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龙风湿汤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雷龙风湿汤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艾拉莫德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龙风湿汤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四妙消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1.51±0.41)分、(1.46±0.91)分,对照组为(3.12±0.72)分、(2.97±1.01)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较快地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33例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6.97%,对照组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晨僵时间更短、疼痛评分更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更少(P0.05)。实验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通痹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湿热阻络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英太青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关节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关节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在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双手平均握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CRP、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痹汤能明显减轻湿热阻络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周明星 《新中医》2018,50(1):74-77
目的:观察加味升阳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阳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RA症状改善及胃肠反应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87.10%,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项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数、晨僵时间、压痛数症状变化情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不良反应率观察组1.61%,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升阳汤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风湿病各类症状,且不伤及胃肠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补肾解毒通络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健康评分(HAQ)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的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6%和40.74%,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DAS28、HAQ、ESR、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DAS28、HAQ、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AQ)、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1%,对照组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晨僵时间缩短,双手握力增加,休息痛评分、HAQ各项评分及DAS28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HAQ各项评分、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及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5 mg/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每日1剂,煎服,连续治疗6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关节位压痛数、肿胀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合上述参数,计算疾病活动度(DAS)得分。通过对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疲乏5个指标累积得分,计算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关节位压痛数、肿胀数、ESR、VAS及DAS28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关节位压痛数及肿胀数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血沉(ESR)及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更高,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用后能显著地降低关节位压痛数及肿胀数、ESR,减轻患者疼痛感(P0.05),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经治疗后,治疗组DAS28评分(2.67±0.41)显著低于对照组(3.22±0.49),且2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治疗后2组患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处于轻度活动期及重度活动期的患者数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患者处于缓解期40例(45.5%)显著多于对照组10例(11.4%),且中度活动期患者17例(19.3%)显著少于对照组56例(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10.28±2.09)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15.30±2.78)且治疗组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口服,对观察组在予以西药口服基础上联合予以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干预治疗后2周后,分别对两组的关节压痛情况、疾病活动度、炎症水平、凝血功能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以及白细胞介素-1(Interleulin-1,I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80.00%(32/40)(P0.05)。结论采用红花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水平以及凝血功能,缓解关节疼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在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的73.3%,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ESR、RF、关节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和20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其关节功能,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李氏引火汤辨证治疗女性更年期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7例。2组均常规给予B族维生素、谷维素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艾司唑仑片1~2 mg,1次/d,睡前1小时服用。观察组给予李氏引火汤,水煎分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对照组为69.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氏引火汤辨证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宫颈旁注射联合妇炎康复片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2组,2组均服用妇炎康复片,5片/次,3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宫颈旁注射,每2天1次。连续治疗3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复发率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旁注射联合妇炎康复片治疗PID,临床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乌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确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乌镇痛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V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乌镇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芍连胃乐片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芍连胃乐片,对照组服用胃复春,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6%,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连胃乐片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脾肾两虚证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N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健脾益肾汤,1剂/d,水煎早晚分服,连服21天。检测2组治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TC),并评价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KPS)。结果:CT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为8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可明显减少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CTC数量,提高肿瘤缓解率和获益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坤宁益寐汤治疗女性更年期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采用坤宁益寐汤为基本方辨证施药,对照组53例口服安定片,2组均连续治疗20天。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3.7%,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痊愈率为35.8%,总有效率为88.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有4例服中药后出现轻度纳差、恶心、头晕等反应,对照组有26例产生药物依赖。结论:坤宁益寐汤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药物依赖之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1剂/d。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心脏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ST-T改变及心肌酶异常发生率)。结果:NIHS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ST-T改变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风痰瘀阻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的松片联合解毒消瘿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片治疗,并对症联合给予消炎痛或甲疏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消瘿散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6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0%,对照组复发率为24.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T3、FT4、TSH及ESR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的松片联合解毒消瘿散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积汤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2组均在月经周期的1~7天内注射醋酸戈舍瑞林3.6 mg,每28天注射1次,持续注射3~6个周期。观察组加服化积汤。水煎分服,1剂/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凋亡基因bax阳性率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PR、ER和凋亡基因bax阳性率观察组分别为58.5%、60.4%、56.6%,对照组分别为39.6%、45.3%、3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积汤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ER和PR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其临床效果及相关炎性指标进行观察。并随机选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甲氨蝶呤联合非甾体止痛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对照。方法类风湿关节炎(RA)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甲氨蝶呤7.5 mg/周(补充叶酸5 mg/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次,日2次饭后口服。对照组:40例,甲氨蝶呤片12.5 mg/周(补充叶酸5 mg/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d(饭后口服,联合胃粘膜保护药瑞巴派特,1个月后逐渐减停),12周为1个疗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对临床疗效及ESR,C-RP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在第4,8,12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第4周更为明显。经过12周治疗,2组在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关节晨僵时间及ESR、C-RP检验方面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间治疗效果(有效率)分别为10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