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清肺化浊汤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胸腺五肽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肺化浊汤治疗,记录2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和PCT、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血常规恢复、肺部啰音减轻、咳嗽咳痰减轻及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及啰音积分,PCT、CRP、CD3~+CD8~+及CD4~+CD25~+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CD3~+和CD3~+CD4~+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清肺化浊汤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可有效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并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肺汤辅治老年心力衰竭(HF)并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加服益气化瘀清肺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退热时间、X线胸片肺部征象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65例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化痰,营养支持,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西黄胶囊。7 d以后评价疗效,并测定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值的变化,以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罗音和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T,CRP测定值治疗后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DP,D-D测定值治疗后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安全有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化浊祛湿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继发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及对PCT、CRP、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恶性肿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浊祛湿中药辅助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PCT、CRP、TGF-β_1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血常规异常、肺部啰音、咳嗽咳痰及胸部X射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及TGF-β_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提高(P均<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热化浊祛湿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继发肺部感染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并有助于下调PCT、CRP及TGF-β_1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扶正清肺汤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PCT、CRP及CD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给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根据肺部感染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清肺汤,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体征疗效及不同时间段的PCT、CRP及CD4+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体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 038)。治疗前2组患者的PCT、CRP及CD4+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CRP及CD4+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后2组患者PCT、CRP水平均有所降低,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CD4+水平比较,研究组升高情况略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对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扶正清肺汤行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PCT、CRP及CD4+水平,可改善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扶正清肺汤治疗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0月30日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出106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清肺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P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P 0.05。结论:扶正清肺汤治疗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探讨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4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100例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采取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敏感抗生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指标。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PCT等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敏感抗生素+血必净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缓解症状,抑制肺部炎症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清肺通络汤联合依达拉奉辅助抗感染治疗急性卒中后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卒中后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健脾清肺通络汤口服及依达拉奉静滴,2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2组体温、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自由基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氨酸(GLU)]、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60/64),对照组为74.2%(46/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2周后WBC计数、PCT、CRP、MDA、GLU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西医抗感染基础上联合健脾清肺通络汤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卒中后肺炎能够加快炎症消退,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进一步指导临床对于该类患者抗感染方案制定,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含血常规、降钙素原、CRP等临床资料完整的129例HIV感染患者资料。其中HIV携带者18例,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57例,艾滋病合并肺外感染(如血液系统、腹腔感染等)33例,感染部位不明患者21例。57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痰及支气管镜呼吸道分泌物采样病原学检查提示单纯细菌感染12例,单纯真菌感染11例,细菌真菌混合感染15例,卡氏肺孢子虫感染11例,病原学不明确患者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有常规采集血常规、CRP、PCT等炎性指标,艾滋病期考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均有留取呼吸道分泌物送检病原学检查,以HIV携带者为对照组,分别以单纯细菌组、单纯真菌组、细菌真菌混合组及卡氏肺孢子虫组为病例组,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间CRP及PCT水平,进一步探讨PCT在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检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单纯细菌组、真菌合并细菌组P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单纯真菌组、卡氏肺孢子虫组PCT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对于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CRP、PC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8%和40.90%,81.48%和90.90%。结论 PCT、CRP均可预测HIV携带者病情进展,但对于诊断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两者敏感度相近,但PCT较CRP特异度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抗感染治疗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清肺化浊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对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予以清肺化浊汤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症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胸部X线好转时间、退热时间、咳痰咳嗽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CD3^+(71.08±3.86)%、CD4^+(41.17±3.21)%、CD4^+CD25^+(1.52±0.37)%和CD3^+CD+8(25.17±2.56)%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CD3^+(64.31±4.17)%、CD4^+(34.24±2.53)%、CD4^+CD25^+(2.11±0.45)%和CD3^+CD+8(27.84±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浊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清源生化汤对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服纯净水,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清源生化汤。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3,7 d抽取外周静脉血,监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量(NEU),中性粒细胞百分含量(NEU%),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总淋巴细胞百分数(TL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变化,观察治疗7 d后2组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BC,NEU,NEU%,TLC,TLC%,CRP和PCT比较无差异;治疗1 d后治疗组TLC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WBC,NEU,NEU%,TLC,TLC%,CRP,PCT与对照组NEU%,TLC,TLC%,CRP,PCT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WBC,NEU%,TLC,TLC%,CRP和PC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对照组全部指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源生化汤可改善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水平和比例,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肺益肾方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炎、祛痰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肺益肾方汤剂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随访1个月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症状评分、影像学、血清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咳嗽、黄痰、口渴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胸部CT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CD4~+于治疗14 d和随访1个月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CD8~+于随访1个月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肺益肾方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增强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PR)的影响。 方法: 84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服加味血府逐瘀汤,1剂/d。观察临床症状,监测血气分析,记录需行机械通气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检测血清ET-1,IL-8及CPR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病情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合指数(PO2/FiO2)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P<0.01);观察组发生机械通气例数及肺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ET-1,IL-8,CR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P<0.01)。 结论: 加味血府逐瘀汤能减轻急性肺挫伤临床症状,降低血浆ET-1,IL-8,CRP,升高PO2,PCO2及PO2/FiO2,改善肺功能,促进肺挫伤后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张岑  乔曼  胡国华 《天津中医药》2014,31(11):674-676
[目的]观察清肺消炎丸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证属(风温病肺热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的C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肺消炎丸。比较两组治疗10 d后的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或基本正常的时间,对比两组入组当日和观察结束时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等化验指标和治疗10 d后两组胸片感染灶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及肺部湿啰音明显缓解或基本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治疗前后血CRP的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WBC、N%的改善及治疗10 d后胸片感染灶吸收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消炎丸联合西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风温病,肺热炽盛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肺通络汤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清肺通络汤,观察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两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组内、组间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有降低调节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通腑化浊方对缺血性脑中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给予西医生命支持、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常规治疗,并采用中医康复综合治疗,包括推拿、针灸、药浴等。观察组加用通腑化浊方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Rankin量表(MRS)评价致残率/病死率,测量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 治疗第7,14,28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4,28天,观察组FMI,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4,28天,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3,7,14 天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综合康复方案中,通腑化浊方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增强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血清S100B蛋白含量,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在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肺消炎丸对肺心病患者(痰热壅肺证)急性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满足纳入标准的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消炎丸,14 d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球蛋白定量、补体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定量及补体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_4~+细胞比值、CD_4~+/CD8+比值、总T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消炎丸能提高肺心病患者急性感染后CD_4~+、CD_4~+/CD_8~+比值,具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辅助治疗社区中老年患者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盛证)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106例CAP患者采用随机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2和试验组54例。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静脉滴注,2次/d;和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共14 d。试验组西医处理方法同对照组,并加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内服,1剂/d。疗程为14 d。记录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记录发热、咳嗽、咯痰、肺部湿啰音、肺片、血象转归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CRP,ESR,PCT的变化情况。结果:经Ridit分析,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咯痰、黄脓痰、喘息、气短、气急、反应迟钝、湿啰音、痰多、支气管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片、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试验组CRP,ESR,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辅助治疗中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降低CRP,ESR,PCT,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化痰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医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1例CAP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症状环境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咳嗽、黄痰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炎症症状控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IgM、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WBC、PCT、CP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痰清肺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AP患者能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