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反相HPLCI法测定氯丙咪嗪血药浓度,对7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单次剂量国产氯丙秦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该药的房室模型在人体内表现为二室模型,消除相生物半衰期t1/2平均为20hr(16-25hr)。通过国产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治疗133例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国产氯丙咪嗪的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国产氯丙咪嗪的抗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类似,副作用略轻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2.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观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对 10 2例抑郁症患者所服用阿米替林、氯丙咪嗪、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文拉法辛 5种抗抑郁药的开放性治疗情况进行了 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5种药物治疗后患者获得痊愈的比例和脱落情况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在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处方依从、治疗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P <0 0 5 )。结论 SSRI和SNRI抗抑郁药的临床依从性显著高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3.
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了解中国目前抑郁障碍病人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 2 0 0 0年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GDP)划分的 5个经济发展等级 ,根据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北京等 10个省市的医院 ,自制调查问卷 ,经预调查和讨论修订 ,于 2 0 0 2年 5月 2 0~ 2 4日进行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收集调查住院和门诊抑郁障碍病人 735例。 72 9%的就诊者属于自费病人 ,女性占 6 1 6 %。按使用频率前 10位药物依次为氟西汀 (含进口和国产制剂 )、阿米替林、文拉法新 (包括国产制剂和进口缓释剂 )、多虑平、帕罗西汀、氯丙咪嗪、麦普替林、曲唑酮、丙咪嗪和米氮平。三环类药物 (TCAs)使用频率为 4 1 9% ,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治疗者占全部病人的 4 4 5 % ,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占 2 1 6 %。抗抑郁药治疗患者中 ,90 3%的病人接受单一药物治疗 ,合并治疗药物主要是苯二氮 艹卓 类药 (5 3 3% )、抗精神病药 (17 1% )、β 受体阻断剂 (7 1% )和心境稳定剂(4 9% )。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症状和经济状况。结论 国内抑郁障碍药物处方方式逐渐以新型抗抑郁药物占主流 ,经济负担和病人的症状表现影响抗抑郁药物的处方方式  相似文献   

4.
阿米替林合用森田疗法治疗30例强迫症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神经症,在青年中发病率较高。国外估计成人发病率为2~3%,但国内尚无准确的调查资料。此病治疗十分棘手,许多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奏效。国外报道用抗抑郁药(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有一定疗效。我们在应用阿米替林药物治  相似文献   

5.
万拉法新与氯丙咪嗪、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索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万拉法新组、氯丙咪嗪组和氟西汀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用药治疗4周。结果:经Ridit分析,3组患者疗效相当。万拉法新的副反应非常显著地低于氯丙咪嗪,和氟西汀相仿。结论:万拉法新是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国产氯丙咪嗪与阿米替林治疗75例抑郁性神经症的对照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和 Asberg 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国产氯丙咪嗪疗效略优于阿米替林,HDS 总分减分率氯丙咪嗪高于阿米替林,分别为78.9%和58.9%(P<001)。显效率分别为56.6%和22.7%(P<0.05%)。两药均以抗胆碱能副作用为主,氯丙咪嗪略轻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了氯丙咪嗪与阿米替林治疗重症抑郁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氯丙咪嗪组显效率(85.19%)与阿米替林组(86.59%)相近,氯丙咪嗪 组痊愈率显著高于阿米替林组(U=3.88 P<0.01)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8.
阿米替林致意识障碍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57年Kumn首先发现丙咪嗪具有治疗抑郁症的作用以后,一系列三环类抗抑郁药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并取得满意效果。阿米替林作为叔胺类三环抗抑郁药,由于其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和镇静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但是,阿米替林在一些特殊身体状况时,容易产生严重的副反应。本文报道2例阿米替林导致的意识障碍,以便在临床上引以为戒。 例1 男 50岁 H29578间歇性悲观失望、多疑4年,又犯15天入院,根据CCMD—2—R标准,诊断为:反复发作忧郁症 患者有脑动脉硬化史4年余。入院后行阿米替林25mg bid治疗,2日后改为50mg bid,次日出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有视幻觉,且行为紊乱,诊为意识障碍状态。停用阿米替林,并静脉滴注10%葡萄糖加维  相似文献   

9.
用氯丙咪嗪与了阿咪替林治疗抑郁性神经症,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总有效率氯丙咪嗪为94%,阿米替林为84%,氯丙咪嗪副反应明显比阿米替林少。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评价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氟西汀与丙咪嗪随机对照治疗抑郁症62例。结果 二者总疗效相当,但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出现早,痊愈率高于丙咪嗪,副作用少而轻。结论 氟西汀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1.
前瞻性研究三甲丙咪嗪治疗抑郁症58例的疗效和副反应,发现总有效率为87.9%,显效率为74.1%。副反应以口干、便秘、窦性心动过速、体重增加、视物模糊等为常见。通常于服药14.8±6.1天显示疗效。副反应出现时间为13.3±7.6天,多数在3~4周后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患者一般能耐受,无需特殊处理。认为三甲丙咪嗪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2.
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各30例,应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4级标准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疗效相似,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帕罗西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抗抑郁药物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5例脑卒中伴抑郁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帕罗西汀组)和丙米嗪治疗组(丙米嗪组),动态对比治疗前、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CNS、HAMA和HAMD评分,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患者在12周末与治疗前对比,P<0.01;在治疗12周末,帕罗西汀组CNS和HAMA评分明显优于丙米嗪组,P<0.01,HAMD评分优于丙米嗪组,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丙米嗪组18.75%,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和盐酸丙米嗪片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前者疗效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服药方便,药物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抗抑郁药物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使用Stata 14.2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本文最终纳入32个临床研究,共2 644例PSD患者。与安慰剂比较,帕罗西汀(MD=9.34,95%CI:4.39~14.29)、氟西汀(MD=8.63,95%CI:5.51~11.75)、丙米嗪(MD=9.41,95%CI:0.12~18.70)、去甲替林(MD=8.54,95%CI:4.14~12.94)、文拉法辛(MD=6.97,95%CI:2.04~11.90)、传统疗法(MD=6.40,95%CI:1.70~11.11)、依地普仑(MD=6.32,95%CI:1.91~10.73)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舍曲林、黛力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罗西汀治疗PSD较氟西汀(MD=0.71,95%CI:-5.14~6.56)、丙米嗪(MD=0.07,95%CI:-9.38~9.25)、去甲替林(MD=0.80,95%CI:-5.82~7.42)、文拉法辛(MD=2.37,95%CI:-4.61~9.36)、传统疗法(MD=2.94,95%CI:-3.89~9.77)、依地普仑(MD=3.02,95%CI:-3.61~9.65)、舍曲林(MD=6.14,95%CI:-4.98~17.26)和黛力新(MD=6.37,95%CI:-2.11~14.86)存在优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抗抑郁药物对PSD治疗效果从优到差依次为帕罗西汀、氟西汀、丙米嗪、去甲替林、文拉法辛、传统疗法、依地普仑、舍曲林、黛力新。结论帕罗西汀、氟西汀、丙米嗪、去甲替林、文拉法辛、传统疗法、依地普仑均对PSD有疗效,其中帕罗西汀的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15.
氟西汀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西汀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42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重性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氟西汀和丙咪嗪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氟西汀组显效率85.7%,丙咪嗪组显效率为76.2%,两得无明显差异(P>0.05),氟西汀组副作用较丙咪嗪组少而轻。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6.
氟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氟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4例强迫症患者分别应用氟西汀或氯丙咪嗪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氟西汀和氯丙咪嗪疗效相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丙咪嗪组。结论: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对强迫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氟西汀具有剂量小,给药简便,副反应轻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氯丙咪嗪与五氟利多治疗疑病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丙咪嗪与五氟利多联合治疗疑病症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为我院住院患者 ,符合CCMD 2 R疑病症诊断标准。共12例 ,男女各 6例 ,年龄 32~ 6 0岁 ;病期 7月~ 2 4年。氯丙咪嗪开始量 5 0~ 10 0mg/d ,渐增至最大量 2 5 0mg/d。五氟利多 10mg ,每 3天 1次 ;最大量 2 0mg ,隔日 1次。症状消失后维持治疗量 1个月 ,再逐渐减量。2 结果临床治愈 8例 ,好转 3例 ,无效 1例 ,有效率 91 7%。药物副作用有便秘 3例 ,口干 5例 ,视力模糊 2例。3 讨论Barsky等认为疑病症起源于知觉和认知的异常[1] 。氯丙咪嗪为抗抑郁药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噻萘普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噻萘普汀组(30例)和丙咪嗪组(30例),疗程6周,疗效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安全性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噻萘普汀组有效率为80.0%,丙咪嗪组有效率为76.7%,两组Ridit分析P>0.05,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HAMD评分从疗后2~6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结束时TESS评分噻萘普汀组显著低于丙咪嗪组。结论噻萘普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好,副反应少,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相似文献   

19.
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少年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少年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氯丙咪嗪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舍曲林组和氯丙咪嗪组治疗后,Y-BOCS、HAMD、HAMA分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舍曲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结论 舍曲林治疗少年强迫症与氯丙咪嗪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0.
三环抗抑郁剂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是排尿障碍,严重时只得减药甚至停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采用尿通(Eviprostat)治疗7例由于三环抗抑郁剂引起排尿障碍的患者,获得疗效。7例中男3人女4人。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52.6岁。其中躁郁症3例,更年期抑郁症2例、脑动脉硬化性抑郁1例、抑郁性神经症1例。此7例患者在使用阿米替林无效后,均合并使用丙咪嗪或去甲丙咪嗪,而且多数还合并安定剂或催眠药等。排尿障碍出现时间:7例中除例7一例因患前列腺肥大,在服用三环抗抑郁剂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