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岳芳君 《吉林医学》2011,(6):1222-1222
目的:探讨压疮溃疡期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总结压疮护理体会,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手术清创溃疡区坏死组织,胰岛素湿敷等方法对20例压疮溃疡期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结果:20例压疮溃疡期患者,15例压疮完全愈合,4例好转,1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结论:压疮是临床护理常见病之一,一旦发生,愈合慢,并容易继发感染,而手术清创溃疡区坏死组织,胰岛素湿敷等方法对压疮溃疡期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皮肤破损或坏死。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科2003年8月~2004年6月收入的28例输入性压疮,经过全科护士的精心细致护理,压疮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氯霉素粉在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埙和坏死。压疮如不及时治疗及护理,坏死发展到深层组织,侵害肌肉、肌腱和骨骼,造成严重感染,危及生命。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本研究对我科住院30例压疮患者应用氯霉素粉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继红 《农垦医学》2009,31(6):561-562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一直是医疗和护理领域的难题。因此,通过预防降低压疮发病率是今后探索的关键。我院自2008年5月~2009年7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引入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卧床患者[1].由于长期压迫且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足以使局部血循环受阻而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若继续受压会导致全层皮肤坏死缺损.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常继发感染,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易引起败血症而造成死亡.目前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药物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方法等.以其中的药物护理最简单,如果药物护理选对药品,治疗压疮就变得很简单.2007年2月~2010年11月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胰岛素治疗压疮患者5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压疮又称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最终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的病变。本病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枕外隆凸部等;临床表现为患处皮肤首先出现红斑,继而坏死、糜烂、溃疡或化脓感染,属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康复进程,而且加大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经济负担。压疮的治疗重在预防,尤其是在压疮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压疮进  相似文献   

7.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长期以来,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是困扰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我科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以来对有压疮风险和一、二期压疮患者使用透明敷料预防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先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因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临床治疗和护理十分棘手,巨大压疮靠保守治疗十分困难.我院从1998年至2006年间采用双侧筋膜蒂皮瓣对6例巨大压疮进行修复,手术均获成功,就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形成的.因此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压疮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压疮预防、及治疗护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1] .压疮一般分为4期[2],即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其中Ⅱ期炎性浸润期,患者发病部位皮肤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疱,极易破溃.破溃后,露出潮湿红润的疮面.此期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可致Ⅱ期进入Ⅲ期;如果治疗护理得当,可阻止压疮进入Ⅲ期而转为 Ⅰ期或痊愈.我科对2009年12月-2010年11月住院的60例Ⅱ期压疮患者使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压疮是指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溃烂和坏死。坏死溃疡期压疮是指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肌肉层甚至达骨膜或关节腔 ,呈黑色有臭味 ,脓液较多。颅脑损伤后意识不清的患者 ,常由于烦躁、长期卧床、能量消耗 ,出现负氮平衡而易发生[1 ] 。此期压疮具有肉芽组织形成缓慢、皮肤愈合迟缓、病程长、经久不愈、护理复杂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对皮肤护理的研究发展很快 ,预防及治疗坏死溃疡期压疮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多 ,诸如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术修复等等 ,为此类顽固性坏死溃疡期压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2月使用分期护理的方法治疗压疮患者12例,效果较好。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莉  邓新征  张玉君  田海萍 《中外医疗》2009,28(19):155-155
压疮俗称褥疮,又叫压力性溃疡,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是肢体活动不良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本文就压疮的评估、预防,分期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常见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的患者。好发于骶尾部、髋部、背部、足跟部等部位。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治疗压疮的方法,但寻找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科采用糜蛋白酶与云南白药粉联用治疗压疮,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增加医疗费用和护理难度,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院2002~2007年对36例压疮采用自制生肌膏联合TDP照射进行治疗、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因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临床治疗和护理十分棘手,巨大压疮靠保守治疗十分困难。我院从1998年至2006年间采用双侧筋膜蒂皮瓣对6例巨大压疮进行修复,手术均获成功,就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压疮过去称为褥疮,是因为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从病因、病理生理学角度反映了由于受压而引起局部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所以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一词,它更能准确地概括本病的实质,褥疮这一名词近年渐被废弃.压疮在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但在某种情况下无论是临床护理还是家庭护理都难以避免.因而成为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现将压疮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我科于2008年2月27日收治了1例左肩部、骶骨部、右足跟、左足骨部多发性罕见巨大压疮患者,经全身及局部治疗,压疮治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压疮俗称褥疮,又叫压力性溃疡,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是肢体活动不良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本文就压疮的评估、预防、分期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于青  梅喜庆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06+2016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导致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进而引发组织溃烂坏死的慢性疮疡类疾病。在疾病的康复治疗、护理操作中压疮是需要预防处理的常见问题。我院采用美皮康治疗压疮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与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压疮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2~82岁,中位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