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针灸基础课程的整合模式。方法:分别在针灸推拿学院本科2012、2013级随机抽取两个平行班进行经络腧穴和刺法灸法的教学授课,每一个年级中一个班作为研究组(经络腧穴和刺法灸法两部分穿插进行),一个班作为对照组(先开展经络腧穴、再进行刺法灸法的教学),具体实施后对学生进行笔试和技能考核。结果:2组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笔试成绩和2013级技能成绩2组优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次针灸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切实可行,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刺法灸法》实践教学对于提高针灸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及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将本校2012级针灸推拿专业4个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实践教学改革,采用"全程模块式"教学体系,建设《刺法灸法》实践教学资源库,构建以病案为先导,客观标准化《刺法灸法实训教学指导》及"三看七做一对照"的实训教学模式。对照组按以往传统课程体系"先经穴""后刺灸"顺序授课,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实训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操作考核方式。在学期结束后采用《经络腧穴》画经定穴、《刺法灸法》毫针刺法、《针灸治疗》操作考核成绩、任课教师及实验组学生评估实施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经络腧穴》画经定穴、《刺法灸法》毫针刺法、《针灸治疗》操作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O.01)。且任课教师及实验组学生均反馈应用能力获得较大提升。结论《刺法灸法》实践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刺法灸法操作技能实训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勤 《中国针灸》2009,29(12):1013
"刺法灸法学"是一门方法学、技术学,其技能特点决定了实训教学在本门课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它作为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络腧穴、针灸治疗密不可分.因此应将针灸专业技能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整体规划,遵循反复实践观,将刺法灸法的实训内容与经络腧穴和针灸治疗的技能操作相互衔接和延续,以各实训模块间的纵向联系为线索,反复重现,层层递进,交叉综合,形成长线而不间断的实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灸是中医学的特殊治疗技术,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效果奇特.针灸治病的主要依据就是经络、腧穴、刺灸法,因此可以说凡用针灸治病者,便不应不遵循针灸这三个要素的基本规则.然而,长期以来,见诸报道的针灸文献中,常有不讲经络,不究腧穴,不求刺灸法的现象,似乎只要随便针刺某些穴位,就可以想治什么病都会有效.鉴于此,有必要重申经络、腧穴、刺灸法的临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试验通过对《刺法灸法学》实训课程碎片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方法 12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灸法实训课堂试验。对照组依据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试验组则根据碎片化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各组依据灸法刺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温针灸、隔姜灸、悬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碎片化教学教研室通过在实训课上,切割课堂时间,不断地提出学习任务,细化灸法的知识点,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增进老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以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为依据,开展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三站式阶段性考核,提高课程育人成效。方法 经络腧穴学实践技能考核分为经脉循行与病候、腧穴定位与归经、腧穴解剖与刺法三站内容,分别在第10教学周和第18教学周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结果 实施三站式阶段性实践技能考核实验班学生在期末课程结业考试、针灸技能竞赛等测评中,成绩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对经络腧穴学实践课程进行多元化设计,优化考核评价方法,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近50年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十四经腧穴运用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研究处方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检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为研究对象,运用本课题自行研制的针灸数据挖掘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522篇中外文献,522篇文献中共使用腧穴136个,使用的腧穴以少阳经为主,尤以足少阳经腧穴使用最多,这种归经趋势在不同刺灸法中均得以体现,同时不受主、配穴分类、不同刺灸法、腧穴分布的影响.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取穴仍是基于“循经取穴”的经络辨证基础之上,运用具有特殊作用的特定穴,注重上下配穴和远近配穴,对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针灸推拿专业是一门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国内中医院校针灸推拿本科教学中,实训教学多分散在各课程中,少有成体系的实训教学,严重影响针灸推拿临床人才培养的质量。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在课程优化改革的过程中,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临床核心技能”的“三全”实践教学思路,在本科教学中全过程贯穿式开设“针灸推拿技能实训”课程,反复强化训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按摩推拿、气功训练等全方位提升每位学生的临床核心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9.
明初医家楼英所著综合性医书《医学纲目》,收录了历代多种针灸文献,并夹叙己之主张,体现了其针灸学术特点。该文应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对《医学纲目》中的针灸文献从刺法灸法、经络腧穴、针灸治疗3个方面进行整理研究。楼英注重候气,详分补泻,善用缪刺,明辨禁忌;注重特定穴,详考经脉腧穴;针灸药并用,善用刺血疗法和灸法,阐发经旨,注重经络辨证。楼英主张“分经灸刺”,是明初经络辨证的集大成者,在针灸学术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当今针灸学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髌周围刺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2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髌周围刺结合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疼痛、肿胀、僵硬评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4.58%,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2.
在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过程中,提倡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该文从转变教学观念,让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以学生为中心"的《经络腧穴学》教学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有所启示,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小针刀加菱形阻滞和温针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治疗组用膝关节菱形阻滞和小针刀松解法,每周1次,1~3次治愈;对照组66例,在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阴陵泉、血海等穴位上温针灸,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远期有效率为96.51%、97.67%,对照组近、远期有效率为69.70%、66.67%,2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加菱形阻滞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腰段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5例门诊患者针灸腰段华佗夹脊穴。取穴: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0.5~1寸双侧腰华佗夹脊穴(共10个穴位)为主穴,根据病情配合其他穴位,如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合谷等穴位。针法: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使用直径0.35mm×60mm一次性针灸针垂直快速进针,针刺深度因患者胖瘦不同而定,平均针刺深度约50mm。其余穴位常规针法操作,针刺后留针。灸法:选取4~6个腰华佗夹脊穴予以灸法,将直径约1.8cm纯艾条截成长约3cm艾柱,患者腰部有温热感为佳,15min/柱。1次/d,连续治疗5d为1疗程,间隔2d进行下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4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0%。[结论]针灸腰段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灸经图》中艾灸法治疗面瘫与单纯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1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敦煌遗书《灸经图》图8所载艾灸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有效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平均痊愈时问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敦煌遗书《灸经图》中艾灸法治疗面瘫在疗效及缩短疗程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6.
郭君双 《中国针灸》2006,26(10):745-748
马继兴先生(1925-)是我国著名的医史家及中医文献学奠基人,是针灸学领域中的辛勤耕耘者。60多年来在针灸学领域中成就卓著,在腧穴学、经络学研究中多有建树。出版《简明针灸正骨》《针灸疗法刺激点解剖位置参考图》彩色教学挂图、《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敦煌古医籍考释》《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等著作对针灸史及针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ProQuest、ChiCTR、ISRCTN Registry、ClinicalTrials.gov及CENTRAL注册的研究,同时手工检索2004年1月-2015年1月出版的《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刺研究》《针灸临床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将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文献,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应用Grade评分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188篇,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共7项研究,受试者1230例。结果显示,“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OR=3.22,95%CI(1.81~5.75)];但症状积分改善[MD=0.69,95%CI(-0.56~1.93)]、IgE[SMD=-0.07,95%CI(-0.97~0.83)]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西药,但纳入研究多存在方法学偏倚,研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辅助卡马西平、多虑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辅助治疗,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5d,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辅助卡马西平、多虑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干周围穴位配合井穴麦粒灸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神经干周围穴位配合井穴麦粒灸法,对照组以传统阳明经穴配合头针治疗为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上下肢总有效率分别为92%、94%,对照组上下肢总有效率为72%、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结论:针刺神经干穴位配合井穴麦粒灸可明显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This research was projected to verify the validities of needling- or moxibustion –prohibited acupoints in the “Illustrated Manual for the Practi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ith the Help of a Bronze Figure Bearing Acupuncture Points” (IMPAM) and The Classic of Supplementing Life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SLAM).Methods: We investigated acupoints which have prohibitions, notices or adverse events in IMPAM and CSLAM when performing needling or moxibustion. Then, we verified those prohibitions, notices, and adverse events.Results: In IMPAM, 2 acupoints were prohibited from both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22 acupoints were prohibited from needling and 29 were prohibited from moxibustion. In CSLAM, 3 acupoints were prohibited from both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24 acupoints were prohibited from needling and 31 were prohibited from moxibustion. Most of the prohibitions, the notices and the adverse events of the acupoints written in IMPAM and CSLAM had medical or philological bases, and the number of them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A-B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BCAM).Conclusions: The prohibitions, the notices and the adverse events in IMPAM and CSLAM when performing acupuncture or moxibustion reflected the medic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the Time, and the knowledge was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ABCAM.Key words: acupoint;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prohibition; adverse ev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