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糟玉琴 《河南中医》2012,32(10):1311-1312
目的:观察糖耐量低减(IGT)患者与痰浊痹阻证的关系.方法: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的糖耐量低减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痹阻证及非痰浊痹阻证两组各40例.测定两组血脂、血糖、胰岛素( 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①痰浊痹阻证组HOMA - IR、FINS、BMI、TC、LDL -C明显高于非痰浊痹阻证组(P<0.01),TG、PBG高于非痰浊痹阻证组(P<0.05).②HOMA - IR与血脂异常相关,HOMA - IR与BMI、TC、TG、LDL -C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HOMA - IR与糖耐量低减呈线形相关.结论:痰浊痹阻证与HOMA - IR关系密切,与肥胖相关,HOMA - IR是痰浊痹阻证糖耐量低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终目的就是使IR逆转或减轻。通过临床实验,作者从IR病机、中医药改善IR的机理等研究,结合经典医学和现代国内外研究近况,以及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分析,认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机实质是脾肾两虚导致的痰湿内生,因气虚和痰湿生瘀,因痰瘀滞留而在体内生毒,脾肾的气阳虚,病机重点在脾,和肝密切相关。其中尤以肥胖的病人更为显著。所以要研究胰岛素抵抗应从肥胖入手。由此得出结论,从痰瘀互结来分析其病理特点,并运用通络祛痰、活血化瘀、清化达原等法,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应是中医药防治胰岛素抵抗的有益选择和开拓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痰瘀致冠心病的理论基础、痰瘀致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痰瘀论治冠心病等论述从痰瘀治疗冠心病。认为治疗冠心病痰瘀同病,应化痰祛瘀同时以健脾益气,疏肝行气,温肾滋阴。  相似文献   

4.
皮肤病从痰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从痰论治皮肤病,作者从有关皮肤病关于痰的文献,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与痰的关系.从痰的具体治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从痰论治皮肤病。认为从痰治疗皮肤病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中医所讲的“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多种病因综合作用后形成的病理产物,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口服用药等均可导致痰证的形成,痰作为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可继发为致病因素,引起更广泛的病理变化,出现多种症状和体征.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浓度的胰岛素(INS)的生物反应性低于正常,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才能引起正常量反应的一种病理状态.IR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顽固性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它引起的糖、脂等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为了从痰证方面着手改善IR,为增加INS的敏感性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现将近年来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总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医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辨证准确,施药得当,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绝大多数郜伴有咳嗽和咯痰,随着痰量的减少或消失,咳喘亦得以好转和缓解.因此,对痰的辨证和治疗在本病中占有特殊位置.文章主要从"痰"入手,详细论述了临床常见的寒痰、湿痰、热痰、燥痰、壅痰的产生机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策略;并根据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的情况,分别论述了培补先天之本的方法.对临床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王孟英痰证论治的经验作了初步探析,从“痰”的成因与病机,痰症的治疗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他广泛应用涤痰法治疗各种疾病,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从冠心病从痰论治的理论基础、从祛痰治疗冠心病能获得的益处对从痰论治冠心病心绞痛作了探析。指出:痰瘀症候与脂蛋白代谢存在密切关系,而冠心痛与中医的痰凝血瘀有关,化痰类药物的确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降脂提高心肌核酸代谢,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9.
田志伟 《四川中医》2012,(12):10-11
失眠的病因多与虚、痰、火、瘀、热有关,从痰、瘀、痰瘀互结方面,辨证论治,单验方治疗及综合疗法治疗失眠,常收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从病因、病机、症状、病程等方面对怪病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怪病与痰的关系、痰的病理生理和对人体的危害性,寻求从痰论治的诊治规律及临床治疗怪病的方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11.
肺系疾病多见痰证,痰者由体内津液代谢紊乱所致,乃人体气化失常的产物.肺之病变以肺之气为中心,而气与痰又有内在联系.但肺病的治疗不能不治痰,也不能专治痰或专治气,应抓住痰这个主症,即肺病者,宜从痰论治,而痰者,宜从气而治;其次,治痰先治气,治气即调气,从气调肺,亦是遵循肺乃气脏的本意,将肺病与气、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辨治...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闫咏梅教授对不寐的临床诊断、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独特经验。认为不寐的形成与痰浊内生有关,痰为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具有易致病和难治愈的特点,常常累及五脏,导致机体阴阳失调,痰热阻滞,痰瘀阻络,风痰上扰,导致不寐。故从痰治疗不寐,包括清热化痰、祛瘀化痰、息风化痰。并列举三个典型病案,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医痰瘀相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痰、瘀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痰瘀同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痰瘀形成的生理基础、病理演变机制来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结果:痰饮、瘀血均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津病成痰,血病成瘀,二者成因不同,但往往相互影响,既可因瘀致痰,亦可因痰致瘀。结论:痰瘀形成过程中有着共同来源,即“津血同源”,而且在致病过程中互为因果,即“痰瘀同病”,故在临床治疗中应“痰瘀同治”,痰消有利于瘀去,瘀去有利于痰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左旭锐  肖照岑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71-972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引进了美国G5振动排痰机在ICU患者使用后排痰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2010年1月-2010年5月对15例肺部感染痰液堵塞的患者应用美国G5振动排痰机治疗,并给予配合护理.结果:患者排痰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使用振动排痰机刺激患者咳嗽加剧,与有效的体位结合,解决痰液积聚,避免人工手法由于力度不均匀时对患者产生的不舒服感,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痰浊型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检测痰浊型冠心病的胰岛素抵抗、脂质及红细胞膜 ATP酶活性。结果 :痰浊型冠心病在糖、脂、能量代谢、细胞膜结构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异常。结论 :为痰浊型冠心病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治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合近10年中医辨治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报道,阐明了痰、瘀互相影响、胶结为病的病机以及临床上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明确痰瘀同治的基本法则,并强调需根据标本逆顺和痰瘀的偏重,相应调整治则治法,标本兼顾,随证应变,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探讨痰瘀互结、痰瘀同治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机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近3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文献,探讨了痰瘀互结、痰瘀同治与缺血性中风治疗机制的相关性,认为痰瘀互阻是缺血性中风病病理基础中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痰瘀同治法则通过作用于血管及血液流变学、脂质代谢、炎症介质及免疫反应等方面,成为缺血性中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痰、瘀的角度阐述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应从痰瘀论治,以化痰通瘀为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