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针刺与翳风穴穴注注射治疗面瘫38例,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结果:分析发现针灸治疗贝尔面瘫中,手足阳明经穴选用最多,重视局部穴位,配合远端选穴,地仓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经穴,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等特定穴运用广泛。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分析发现,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灸处方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翳风穴配合四关穴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针刺翳风穴配合四关穴治疗面瘫,与同期采用常规面部针刺疗法及激素为主的西药疗法进行比较,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0%,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4.8%和68.5%,观察组与常规针刺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翳风穴配合四关穴治疗面瘫,疗效与常规面部针刺相当,明显优于激素为主的西药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百笑灸治疗恢复期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艾灸患侧翳风穴及足三里穴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相同电针方法而不用艾灸,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在H-B分级变化、治愈率、显效率及后遗症发病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结合百笑灸治疗恢复期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针灸治疗量控制规律:①面瘫早期:穴定量恒,治疗取穴宜少、疗法宜简、针灸治疗量宜小且基本恒定;②面瘫中期:穴增量增,治疗取穴渐增、疗法渐增、针灸治疗量渐增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峰值且维持峰值时间恰当;③面瘫后期:穴增量减,治疗取穴继增、疗法渐减、针灸治疗量渐减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谷点";④面瘫后遗症期:穴变量微,治疗取穴以症显局部为主、疗法宜单一、针灸治疗量宜微小。认为遵循面瘫临证治疗量控制规律方可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6.
窦海燕  付雪鸽 《光明中医》2023,(17):3299-3303
目的 系统评价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率、治愈率、起效时间及治愈时间高于非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P<0.05);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中医症状积分(FDI评分)低于非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P<0.05)。结论 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可快速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有效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近10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诊疗情况,选穴以手足阳明经和面部穴位为主,治疗多为针刺、灸法等其他方法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较有效,但偏于临床且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和灸重灸翳风穴为主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治愈率、有效率。方法:将2013~2016年来我院就诊的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研究疗效。结果:观察组(A组)22例,治愈16例,占72.73%;有效20例,占90.91%。对照组(B组)21例,治愈9例,占42.86%;有效13例,占61.90%。经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温和灸重灸翳风穴为主治疗面瘫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针灸面动穴是王毅刚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经验要穴。常与翳风穴相配用于治疗面瘫、颞颌关节炎、头痛、耳鸣、三叉神经痛等多种疾患,有显著的疗效。定穴:前发际向后延长线与耳尖垂直线的交点。归经:面动穴位于头颞侧,按经络学说循行分部,在头颞侧手足少阳经脉分野。  相似文献   

10.
针灸加注射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35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加穴注或肌注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差异。方法:将3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EnoG示损失≥9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针灸加穴注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在针灸加肌注组中将弥可保改为肌肉注射,用改良port-mann评分法评分。结果:疗效以针灸加穴注组为优,并减少了后遗症;穴注与肌注的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灸加穴注弥可保对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