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neonatology pneumorrhagia,NPH)的相关高危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自本院新生儿室2003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26例肺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调查的因素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时间、原发疾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凝血功能及X线表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胎龄28~36周19例(73.1%),体重低于正常儿合计为22例(84.6%),发病时间在出生后1d14例(53.8%),4~7d9例(34.6%),围生期窒息8例(30.8%)。结论:早产、低体重是生理性高危因素,病理性高危因素主要是围生期窒息、肺部感染、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寒冷损伤综合征,且出生后第1天和第1周末为本病的两个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2011年住院新生儿中148例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儿,主要的预后指标是新生儿死亡率,危险因素包括:母亲年龄、首次妊娠、早产儿、低体重、羊水过少、小儿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等。结果 148例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儿,尿道扩张92例,肾囊肿性疾病22例,其他34例。尿道扩张组独立危险因素是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羊水过少及合并肾脏畸形。肾囊肿性疾病组独立危险因素是羊水过少、低体重和复合型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结论肾外异常是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儿预后差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儿血尿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泓  江雪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59-1259
目的探讨小儿血尿的病因及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以血尿为主要症状患儿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儿中肾小球性血尿64例(74.4%),非肾小球性血尿22例(25.6%)。急性肾小球肾炎36例(41.9%)、肾病综合征12例(14.0%)、泌尿系感染12例(14.0%)、紫癜性肾炎10例(11.6%)、药物性血尿8例(9.3%)、单纯性血尿5例(5.8%)、IgA肾病1例(1.2%)。结论小儿血尿病因复杂,主要来自泌尿系统本身,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肾性血尿及非肾性血尿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扩张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儿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过高分辨CT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结果:所有患儿出现支气管扩张致病原因中,肺部感染致病率最高,达到35.0%(7/20),致病原因不明占到25.0%(5/20),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吞咽功能不协调最低,各占5.0%(1/20)。所有20例患儿中有11例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9例为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弥漫性支气管扩张中致病原因不明,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4%(4/11),局限性支气管扩张中支原体肺炎致病的比例最高,达到33.3%(3/9)。具有反复肺炎病史的患儿有17例,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的患儿有19例。结论:小儿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反复肺炎病史以及肺部感染,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和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2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明霞 《安徽医药》2010,14(5):572-57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82例(34.75%),围产+感染53例(22.46%),感染因素36例(15.25%),母乳性黄疸27例(11.44%),其他因素26例(11.02%),原因不明12例(5.08%)。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人为剖宫产,使用催产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合理进行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姚荣芳 《安徽医药》2015,(7):1401-1403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30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脑瘫轻症)202例和对照组(脑瘫重症)101例,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小儿脑性瘫痪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宫内感染(8.42%)、妊娠高血压(16.83%)、难产(44.55%)、早产(14.85%)、新生儿窒息(43.56%)、低出生体重(44.55%)、呼吸窘迫综合征(46.04%)、高胆红血症(27.7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早产、宫内感染、高胆红血症为脑瘫的危险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早产、宫内感染、高胆红血症与小儿脑瘫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预防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高危因素对于降低脑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方面综合护理措施可以促进小儿脑性瘫痪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小儿慢性咳嗽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向阳 《黑龙江医药》2009,22(4):566-567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79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检、相应辅助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主要有咳嗽变异型哮喘(21.6%);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41.8%);鼻后滴漏综合征(13.9%);胃食管反流(7.6%);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5%)。结论:科学地进行病因诊断及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产儿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早产儿的措施,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2011年在本院收治的439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孕母既往流产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早产的主要病因。结论早产与孕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早产的关键是减少流产、防止胎膜早破等。  相似文献   

9.
任宁  朱晨曦  李杰  刘桂英 《中国医药》2013,(11):1629-1631
目的总结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分析病因、类型等为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病因、类型的构成比以及治疗与转归等情况。结果在120例心律失常患儿中,心源性疾病51例(42.5%),非心源性疾病的69例(57.5%);窦性心律失常的患儿63例(52.5%),异位心律失常的患儿35例(29.2%),传导异常的患儿22例(18.3%);经治疗后心律失常消失97例(80.8%),好转13例(10.8%),无明显改变10例(8.3%)。结论小儿心律失常病因复杂,类型较多,以窦性心律失常表现为主;治疗时主要针对患儿的原发病。对于部分严重心律失常的患儿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电击复律、电起搏、射频消融术等非药物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本院治疗的哮喘患儿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哮喘患儿287例,调查其既往哮喘诊断情况,分析其发生哮喘的可能原因(家族史、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结果:①家族哮喘史:287例患儿中,存在一级家族哮喘史97例,二级家族哮喘史64例。②过敏史:哮喘患儿中有过敏性鼻炎者151例,痒疹(包括湿疹、荨麻疹等)31例,树草花粉过敏者26例,药物过敏者9例,食物过敏35例。252例有过敏史的患儿中217例过敏源点刺实验阳性。③呼吸道感染:本次调查的287例哮喘患儿中197例患儿进行了呼吸道病原检测,发现其中存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1例。以4岁为分界点分析发现,5~14岁的哮喘患儿其存在过敏史率明显高于0~4岁患儿(P<0.05);同时,5~14岁患儿发病时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率也高于0~4岁(P<0.05)。仅家族史方面,不同年龄的患儿其分布相近(P>0.05)。调查中有42例存在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史儿童,此类儿童在过敏史及呼吸道感染史人数上均高于正常生产的儿童(P<0.05),而家族史方面人数分布相近(P>0.05)。结论:本次回顾性分析中患儿过敏史、家族史及呼吸道感染情况是患儿哮喘发作的主要病因,患儿年龄越大,越有可能是过敏史及呼吸道感染所致,对于年龄偏大儿童且存在过敏史及呼吸道感染,或伴有哮喘家族史者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瘫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发生的相关因素特点。方法对80例CP患儿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P患儿的发生可能与早产、孕妇合并症、孕期感染、先兆流产、手术产、亲手一儿疾病、父母近亲婚配等相关。结果消除CP的高危因素重点是围产期保健的提高,改进产科技术,尤其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及时正确的复苏及复苏后脑细胞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1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包括食物过敏26例(25.5%),感染28例(27.5%)[其中细菌感染21例(20.6%),病毒感染7例(6.9%)],肠道菌群失调24例(23.5%),乳糖不耐受22例(21.6%),食物不耐受6例(5.9%),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1.0%),炎症性肠病1例(1.0%),另有5例病因不明。主要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平衡紊乱(6.9%)、营养不良(4.9%)、贫血(3.9%)、佝偻病激期(1.0%)、严重低蛋白血症(1.0%)。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补液及支持、饮食及对症治疗;1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占16.7%。全部患儿均治愈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因复杂多样化,其中食物过敏因占较大比例,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治疗困难;饮食及支持治疗等多途径联合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合并癫痫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CP患儿继发癫痫、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477例C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对CP患儿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77例CP患儿中,86例出现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8.0%。86例患儿中癫痫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44.2%),其次为肌阵挛发作(29.1%);CP类型以四肢瘫最多见(6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低体重(OR=3.583,P〈0.01)、颅内出血(OR=2.793,P〈0.01)、脑软化(OR=5.845,P〈0.01)、脑结构畸形(OR=3.184,P〈0.01)是CP患儿合并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对有出生时低体重、颅内出血史,影像学表现为脑软化、脑结构畸形的CP患儿应密切关注,以防继发癫痫。  相似文献   

14.
宋雅丽  蔡世川 《医药世界》2009,(11):724-725
目的:探讨小儿右肺中叶综合征(ML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58例ML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多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炎症(82.7%)为主要病因,异物(6.9%)和结核(10.3%)为次要病因。采用抗感染、肺泡灌洗、体位引流、支气管镜等治疗后痊愈53例(91.4%),好转5例(8.6%)。结论:MLS在儿童肺不张中较常见,感染为主要病因,通过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脑瘫的诊治配合高压氧的应用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小儿脑瘫(C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HBO治疗,观察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18%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CP患儿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罗华英 《江西医药》2009,44(3):271-272
目的探讨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的139例脑瘫患儿采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结果颅内有异常征象者76例,CT阳性率54.7%;CT异常征象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139例脑瘫主要病因为窒息、早产、孕期宫内感染及接触有毒有害物等。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异常率越高。结论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及定位,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治疗早产患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有效率为57.14%(20/35),观察组治愈有效率为88.57%(31/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多汗、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异常等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对于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陈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17-3718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2例(70.00%),好转15例(25%),死亡3例(5.0%),围生期因素、感染、呼吸障碍及窒息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感染等高危因素,提倡儿科医生进产房,尽早胃肠道微量喂养、静脉营养,是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在院接受检查的50例非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对照组,对可能导致患儿发病的11项因素进行检查和分析,患者均给予热毒宁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的营养不良,缺乏微量元素、哮喘、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合并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合并症监测发现两组患儿的钙、铁、锌、血红蛋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儿的年龄划分,观察组中0~2、2~4、4~6、6~8、8~10岁患儿的发病率依次为44%、23%、19%、9%、5%、其中0~2岁阶段患儿的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50例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治疗后26例治愈,22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6.0%.结论 加强儿童的营养支持,增加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是预防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良好方式,对发病患者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6例病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勋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82-18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2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归纳患儿的发病因素,所有患儿均采取积极措施治疗。结果:病因以围生因素为主(29.7%),包括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窒息等;其次为G-6PD缺陷(20.3%);然后依次为感染(18.2%)、ABO溶血(13.6%)、胎粪延迟排出(7.6%)、颅内血肿(6.4%)、原因不明(4.2%);共治愈211例,治愈率为89.4%,好转21例(8.9%),2例转上级医院,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较多,及时确定病因并积极采取措施早期干预,患儿绝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