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火神派以《内经》、《易经》、《伤寒论》为基础,从理论上推重阳气,主张阳气为人体生命之根,对姜附桂等温阳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积累了十分独特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临床上对阴火的认识上实发前人所未发,是最为精到、最有价值的,也是其理论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本文例举了李湧健教授以温阳法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临床病例,以学习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温阳法临床运用举隅上海同仁医院傅纪伟关键词:温阳化湿,温阳化饮,温振中阳,温阳升清1.温阳化湿愈"甲肝"张某,男性,45岁。患者因肢软乏力,食欲不振,泛恶欲吐,怀疑得了肝炎,去某医院肝科就诊,查谷丙转氨酶96单位,余均正常,因不愿住院遂就诊于中医。我...  相似文献   

4.
蒙药明目-11最早记载于《医法之海》,作为传统验方是临床常用的疗效较好的蒙成药,由诃子、红花、人工牛黄、丁香、手参、滑石、赭石(制)、熊胆粉、朱砂、白硇砂、姜黄组成,具有清肝热、明目功效,对血希拉性眼疾、昏朦、目赤、翳障、干性结膜炎及眼底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出血、尤其湿性黄斑变性疗效确切显著,具有潜在的开发利...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六味地黄丸的方剂学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六味地黄丸的方剂学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8.
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论治消渴病多以阴虚燥热立论,采取滋阴清热之法,药物多用人参、花粉、生地、麦冬、玉竹等益气养阴清热之品。然而古人对阳虚所致消渴亦有所涉及,早在《灵枢·本脏》云:“肾脆,则善病消瘅”,指出肾虚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后世从肾阳虚治疗消  相似文献   

9.
<正>温阳法是中医临床治疗根本大法之一。在《黄帝内经》和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基础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师承关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其论治多以温补为主,而开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该文对小续命汤来源的追溯、历史发展、变化的进程及临床应用均进行系统的考证。考证结果表明,续命汤及其类方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剂,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其中以小续命汤最具代表性。小续命汤由续命汤衍变而来,方名最早出现于东晋《小品方》,唐代孙思邈将其纳入《备急千金要方》,对其治疗中风的疗效推崇备至,曰"诸风服之皆验",后经《外台秘要》及多部医著记载,被列为治疗中风第一要方。宋以后,随着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的变化及对小续命汤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中风证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减少,近现代以来又被重新认知和应用,期间其临床应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种脑部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脑卒中及其后遗症,(2)周围性面瘫,(3)类风湿关节炎,(4)高血压,(5)其他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主治为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其次为周围性面瘫,还有其他新的适应证正逐渐被发现,以上为小续命汤的临床定位、新药转化研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基础、病机特点、名老中医运用温阳法的经验及温阳法在慢性病中的应用4方面入手探讨八法之一温阳法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指出慢性病虚实夹杂,根本病机在于阳气衰微,命门之火不足,治当以温阳为法。  相似文献   

12.
刘乡 《世界中医药》2010,5(5):312-314
目的:观察温阳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以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大便性、质、量,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其本。“本”即阴阳。对虚寒性疾病,笔者在临床上遵循《内经》“以热治寒,劳者温之”的原则,以温阳为主法,喜重用附子、干姜、肉桂,临床疗效显著。兹举例如下。1骨质疏松症案患者女性,51岁。因全身四肢关节间歇性疼痛12年就诊。自诉于劳累后出现关节疼痛,MR及CT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查雌激素低,但因口服雌激素后出现胸闷、心悸而停药。曾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未效。刻下:四肢大关节酸痛,面色白,精神疲倦,稍畏寒,口渴喜热饮,小便色白。舌质淡红,苔白而润,脉沉细无力。已绝经。辨证为少阴虚寒,拟温肾补阳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阳导滞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0例老年功能 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杜密克口服,治疗组给予温阳导滞法中药口服,治 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经温阳导滞 法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在经过温阳导滞法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显著减低,中医症状总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温阳导滞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运脾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是由于脾虚失运,体内精微物质代谢紊乱,造成患者血糖升高。而脾运失健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病症的发病基础。治疗上应从脾论治,采用运脾法。文章结合临床提出从化湿运脾、疏肝运脾、活血运脾、祛痰运脾、温肾运脾五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升阳益胃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最早来源于金代医家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是由黄芪、人参、甘草、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独活、防风、羌活、柴胡、白芍、泽泻及黄连14味药物组成,功效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证。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升阳益胃汤的处方来源、组成用量、制法用法、功效主治、组方原理、药物基原与炮制及现代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探明了其历史沿革,确定了其关键信息。同时,发现升阳益胃汤现代临床应用极广,适用于多系统病证,其中消化系统(264次)最多,占41.71%;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57次)占9.00%,神经系统(48次)占7.58%。治疗范围虽广,但中医学病机总属“脾胃虚弱”,充分体现了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脾胃内伤学说学术思想。通过对记载升阳益胃汤的古籍及现代文献综述,确定其关键信息内容,以期为升阳益胃汤合理临床应用、后续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归六黄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中的第47方,被誉为“治盗汗之圣药”。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记载当归六黄汤的古籍,筛选出有效数据269条,涉及中医古籍156部。从当归六黄汤的历史源流、主治病证与病机、药物组成与剂量、制法用法及药物炮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经典名方当归六黄汤源于李东垣《兰室秘藏》,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黄芪7味药物组成,有滋阴降火、固表止汗之功,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证。后世治疗病证多承李东垣之说,并有所扩展,达30余种(共计339次),其中盗汗(208次)最多,占总病证的61.36%;其次为自汗(38次),占11.21%。同时,发现当归六黄汤现代临床应用广泛,用于多科病证,内分泌科(77次)最多,占28.21%;其次为妇科病(48次),占17.58%;再者为儿科病(24次),占8.79%。其治疗病证范围虽广,但病机总属“阴虚火旺”。通过对记载当归六黄汤古籍文献的系统挖掘及现代临床应用的梳理分析,探明其历史沿革,确定其关键信息,为经典名方的研发申报提供更详实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梳理古今文献中有关黄连阿胶汤的条文及研究,了解黄连阿胶汤的历史沿革和现代临床应用,为古方今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在古籍数据库《中华医典》中以“黄连阿胶汤”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中以“黄连阿胶汤” “Huanglian ejiao”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摘录记载了黄连阿胶汤的方、药、剂量、证、治等信息的条文及有关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朝代、书名、功能、主治等信息,以了解黄连阿胶汤的历史沿革及方义演变、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古籍89本,涉及条文111条。黄连阿胶汤首载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5味药物组成,随着历史朝代更迭,其药物组成、基原、剂量及煎煮均有所变化,药物炮制变化不明显,但大体与《伤寒论》基本一致;纳入48篇文献分析黄连阿胶汤的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失眠、焦虑症、抑郁症、糖尿病等。结论 根据古今文献统计分析发现,黄连阿胶汤的药味基原、剂量、炮制、煎煮、服用方法等与伤寒论基本一致;临床治疗方面,拓展了古籍中的应用范围,促进了经方的创新发展,为该经方的后期研发与精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煨法是中药传统炮制方法之一,历代本草和医书中均有相关记载,且种类繁多,但目前涉及到的具体中药品种也不多,且相关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查阅古今相关资料,从煨法的历史沿革,炮制目的,现代代表性中药的炮制工艺、质量评价及药理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梳理后发现,煨法在古代应用广泛,最早见于东汉《华氏中藏经》,历经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并随着明代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明清进入鼎盛时期,涉及的中药品种多达159种,并逐渐完善了煨法的炮制理论。然而现代沿用煨法的品种大幅减少,现代中药采用煨法的主要目的多为降低不良反应、缓和药性、增强疗效、除去非药用部位、利于进一步加工等。该文通过梳理中药古今煨法的关键信息,可为中药煨制品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