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本文简要综述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研究进展。流行病学美国>65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2.6%,但是,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中60%以上,其病死者中80%以上,为>65岁老年人。再者,>75岁老年人仅占总人口的6.1%,却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的近37%,病死病人的60%。而且,这不包括亚临床(silent)心肌梗死。亚临床心肌梗死占全部心肌梗死的20~30%,在>65岁老年人中其预后与临床已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相…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的研究使人们对ACS从概念、病生理机制到治疗策略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尤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为其概念和治疗策略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依据。本文就ACS的概念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药物基因组学关联因素.方法 严格按照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募集201 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60岁以上患者,并给予常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光密度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雷后第5日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法检测氯吡格雷的代谢和作用通路上的候选相关基因变异型(包括PON1Q192R,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以及ABCB1 C3435T).结果 在24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在候选的氯吡格雷代谢和作用相关基因变异型中,仅有CYP2C 19*2基因型与氯吡格雷稳定治疗后的血小板反应性显著相关(P=0.001),其中CYP2C19*2携带者口服稳定剂量氯吡格雷第5日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46.1%±21.25%)显著高于非携带者(39.38%±19.44%,P< 0.001).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等临床环境相关因素后,CYP2C19*2仍与患者稳定剂量治疗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密切相关,它能够解释22.2%的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个体间变异(P=0.001).结论 CYP2C19*2是影响中国汉族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主要药物基因组学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急症,二者有着许多相似的危险因素,且卒中合并ACS较常见,但卒中合并ACS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深入研究卒中与ACS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卒中合并ACS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理机制及治疗,以期为提高临床卒中合并ACS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冠心病领域出现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首先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概念的提出,其将不同的冠脉急性事件的病生机制归类和统筹考虑;其次是冠脉再灌注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临床医生追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目标越来越高;还有心肌生化标记物检测技术的提高,使心肌梗死出现了新定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并在此基础上发生细胞成分的活化且介导血栓的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其中产生的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6、8、肿瘤坏死因子浕、P选择素等炎症标志物参与了冠脉血管内膜急性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炎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绝大多数是因为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伴随血栓形成造成血管堵塞引起的[1] 。由于冠脉管腔的狭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缺血的严重程度 ,因此传统上心血管病专家是根据冠脉管腔的直径判断临床预后 ,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血管重建的。但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 ,将冠脉粥样斑块分为活动性或非活动性更为合理 ,因为研究发现ACS的某些患者 ,其冠脉狭窄的程度往往是轻度至中度的 ,并非严重狭窄[2 ] ,严重临床事件的发生是由于病变斑块…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是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造成的急性冠脉闭塞、心肌缺血或坏死。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缺血及抗血栓药物和介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共同问题包括症状不典型、合并危险因素多、临床证据不充分。老年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减少死亡或心肌梗死绝对和相对危险度,长期随访显示其改善生存和症状的优越性。老年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主要获益来自减少再次心肌梗死和重复血运重建;再灌注及时性和可行性是挽救濒危心肌和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取决于患者是否存在心源性休克、时间延搁、合并病等因素,多数情况下倾向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是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P-选择素可反映体内血小板的功能状态,间接反映体内血管炎症及免疫状态,而炎症与免疫可以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观察及干预P-选择素可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和防治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TIMI是指心肌梗死中的溶栓治疗。TIMI研究致力于研究各种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不同溶栓和抗栓治疗策略,其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经典的TIMI研究,重点观察不同溶栓剂的冠脉开通率及再灌注治疗方法;现代的TIMI研究,主要评价溶栓基础上抗栓治疗的作用及地位;未来的TIMI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预后价值。TIMI研究始终站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前沿,不断开发新药物,完善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冠心病治疗观念。  相似文献   

12.
脑利钠肽 (BNP)是一种主要从心室分泌的多肽类心脏激素 ,临床测定血浆BNP水平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最近研究表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中 ,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 ,且能够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短期、中期及长期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脏事件 ,可以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炎症细胞及其介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 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共 75例为 ACS组 ,2 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组 ,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和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 α-颗粒膜蛋白 140 (CD6 2 P)、溶酶体膜蛋白 GP5 3(CD6 3)和人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检测内皮素。  结果 :ACS组 CD18、CD6 2 P、CD6 3、TSP、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 -α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P<0 .0 5和P<0 .0 1) ,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 ,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炎症细胞及其介质参与 ACS早期的发病过程 ,评价、筛选抗炎药物对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国苏皖地区汉族老年(≥60岁)人群KLOTHO基因第4外显子C-1818T多态性分布,探讨其与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72例老年ACS患者(ACS组)和139例老年非冠心病者(对照组)的KLOTHO基因C-1818T多态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CS组CT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9vs20.9,P=0.031),CC、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2.7vs65.4、6.5vs3.7和16.9vs19.1,P值均>0.05)。(2)将ACS组按性别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分别与对照组相比:①男性CT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vs16.7,P=0.041),CC、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6vs68.5、7.7vs3.0和16.0vs17.3,P值均>0.05);②女性CC、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8.9vs56.9、26.2vs37.5、4.9vs5.6和18.0vs24.3,P值均>0.05)。在调整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给药1次,8周后观察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C、LDL-C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的TC、LDL-C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普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调脂,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前列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院AS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治疗前后均测定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RP和Fb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CRP和Fbg水平均较前有显著降低,前列地尔组CRP和Fbg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结论 前列地尔能抑制ASC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粥样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main health problem in Europe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By reducing mortality and ischemic event recurrence, prevention strategies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patients who have had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lthough these prevention strategies have focused with great success on high-risk individuals, they should also be use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hich is showing an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diabetes mellitus, and other comorbidities that may reverse this trend toward reduced mortality. The present article consists of an up-to-date review of the main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measures, particularly the new developments of the last year, as well as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se measures when they are targeted at patients with a pri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医证治规律,从气虚、血瘀、痰湿、毒邪、气滞、寒凝、阴虚、阳虚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9.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替罗非班用于治疗中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配为受试组 (替罗非班 +肝素 )和对照组(安慰剂 +肝素 ) ,疗程 2~ 4 .5d。终点事件是 4 .5d和 30d的复合缺血事件 (死亡、新的心梗、顽固性心肌缺血 )。结果 :4 .5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低于对照组 (0 %vs 5 .2 6 % ,P =0 .117)。30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0 %vs 2 1.0 5 % ,P =0 .0 83)。出血并发症在受试组比对照组有增多趋势 (2 0 .5 %vs 5 .13% ,P =2 .86 8)。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缺血事件发生率 ,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Aim: Genetic testing can provide a definitive diagnosis of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 However, accessibility of genetic testing may be limited in certain countries where it is not considered “standard of care,” including Japan. In addition, mutations responsible for FH cannot be identified in approximately 30% of patients. Methods: EXPLORE-J i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The genetic data were analyzed and adjudicated as pathogenic, indeterminate, or nondetectable pathogenic variant. Results: Of 1,944 patients, 431 underwent genetic screening. Overall, most patients had nonpathogenic variants ofLDLR,LDLRAP1, orPCSK9 (n=396, 91.9%). Of the 25 (5.8%) patients with pathogenic variants, variants of theLDLR gene and thePCSK9 gene were seen in 10 and 15 patients, respectively. Indeterminate variants were observed in 10 (2.3%) patients. Of the 431 patients, eight (1.9%) met the criteria for a diagnosis of FH using the Japanese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JAS) 2017 guidelines. When genetic data were incorporated, 33 (7.7%) patients met the JAS guidelines. No patients with FH pathogenic variants satisfied the JAS clinical criteria for a diagnosis of FH.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reveal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genetic mutations of FH among Japanese patients with ACS and a low sensitivity of the FH diagnostic criteria of the JAS 2017 guideline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difficulties of FH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S in the acute phase and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genetic testing and family his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