人全身情况评估 (ASA)I~II级择期行结扎术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病儿 2 0例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 ,右侧卧位 ,先行双肺定容通气 (TLV VCV) ,再采用右肺单肺定容通气 (OLV VCV) ,2 5min后改为单肺定压通气 (OLV PCV) ,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 (SSS)监测TLV VCV、OLV VCV、OLV PCV期间的呼吸力学参数 (Ppeak、Pplat、Raw、Cdyn、Mvi、Mve) ,同时经食管超声多普勒 (TED)监护仪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CO、SVR、SV、LVETi、ACC) ,并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 (PaO2 、PaCO2 )。结果 单肺定容通气与双肺定容通气相比 ,Ppeak、Pplat、Raw显著增高 (P <0 0 1) ,Cdyn显著下降 (P <0 0 1) ;CO、SV显著下降 (P <0 0 5 ) ,SVR显著增加 (P <0 0 5 ) ;动脉血PaO2 显著下降 (P <0 0 1)。单肺定压通气与单肺定容通气相比 ,动脉血PaO2 显著上升 (P <0 0 5 )。结论 单肺通气可使气道压力阻力增加 ,肺顺应性下降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心输出量下降 ;小儿单肺通气期间 ,采取定压通气模式 ,有利于改善肺泡氧合 ,预防和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