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梗后疤痕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及通络药物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模型鼠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左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饲养4 w的28只心衰模型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雷米普利组、芪苈强心小及大剂量组,另取8只为假手术组.同步药物干预4 w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浓度,应用RT-PCR方法检测梗死区TGF-β1 mRNA.结果 大剂量芪苈强心比雷米普利更有效地抑制了血清中Ang II水平(P<0.05);而小剂量芪苈强心组与雷米普利组下降水平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大剂量芪苈强心胶囊亦有效抑制TGF-β1 的蛋白表达水平,与雷米普利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 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减少心梗后心衰大鼠的Ang II、梗死区TGF-β1蛋白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在无内源性血管紧张素II(AngII)情况下能否抑制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小鼠心脏肥厚。方法通过缩窄升主动脉(TAC)构建小鼠压力超负荷心脏肥大模型。8-10周龄野生型(WT)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敲除(ATGKO)小鼠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奥美沙坦组。TAC两周后,对小鼠心脏进行超声及病理形态学检测,同时测量左心室压力、全心/体重比值以及相关肥大基因检测。结果相对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心脏肥厚各项指标值明显变大(P0.05)。奥美沙坦组心脏肥厚的各项指标值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在WT小鼠和ATGKO小鼠可见相似结果。结论奥美沙坦在无内源性AngII的条件下也能有效抑制压力超负荷所致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不依赖于AngII而直接抑制压力超负荷触发的AT1受体的活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探讨其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强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g/(kg.d)],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4周开始灌胃给药,连续8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心室指数,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s活性.结果 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芪苈强心胶囊组较模型组心室指数、ET-1、Ang-Ⅱ和TNF-α水平下降,MMP-2、MMP-9活性下降,TIMP-1表达升高.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可通过抑制MMPs活性、调节MMP/TIMP平衡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在改善心肌重构方面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传代后将CFs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 II(10-6mol/l)组,芪苈强心提取物(0.5mg/ml)组和Ang II+芪苈强心提取物组。以芪苈强心预处理CFs细胞1h,再以Ang II干预6h,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α-SMA,TGF-βl以及TGF-βl下游信号通路中Smad3和Smad6蛋白及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 II组CFs的α-SMA、TGF-βl蛋白表达增加。与Ang II组比较,芪苈强心提取物能减少Ang II诱导的α-SMA、TGF-βl蛋白表达,同时降低Smad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加Smad6蛋白的表达。结论芪苈强心提取物通过调控TGF-βl/Smads信号通路,实现抑制Ang II诱导的CFs转分化,这可能是芪苈强心改善心肌重构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达比加群对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达比加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两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肌能量代谢[游离脂肪酸(FFA)、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cESS)、心肌能量消耗(MEE)]、神经内分泌因子[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FA、cESS、MEE、NT-proBNP、AngⅡ、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达比加群应用于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神经内分泌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密度及亲和力的影响,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细胞分子机制及缬沙坦的干预机制.方法 (1)12只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二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6只为阳性对照组;缬沙坦干预组(SHR-V)6只 缬沙坦 20 mg*kg-1*d-1;同源正常血压大鼠(WKY)6只为正常对照组.(2)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左室心肌AT1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用放免法测定血液及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浓度;测量血压、左室重量/体重及左室厚度/体重.结果 (1)AT1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的变化SHR组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较WKY组增强(P<0.05),但AT1受体密度降低(P<0.01);SHR-V组较SHR组AT1受体亲和力降低(P<0.05),与WKY组无明显的差异,在SHR-V组,AT1受体密度明显高于SHR组(P<0.01).(2)Ang Ⅱ浓度的变化SHR组心肌Ang Ⅱ水平较WKY组明显升高(P<0.01),但血浆Ang Ⅱ水平无明显差异;SHR-V组心肌Ang Ⅱ水平明显低于SHR组(P<0.01),而血浆Ang Ⅱ浓度较另二组明显升高(P<0.01).(3)血压及左室结构的变化缬沙坦可显著降低SHR的血压、左室重量/体重及左室厚度/体重(P<0.01).结论 (1)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增强及Ang Ⅱ水平升高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缬沙坦除可降低血压外,尚可降低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及Ang Ⅱ水平,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存活者随机分为梗死对照组(MI组)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MI-D组),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MI-D组术后4周每天予芪苈强心胶囊生药4 g/kg(生理盐水溶为1.5 ml溶液)治疗,MI组和Sham组仅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术后4周大鼠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均显示左室功能减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升高;α-MHC/β-MHC mRNA的比值下降.经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后左室功能有明显改善;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降低,α-MHC/β-MHC mRNA的比值升高.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AMI可以改善心肌重构和心功能.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有效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至少部分与其抑制心肌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高血压致炎症和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纯合脂联素敲除鼠12只(APN-/-)和野生型小鼠(WT)12只,采用微量泵持续灌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500 ng/(kg·min),7天]建立高血压模型,对照组给予乙酸溶液微量泵灌注,连续灌注7天,实验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野生型小鼠对照组(WT),野生型小鼠+血管紧张素Ⅱ组(WT+AngⅡ),APN-/-对照组(APN-/-),APN-/-+血管紧张素Ⅱ组(APN-/-+AngⅡ),采用小鼠无创血压计测定小鼠尾动脉血压,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 ICAM-1、s VCAM-1、v WF的含量,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纤维化,α-SMA免疫组化法观察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Western blot法测定TGF-β、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WT组相比,WT+AngⅡ组第二天血压开始升高,连续监测7天,血压均明显升高(P0.05),造模成功。与WT+AngⅡ组相比,APN-/-+AngⅡ组血压显著升高(P0.05),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多(P0.05),s ICAM-1、s VCAM-1、v WF含量明显增加,TGF-β、TNF-α表达显著上调,α-SMA+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P0.05)。结论在高血压致心脏纤维化过程中,脂联素可能有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抑制炎症反应,进而抑制心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血压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PBS组、正常+氯膦酸二钠脂质体(CL)组、AngⅡ+PBS组和AngⅡ+CL组。通过尾静脉注射PBS或CL,采用植入式胶囊渗透泵灌注AngⅡ。采用小鼠尾套法测量小鼠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收缩压;通过HE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细胞肥厚程度;血管环张力实验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 NOS)、p-ERK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PBS组比较,AngⅡ+PBS组动脉收缩压增加了44%(P0.05)、巨噬细胞在心脏组织中的浸润增加了54%(P0.05),心肌重量增加29%(P0.05),单个心肌细胞面积增加了48%(P0.05),血管舒张功能降低了35%(P0.05)。与AngⅡ+PBS组相比,AngⅡ+CL组动脉收缩压下降了25.28%(P0.05)、单个心肌细胞面积减小了38.83%(P0.05)、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改善了12.63%(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ngⅡ+CL逆转了p-e NOS、p-ERK1/2、TNF-α、IL-1β、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在AngⅡ高血压小鼠中氯膦酸二钠脂质体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心肌肥厚和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来源的炎症因子诱导的炎症以及增加p-e NOS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tat3在Goldblatt鼠左室肥厚心肌中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1型(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干预后Stat3活化与机械负荷、左室结构、局部Ang Ⅱ含量的相互关系,探讨AT1-Stat3信号通路在左室肥厚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Goldblatt鼠模型,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非治疗组(H组,n=11),缬沙坦治疗组(V组,n=11,术后两周开始缬沙坦3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C组,n=10),每周测1次尾动脉压,每两周测1次超声心动图,术后第10周测定大鼠颈动脉压,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左室心肌Stat3活化,放免检测左室心肌Ang Ⅱ的含量.结果术后10周H组颈动脉压(SBP)、左室收缩末期经线室壁应力(MESS)、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Stat3的活化及Ang Ⅱ的含量较C组均明显增高(P<0.01),V组上述指标较H组显著下降(P<0.01),与C组相比无著性差别(P>0.05).Stat3活化与术后10周SBP、MESS、LVMI、Ang Ⅱ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Goldblatt鼠左室肥厚过程中Stat3活化增加,心肌局部Ang Ⅱ以及持续的压力负荷对Stat3活化均起到重要的作用,活化的Stat3可能又促进Ang Ⅱ的生成.缬沙坦通过与AT1受体结合在逆转左室肥厚的同时明显抑制Stat3活化并降低心肌局部Ang Ⅱ的含量,表明AT1-Stat3通路可能是参与心肌肥厚发生发展的新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左室原癌基因c jun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AngⅡ 1型受体 (AT1R)拮抗剂逆转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 10周龄的Wistar大鼠 ,体重 190~ 2 2 0g,采用两肾一夹制造肾性高血压模型 ,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氯沙坦组和非治疗组 ,每组 10只。治疗 8周后 ,处死动物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左心室原癌基因c junmRNA的表达 ,并用图像分析仪做半定量分析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AngⅡ的含量。结果 :经过 8周治疗后 ,氯沙坦组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左心室原癌基因c jun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非治疗组 (P <0 .0 1) ,心肌组织AngⅡ含量也明显低于非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AT1R拮抗剂氯沙坦能降低心肌组织的AngⅡ含量及大鼠肥厚左室原癌基因c junmR NA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预防和逆转左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Wnt-C59对病理性心肌肥大的作用并探讨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 (1)动物实验:对8~10周龄(18~22g)的雄性C57B/L小鼠施行主动脉缩窄术(TAC)以诱导病理性心肌肥大。实验分4组:1对照组;2Wnt-C59组;3TAC模型组;4TAC+Wnt-C59组。(2)细胞实验:使用0.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RVM)诱导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实验分4组:1对照组;2Wnt-C59组;3AngⅡ模型组;4AngⅡ+Wnt-C59组。观察的实验指标:TAC术后4周小鼠的心脏质量/体质量、心功能、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NRVM表面积、β-catenin核转位、β-catenin下游肥大相关基因C-myc、Cyclin-D1的mRNA表达量。结果 Wnt-C59明显降低由TAC所致的心脏质量/体质量增加[TAC+Wnt-C59:(6.02±0.48)比TAC:(7.45±1.15)mg/g,P0.05],改善心功能[射血分数:TAC+Wnt-C59:(59.29±4.61)%比TAC:(48.60±2.72)%,P0.05]。并减轻TAC诱导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Wnt-C59明显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β-catenin入核[AngⅡ+Wnt-C59:(15.90±4.11)%比AngⅡ(25.27±6.69)%,P0.05]以及肥大基因C-myc、Cyclin-D1的高表达。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Wnt-C59对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β-catenin入核进而抑制其下游肥大基因C-myc、Cyclin-D1的转录。  相似文献   

13.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左室搏出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左房内经(LA)、左室舒张末内径(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Ds)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LVH)已被公认是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发生各种心血管病并发症如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则是通过选择性、竞争性地作用于AngⅡ受体,抑制了AngⅡ的生长促进作用,从而逆转心肌肥厚和血管重建.本文就左室肥厚的分子学基础、AngⅡ受体的信号转导及AngⅡ受体介导的凋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检测入组时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IL-1、IL-6、TNF-α及hs-CRP的变化。结果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6%vs 53.2%,,P=0.040)。心脏彩超提示,芪苈强心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前有显著提高(36.5±3.4 vs41.4±2.9%,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芪苈强心治疗组LVEF也显著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芪苈强心治疗组BNP、IL-1、IL-6、TNF-α和hs-CRP较入组时有显著降低(P值均0.05),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BNP及IL-1、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并进行康复运动,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包括脑钠肽(BN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单纯服用芪苈强心胶囊临床疗效更优,可改善病人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s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抗体(ACE2-Ab)、血管紧张素(Ang)1-7水平及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sACE2、ACE2-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ng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CE2、ACE2-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n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H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RV各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RV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调整病人的RAAS系统,改善病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人参强心方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浆AngⅡ含量与心肌组织AngⅡ受体AT1 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人参强心方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慢性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和人参强心方高、低剂量组.检测大鼠血浆AngⅡ的含量和心肌组织AT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AngⅡ含量明显增加,心肌组织中AT1 mRNA的表达明显增多;给药后,各治疗组大鼠AngⅡ的含量明显减少, AT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人参强心方能降低AngⅡ的含量,抑制AT1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慢性心衰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源性二氧化硫(SO_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肥厚小鼠心肌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方法 9周龄健康C57BL小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T Con组)、野生型+AngⅡ组(WT AngⅡ组);心肌特异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AAT2)转基因小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AT2对照组(AAT2 Con组)、AAT2+AngⅡ组(AAT2 AngⅡ组)。每组8只。每只小鼠在背部皮下植入预装生理盐水或AngⅡ的胶囊渗透压泵,连续给药4周。检测4组小鼠全心重/体重(HW/BW)比值;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标志分子α重链肌球蛋白(α-MHC)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心肌组织SO_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内源性SO_2生成酶AAT1和AAT2、心肌表型标志分子α-MHC和β-MHC以及心肌自噬标志分子Beclin-1、LC3、Atg4B以及p6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WT Con组相比,WT AngⅡ组心肌组织SO_2含量显著降低(P0.01),AAT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AAT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HW/BW明显增加(P0.01),心肌纤维明显增粗,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心肌细胞浆中α-MHC蛋白表达明显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心肌细胞α-MH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β-MH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Beclin-1和Atg4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WT Con组相比,AAT2 AngⅡ组小鼠心肌组织SO_2含量和AA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AT1的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HW/BW显著降低(P0.05),心肌纤维的增粗显著减轻,α-MHC蛋白向β-MHC蛋白的转化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自噬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内源性SO_2/AAT2体系可抑制AngⅡ致小鼠心肌肥厚及心肌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Dioscin)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形成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分为Vehicle、Dioscin、AngⅡ+Vehicle、AngⅡ+Dioscin四组,利用血管紧张素Ⅱ泵注建立小鼠心肌肥厚模型,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心肌细胞面积、心脏纤维化比例、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相关蛋白mRNA水平、MAPK和Akt/GSK-3β/mTOR通路激活情况。分离并培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别予以薯蓣皂苷和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检测原代心肌细胞面积、MAPK和Akt/GSK-3β/mTOR通路激活情况、心肌细胞胞浆和胞核p-Akt1表达水平。结果薯蓣皂苷可有效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功能受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和心脏纤维化。薯菌皂苷发挥其抗心肌肥厚保护效应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诱导的MAPK通路和Akt/GSK-3β/mTOR通路激活及p-Akt1入核。结论薯蓣皂苷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MAPK通路和Akt/GSK-3β/mTOR通路激活、p-Akt1入核,从而缓解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和心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