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下肢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检测下肢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CVI)的价值,26例30条CVI下肢静脉进行了2D-CDFI和静脉穿刺造影检查。结果表明:CVI下肢静脉和静脉瓣形态失常,乏氏法和挤压法后异常静脉节段显示逆向彩色血流和返流频谱。以逆向彩色血流或返流时间>0.5秒做为诊断静脉瓣返流的标准,其敏感性分别为74.2%、95.6%,特异性88.5%、69.2%和准确性77.3%、89.1%。本文提示2D-CDFI是评价CVI有价值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为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30条下肢DVT进行了2DCDFI检查,均经静脉造影证实。结果DVT超声表现为腔内血栓回声;探头加压静脉腔不可压闭或部分压闭;腔内缺乏彩色血流信号或出现充盈缺损;脉冲Doppler示无血流或血流频谱不随呼吸而变化。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7%(29/30)。结论2DCDFI是评价下肢DVT一种有价值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42例患者进行2D-CDFI检查。结果 42例44条下肢深静脉有血栓形成(双侧2例,单侧40例,发生于左侧31例,右侧9例)。结论 2D-CDFI能全面观察病变区管腔、管壁、管周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有利于疾病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常下肢静脉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正常下肢静脉的超声特征。方法:对正常人30例60条下肢静脉进行了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2D-CDFI)检查。结果:2D-CDFI可迅速清晰地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图像,65%可检出1~3个静脉瓣。正常静脉回流通畅,静脉瓣存在生理性返流。720个静脉节段的生理性返流时间为0.23±0.14s,95%正常上限值为0.5s。结论:正常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为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静脉瓣返流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26例30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CVI)下肢静脉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其中溃疡患肢12条,非溃疡18条。采用患肢返流静脉节段数、总返流时间和深静脉总返流时间评估整体静脉瓣功能不全。结果表明:溃疡肢体显著伴有多个返流静脉节段,非溃疡患肢1~2个返流静脉节段15条(15/18,83.4%);而溃疡患肢≥3个返流静脉节段11条(11/12,91.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溃疡患肢总(8.8±3.2sec)和深静脉总返流时间(5.8±3.4sec)显著长于非溃疡患肢(分别为5.9±1.9sec,2.7±1.4sec),而大隐静脉返流时间二者无显著差异。本文提示CDFI检查静脉瓣返流可反应患肢病情  相似文献   

6.
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对15例(15只病眼,15只健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栓塞者与30例正常人(6O只眼)的CRA血流参数及睫状动脉(CA)、眼动脉(OA)及颈内动脉(ICA)的CDFI显示情况的研究。正常人CRA血流检出率100%,栓塞组:CRA显示差者12例占80%,未检出者3例占20%。合并ICA硬化ICA狭窄或阻塞者5例占33%。正常人与CRA栓塞及其健眼与患侧眼CRA血流参数比较结果,除RI:P>0.05外,余P<0.0l。描述了正常CRA及CRA栓塞的CDFI及血流频谱的特点。讨论了不同原因所致的栓塞的超声表现;CDFI在检测CRA中的优越性,指出彩色血流可作为估计内径的参考值。动脉硬化是本病的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并认为CDN对CRA栓塞能检出病变、部位、程度,结合临床分析病因,可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下肢静脉瓣返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静脉瓣返流的准确性。方法:40条正常和30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CVI)下肢进行了CDFI检查,将下肢静脉分为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静脉(PPV)、胫后静脉(PTV)和隐股连接部(SFJ)五个节段。结果:正常下肢480个静脉节段的生理性返流时间95%正常参考值上限为0.5s。以静脉造影为对照,患肢异常节段较正常节段返流时间显著延长(P<0.01),以返流时间>0.5s做为静脉瓣病理返流的标准,立位乏氏法和挤压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1.6%、85.7%,特异性100%、90.9%和准确性85.0%、86.7%。结论:本文提示CDFI是无创性评价静脉瓣功能不全敏感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CDFS)检查了60例(118个肾),其中20例(组Ⅰ,共38个肾)经血管造影,其余40例(组Ⅱ,包括高血压病1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10例,健康志愿者20例,共80个肾)未经血管造影。测量的CDFS参数有肾动脉收缩期峰速率(Vp),段动脉收缩期加速度(Ac)和加速度时的(AT)。血管造影共39条肾动脉:正常的肾动脉17条,口径减少10~30%的5条,口径狭窄60~90%11条,完全闭塞的6条。肾动脉CDFS参数表明,诊断口径减少60~90%的肾动脉主干狭窄,Vp≥1.5m/s的敏感性为90.7%,特异性92.9%;Ac≤3m/s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100%;AT≥0.075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6.4%。诊断肾动脉闭塞,CDFS的特征为肾门及段间动段内无条束状血流信号,记不到血流频谱,该标准的准确性为100%。CDFS检查的技术成功率为96.7%。完成双肾CDFS检查平均需时50分钟(30~120分钟1例)。本文认为彩超诊断肾动脉狭窄准确、安全、成功率高,费时适中,似可将本技术作为筛选肾动脉狭窄的一种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病(ASO)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ASO41个闭塞动脉节段进行二维超声(2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CDE和脉冲多普勒(PD)的联合检查,并比较CDE和CDFI对ASO闭塞血管内血流检出的情况。结果:①CDE诊断ASO的准确性为95%,对闭塞部位定位准确性为98%。②CDE和CDFI对ASO闭塞血管内血流信号的检出率分别为85%和63%,二者差别显著(P<0.05)。③PD检出ASO闭塞血管内及其远端的血流频谱为单相收缩期流速减低、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消失、无频窗的“锯齿波”或连续性“带状波”,其检出率为100%。④2D对ASO血管壁钙化斑块的检出率为100%。结论:CDE结合2D及PD检查,可为ASO提供可靠的病因、定位和定量诊断,CDE比CDFI对ASO闭塞血管内血流状态的显示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0.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畸形5例报告温州医学院附一院心内科卢中秋,徐湘挺,黄伟剑本组5例经2DE-CDFI诊断的冠状动脉畸形,其中2例手术证实,本文旨在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4例为冠状动脉瘘,病变的冠状动脉扩张(0.7-1.8cm),CDF...  相似文献   

11.
刘红 《上海医学影像》2002,11(3):195-196
目的 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26例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用2D-GDFI检测,并有血管造影和/或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6例患中有闭塞性动脉硬化2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动静脉瘘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各1例。结论 2D-CDFI诊断下肢支动脉病变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下肢血管旁路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患者术前予CDFI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进行了超声随访。结果 9例髌股动脉、股动脉闭塞,CDFI诊断正确,闭塞远心端定位准确,而2例髂股动脉闭塞近心端显示不清。7例血管移植物血流通畅,2例PTFE移植物急性血栓形成。1例小腿肌层血肿。结论 CDFI是下肢血管旁路术术前评价和术后随访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的超声限制因素及诊断价值。方法用PHILIPS5500及IE3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LI1-3MHz,对53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内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频谱特征及超声中遇到的限制性因素。结果急性患者中:①彩色多普勒显示:完全阻塞时血流中断,信号消失不能显示;不完全阻塞时可见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细窄;②二维显示:管腔内血栓回声低弱,部分血栓可显示游离漂浮。③注意限制性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制约。结论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一些条件的制约,因而对超声结果阴性患者需动态观察、定期局部超声检查,以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4例患有胸腹主动脉病变的病人进行了常规MRSE序列、2D-BOLUSTRAK及3DCEMRA检查,并对3DCEMRA扫描方法对胸腹主动脉病变的显示进行分析。造影剂注射速度和扫描时间依据靶血管的性质、部位、范围而定。结果:24例中14例主动脉瘤,6例动脉粥样硬化,2例髂血管闭塞症,2例肾动脉狭窄,全部病例3DCEMRA对血管病变的显示尤其对分支血管显示效果佳。结论:3DCEMRA在诊断胸腹主动脉病变方面是一项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急性栓塞的声像图特征,评价急诊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7—10MHz变频探头,行髂外动脉、股动脉、Guo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短轴和长轴彩色多普勒显像。结果 本组2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例,均经急诊CDF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19例经手术证实,2例与临床追踪的结果相符。结论 CDFI检查可作为下肢动脉急性栓塞首选和可靠的急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对照研究,探讨经直肠二维(2D),彩色多普勒(CDFI)及能量多普勒超声(PDU)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经直肠2D、CDFI及PDU图像。通过分析2D声像图对前列腺的形态学记录;CDFI对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显示并检测RI;PDU对前列腺微血管灌注显示并估计血流分级。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应标本内的MVD表达。结果:①经直肠超声(TRUS)诊断的23例前列腺癌和21例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2.6%(19/23),90.5%(19/21)。2D结合CDFI及PDU能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②前列腺癌组PDU血流分级,RI,MVD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两组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U血流分级与MVD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经直肠2D结合CDFI、PDU能显示前列腺内部形态结构,也能反映前列腺微血管灌注情况并检测血流RI;与MVD表达对比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前列腺癌血管生成情况,对评价其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CDFI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FI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DFI对43例临床拟诊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43例检查血管59条,发现病变血管49条。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30条,继发深、浅静脉瓣功能不全10条;急性动脉栓塞5条;动脉硬化性闭塞症7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条;右肱动脉静脉瘘l条,腹主动脉瘤l例。结论CDFI可区分动静脉疾病,确定病变部位,了解病灶情况,判断病情缓急,诊断快捷无创,可作为血管疾患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 bosis,DVT)的检测,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对76例共81条患肢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76例患者中左下肢DVT 46例,右下肢DVT 25例,双下肢DVT 5例。结论利用CDFI检测DVT,可对血栓的部位、范围、性质及栓塞程度迅速作出判断,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鉴别诊断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在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3D CE MRA及CDFI检查,观察椎动脉走形、管径,是否存在狭窄、血流参数以及病变的部位。结果CDFI检查阳性38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32例,双侧受累6例。3D CE MRA检查阳性发现者40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33例,双侧受累7例,两种方法对对椎动脉狭窄诊断符合率较高(平均88.1%),对椎动脉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CDFI检查对细小的局限性病变及其所致狭窄的诊断较准确,检查中可变换体位,缺点是由于骨骼干扰不能全面显示椎动脉整体结构。3D CE MRA容易诊断弥漫性长节段狭窄,闭塞及走形异常,不足之处为对局部微小病变及所致狭窄诊断率稍低,检查中无法随时改变体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