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生真菌对福建金线莲栽培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在野外盆栽条件下内生真菌AR-18对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福建金线莲组培苗接菌移栽于草炭土或蛭石基质中,1年后收获,观察苗的生长势,统计成活率,称鲜重和干重,同时测定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结果在草炭土和蛭石基质上,接菌的福建金线莲苗成活率均达100%;真菌对福建金线莲鲜重的增加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分别为对照组的1.77和1.83倍;真菌对福建金线莲干重的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1.13和1.28倍。接菌后4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福建金线莲的家栽过程中可利用内生真菌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18株丹参内生真菌中筛选具有潜在性致病作用的内生真菌,并对其致病机制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内生真菌与组培苗共培养方式,根据组培苗的发病情况筛选出潜在性致病作用的内生真菌,测定活体外和活体根内的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β-G)],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细胞壁降解酶(CWDE)活性的变化。结果:在活体外,PG,PMG,木聚糖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到后期基本不变,Cx,β-G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升高。在活体内,9株潜在性致病内生真菌均能在组培苗根部组织产生细胞壁降解酶,但不同菌种差异较大。其中7株菌接种的组培苗根部Cx,β-G活性显著高于未接菌的根部(P0.05),6株菌接种的组培苗根部PG活性显著高于未接菌的根部(P0.05),9株菌接种的组培苗根部PMG以及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接菌的根部(P0.05)。结论:Cx,β-G和PG,PMG以及木聚糖酶在潜在性致病内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各潜在性致病内生真菌的作用环节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菌根真菌对人工栽培金线莲糖类和无机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明娟  孟志霞  郭顺星 《中草药》2008,39(10):1565-1568
目的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研究金线莲促生菌根真菌AR-18对台湾金线莲和福建金线莲苗中糖类成分和无机元素量的影响。方法台湾金线莲和福建金线莲无菌苗经盆栽接种AR-18,以不接菌为对照,分别移栽于草炭土或蛭石基质中。采用比色法和等离子光谱法分别对栽培1年后的两种金线莲苗的糖类成分和无机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接菌栽培的金线莲苗内果糖、蔗糖、多糖和可溶性总糖的量均高于不接菌栽培的金线莲苗。在所检测的11种无机元素中,菌根真菌对两种金线莲中无机元素吸收的影响随金线莲种类和栽培基质不同而变化。结论菌根真菌AR-18不但促进了金线莲的生长,而且提高了其中糖类成分的量,并影响其对无机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陆洁淼  张家豪  明乾良  王洁  周桂芬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2,53(10):3165-3170
目的 筛选西红花Crocus sativus球茎腐烂病拮抗真菌,探讨其抑菌机制。方法 以前期分离得到的24株西红花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球茎腐烂病拮抗真菌;应用ITS分子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扫描电镜观察拮抗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形态;检测拮抗菌株CS05菌丝产生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的含量及病原菌产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的含量。结果 筛选得到对尖孢镰刀菌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8株,其中CS05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制率为(76.53±3.82)%;将CS05鉴定为担子菌门多孔菌目栓菌属真菌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CS05能产生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促使尖孢镰刀菌胞外AKP含量增加,菌丝出现稀疏紊乱、缠绕皱缩等现象。结论西红花内生真菌CS05能较好地拮抗球茎腐烂病菌尖孢镰刀菌,为西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促进金线莲生长发育的优良内生真菌。方法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将金线莲试管苗与4株分离自兰科植物的内生真菌在5种供试培养基上共培养,根据菌苗共生特点筛选适宜的双重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将17株分离自兰科植物的真菌与金线莲苗共生培养,以鲜重和增高为指标,筛选可促进金线莲生长发育的内生真菌。结果17株真菌中有1株显著促进金线莲苗增高(P<0.05),3株极显著促进金线莲苗增高(P<0.01),最高促增高可达对照的2.04倍,其中2株为金线莲有益真菌。结论双重培养基和金线莲有益真菌的筛选为研究内生真菌和金线莲的共生机制及人工栽培金线莲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唐明娟  孟志霞  于雪梅  郭顺星 《中草药》2008,39(12):1876-1880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时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真菌AR-15和AR-18对福建金线莲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对福建金线莲鲜质量和增高的影响;采用蛭石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和营养液对金线莲鲜质量和增高的影响。结果在琼脂培养基上,与对照相比,接菌AR-15和AR-18可使金线莲苗的增高分别提高97%和81.5%(P<0.01)。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5和蒸馏水组合极显著促进金线莲的增质量和苗的增高(P<0.01),分别是不接菌的3.26倍和1.51倍;真菌AR-15和营养液组合极显著促进金线莲增质量1.41倍(P<0.01),显著促进金线莲增高1.17倍(P<0.05)。真菌AR-18和蒸馏水组合极显著促进金线莲鲜质量的增加和苗的增高(P<0.01),分别是不接菌的3.86倍和1.45倍;真菌AR-18和营养液组合极显著促进金线莲增质量1.96倍(P<0.01),显著促进金线莲增高1.25倍(P<0.05)。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真菌AR-15和AR-18可促进福建金线莲的生长;在人工栽培金线莲的过程中,使用真菌AR-15和AR-18为菌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四种内生真菌对金线莲无菌苗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离体培养时 4种菌根真菌对金线莲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纯培养的菌根真菌分别与金线莲无菌苗共生培养 ,观测对金线莲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 ,接菌根真菌MF1 5菌可使每瓶金线莲干重提高29.3%(P <0.05) ,MF23可使其提高49.5 %(P <0.01);MF18显著增加了金线莲气生根数量达42.9%(P <0.01);4种真菌对金线莲基生根的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MF15,MF18,MF23和MF24种真菌均可提高金线莲的多糖含量,分别提高93.5%,100%,89.7%和55.1%。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真菌与金线莲共生培养能促进金线莲的生长 ,提高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西红花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内生真菌与拟南芥共培养体系,分析其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目标菌株,为揭示内生真菌影响植物生长及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分离西红花内生菌并与拟南芥共培养,统计拟南芥鲜重、干重、侧根数和主根长、根部显微结构等指标,筛选促生菌株;对其rDNA-ITS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从西红花中分离32株内生菌,筛选得到5株促进拟南芥生长的内生菌;分别鉴定为Penicillium sp.、Hansfordia sp.、Chaetomium murorum、Aspergillus sp.、Phialocephala sp.。结论:西红花内生真菌通过改变拟南芥根部结构,促进侧根萌发,从而有效地促进生长,增加其生物量。  相似文献   

9.
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建立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培养体系 ,为研究内生真菌促进金线莲生长机理及金线莲栽培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在金线莲组培苗基础上 ,将金线莲苗与真菌共培养 ,定期观察记录金线莲苗与真菌的生长状态 ,根据菌 苗共生特点筛选适合金线莲与内生真菌共生的培养条件。结果 :建立了金线莲与内生真菌的共生培养体系。最适共生培养基为 (mg·L-1) :NH4NO3825 ,KNO3950 ,MgSO4185 ,肌醇 10 0 ,其它有机成分为MS培养基有机成分量的 2 /3 ,蔗糖 15 g·L-1,其它成分同MS培养基 ,琼脂 9g·L-1,pH 5 .8。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 2 4~ 2 5℃ ,光照 15 0lx ,光照时间 11h。结论 :在此共生培养体系中金线莲苗与所筛选出的优良菌种可形成内生菌根 ,并可长期共生 ,且真菌有促进金线莲生长发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2株内生真菌对菊花抗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接种内生真菌(葡萄孢属C1菌Botrytis sp.、球毛壳菌G4菌Chaetomium globosum对药用菊花Ch.morifolium抗旱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20%,30%,40%PEG6000胁迫菊花组培苗4 d,测定各处理组菊花生物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模拟干旱胁迫后,接种内生真菌的菊花长势好于对照(未接菌),PEG6000胁迫4 d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菊花总生物量不断减少,接菌组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C4组高于C1组;各处理组MDA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各处理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照SOD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接菌组SOD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对照PAL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同浓度PEG胁迫后,接菌组MD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PAL活性均始终高于对照.结论:接种内生真菌提高菊花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刺五加内生真菌菌株P116-1a,P116-1b,P109-4,P312-1对刺五加中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SS(squalenesynthase),SE(squalene epoxidase),bAS(β-amyrin synthase)表达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伤口法回接内生真菌。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Real time PCR法检测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的总皂苷含量。结果:回接P116-1a和P116-1b 30 d,刺五加SS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P109-4和P312-1无显著变化,之后出现降低-相等-降低的变化趋势。回接菌株P312-1 30 d,刺五加SE的表达量显著提升(P<0.05),回接菌株P116-1b和P312-1 90 d,SE的表达量分别显著提升至对照的130%,161%(P<0.05)。回接120 d,4个菌株处理的SE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各处理bAS的表达量在回接60~1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4个菌株均显著提高了刺五加的皂苷含量(P<0.05)。结论:菌株P116-1a,P116-1b,P109-4,P312-1可显著影响刺五加SS,SE,bAS的表达量,进而影响刺五加的皂苷含量,其中bAS为主要靶点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内生真菌对菊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内生真菌促进菊花生产的措施。方法:以内生真菌球毛壳菌(编号C4)、葡萄孢真菌(编号C1)共生培养菊花,检测其产量和品质。结果:与对照相比,C4菌处理组鲜菊花和干菊花产量分别增加24.81%、7.59%,C1菌处理组鲜和干产量分别增加17.08%、6.87%。C4、C1菌处理组菊花中总黄酮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31.79%、8.55%,且C4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水平。菊花中粗挥发油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3.21%、18.19%。经气相色谱检测发现内生真菌C4、C1菌处理组样品中占总挥发油含量大于1%各组分含量总和分别比对照增加10.42%、8.90%,且内生真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各组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内生真菌与菊花建立共生关系后,可以提高菊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蛇足石杉分别在原生境土壤(土壤Ⅰ)、接种了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的灭菌土壤(土壤Ⅱ)、灭菌土壤(土壤Ⅲ)上进行扦插,调查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和石杉碱甲含量。结果:与土壤Ⅲ上的扦插蛇足石杉相比,土壤Ⅰ和土壤Ⅱ上植株生根率,分别提高了10%和16%,土壤Ⅱ上扦插植株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Ⅰ上扦插植株叶片和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Ⅰ和土壤Ⅱ上的扦插植株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提高。结论: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扦插蛇足石杉的生根有促进作用,提高蛇足石杉体内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离体培养时 4种菌根真菌对金钗石斛生长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纯培养的菌根真菌分别与金钗石斛无菌苗共生培养 ,观测它们对金钗石斛生长及其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 ,Mycena sp. (MF2 3 )极显著降低了金钗石斛鲜重的 2 4.9% (P<0 .0 1) ;所有实验菌株对金钗石斛干重均无显著性影响 ;Epulorhiza sp. (MF18)和MF2 3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折干率 (P<0.0 5) ,Mycena sp. (MF2 4)极显著提高了金钗石斛的折干率 (P<0. 0 1) ,分别最多提高了 51.3 % ,43 8%和 63. 3 % ;Epulorhizasp (MF15)和MF2 4比对照极显著增加了金钗石斛气生根数量的 4.25倍和 4.13倍 (P<0 .0 1) ;MF2 3极显著减少了金钗石斛基生根数量的46.5% (P<0. 0 1) ;MF15,MF18,MF2 3和MF2 4分别可使金钗石斛多糖含量提高 153 .4% ,52. 1% ,18.5% ,76.7% ;MF2 3使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提高 18.3 %。结论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内生真菌与金钗石斛共生培养能影响金钗石斛的生长和总生物碱的含量 ,提高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活性,为内生真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毛花猕猴桃3个部位(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ITS分子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分布规律;采用拟南芥共培养、病原菌平板对峙的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促生与病原菌拮抗活性筛选。结果 共分离得到2 446株内生真菌,分为156个形态型,ITS分子鉴定为49个分类单位,归属于真菌界3门5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最多,占比94.89%;根、茎、叶共有菌30种,其中Trichoderma spirale是根的特有种,Bionectria ochroleuca是茎的特有种;Shannon-Wiener(H’)以茎多样性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D)以叶多样性指数最高;筛选得到显著促拟南芥生长活性的内生真菌AE16,鉴定为Clonostachys sp.,其共生拟南芥鲜质量增长率为(37.13±10.35)%;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11株(木霉属10株,白僵菌属1株),其中AE175(Trichodermasp.)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菌率为(87.59±9.36)%。结论 畲药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丰富,筛选得到的活性菌株为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蛇足石杉中筛选分离能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石杉碱甲及其类似物的内生真菌。方法:从蛇足石杉新鲜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采用HPLC-DAD筛选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结果:内生真菌DSJ5代谢产物的色谱峰与石杉碱甲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保留时间相同,且紫外光谱相近;DSJ5经形态特征鉴定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结论:HPLC结合紫外光谱特征可用于检测内生真菌中微量的代谢产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DSJ5可能产生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缓解白及药用资源压力,分离鉴定白及内生真菌并进行内生真菌胞外多糖活性强弱研究。方法:分离鉴定白及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胞外多糖,通过建立铁氰化钾法,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法,水杨酸法,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4种体外模型研究白及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白及新鲜根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真菌,鉴定合并菌株后得到6株不同的菌株,其中10号菌株胞外多糖(0.1 g·L-1)总还原力最强,其维生素C(VC)当量高达12.01 mg·L-1,其次为6号菌株;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最强的为1号和6号菌株为16.6%;6号菌株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最强为21.6%,最弱的为10号菌株仅为11.0%;测定其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时则发现,10号菌株活性最强为13.6%,其次为6号菌株,最弱的为5号仅为1.8%。结论:白及内生真菌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6号菌株胞外多糖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均较好,可以加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大戟内生真菌对其生长和两种萜类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生真菌促进大戟药材生产的方法.方法 接种大戟内生真菌到大戟组培苗,将建立共生后的组培苗移栽室外.生长1年后,检测生物量和萜类的量.结果 内生真菌E4(Fusarium sp.Ⅰ)和E5(Fusarium sp.Ⅱ)均促进了宿主植物生长,使根的鲜质量分别提高了49.45%和59.74%;并使大戟的折干率提高了2.99%和6.48%;同时提高了大戟组培期和室外生长1年后二萜物质异大戟素和三萜物质大戟醇的量.室外生长1年后,E4处理组.异大戟素和大戟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2.79%和40%;E5处理组,异大戟素和大戟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5.32%和241.38%.结论 内生真菌E4和E5对大戟有促生长作用,并能同时促进其萜类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内生真菌对齿瓣石斛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邵士成  高江云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1):2019-2024
石斛属植物根部存在大量功能未知的内生真菌,从中筛选获得生长阶段有效共生真菌是药用石斛仿生态栽培深入开展的关键。该研究利用单菌丝团分离法从齿瓣石斛植株根部分离得到的6株内生真菌,与齿瓣石斛无菌播种幼苗进行共生培养实验。培养90 d以后,与对照组相比,FDd S-1,FDd S-2,FDd S-4菌株处理对幼苗产生明显致死或致病作用,而接种FDd S-5,FDd S-9,FDd S-12菌株处理的齿瓣石斛幼苗则健康生长,并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效应,其中,FDd S-5菌株对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茎粗和根数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d S-9菌株仅对幼苗的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而FDd S-12菌株则对齿瓣石斛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显微观察发现FDd S-5菌株处理的幼苗根部皮层形成菌丝团共生结构,可以判定FDd S-5为齿瓣石斛的菌根真菌。经分子鉴定,菌株FDd S-5和FDd S-9分别和蜡壳菌属Sebacina的2种真菌相似度最高。将FDd S-5菌株应用于齿瓣石斛的仿生态栽培,可望能有效的促进齿瓣石斛幼苗生长和缩短幼苗生长周期,研究结果为齿瓣石斛的野外回归和人工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