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碘伏消毒后无菌纱布包扎。结果:对照组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肿胀的发生率较高,多见于偏瘫迟缓期,常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一起发生,称肩手综合征。易造成不可逆的残疾。本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肿胀手在顺序循环压力治疗基础上,加上马铃薯湿敷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康复训练合八邪透刺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手肿胀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手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八邪透刺法,穴取患侧八邪穴、外劳宫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法。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d,休息2d,共观察治疗3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手的肿胀程度及患手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肿胀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均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1)。结论:八邪穴透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及时地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手肿胀,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手肿胀以及患手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4.
卒中患者急性期手的突然肿胀疼痛,运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功能恢复,发展至中期可致手部肌肉萎缩,晚期则有手部畸形[1].手的突然肿胀疼痛最早在发病后3d,最迟6个月发生[2].2010 -03-2011 -12,我们应用针刺结合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治疗卒中急性期手肿胀11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11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患侧肩、手疼痛肿胀,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限,局部无外伤感染的证据,也无周围血管病的证据[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传统"中风-中经络"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循经远端选穴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3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在改善患者疼痛、患侧手肿胀及上肢功能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手外伤后肿胀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均在常规冷热交替法消肿、禁止患手输液、良肢位摆放的基础上,进行穿戴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侧手体积显著大于健侧手(P〈0.01);治疗后,两侧手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手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P〈0.01)。结论: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手外伤后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周建英 《天津中医药》2018,35(9):681-683
[目的]观察向心性缠绕手指对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2例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向心性缠绕手指,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每周进行手部肿胀程度、运动功能和疼痛的测量。[结果]治疗2 d后76例(92.7%)患者患手皮肤出现皱褶,患者自觉患手肿胀感觉明显减轻,指间关节活动度增加,并且活动时疼痛较前减轻。治疗1周后73例(89.0%)患者患手水肿较治疗前减轻40%;治疗2周后68例(82.9%)患者患手的关节肿胀程度较前减轻80%,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关节活动时无疼痛。治疗2周后患者的Fugl-Meyer量表得分高于治疗前,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肿胀程度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向心性缠绕手指是治疗肩手综合征,尤其是手肿胀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CRPSⅠ型的主要症状包括手肿胀,长期的手部肿胀可导致疼痛、僵硬,严重阻碍手功能的恢复。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治疗脑卒中后CRPSⅠ型手水肿的主要方法包括西医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介入及中医药治疗等,为CRPSⅠ型手水肿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医》2019,(10)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CRPSⅠ型的主要症状包括手肿胀,长期的手部肿胀可导致疼痛、僵硬,严重阻碍手功能的恢复。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治疗脑卒中后CRPSⅠ型手水肿的主要方法包括西医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介入及中医药治疗等,为CRPSⅠ型手水肿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肩-手综合征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中风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笔者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现代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肿胀、麻木评分、上肢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VAS评分、上肢肿胀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第28天,患者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结论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能有效缓解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症状,同时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18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电针+穴位敷贴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各5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手肿胀程度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手肿胀程度和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和手肿胀程度均少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肿胀手综合征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静脉回流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梗阻,动脉血流通过侧支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时严重影响手部静脉回流,出现肿胀手.主要临床表现为手部发生冻疮样变化,色泽暗红,皮肤发痒,严重者可致坏死[1].笔者通过在内瘘闭塞段分段定点穿刺,分段再通扩张等护理措施,较好地缓解了肿胀手的临床症状,维持了慢性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正常功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短波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疗效。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均接受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则在运动疗法基础上联合超短波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肿胀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FMA和肿胀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疼痛及肿胀,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6年以来,根据辨证分型,采用针刺对侧手三阳经下合穴治疗肩痹60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1 辨证分型与治疗1.1 分型:根据肩部主要症状将60例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手阳明大肠经型(36例),以肩前侧肿胀痉挛明显,压痛点多在肩髃穴附近为主症;Ⅱ型手少阳三焦经型(12例),以肩外侧肿胀痉挛疼痛明显,压痛点在有髎穴附近为主症;Ⅲ型手太阳小肠经型(12例),以肩后肿胀痉挛疼痛明显、压痛点在肩贞穴附近为主症。1.2 治疗:三型分别衣对侧为下合穴,即Ⅰ型取上巨虚穴,Ⅱ型取委阳穴,Ⅲ型取下巨虚  相似文献   

16.
开关通脉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开关通脉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中风合并有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开关通脉针法和手三阳经穴位针刺,采用Fugl-M eyer评定上肢功能活动,并对肢体疼痛、肿胀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上肢运动积分评分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疼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肿胀的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关通脉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肯定的疗效,在改善肢体疼痛方面优于手三阳经穴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宋秀媛 《光明中医》2011,26(8):1636-1637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sympa theticdystrophy)。是中风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约占12.5%,常在患中风后1~3月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手部肿胀,向近端止于腕关节,上肢各关节活动度受限,伴明显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锻炼及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软尺、FMA量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分别评定疼痛程度、手肿胀程度、关节运动功能和症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肿胀评分、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肩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洗方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237例患者给予中药外洗方熏洗治疗,配合手部功能锻炼,7d为1疗程.结果:237例患者中显效165例,有效7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外洗方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金于  王宇展 《新中医》2021,53(5):44-4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2组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同时服用硫糖铝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治疗组加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功能[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功能及肿胀程度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83%)(P<0.05)。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DASH、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DAS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废用手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辅助手、实用手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废用手所占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实用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2组辅助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侧手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治疗组轻度肿胀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肿胀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度肿胀者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减轻患侧肢体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