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古籍养生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涉及养生知识的中医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在有效保护中医养生古籍的前提下,对中医古籍养生知识进行充分利用.方法 选用ORACLE 9i数据库软件,建立由10个数据库表组成的数据库结构;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养生类或涉及养生内容的版本优良古籍进行全文图形扫描、编目数据著录、提要撰写、内容标注,以形成古籍养生数据库;通过自行开发的电子古籍发布系统将数据库在互联网发布.结果 制作完成收录110种养生古籍的中医古籍养生数据库,其收录古籍品种涉及养生通论、推拿按摩、本草、导引、气功、炼丹、方书、临证各科、医案医话医论、综合性著作·丛书、类书、医经·类编、摘编,其版本涉及明刻本、明稿本、明抄本、清刻本、清抄本、民国稿本、民国抄本、民国石印本、现代影印本等.善本孤本占50%以上,破损古籍约占30%.采用电子古籍阅览系统通过互联网发布,实现对110种古籍的多角度检索查询和全文图片浏览以及系统的阅览管理.结论 数字化技术是对中医古籍再生性保护及知识利用的有效方法,为了满足养生信息挖掘研究的需要,还应当进一步对现有数字化信息进行后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医案类中医古籍为研究对象,探索医案古籍的知识组织方法,通过对医案古籍中所蕴含知识信息的解析、重组和规范,尤其对中医古籍后控词表的完善和应用,设计并构建医案古籍知识库,并将各类医案古籍知识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系统地表达与显示,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医案古籍知识不同层面的需求,实现医案古籍的知识化检索与服务;同时对目前知识库构建中遇到的术语规范与标准化程度、机器学习的可靠性与可行性等突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中医养生知识库的构建方法。方法:研究符合中医养生特色的知识分类方法,在中医养生分类体系的指导下构建面向中医养生的专题文献库,对中医养生知识进行存储。在中医药文献资源基础上,设计开发中医养生知识服务平台,为中医养生知识的静态展示和动态查询提供支持,从而将知识库内容向全社会开放。结果:该构建方法可对中医养生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现代诠释,建立中医养生知识库及其服务体系。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具有普适性中医养生知识库是实现中医养生知识共享和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部分代表性养生类古籍的整理,对中医养生类技术进行提取、归纳总结,探索各种养生技术的分布规律。方法 对《中医养生大成·第一部》收录的成书于1911年之前的涉及明确中医养生类技术具体操作方法的古籍进行中医养生类技术提取、归纳,对其成书年代、养生技术分布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共纳入养生古籍66部,其中唐代及唐以前5部,宋代7部,元代6部,明代27部,清代21部。在养生技术分类上设定一级分类2个,二级分类5个,初步囊括四级分类近50种。养生方法上,药物养生类以内服药物养生居多;非药物养生类出现频次高于药物养生类,以行为活动养生法居多,其次为精神情志养生、外部环境养生;在不同时期中,宋元时期所记载的各类养生技术出现频率较其他时期高。结论 中医养生类技术丰富多样,特别在宋元时期得到较好的记录与传播,基于养生类古籍的整理、挖掘有助于中医养生类技术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养生古籍作为承载养生学术的重要载体,传承发展至今蕴含了宝贵而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术,成为中医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至今,养生学术涉及到房中、运动、情志、饮食、功法等基本内容,甚至还有针对老人、小儿、妇人等特殊人群的养生方法,养生学术不断完善、养生文献极大丰盈,然而也给养生古籍的分类带来了困惑,历代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藏目录对养生古籍的著录分类发生较大分歧。现通过文献考察养生学术的发端,并从目录学角度梳理养生文献的分类源流,理清养生古籍分类嬗变的轨迹,进而提出养生古籍的分类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些古籍文献关于气功与养生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在气功养生实践中的体会,比较食补养生的不足,讨论气功对养生的重要性,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气功的健全身心、养生康复、益智延年的养生作用,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看中医古籍数字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最新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收录中医古籍13455种,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医古籍的存世和分布现状。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这些珍贵的中医药资源是中医药研究人员的历史使命。通过数字化处理,既实现了对中医古籍的永久保存,又可为方便、快捷、无损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搭建起研究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2002年始,对馆藏中医典籍进行了数字化再生性保护和利用研究,目前,己建成“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实现了部分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本草古籍图像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初步分为药物图、诊断图、经穴图、脏腑图、部位图、理论图、养生图、符咒图、人物图等9类。其中,药物图是中医本草古籍图像的主体,数量最多,可分为药物形态图、药物炮制图和药物关联图。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中医古籍,搜集、整理、归纳古代治疗糖尿病的食疗方及养生食谱,旨在为临床调治糖尿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医古籍叙词表的构建是以“知识元”为核心、“知识分类”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医传统知识保护课题组有关传统知识分类的研究成果,构建中医古代文献知识分类体系。中医古籍叙词表的构建在古代中医药资源描述、智能检索和知识发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从中医古籍叙词表的构建思路、方案、相关体系构建3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中医古籍叙词表的必要性,及其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现有主要的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进行简要介绍,针对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苏  吴迪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06-707
收集和整理了古籍中所记载的苔藓植物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为前人是从三个方面来记载苔藓的。首先,药用价值方面的记载最多,主要是大金发藓和暖地大叶藓;其次,诗词歌赋中也记载了不少的苔藓,主要是地钱;此外还有一些记载是对苔藓生境的描述,虽然没有具体的指出苔藓的种类,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难产论述的梳理,指出古代医籍中难产的发生机理及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产科手法、按摩手法等对难产的处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闻永毅 《河南中医》2021,(4):503-507
古籍校注模式是古籍校注研究与古籍文献应用研究之间的枢纽.双行更正模式多用于更正讹误字;在双行更正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一对要素“Ln”与“Yn”则为脱文、衍文的更正模式;三行更正模式多用来更改错误字符,四行更正模式多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更正模式中的R行实现了古籍校注的终极目标,形成了具体可靠的正确原文,S行满足了校勘过程中保...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目前中医对该病的认识缺乏统一性,关于中医古籍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完善,文章就中医古籍相关记载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一定结果,认为中医古籍对该病的记载可见于"尿血""溲血""溺血""小便血"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禀赋不足、饮食内伤、外邪侵袭、脏腑内热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除清脏腑热、凉血止血等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养阴补血、益气摄血、清热利湿等方法治疗该病,研究目的为通过中医古籍的记载,探寻治疗方法,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裴丽  曹霞 《中医药信息》2010,27(1):118-120
在分析中医古籍数字化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医古籍数字化多功能阅读环境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基本功能和步骤,以期使中医古籍的信息单元得到充分揭示,便于使用者利用。  相似文献   

17.
书名是作者写作意图或内容主题的高度浓缩。准确、自然地翻译中医药古典医籍名称对于展现中医典籍的风貌、促进中医国际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确保译名的用词准确、揭示原作的内容主题、体现原作的文化内涵是中医古籍名称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本草类中医古籍为例,探索了中医古籍中本草知识的知识组织方法,系统分析了古籍中本草知识的特点,梳理了古籍中本草知识的概念类型,并设定各种概念类型的关系。在本草古籍原文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基于原文的解析、概念类型分类和概念关联的本草古籍知识组织方法,并探讨了基于知识组织方法的中医古籍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9.
The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re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for TCM physicians.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for healing many diseases are recorded in these ancient TCM books, providing a huge number of references for modern TCM physicians on conducting diagnosis and administering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iseases. The ancient TCM books can be dated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and this vast knowledge is recorded in different medical books in the form of text.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systematically assimilate much information in ancient TCM books. At present, many researchers are applying advanced analytical techniques to analyze the text data in the ancient TCM books. Advanced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applied include database construc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 analysis, fuzzy logic, data mi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y. 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in these advanced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this study, we comprehensively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these technique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TCM books. Furthermore, as AI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utilized in the medical field as well as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TCM books, we als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AI technology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TCM books.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古籍整理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文脉与思想的重要载体,是赓续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中医药古籍整理的时代目的,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宝藏,揭示其意义,发扬其精神,吸取其经验教训,使之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阐述了古籍整理中的几大问题,即重视“执拗的低音”现象、避免“后出转劣”趋势、注意“代古人立言”隐患;论述了以“道统”的思想理念、不忘初心的守则、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揭示学术的本来面目和真价值的方法论;并以本草考古为例,分享了如何以科技手段破解历史密码的实践探索,以期为中医药古籍的整理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