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在市管县背景下,县医院和地级城市医院在同一个地区发展,不可避免产生合作、竞争。要了解中国医院的生存、发展状态,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县医院、地级城市医院是必须关注的重点。2011年地级城市医院与县级医院竞争力的对比分析显示,地级城市医院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超过县级医院,地级城市医院与县级医院在发展上各有其长处。  相似文献   

2.
医院财务管理在加强医院竞争力、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完善医院日常管理、促进医院深入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医改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财务管理,在提高财务管理者的技术水平,改善医院财务管理的核算方法,促使医院引进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推动医院财务管理事业的进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过去现如今医院所面临的大格局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医院一方面是福利性、盈利性的卫生保障单位,一方面是经营较独立,综合多学科、多系统,高竞争、高风险的经济实体[1]。医院若想在当前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务必要更新传统管理观念,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医院管理原则,对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医院基于现阶段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医院管理原则的医院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杨琴凤  沈思  谢小青 《现代保健》2009,(29):142-143
医院的品牌和形象是医院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是医院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公共关系等在社会和患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提升医院品牌效应力是增强医院的发展潜力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在医院为一所拥有83年历史的江苏省二级甲等医院,在一体两翼(一个本部,两个分院)规模建设日益扩展之际,如何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发展兴衰的关键。在医疗服务日趋同质化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医院坚持走文化创新、科技兴院之路,近年来,尤其在创新文化建设上,引入CRM情感营销理念,形成医院特色,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力提升了医院核心竞争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院组织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组织结构是医院为实现组织整体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和权利等方面进行划分所形成的结构体系[1]。医院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医院任务目标、医院内外环境、技术和医院本身的特性影响,大的综合性医院与小医院的组织结构有差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结构也有差异。医院组织结构在根本上决定着医院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着医院内部信息沟通的方式和权利责任关系。医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各组织要素的互动,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的医疗形势医院如何发展,在医院管理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意识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医院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医院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竞争。二级医院是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医疗群体,应该主动下沉向社区服务型医院发展,二级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特色,形成综合竞争力的内核,谋求医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医院管理文化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院管理已经把医院文化建设摆上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医院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医院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医院文化建设渗透在医院的各个方面,它对于塑造医院精神、提升医院形象、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医院管理文化的内涵,探讨了医院管理文化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提升医院管理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地级城市医院在中国医疗生态链中处于夹心层,上有省级医院等大型公立医院,下有县级医院,在技术上逊色于大型公立医院,在地理位置上不如县级医院便利,因此只有利用现代工具,加强与县医院、省医院的协同分工,才能在医院竞争中突围而出。  相似文献   

9.
医院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中层干部既是学科带头人,也是科室管理者,在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枢纽作用;医院中层干部既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医院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中层干部既是科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医院求生存、谋发展的政策贯彻者和执行者,在医院日常运营中承担着关键任务。因此,选用好优秀的医院中层干部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选用好优秀的医院中层干部的前提就是要准确把握医院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条件下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信息统计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医院统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参与医院管理。结论医院统计随着医院改革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医院的"智囊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制度下医院行为方式改变和对医院运营管理影响。方法基于价值医疗视角从医疗成本和医疗质量构建指标体系,选择2021年1—4月(实施后)和2019年1—4月(实施前)上海市某妇产科医院病案首页共44 238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疗质量方面,DRG入组率达到了99.87%,全院病例组合指数增长了4.00%,达到了1.04,平均住院日由3.92天下降到3.65天,费用消耗指数由1.51下降到1.16,时间消耗指数由1.02下降到0.99,患者医疗纠纷投诉率由0.19%下降到0.07%。成本方面,DRG总权重增长了8.01%,DRG组数从140组增长到154组,药占比和耗占比保持相对稳定,次均费用由9 780元增长到12 037元。结论按DRG付费制度下试点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效率同步提升,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成本控制,提高精细化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2015—2018年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已赔付的医疗纠纷案件情况展开分析,对赔付案件数量及科室分布、纠纷解决途径、涉诉情况、司法鉴定程序进行整理归纳,据此对不同科室的纠纷赔付情况以及纠纷赔付原因展开讨论,从医疗文书管理机制、多元医疗风险分担机制、诉讼外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三个角度提出看法。期望通过对该医院近四年纠纷赔付案件的分析,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数量,优化医院纠纷解决,维系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医疗投诉和纠纷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好医疗投诉和纠纷,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共同面对的难题。本文探讨医疗投诉与纠纷的发生原因,并借鉴服务性行业与所在医院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程序及技巧。  相似文献   

14.
45例医疗纠纷情况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医疗纠纷的基本特征与情况,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2003年、2004年两年中处理的45例医疗纠纷按目的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结果:医院普外科、骨伤科、妇产科、急诊科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共占医疗纠纷发生总数的57.7%,医疗纠纷处理费用占到全部处理费用的87.6%;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是主要的医疗纠纷处理方式,且医疗纠纷的发生大都与医院自身因素有关,约占68.9%。结论: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缓和医患关系,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管理,健全和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等。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指出在医院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医院领导应把数字医疗信息当作重要决策依据;机关领导应投人大量精力抓组织实施;深化信息系统使用,积极开发和引进适用软件。数字化医院建设完成后,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进行医疗流程优化和为病人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医疗质量交互监控模式,切实提高医疗质量;通过病历公开、医疗费用公开、评价结果公开制度,赢得病人信任,减少医患纠纷,推动医院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6.
某院已赔付医疗纠纷案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院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医疗纠纷发生现状,明晰医疗纠纷的发生规律,为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5年~2010年的109例已赔付医疗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自2007年实行医疗风险预警和医疗纠纷干预体系后,医疗纠纷的发生数和发生率都呈下降趋势,医疗纠纷赔款数逐年下降;农村来源、初高中文化程度、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是医疗纠纷的高危人群;外科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高危学科;协商是医疗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导致医疗纠纷产生的前3位主要原因依次是业务水平不足、并发症和医疗意外、职业道德缺失。结论加强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水平建设,可以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患纠纷档案管理现状及模式,为综合性医院医患纠纷的预防和处置提供管理思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患纠纷档案相关数据,同时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患纠纷档案的管理进行现况调查和深入分析.结果 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患纠纷档案通过专人及时、全面、完整、规范的收集和整理,辅以有效的科学立卷方案,迅速为该院医务行政人员,尤其是医疗质量管理人员提供便携的医疗服务.结论 医患纠纷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于医患纠纷的解决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各级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应加强对医患纠纷档案的科学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变化趋势、解决途径及影响,探讨解决纠纷的新机制.方法 对2006年~2008年3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疗纠纷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年中涉及赔偿的案例总数为1525起.其中,自行协商1283起,占84.13%;行政调解11起,占0.72%;诉讼解决109起,占7.14%;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规范过度医疗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制定临床路径,将风心病二尖瓣置换和子宫平滑肌瘤两个病种,在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进行了比较。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规范了医师的医疗行为,使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均显著下降,有效地控制了医疗成本。结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它对于医院在医疗纠纷中承担核心举证责任后,大量出现的过度医疗等自卫性医疗行为,有较好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元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78-2479,2481
目的分析某医院医疗纠纷成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该院医疗纠纷发生主要原因按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细致、处理不及时、漏诊误诊、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医师技术责任造成事故、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费用纠纷及医师多点执业等几方面分类整理并录入电脑,采用Excel2007进行分析,对医疗纠纷年间分布、患者情况、当事医师情况等内容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本组医疗纠纷发生主要原因为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细致、处理不及时,漏诊误诊,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医师技术责任造成事故,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费用纠纷,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20.83%、9.72%、11.11%、6.94%、18.06%、8.33%;本组医疗纠纷特点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2010年为39.35%,患者高龄发生率为31.02%、急诊抢救阶段多发(35.65%),当事医师学历低,大专及以下发生率为45.37%,医师多点执业发生率为7.87%。结论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有医方因素,有患方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防范重点在于,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对医师多点执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