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和典型言行的分析,阐述儒家"应时"思想的独特内涵,并且指出了儒家"应时"思想与《易传》时观同源,具有时统位,天统地,兼容三才之道的特点,先秦儒家之时观对《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析先秦道家中和思想及其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代表中华民族智慧的学说,就是以"中和"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先秦诸子的论述中多有涉及,尤以儒、道两家为多.先秦道家着眼于"天人关系",寻求着人体自身、人与人,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黄帝内经>吸收其中和思想的精华,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老子楚简《太一生水》中太一藏于水、行于时的研究和对《道德经》关于道的反复运动的研究,从医道混沌的角度阐述了《黄帝内经》中终而复始、终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内经》人体观认为,一方面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人与自然是以四时五脏阴阳为基础的整体,人体具有自然与外界相适应的能力。另一方面,人体自身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具有自主运转、自动协调、自然而然的特性,人体应当保持"无为"无事、清静自然的状态,机体的各项功能才能自然运转,体现了道家"无为"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从先秦中和思想之源、先秦儒家之中和思想、先秦道家之中和思想、先秦法家之中和思想、《黄帝内经》之中和思想5方面入手探讨先秦中和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指出《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深受先秦诸子的影响,体现在中和是天道变化的谐和状态、中和是人与天地的谐和关系、中和是人与社会的谐和相处、中和是人体功能的谐和状态、中和是养生的指导原则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先秦农家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学术流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其学术思想与《黄帝内经》缔造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同根、同源、同宗,而且农家学术的某些内容作为中医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先秦农家“水崇拜”“土崇拜”、重视历法知识指导农耕活动以及农耕生产生活经验(如疏浚水道、对农作物的深刻认识)等方面内容,都成为中医理论产生的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7.
道家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其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内经>吸取道家的养生思想,使中医养生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医到《黄帝内经》的完成,已标志其理论的成熟,《黄帝内经》也确乎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在《内经》完成前,道家哲学之系统的确立者当推老子,他的《道德经》五千言,蕴含了尔后道家学术的所有基因。  相似文献   

9.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一书是现存最早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书籍,也是现存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的书籍。《黄帝内经》一书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太素》的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医基础理论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即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但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黄帝内经》。《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广泛借鉴和发扬其中的许多精华。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就其思想文化渊源而言,则主要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及先秦诸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经》原文的认真梳理,周易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把《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以"圜道时中"四字概括之。"圜道"描述的是运动的轨迹,"时中"描述的是运动的刻度;"圜道"是象的概括,"时中"是数的确定;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圜道时中"思想的提出,不仅最简洁地体现了《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统一了阴阳、五行、六气、八卦等子模型;而且可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的气化时序规律及各种观点互异的养生理论。它更准确地表达出了易道的精髓和《内经》的时序理念。  相似文献   

12.
"道"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范畴,《黄帝内经》中大量使用了"道"的概念。虽然《内经》中的"道"都不带有世界本原的意义,但在阐述阴阳之道和其它各种具体规律时,显露的却是道家哲学的思维观念和方式。《内经》引用道家的"道"范畴来规范说明医学的规律、道理、理论和方法,清楚表明了道家哲学和中医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 ,其中既有摄生、道生等养生专篇 ,又有对养生的意义、原则、方法等方面较为系统的论述 ,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学说。中医养生学的形成 ,是对前人养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 ,也是对先哲思想和理论的汲取和升华。因此 ,深入探讨《内经》养生学的思想渊源 ,应该从哲学思想的高度进行系统的理性思考。涉及到古代哲学思想 ,必然离不开《周易》 ,所以本文仅仅从《周易》对《内经》的影响的角度出发 ,去探讨这一问题 ,旨在了解养生学理论产生的哲学思想渊源。1 未病先防的变通求久意识《周易》通过…  相似文献   

14.
徐丽萍 《光明中医》2016,(11):1534-1535
肠鸣,又称腹鸣,为肠中鸣响之症,始见于《黄帝内经》,后散见于后世医著之中,在《黄帝内经》中关于肠鸣的病因有较为详细的论说,概言之,一因于脾虚,二因于水湿痰饮,三因于热,四因于寒。在现代临床上,关于肠鸣的治法方药尚无系统性,常以兼症论治,但临床中不少患者常以肠鸣为主诉进而就诊。可见,整理和分析关于肠鸣的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故将之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试析《黄帝内经》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佐  张其成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21-922
中国自古就有“贵和”的思想传统。《黄帝内经》受儒家“和为贵”思想的影响构建了医学理论。《黄帝内经》在人与自然、人自身机体、医患之间的关系几个方面均体现了和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阐述道法自然与《黄帝内经》养生的关系,简要论述"道"的自然属性及道法自然的内涵,《黄帝内经》养生中的道法自然包括"人与天地相参"的养生观点,"因时而养"的养生理念,"形神兼养,标本兼顾"的养生手段.道法自然养生观通过"因时制宜""与天地相参""法天则地,顺应自然"等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协调机体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的...  相似文献   

17.
大气,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概念之一,大气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成熟与完善的。中医学对大气的认识历代都有发挥与论述。本文就《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中出现的大气一词进行探析,以追本溯源,为正确理解大气理论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养生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下称《内经》)作为祖国医学最重要、最古老的典藉 ,是后世各学科的发端。它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年间 ,是众多医家经验著述的汇集。《内经》中关于养生的内容颇多 ,所以后世李中梓著《内经知要》以“道生”开篇。《道德经》(下称《道经》)是春秋晚期大思想家老子学说的实录与发挥 ,其书雏型形成于春秋末年 ,而基本定型于战国初年。老子是春秋晚期楚国人 ,其生活年代基本与孔子相同而稍早 ,被认为是传统养生学的发凡者。从孔子曾向其学“礼” ,并折服其学问而赞其为“龙”看 ,当时的老子已经是极负盛名的大学问家 ,其学说和思想应该…  相似文献   

19.
景浩 《中医药学刊》2006,24(3):481-482
《黄帝内经》荟萃了中国上古及秦汉时期的众多医学文献,是一部涵概文、史、哲和多门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巨著,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思想,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宇宙万物便达到了一种最佳动态平衡。《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具有突出的民族人文特色,根植于丰厚儒家文化土壤之上,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诸方面的论述中均体现出儒家的“致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20.
《内经》重阳思想渊源于《易经》,认为阳气于人至关重要,犹如太阳与天体的关系,不可或缺,是生命的根本和动力,贯穿人的生命现象全过程,与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皆应重视阳气。《内经》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且十分深远,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