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大纵隔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54岁。活动后气促5个月。加重1个月。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前胸部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低,心音遥远。胸部CT示前纵隔巨大肿瘤(图1)。肺功能检查:潮气量(VT)0.27L,实测值占预计值的63.76%.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0)1.45L,实测值占预计值的41.01%,最大通气量(MVV)59.57L/min,  相似文献   

2.
患,男性,30岁,因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20余年入院。体查:杵状指,双下肺呼吸音低,右上肺闻及湿罗音,左肺闻及哮鸣音。胸片及CT示双下肺巨大肺大泡,各占据胸腔容积一半以上。右上肺尚有多发性肺囊肿并感染。肺功能检查示MVV(占预计值百分比)26.5%,FEV1.0 67%。考虑患肺功能重度损害,如按常规方法须分期手术,将增加手术创伤和经济负担,乃决定选择损伤较小的胸腔镜手术方法,一期完成双侧肺大泡切除。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66岁。发现胸前区肿块3年,胀痛2个月入院。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20余年。查体:桶状胸,胸骨有缘第3至第5肋处有一直径约10cm大小的包块突起,质硬,固定,无活动性,轻度触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肢体低电压。胸部CT示:胸骨下份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向体表和右胸腔突出,前后径约12cm。肺功能检查:最大通气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2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计值的18%。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3mmHg,动脉血氧分压56.3mmHg,血氧饱和度87.5%。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术前肺功能及强迫振荡肺功能(FOT)检查在预测术后呼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73例肺切除患者术前除常规肺功能检查外均进行强迫振荡肺功能检测,以术后是否发生呼衰分为两个观察组。对患者详细资料的34个项目观察分析。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术后呼衰的术前危险因素,并对其参数估计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评价FOT在预测术后呼衰的临床价值。结果 34个观察项目中。有21项提示与术后呼衰有密切关系。根据二项logistic回归筛选。只有8个因素作为术后呼衰的危险因素被筛选出。FOT检查中的5Hz时的阻抗\即弹性阻力(X5)预测呼衰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相接近,而20Hz时的黏性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20%)与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MW%)相接近。结论 强迫振荡肺功能(FOT)检查在预测术后呼衰方面与常规肺通气功能一样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甚至优于部分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5.
例1男性,56岁。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年,加重3年,出现反复发热、呼吸困难3个月余,于2004年9月14日人院。查体:体温37.8℃,呼吸23次/min,脉搏120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杵状指,桶状胸,双侧肺泡呼吸音减弱;肺功能测定:肺活量占预计值14%,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10%;血气分析示:pH7.30,动脉血氧分压(PaO2)54.9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78.5mmHg,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无明显肺动脉高压表现。诊断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纤维化。期间并发右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气胸难以吸收。有糖尿病史1年。应用甲基强的松龙320mg/d和地塞米松10mg/d冲击治疗,逐渐减量为甲基强的松龙20mg/d合并硫唑嘌呤100mg/d治疗3个月,病情未见好转,遂决定行双肺移植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影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肺功能的相关影像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7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4例,术前肺功能检查、胸部CT扫描资料完整.分析肺功能结果与站立位全长X线片Cobb角、顶椎偏移、椎体旋转分度(Nash/Moe法)、顶椎肋椎角差值、矢状位T5-12后凸角和胸段累及椎体数目之间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平均14.8岁,Cobb角平均52.8°;主弯Cobb角与术前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呈负相关;顶椎偏移与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呈明显负相关;站立位顶椎凸凹侧肋椎角差值分别与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呈负相关;Bending位顶椎凸凹侧肋椎角差值与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呈负相关;胸段累及椎体数≥7个组患者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7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数值,比胸段累及椎体数<7个组患者有减少(P<0.05).结论 术前站立位主弯Cobb角愈大,主弯顶椎偏移增大,站立位以及Bending位顶椎凸凹侧肋椎角差值增加,肺功能下降.近胸弯≥30°组较之<30°组,胸段累及椎体数≥7个组较之<7个组,肺功能数值下降.  相似文献   

7.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487例无症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肺通气功能,并以正常同龄青少年25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患者肺活量,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同龄正常组明显降低;而潮气容积,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并进一步研究表明: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降低与脊柱侧弯的Cobb角、侧弯顶椎的椎体楔变度及旋转度发病年龄有关,而与脊柱侧弯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30岁,因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20余年入院。体查:杵状指,双下肺呼吸音低,右上肺闻及湿罗音,左肺闻及哮鸣音。胸片及CT示双下肺巨大肺大泡,各占据胸腔容积一半以上,右上肺尚有多发性肺囊肿并感染。肺功能检查示MVV(占预计值百分比)26.5%,FEV_(1.0)67%。考虑患者肺功能重度损害,如按常规方法须分期手术,将增加手术创伤和经济负担,乃决定选择损伤较小的胸腔镜手术方法,一期完成双侧肺大泡切除。 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先做病变较重的右侧,左侧卧位,左肺通气,于右腋中线第7肋间作1.5cm皮肤切口,打孔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特发性胸段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受限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脊柱侧凸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程度与脊柱畸形特点间关系的研究来探讨脊柱畸形矫治术改善肺功能的可能性。方法:本文对72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段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及脊柱侧凸角的大小、后凸角的大小、顶椎旋转程度、顶椎的位置、侧凸节段的长短做了仔细的检查和测量,并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肺容量(以肺活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代表)及肺通气量(以最大通气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代表)与侧凸角及侧凸累及的胸椎椎体数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顶椎所在的位置在胸段的排列顺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后凸角及顶椎旋转程度无明显相关。表明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受损害的程度是由顶椎位置、侧凸节段长短及侧凸角度大小决定的。换句话说,顶椎在胸段的位置越高、累及的胸椎数目越多、侧凸角度越大,肺功能受限就越严重。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改善肺功能必须大幅度矫正侧凸角,如能使之为0°,则可同时消除侧凸位置及节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单肺移植治疗老年重度肺气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单肺移植治疗老年重度肺气肿。方法 63岁男病人。有呼吸困难史23年.进行性加重3年。气急分级为4级。术前肺功能检查示FEV1,0.64L,占预计值24%,PaO2 45mmHg(1mmHg=0.133kPa),PaCO2 36.3mmHg,6min行走试验(6MMT)59m,术前肺动脉压38mmHg。2003年1月9日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左全肺移植术,术后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结果 术后肺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各项功能检查示FEV 1.20L,占预计值41%,PaO2 92mm Hg,6MMT227m。术后2周出现曲霉菌感染,术后1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置入镍钛网状支架。结论 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例1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0余年,加重1年"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高血压3级,(3)2型糖尿病。拟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右侧单肺移植术"。查体:呼吸促,听诊双肺弥漫性呼吸双相干啰音。动脉血气:FiO_233%,PaO_2 122.9 mmHg,PaCO_2 36.8 mmHg。肺功能:极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FEV_1占预计值24%,FEV_1/FVC 37%,FVC占预计值68%)。胸部X线片和  相似文献   

13.
术后肺静脉栓塞致肺梗塞2例姚培炎朱洪生梁保罗周嘉例1女,80岁。左上叶肺癌。术前肺功能:MMV占预计值54.6%,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0.88。无其它异常。1993年8月行左上叶切除。术日X线胸片示左下叶膨胀良好。术后第2天病人出现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1岁,70h,藏族,因发现颈部肿物1年余、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0余年入院。入院检查:B超提示双侧胸骨后甲状腺多发包块;胸部X线片提示气管向右移位,双肺纹理多;肺功能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颈部平片提示颈椎退行性变;CT:喉部狭窄,气管明显受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病例摘要例 1 女 ,2 7岁 ,主诉呼吸困难 4月余 ,不能平卧 1月。仰卧 10分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及显著发绀。胸部CT :前纵隔见 8 5cm× 17 5cm× 14 3cm的囊性包块影 ,占据前纵隔胸骨后间隙 ,突向两侧肺野 ,血管及气管受压向后移位 ,双肺受压、膨胀不良。B超 :前纵隔囊性肿物。肺功检查 :肺活量占预计值 75 0 8% ,用力肺活量 (FVC % )占预计值 63 3 4 % ,第一秒最大呼气率 (FEV1 0 % )为 64 4 5 %。血气 :pH 7 4 1,PaO2 5 4 4mmHg ,显示低氧血症。SpO2 97%。在表面麻醉下行清醒插管 ,成功后即静脉注射芬太尼 0…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26岁,因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12年,胸闷、咳嗽伴痰中带血5d急诊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肺下部可闻及散布的细湿啰音。心率82次/分,心律齐,二尖瓣机械瓣启闭音正常。入院当晚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加剧,咯鲜红色泡沫痰,呼吸达30次/分以上,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雎(PaO2)59mmHg。紧急行食管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机械瓣开放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术前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患者肾移植术前肺功能情况。方法:选择术前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1例,分别测定肺容量、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测定结果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来表达,并分别对肺功能损害情况作百分比统计。结果 21例患者肺功能的改变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其次为小气道阻塞和轻度肺气肿。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术前肺功能检查对术后呼吸监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立将肺功能检查列为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81例行双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受者术后一般情况。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1个月、3个月、每3个月(术后3~18个月)以及每6个月(术后18~36个月)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分析受者术后的最佳肺功能特点。结果 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4(2,9)d,术后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为10(7,20)d。81例受者中,27例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发生率为33%。受者术后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pred)、校正后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c%pred)随时间发生变化(均为P<0.001)。FVC%pred、FEV1%pred在术后9个月内逐渐上升,DLCOc%pred在术后3个月内逐渐上升(均为P&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术后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2004年7月我院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施行右肺移植,并同期行左肺减容术;随访观察3年来的肺功能、肝功能、免疫抑制剂血浓度、胸部CT以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患者行肺移植术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59.0%(1.97/3.34),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的64.2%(79.24/123.3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14.2%(0.47/3.30),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的11.4%(13.98/122.23)];因使用免疫抑制剂而反复出现肺结核菌等感染,抗结核等治疗加重肝损害;血液环孢素浓度波动不大;CT检查示移植肺情况较稳定而左肺气肿呈现加重趋势。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其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0.
肺功能与肺癌全肺切除术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分析265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肺功能等因素与全肺切除术后近期预后的关系,证实肺功能越差,术后近期预后越差,尤其当VC、MVV占预计值〈60%,FEV1〈1.5L或FEV1%〈50%时,全肺切除术后危险性明显增高,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支气管炎史,有心血管疾病或术前作过化疗或放疗者,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