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随机开放选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厄贝沙坦前、后ET及A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ET、ANP水平明显升高(P<0.01),厄贝沙坦治疗后ET、ANP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ET、及ANP水平明显升高,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但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还能够降低ET及ANP水平,可能有较好的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衰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常规测定8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随着心功能的改善,NO水平上升,ET、AngⅡ水平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随着心衰程度的改善而改善。  相似文献   

3.
邢绣荣  华琦  刘荣坤 《心脏杂志》2007,19(2):182-185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作为内皮功能指标,观察45例高血压病患者氯沙坦治疗4周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结果高血压组治疗前血浆ET、vWF和GMP14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O/ET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4周,高血压组的血浆ET、vWF、GMP140较前显著降低(P<0.05,P<0.01)。血浆NO及NO/ET较前显著升高,并且N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ET与血总胆固醇(TC)、SBP正相关,NO和NO/ET与空腹血糖、SBP和三酰甘油显著负相关,NO/ET还与HDL正相关,vWF、GMP140与HDL负相关,GMP140与TC正相关(P<0.05,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内皮功能与收缩压、血糖、血脂相关联。氯沙坦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和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应用氯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疗.记录每日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变化.取静脉血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氯沙坦的降压疗效明显,但同非洛地平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沙坦组血浆NO、PGI、AngⅡ是升高的,ET是降低的.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海捷亚)是否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高血压(HT)患者70例,包括1级高血压(HT1组)患者27例、2级高血压(HT2组)患者31例、3级高血压(HT3组)患者12例。选择其中30例HT患者行海捷亚干预治疗。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基线及海捷亚治疗后血清HGF、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血HGF和ET水平:HT3组高于HT2组、HT1组和对照组(P均<0.05),HT2组和HT1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HT2组和HT1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61和0.162);血清NO水平:HT各组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级别的增高而降低(P均<0.05);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GF与NO呈负相关、与E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0.741,P值均<0.01);3)海捷亚治疗8周后血清HGF和ET明显降低,而血清NO明显增高(P值均<0.01)。结论1)高血压患者血清HGF增高,其水平可能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2)高血压患者应用海捷亚治疗后血清HGF水平下降、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海捷亚)是否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高血压(HT)患者70例,包括1级高血压(HT1组)患者27例、2级高血压(HT2组)患者31例、3级高血压(HT3组)患者12例.选择其中30例HT患者行海捷亚干预治疗.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基线及海捷亚治疗后血清HGF、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 血HGF和ET水平:HT3组高于HT2组、HT1组和对照组(P均<0.05),HT2组和HT1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HT2组和HT1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61和0.162);血清NO水平:HT各组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级别的增高而降低(P均<0.05);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GF与NO呈负相关、与E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0.741,P值均<0.01);3)海捷亚治疗8周后血清HGF和ET明显降低,而血清NO明显增高(P值均<0.01).结论 1)高血压患者血清HGF增高,其水平可能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2)高血压患者应用海捷亚治疗后血清HGF水平下降、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心钠素(ANP)在高血压发病和治疗学中的意义. 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口服依那普例5~10 mg/d或阿罗洛尔20~30 mg/d,疗程为6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ET和ANP水平. 结果:EH患者血ET、A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期高血压患者血ET水平高于Ⅰ期(P<0.01),ANP的变化与分期无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1).依那普利组患者血ET、ANP水平均下降,阿罗洛尔组血ET水平没有变化(P>0.05),而ANP水平升高(P<0.01). 结论:ET、ANP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对降压药物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氯沙坦干预的作用。方法:入选230例首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50~100mg,qd,共12周;另入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观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清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的血压、瘦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而FMD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氯沙坦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血压下降,FMD提高,脂联素水平上升,瘦素和抵抗素水平降低(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MD与收缩压(r=-0.66)、TC(r=-0.53)、瘦素(r=-0.60)和抵抗素(r=-0.55)呈负相关(均P<0.05),与脂联素(r=0.73)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后,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是FMD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氯沙坦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调节脂肪细胞因子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8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及血浆ET、NO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血压明显下降(P<0.01),以缬沙坦组下降较为显著;缬沙坦组血浆ET明显下降(P<0.01),NO显著升高(P<0.01),而美托洛尔组血浆ET及NO无明显改变. 结论 缬沙坦不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同时有较好的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氯沙坦组为年龄在60岁以上,经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后,收缩压仍≥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的患者,共48例.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mg/d,共6周,观察加用氯沙坦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设健康对照组52名.结果经氯沙坦治疗后ET明显下降,血浆NO水平比加药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ET加药前后均高于对照组;NO加药前比对照组低,加药后比对照组高,而ET/NO的比值,加药后比加药前降低,并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氯沙坦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1.
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变化。结果 治疗前 ET水平升高 ,NO水平降低 ,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治疗后 ET水平降低 ,NO水平升高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苯那普利可降低 ET,升高 NO,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经普伐他汀(pravastatin)10mg每日1次治疗12周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与40例安慰剂组和15例正常血压组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血浆NO水平则较正常血压组显著降低.治疗组血浆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降低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NO水平比治疗前平均上升248.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浆ET和NO水平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普伐他汀可能具有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和NO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且其对ET和NO的影响与LDL-C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与心钠素 (ANP)在高血压发病和治疗学中的意义。方法 :6 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口服依那普例 5~ 1 0 mg/d或阿罗洛尔 2 0~ 30 mg/d,疗程为 6周 ,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 ET和 ANP水平。结果 :EH患者血 ET、A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 期高血压患者血 ET水平高于 期 (P<0 .0 1 ) ,ANP的变化与分期无关 (P>0 .0 5 )。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 (P<0 .0 1 )。依那普利组患者血 ET、 ANP水平均下降 ,阿罗洛尔组血 ET水平没有变化 (P>0 .0 5 ) ,而 ANP水平升高 (P<0 .0 1 )。结论 :ET、ANP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二者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对降压药物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探讨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无高血压健康人28例,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NO、SOD、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NO、SOD水平显著下降(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减退,NO减少,与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尿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A组(氯沙坦组n=30)和B组(福辛普利组n=30),进行血NO、ET、β2MG、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等检查。2组治疗前后相互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NO、ET、β2MG、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尿素氮、肌酐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同福辛普利相类似,均具有血管内皮及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的降压方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入选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阿米洛利组,每组43例,2组均在服用氨氯地平基础上,分别加服替米沙坦和阿米洛利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内源性哇巴因(E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EO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vWF和ET-1明显下降(P<0.01);NO明显增高(P<0.05),除NO外,替米沙坦组较阿米洛利组上述各项指标降低更明显(P<0.01)。2组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2种降压方案均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起到内皮保护作用,但是对靶器官的保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及不伴睡眠呼吸暂停(OSA)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方法纳入阴虚阳亢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对患者行便携式睡眠仪监测、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以及内皮相关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1(NO/ET-1)和肾素-血管经张素-醛固酮系统(PRA、AngⅡ、ALD)〕检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OSA和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关系。结果和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相比,伴OSA患者FMD%、NO、NO/ET明显降低(P<0.05),ET-1、PRA、AngⅡ、ALD明显增高(P<0.05);其中PRA、AngⅡ和AHⅠ呈正相关,NO/ET与AHI呈负相关(P<0.05)。结论与不伴OSA患者相比,伴OSA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内皮损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时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氯沙坦对冠心病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50例冠心病CHF患者、46例冠心病患者以及5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以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和血浆内皮素(ET-1)和vWF水平评价内皮功能。25例CHF患者采用氯沙坦治疗12周后评价内皮功能变化。结果:CHF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D%)5.42±4.17程度低于对照组12.01±4.04%和CAD组7.74±3.15%(P<0.01);CHF组血浆ET-1值60.03±17.49pg/ml较对照组44.24±8.92pg/ml、CAD组46.91±14.42pg/ml值明显增高(P<0.01),CHF组vWF值171.24±46.95%与CAD组168.69±46.92%均较对照组132.0±37.47%增高(P>0.01)。CHF患者通过氯沙坦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D%)明显增加(P<0.01),血浆ET-1、vWF水平下降(P<0.05)。结论:CHF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重,氯沙坦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6例老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组)患者以及49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LEASD(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同时采用硝酸盐镉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以硝酸盐浓度表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人(健康老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均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P<0.05),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的FMD和NMD亦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P<0.05);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ET却显著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NO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肱动脉FMD及NMD均受损;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