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子内膜异位症的MRI影像特征,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12例T2WI显示子宫内大片低信号区,同时加杂斑点状高信号,10例T1WI显示低信号区内加杂斑点同信号,2例T1WI显示均匀信号,19个附件囊肿,其中9个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4个T1WI呈讷是T2WI呈低或等信号,6个T1WI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结论:诊  相似文献   

2.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 在急性脑梗塞中的表现规律。方法 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弥散加权MRI和常规MRI技术检查了32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以陈旧性脑梗塞10 例为对照,比较其敏感性,并测量其在DWI、T2 WI上的梗塞面积,比较其关系。结果 DWI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塞灶,而T2 WI只显示了23 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大于6 小时。其梗塞面积显示:在24 小时内DWI大于T2 WI。结论 DWI较常规T2 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3.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MRI对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能力和意义。材料和方法:搜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垂体腺瘤。使用TOSHIBA035T或RESONEX038TMRI扫描机。行SE序列冠状面(T1WI、T2WI及质子加权成像)和矢状面(T1WI)。17例注射GD·DTPA后行冠状面SE序列T1WI。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蚀海绵窦54例,颈内动脉33例,侵及鞍底、蝶骨嵴、蝶窦34例,侵犯斜坡11例,三叉神经半月节4例,侵犯视神经及三脑室39例,侵犯额叶、颞叶7例。实质性肿瘤在T1WI多为中等信号,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均为等或稍高信号。出血表现为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囊变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体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由于MRI对不同组织有较好的解剖分辨率,我们认为MRI诊断本病,并为正确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和婴儿正常脑髓鞘发育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新生儿和婴儿脑髓鞘发育MRI表现。材料与方法:选120例2岁以内,足月出生并且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儿,按月龄分成5组,使用015P磁共振成像系统,在T1加权像(T1WI)和T2加权像(T2WI)上分别观察髓鞘形成过程中的MRI信号变化以及观察各个月龄脑髓鞘化范围。结果:(1)灰白质分辨分为5期,Ⅰ期为新生儿期,脑白质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灰质区在T1WI呈略高信号,在T2WI呈略低信号,灰白质对比清晰,Ⅱ期为2~5个月,在T1WI上可见灰白质呈等信号,在T2WI灰白质信号表现与Ⅰ期相同,Ⅲ期为6~9个月,在T1WI上白质呈略高信号,在T2WI上可见灰白质呈等信号。Ⅳ期为10~18个月,此期灰白质信号反转,信号表现与Ⅰ期相反,Ⅴ期为19个月以上,灰白质信号接近成人。(2)脑髓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MRI表现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序列为SE序列,且均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本组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2例病灶起源于鼻腔顶部,1例起源于嗅沟,均侵犯筛窦和前颅凹,其中2例累及同侧眼眶、蝶窦。与脑组织的信号相比,2例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均匀强化;1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  相似文献   

6.
SD大鼠肝癌模型瘤内MRI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SD大鼠肝癌模型,探讨其MRI征象及其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3只SD大鼠肝癌模型共21个瘤灶,用1.5T超导MR机检查,观察MRI征象与其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肿瘤发级为Ⅱ级有17个瘤灶,T1WI等领事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肿瘤细胞分级为Ⅲ级的4个瘤灶中3个瘤灶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另1个瘤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T2WI呈稍高信  相似文献   

7.
四叠体池脂肪瘤是颅内少见疾病,本文报道3例如下。例1男,49岁。因头疼头晕20年就诊。头颅CT未见异常。MRI检查:T1WI和FLAIR显示四叠体池0-8cm×0-8cm高信号病灶,T2WI未见病变,SPIR和STIR抑脂扫描病变呈低信号(图1、2)。诊断:脂肪瘤。图1 矢状位T1WI显示四叠体池高信号病灶,信号强度接近斜坡及颅骨内脂肪信号 图2 T1W/SPIR抑脂扫描,脂肪高信号被抑制,表现为低信号 例2男,78岁。左侧肢体无力3天就诊。头颅CT提示四叠体池脂肪瘤,病灶CT值-90HU。MR…  相似文献   

8.
脂肪性病变的脂肪抑制技术诊断——附1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脂肪抑制技术诊断脂肪性病变。方法:13例脂肪性病变患者在国产低场磁共振机上作SE序列及脂肪抑制扫描。结果:脂肪性病变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中等高信号,或病变含有T1WI高信号、T2WI中等高信号结构;STIR脂肪抑制均呈低信号。结论:由于多种情况下均可出现T1WI高信号,而脂肪抑制技术能特异性认定脂肪组织,因此,脂肪抑制技术是脂肪性和T1WI高信号病变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MRI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的食管MRI。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常规行矢状面扫描:视野 23cm×23cm~36cm×36cm、层厚 3. 5~4mm,横断面扫描:视野 20cm ×20cm~26cm × 26cm、层厚 6~10mm,矩阵192×256, 3~4次采集。结果:正常节段食管在 T1WI上显示为低到等信号;在 T2WI上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均呈高信号而肌层呈低到等信号,两种信号对比明显,矢状面上可以看到高信号的粘膜线,在横断面上粘膜线呈环形。对于发生肿瘤的节段,矢状面上T1WI可见食管不规则增粗形成肿块,T2WI肿瘤呈低到等或不均匀信号并可看到高信号的粘膜线中断。在横断面上食管壁非对称性增厚形成以管壁为轴心的软组织肿块,食管管腔不规则狭窄,T2WI上环形高信号的粘膜线中断。结论:MRI有很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尤其是在 T2WI上可以清晰地区分食管壁的粘膜层和肌层,结合MRI能够矢状面成像观察食管长轴全貌的优势。MRI在食管癌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 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特征。方法 本文收集临床确诊的DAI共35例,均作了常规MRI检查。结果 35例中共发现72个病灶,其中包括大脑白质40灶,小脑2灶,基底节区2灶,胼胝体12灶,大脑脚12灶,脑桥2灶,延髓2灶。MRI征象为T1WI小片状或条状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 MRI对评价DAI很有价值,T2WI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