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营养性吸吮改善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早产儿吸吮、吞咽及协调功能差,经口喂养困难,往往采用鼻胃管喂养,这一方法虽然解决了吸吮困难的问题,但却是一非生理过程,使早产儿不能经过口腔的吸吮活动来完成一系列胃肠道生理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ton sucking,NNS)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胃肠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我们给予早产儿NNS,观察其对生长发育和胃肠喂养的影响以及该方法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血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 测定87例早产儿d1(喂养前)、d3及d7空腹血GAS、MOT水平,根据对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情况分为禁食组、NNS组(禁食的早产儿予以NNS)和正常畏组。结果 早产儿血GAS、MOT水平出生后7d内随日龄而逐渐升高,其中正常喂养组高于禁食组和NNS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生后d7内随日内逐渐升高,其中正常喂养组高于禁食组和NNS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生后d7NNS组也显著高于禁食组(P<0.05)。结论 禁食抑制了早产儿血GAS和MOT的分泌,NNS有促进胃肠道发育和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是指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采用胃管喂养时,给其吸吮无孔橡皮奶头.以往的研究显示,NNS能刺激口腔迷走神经,使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目的: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的有益作用尚存在不同意见,该文探讨了NNS对早产儿营养、血浆胰岛素(INS)及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随机分成NNS和无非营养性吸吮组(N-NNS)两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NS、SS水平。结果:NNS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 8.8 ±3.7 d 较N-NNS组11.1±3.0 d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1周、2周时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无差异(均P>0.05);NNS组肠道营养热能达每日418.4 kJ/kg 的时间为 12.3±5.1 d 较N-NNS组15.7±5.2 d 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胃管留置时间NNS组为13±10 d,N-NNS组为17±12 d,差异无显著性(P>0.05)。NNS组胃残留的发生率(16.7%)较N-NNS组(50%)减少(P<0.05)。早产儿喂奶后1,2周INS水平NNS组为 37.1±11.3 μU/ml、50.3±18.4 μU/ml高于N-NNS组29.6±8.8 μU/ml、40±9.9 μU/ml,而SS水平NNS组 454.6±136.4 pg/ml,595.6±172.1 pg/ml 低于N-NNS组 595.3±260.1 pg/ml,727.2±220.8 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NNS可促进INS的分泌,抑制SS的分泌,NNS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道的继续发育,加速体格生长,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早产儿早期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 76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2 500 g,胎龄<35周,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NNS组在鼻胃管喂养前后吸空橡皮奶头5 min,每天7~8次,对照组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N-NNS),不足热量给予部分肠道外营养.观察体重、胃排空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时间,喂养耐受情况.结果 NNS组、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8.6±3.9) d、(10.5±3.6) d,观察组明显缩短(P<0.05);NNS组胃半排空时间(58.3±22.9) min快于对照组(73.8±17.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热能达418.4 kJ/(kg·d)的时间(12.0±5.4) d较对照组(15.4±5.5) d明显缩短(P<0.05);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NS可促进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将3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和对照组。放免法测定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实时超声测定胃排空。结果NNS组7d龄体重恢复出生体重者达38.9%较对照组(10%)增多,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4,P<0.05)。NNS组达到418.4kJ/(kg·d)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NNS组7、14d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04,P<0.05);两组早产儿7、14d胃动素水平无差异;NNS组胃半排空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结论NNS可促进胃泌素分泌,加快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的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泌素与胃动素及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评价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将3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和对照组.放免法测定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实时超声测定胃排空.结果 NNS组7 d龄体重恢复出生体重者达38.9%较对照组(10%)增多,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4,P<0.05).NNS组达到418.4 kJ/(kg·d)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NNS组7、14 d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04,P<0.05);两组早产儿7、14 d胃动素水平无差异;NNS组胃半排空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结论 NNS可促进胃泌素分泌,加快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的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排空及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Zhao CX  Yue XH  Lu H  Xue XD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0):772-776
目的评价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胃排空及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3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INGF)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和单纯鼻胃管喂养(N-NNS)组.记录入液量、奶量、热卡及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记录喂养相关情况;测定胃窦纵切面积(ACSA),计算胃半排空时间(T1/250%ΔACSA);同时进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记录以下指标24小时内总反流次数;反流指数(RI);反流持续时间>5分次数;pH<4总时间;最长酸反流时间.结果 NNS组胃半排空时间快于对照组[分别为(58.33±22.94)分,(73.75±17.76)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8例早产儿中出现GER者32例,占84.2%;NNS组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2~31)次,(5~31)次,P<0.05];pH<4的总时间和反流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NNS组胃残留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5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肠道营养达418.4kJ/(kg·d)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分别为(12.36±4.29)天,(15.50±4.58)天,P<0.05].结论鼻胃管喂养期间给予NNS是一种简单而安全的喂养方式,可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次数,对胃肠动力发育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早产儿生后肠道营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清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有关非营养性吸吮(NNS)可刺激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的分泌,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的报道较多,但NNS对早产儿胰岛素(INS)分泌的影响鲜有报道。我们对NNS的早产儿进行了血胰岛素、胃泌素的测定,并对其体重和进奶量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有关非营养性吸吮(NNS)可刺激胃泌素(GAS) 和胃动素(MOT)的分泌,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的报道较多,但NNS对早产儿胰岛素(INS)分泌的影响鲜有报道。我们对NNS的早产儿进行了血胰岛素、胃泌素的测定,并对其体重和进奶量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4-11—2005-09对贵阳医学院附院新生儿室收治的需经间断鼻胃管喂养(INGF)早产适于胎龄儿60例,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无非营养性吸吮(N-NNS)组及NNS组;并以同期出生无窒息、无消化系统解剖及功能异常足月新生儿25例为对照。放射免疫法(RIA)动态监测早产儿生后第1、3、7天血、胃液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同时记录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的情况(呕吐、腹胀、胃潴留、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生长发育指标(体重、头围)及其它临床指标。结果①随日龄增加,各组GAS、MOT有增高趋势,NNS组增高幅度较大。第1天N-NNS组、NNS组血GAS低于对照组(P<0.01),血及胃液MOT低于对照组(P<0.05);第3天N-NNS组及NNS组血GAS、MOT低于对照组(P<0.05),N-NNS组血GAS低于NNS组(P<0.05);第7天N-NNS组血GAS、MOT均低于NNS组及对照组(P<0.05)。②N-NNS组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均高于NNS组(P<0.05);N-NNS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为60.0%(18/30),NNS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为26.7%(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7,P=0.018)。③NNS组睡眠时间较N-NNS组长,烦躁时间较N-NNS组短,第14天体重及头围增长幅度较N-NNS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NNS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43.3%(13/30),NNS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6.7%(5/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P=0.047)。结论NNS能促进GAS、MOT分泌,改善胃肠转运功能,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加快早产儿体格生长。  相似文献   

12.
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未成熟予出现喂养不耐受,限制其成活率的提高。肠外营养只是暂时应急措施,长时间肠外营养可造成肠黏膜萎缩,乳糖酶缺乏,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不良情况。因此早产儿胃肠功能建立及诱导成熟是其生存的基础。对我院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加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比例为28.5%,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其比例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则达到69.2%。呕吐、腹胀和胃潴留发生的开始时间多在肠道喂养后第1周内。胎龄、出生体重较小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时以胃潴留和腹胀多见,而较大的早产儿则以呕吐多见。结论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始肠道喂养后约1周内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应严密监测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救治率的提高,早产儿喂养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由于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出生时呼吸功能发育不健全,常需呼吸机辅助呼吸。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可能延迟经口喂养的时间,不利于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而采用经鼻气管插管,便可以配合非营养性吸吮。现就非营养性吸吮在危重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价值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目前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常导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延迟,住院时间延长。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有重要意义。该指南基于目前国内外研究,采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GRADE)进行证据分级制定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诊疗指南,旨在帮助新生儿科医生、护理人员、营养治疗师等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早期识别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目前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常导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延迟,住院时间延长。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有重要意义。该指南基于目前国内外研究,采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GRADE)进行证据分级制定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诊疗指南,旨在帮助新生儿科医生、护理人员、营养治疗师等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早期识别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乳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单纯人乳、强化人乳和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早产儿的生长进行评价。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BSCOHost 、EMBASE 、OVID 、Cochrane图书 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会议记录和专 题论文集等,收集关于单纯人乳、强化人乳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早产儿的RCT研究 ,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 用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表示。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5篇为B级,2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 对近期生长的影响:单纯人乳喂养组新生儿期体重增加速度(WMD=-6.03,95% CI:-9.58~-2.47,P=0.000 9)、身长增长速度(WMD=-1.96,95%CI:-2.77 ~-1.16,P<0.000 01)及头围增长速度(WMD=-2.04,95%CI:-3.71~-0.37, P=0.02)均显著慢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强化人乳喂养组新生儿期体重、身长和 头围的增长速度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对远期生长的影 响:单纯人乳喂养组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随访至9和18个月,以及7.5~8岁时的 体重、身长(高)和头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提示,强化人乳喂养可促进早产儿生后近期内生长,单纯人乳和强 化人乳对早产儿远期生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探讨有利于早产儿喂养成功的要点。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病例374例,其中107例发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8.6%。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71.23%)明显高于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18.27%),差异有显著性(P0.01)。胎龄≤34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38.82%)高于34周的早产儿(17.98%),差异有显著性(P0.05)。3天开奶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0.59%)高于≤3天开奶的早产儿(18.63%),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窒息史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4.76%)高于无窒息史早产儿(22.30%),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无呼吸暂停史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开奶延迟、有窒息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选择合适的乳类、合理选择开奶时间、早期给予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刺激排便、应用微生态制剂等治疗策略,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刺激排便及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目的评估刺激排便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早产儿51例,分为干预组26例,在常规治疗同时施加刺激排便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措施;对照组25例,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恢复至出生体质量、喂养耐受、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时间。结果干预组在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在恢复出生体质量、喂养耐受、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时间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刺激排便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血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3例早产儿生后第1、第3及第7天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根据喂表况分成微量喂养组和禁食组,并与正常喂养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微量喂养组和正常喂养组第3、7天的GAS水平和第7天的MOT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禁食组因此,微量喂养可以增加早产儿GAS和MOT的分泌,促进其胃肠道的发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