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结局。过去20多年,随着心脏康复的蓬勃发展,心衰康复治疗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告别了"绝对卧床"的时代。现代心衰康复包括教育、咨询、生活方式干预、心衰危险因素纠正和运动的综合的二级预防计划,其中运动治疗是核心。大量研究证实,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显著增多。虽然药物治疗趋于优化,器械治疗亦得到迅速发展,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未得到显著改善,作为心血管疾病最后战场的心力衰竭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而心脏运动康复是以改善心脏储备功能、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3.
盛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11(2):191-192,F003
1992年正式诞生循证医学 (EBM,evidence- basedmedicine) [1 ] 。在随后的岁月中它对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实践的指导 ,以及预防、临床和康复医学的理念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且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日益受大重视。在心血管预防和临床医学领域已有大量事实证明循证医学的优越性。心血康复医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的医学领域也将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 ,快速发展 ,造福人类。1 循证医学与传统的医学模式传统的临床医学模式以经验和推理为基础 ,认为来自非系统观察的临床经验是判断患者预后、疗效及评价诊疗方法的可靠途径 ,只需掌握疾病的发病机… 相似文献
4.
5.
心力衰竭的心脏康复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HF)为临床病理综合征,以往认为应限制HF患者的活动以减少循环负荷,近年来,研究认为HF患者进行适量运动训练有益康复[1]。1心脏康复运动的目的心脏康复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心脏的功能水平,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减少心衰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研究证实,通过降低危险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已经从短期血流动力学或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修复性策略。现根据大量临床试验结果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从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利尿剂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而正性肌力药物等对预后无益。因此,在临床上积极使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将会给患者预后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7.
治疗心力衰竭的循证医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力衰竭(心衰)至今仍是心血管疾病重要致死的终极病变,为了让读者能了解这方面近年的进展,我们在2005年美国和欧洲的心衰治疗指南基础上,回顾关于心衰的临床试验和相关循证医学治疗概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患者在心脏康复计划前后的身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功能、超声心动图指标等.患者在心脏康复计划前后的心脏功能采用6 min步行距... 相似文献
9.
管思彬张庆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3):484-486
目的:分析抗阻训练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2020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日常活动,接受健康科普宣教,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和呼吸训练。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6 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康复组6MWD较干预前提高,且康复组6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LHFQ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康复组MLHFQ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训练联合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氧运动康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心肺运动试验基础上制定的有氧运动心脏康复,对慢性心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有氧运动心脏康复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和心力储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且可以节约医疗开支。本文重点对慢性心衰患者有氧运动方案的制定、实施及作用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共同转归,临床症状重,死亡率较高,给个人及社会造成重大负担。心脏康复可提供综合性干预治疗,其中运动锻炼部分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介绍运动锻炼产生效应的可能机制,并对其实施和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共同转归,临床症状重,死亡率较高,给个人及社会造成重大负担.心脏康复可提供综合性干预治疗,其中运动锻炼部分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介绍运动锻炼产生效应的可能机制,并对其实施和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循证医学及规范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宁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50-65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的变化.近年来,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并使存活的患者长期伴随着各种残疾,为社会、家庭和个人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的进展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ng therapy,CRT)治疗心力衰竭是心脏病领域近年来最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一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6.
17.
摘要】目的:研究心肺一体化心脏康复在高龄老年(年龄≥75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25例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1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在充分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心肺一体化心脏康复训练,运动评估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下的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心肺一体化心脏康复训练前和训练3个月后的6分钟步行试验的步行距离和峰值每搏输出量、峰值每分输出量和总外周血管阻力,以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分。结果:个体化的心肺一体化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6分钟步行实验的步行距离、峰值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P均<0.05);能够显著提高SF-36的评分。结论:个体化心肺一体化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为我国开展高龄老年心脏康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心脏康复,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8.
呼吸系统疾病是现代医学界受到重视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上最早开展肺康复的是慢性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肺结核患者,但它同样成功地应用于其他肺疾病以及肺外科手术如肺移植,肺段、肺叶切除等术前准备或术后康复治疗。肺康复适用于所有呼吸系统疾病或病变趋向稳定的患者,即使患者病情严重,只要选择方法合适,制定恰当的目标,均能从康复中受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正念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康复效果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EBSCOhost、CNKI、SinoMed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中关于正念运动对CH...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殊途同归的晚期表现,其高比例的致残、致死率使之成为影响心脏病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重要病因。近年来,随着各种心血管疾病治疗新技术、预防措施的出现,使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得以生存,导致心衰的发生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mnization therapy,CRT)用于心衰患者的治疗历经10余年,适应证已从Ⅲ类变为I类,目前最新的CRT的Ⅰ类适应证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VEDD)〉55mm、QRS波时限≥120ms的窦性心律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