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处理。 方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科2002 09—2006 03经导管介入治疗VSD 108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儿共计22例,动态观察22例患儿封堵术前心电图(ECG)以及封堵后发生心律失常ECG的变化及其处理。 结果22例中2例在术中反复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被迫中断;8例患儿术后3d内出现加速性交界性或室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分离,经治疗后均转为窦性心律,其中2例患儿1个月后才恢复窦性心律;6例患儿术后3d内出现束支传导阻滞,经治疗后3例恢复正常,3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束支传导阻滞;5例患儿术后3d内发生高度AVB,其中3例经使用激素、维生素C、果糖及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和临时起搏器治疗后,均在1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另2例患儿经治疗后,1例于10d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于术后2年时仍有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1例患儿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结论术后早期出现的心律失常多能恢复,而后期出现的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伤。对已经出现传导阻滞的患儿关键是早期治疗,适当延长术后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n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PMVSD)封堵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探讨介入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 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1月行封堵治疗的65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术中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6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有7例心律失常,表现为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IRBBB或CRBBB)、左前分支阻滞(LAH)等.术中可见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在导丝和输送鞘通过室间隔时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交界性逸博、室性早博、室内差异性传导、室性心动过速等.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3%(8/65),分别为l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ILBBB 1例,LAH 1例,IRBBB 3例,室性早博1例,与术中的心律失常情况有一定的关系.术前已存在的7例心律失常经封堵治疗后,有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其余无变化,随访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对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与封堵器大小、缺损距三尖瓣隔瓣、主动脉右冠瓣距离、术中动一静脉轨道建立时问、术中是否出现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选择VSD封堵器直径≤8 cm、缺损距主动脉右冠瓣和三尖瓣隔瓣距离≥3 cm的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可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术中建立轨道时间长短及有无发生Ⅱ度AVB和(或)Ⅲ度AVB,也是影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临床在把握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同时,重视PMVSD与传导系统的空间位置,避免选择过大的封堵器用于治疗,缩短手术时间,注意手术过程心电变化的提示作用,是降低PMVSD封堵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Sun XJ  Gao W  Zhou AQ  Yu ZQ  Li F  Huang MR  Sun K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0):767-771
目的心律失常是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心功能的恢复,而且直接关系到预后。分析18岁以内患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及其危险因素,以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2002年6月—2004年6月,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根据家长意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Amplatzer装置及国产封堵器进行堵塞。80例应用AGA公司制造的Amlatzer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9例应用国产封堵装置,术后定期行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均获成功。11例术后5d内发生了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2%,分别为Ⅰ°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阻滞5例,不完全(部分)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其中3例并发两种传导阻滞。分析本组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发现:(1)室间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3mm;(2)室间隔缺损直径≥8mm,封堵器直径≥10mm;(3)穿刺成功后动脉静脉(A-V)轨道建立时间≥60min及术中pH值<7·35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结论心律失常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防止酸中毒是降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分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儿科行经皮 VSD 封堵术后出现 CLBBB 的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 CLBBB 出现的时间和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并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11例患儿手术时中位年龄3.9岁(3.4~17.5岁),术后出现 CLBBB的中位时间为2.8个月(1 d ~25.4个月),其中4例为术后1周内出现,1例为术后1周~1个月,6例为术后1个月以上,最迟出现为术后25.4个月。11例患儿中,5例经药物治疗早期心电图恢复正常;3例经药物治疗无效,其中2例行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 VSD,术后1例恢复正常心律,1例转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另外1例未行手术取出封堵器,仍为 CLBBB;3例患儿因 CLBBB 出现时间晚(≥6个月)且无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至随访结束,4例患儿心电正常;4例持续存在 CLBBB;1例转为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转为正常心电后再次复发 CLBBB,其中1例复发病例出现左心室增大,最后因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VSD 封堵术后早期及中远期均有可能发生 CLBBB,早期出现的 CLBBB 经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心电;持续存在的 CLBBB 可致心肌收缩不同步引起心功能不全。对 VSD 封堵术后出现的 CLBBB 应及时予适当治疗,并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器材封堵儿童VSD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将2004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介入治疗的VSD患儿68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07例,女375例;年龄2~13岁[(6.01±3.65)岁];体质量10.1 ~54.6 kg[(14.5 ±6.7) kg].患儿均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VSD大小为1.9 ~11.2 mm[(5.5±2.4) 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VSD大小为1.9~12.1 mm[(6.1±2.3) mm];所选封堵器为4.0~14.0mm[(8.2±3.7) mm].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VSD的总成功率为96.77%(660/68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37%(98/682例),其中心脏并发症87例,血管并发症9例,其他并发症2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2%(9/682例),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股动脉血栓2例,封堵器脱落1例,经相应治疗后无一例死亡.随访时间3~57个月[(29.1±26.7)个月].结论 国产器材封堵儿童VSD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前正确判断、术中准确操作和术后严格随访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膜周部VSD介入治疗的疗效、对心律的影响及封堵前后左心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本科4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膜周部VSD患儿。男17例,女27例;年龄2.4~13.0(5.20±2.68)岁。其中37例选用对称型封堵器,7例选用偏心型封堵器,经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成束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功能不受影响,即为封堵成功。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查其ECG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结果 43例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7.7%。其中2例有不成束残余分流,分别于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时消失。术后新出现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1例12个月时转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随访中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与术前相比,LVDD和LVDS在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时明显缩小(P<0.01,0.05),术后12个月时虽短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F和FS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小儿膜周部VSD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杂交封堵(Hybrid)技术治疗小儿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的经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我们共收治18例肌部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杂交封堵术治疗mVSD。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除1例9岁患儿外,其余患儿平均年龄(10.8±6.7)个月(1~17个月),平均体重(7.4±2.2)kg(4.8~11kg)。2例为多发mVSD,男女各1例。手术在食管超声(TEE)下于右心室游离壁表面定位mVSD最佳穿刺位置,经缺损右室面穿刺并通过导引钢丝及鞘管,导入封堵器行mVSD封堵。术后即刻及出院前行经胸超声评估,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平均肌部室问隔缺损(6.6±1.8)mm大小(4—12mm)。术后即刻食管彩超均未提示明显残余分流。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心律失常。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2例多发肌部室间隔缺损患儿心脏超声显示心尖部存在极小分流,其余无明显残余分流。全组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良好,封堵器无移位。结论经胸杂交封堵技术治疗小儿肌部室间隔缺损较传统肌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损伤小,恢复快,操作安全简便,效果好,可避免体外循环,尤其适用于小年龄低体重不能行介入手术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 3岁以内患儿室间隔缺损 (VSD)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 994年 1月~2 0 0 2年 1 2月收治 389例VSD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 1岁、心胸比值 (C/T)≥ 0 .5、室缺直径≥ 1cm、并肺动脉高压、补片修复缺损、主动脉阻断时间≥ 30min及术后低血钾与术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结论 心律失常是室缺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 ;早期手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维持术后 2 4h内循环稳定、防止电解质紊乱和缺氧、酸中毒的发生 ,是防止 3岁以内患儿VSD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效果及其随访。方法 75例膜周部VSD患儿,年龄3~14岁,平均(8.5±3.6)岁,VSD直径为3.0~14.0 mm,平均(6.5±3.6)mm,采用经导管植入国产双盘状封堵器,门诊随访,进行心脏听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位置。结果 ①74例封堵器植入成功,技术成功率98.7%,1例导管未能通过室间隔缺孔;②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示:65例(87.8%,65/74)无残余分流,9例(12.2%,9/74)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超声心动图示:68例(91.9%,68/74)无残余分流、6例(8.1%,6/74)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2例封堵术后3 d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泼尼松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4~10 d后消失。1例封堵术后24 h发生溶血,经过7 d内科保守治疗治愈;③术后1个月共随访73例患儿,超声心动图示:71例(97.3%,71/73)无残余分流、2例(2.7%,2/73)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④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随访到的病例分别为70、68、21、15和12例,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的2例分别于3和6个月内残余分流消失。结论 经导管植入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儿童膜周部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近期和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VSD)时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的选择方法及介入治疗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介入治疗VSD患儿226例。年龄2~14岁(5.62岁);其中膜部VSD209例,嵴内型VSD14例,肌部VSD3例。封堵后再次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出院前及术后1、6和12个月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2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3.4%。其中7例应用小腰大边型VSD膜部封堵器,191例应用对称型VSD膜部封堵器,12例应用偏心型VSD膜部封堵器,另1例应用肌部VSD封堵器封堵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VSD安全有效。根据VSD类型及形态特征合理选择不同类型封堵器十分关键,一般对称型封堵器适用于大多数VSD且易于放置到位,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形态封堵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传导阻滞1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及转归情况.方法 2004年4月-2006年12月介入治疗PMVSD患儿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3~12.0岁.采用AGA公司偏心型Amplatzer VSD和深圳先健公司对称型VSD封堵器,输送鞘直径为6~9 F.所有患者在X线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术后心电监护、检查心电图观察传导阻滞情况.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MVSD患儿64例接受治疗,61例封堵成功,封堵术后传导阻滞11例.其中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双束支传导阻滞,8例单纯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其中6例发生于术后72 h,5例发生手术后第4~7天.均予药物治疗.治疗后2例完全恢复正常,9例出院时仍有RBBB.结论 PMVSD封堵术术后传导阻滞主要发生于介入治疗术后早期,以轻型传导阻滞为主,严重传导阻滞经治疗可恢复至窦性心律.该并发症较传统开胸修补术后发生率少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VSD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心住院并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62例;年龄(8.324±4.367)岁.于介入术前,术后6h、12 h、24h和5d分别测定其血清cTnI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间血清cTnI水平的差异,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其血清cTnI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儿术前血清cTnI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血清cTnI高峰在术后6h出现,术后5d恢复正常;不同时间点间血清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血清cTnI峰值水平与年龄、肺动脉压、介入操作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封堵器大小、造影剂剂量具有相关性.结论介入治疗儿童VSD可引起血清cTnI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患儿年龄、肺动脉压、介入操作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封堵器大小、造影剂剂量有关;介入治疗VSD仅引起儿童心肌可逆性微损伤,是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方法选择VSD患儿362例。男152例,女210例;年龄2-14(9.3±5.8)岁;体质量11.0-65.0(20.5±11.8)kg。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并房间隔缺损(ASD)8例,并肺动脉瓣狭窄(PS)2例,常规行介入手术治疗。结果患儿术前均经胸超声检测VSD为2.7-13.0 mm,平均6.5 mm;术中心室造影测量VSD为2.5-14.0 mm,平均6.2 mm;345/362例(96.2%)封堵成功。所选封堵器为4.0-16.0 mm,平均8.6mm。发生心脏并发症33例,血管并发症13例,其他并发症4例,包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交界区性心律4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残余分流各3例,基底核区脑梗死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股动静脉瘘各5例,股动脉血栓3例,溶血、血尿1例,交换导丝断裂、猪尾导管断裂各1例。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VSD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相对安全、近期临床疗效好,但应进一步加强心律失常、血栓等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并主动脉瓣脱垂患儿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并主动脉瓣脱垂(AVP)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9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VSD并轻度AVP患儿43例,均行经皮VSD堵闭术,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VSD位置及内径,左心室造影均显示VSD并AVP,造影显示VSD大小为2.6~8.3 mm。其中19例为嵴内型(又称膜周流出道型),15例为隔瓣后型,9例为膜周部。右冠瓣脱垂27例,无冠瓣脱垂12例,右冠瓣并无冠瓣脱垂4例,并局限主动脉瓣返流8例。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的随访观察。结果36例成功封堵VSD,封堵成功率83.7%;7例试封堵后再次行左心室及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瓣下有明显切迹,瓣膜返流加重而放弃堵闭术,择期进行外科手术。采用偏心封堵器15例(5~12 mm),大边小腰封堵器(4~14 mm)16例,普通对称型封堵器(5~10 mm)5例。术后即刻造影有微量残余分流4例,原有的主动脉瓣返流无明显加重;随诊3~18个月,超声心动图示4例残余分流,分别在术后3~6个月消失,主动脉瓣局限返流无进一步增加,其中6例返流减少,未出现三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瓣穿孔,心电图示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  相似文献   

16.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室间隔缺损的围术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儿童室间隔缺损(VSD)进行围术期的作用。方法 VSD患儿205例,年龄3个月~17岁(平均3.4岁),术前均由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作出诊断。体外循环前后分别行TEE探查,比较TFE及TTE 变化。结果 1.术前TEE和TTE对VSD位置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0%和97.6%,膜部瘤检出率分别为93.8%和43.8%, VSD直径测量与手术探查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898;2.术后TFE发现残余分流38例(18.5%),其中9例(4.4%)立即再次修补。结论术前TEE可准确诊断VSD;术后TEE可发现残余分流,立即干预,以免再次开胸。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治疗。方法采用封堵术治疗VSD患儿50例,与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05例比较术中、术后各项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封堵组术中及术后出现左前分支或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较多见(P<0.05),其他并发症包括再次外科手术、术后残余分流、术中出血多、神经受损、溶血、术中或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气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术后感染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外科手术比较,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VSD安全、创伤小。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device closure is routinely done under the guide of transesophageal or 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which are expensive techniques and not easily affordab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ethods

Using metallic devices, we attempted 32 ASD device closures under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Findings

Of those, 30 procedures were successful (94 %). In two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large ASD we encountered difficulty in positioning the device. These patients were referred for surgical closure.

Conclusion

ASD device closure can be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in most patients under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in situations where transesophageal or intravenous echocardiographies are not available or affordab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患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分析13例14岁以下VSD并中重度AI患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VSD为干下型9例,膜周部型4例;中度AI 4例,重度AI 9例。结果全组均无手术死亡。出院查体脉压差均恢复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左心室舒张末径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P<0.05),未发现有室间隔残余漏,2例有轻度AI。随访无手术死亡,患儿心功能均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Ⅰ或Ⅱ级。结论儿童主动脉瓣成形术效果良好,对于VSD并中重度AI患儿应首选主动脉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