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螺旋CT仿真结肠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结肠内镜对结、直肠病变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螺旋CT机行 2 8例腹盆部扫描 ,并对图像行三维仿真结肠内镜重建。结果 正常 3例 ,直肠息肉 4例 ,结、直肠癌 11例 (2例为阻塞型 )。病理结果为正常 2例 ,直肠息肉 3例 ,结、直肠癌 13例 ,符合率 88.9%。结论 螺旋CT仿真结肠内镜是一种易操作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对结肠及直肠息肉、肿瘤等病变有很大诊断价值 ,可在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CT结肠造影结肠息肉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参数对CT结肠造影检测结肠息肉的影响 ,寻找最适宜扫描参数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①取长约 2 5cm猪结肠 10段和人结肠癌术后标本 8段制成模拟息肉 ,应用不同参数进行扫描 ,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 ,分析图像质量。② 12例患者共 66个结肠息肉的CT原始图像资料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获取CT仿真结肠镜、多平面重建 +轴位、表面遮盖显示 +透明显示图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 (或 )电子结肠镜活检证实。结果 随准直和螺距的减小 ,图像质量提高 ,准直小于 5 .0mm ,螺距小于 2 .0获得的图像较满意 ;肠段纵轴与扫描架平面成 90°角时图像质量最好 ;轴位 +MPR、CTC、SSD +Raysum对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 65 .15 %、75 .76%和 5 1.5 2 %。结论 不同的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 ,选择合适的参数准直宽度为 5 .0mm、螺距为 1.5、肠腔内充盈气体 ,用多种方法观察图像可提高图像质量 ,提高息肉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 例患者进行CTVB检查,其中22 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OB) 检查,并将二者所见表现对照分析。结果 CTVB 获得的图像效果类似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所见的支气管腔内壁及腔内病变的表现。CTVB可以到达一般纤维支气管镜所不能到达的第V 级支气管并可以越过阻塞部位对远端的支气管进行观察。结论 螺旋CT 仿真支气管镜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复杂气道的解剖关系及气道的形态改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 结肠仿真内镜(CTVE)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检出结肠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结肠镜检查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20例结肠病变高危人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和纤维肠镜检查.结果:20例患者2例正常,18例有占位病灶(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共28个.CTVE共发现病灶21个(75%),14个直径10 mm以上病灶全部检出(100%),8个6~9 mm病灶检出5个(62.5%),6个5 mm以下病灶检出2个(33.3%).CTVE拟诊结肠癌12个,结肠息肉8个,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4%.结论:结肠仿真内镜检查可部分取代结肠镜的有创检查,作为筛选结肠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在喉部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6例患者行喉部轴位薄层螺旋CT扫描,范围由会厌至环状软骨,层厚2~3mm,螺距1.0~1.5,1~1.5mm厚度进行三维重建,再把重建后的图像数据下载到CT工作站进行CTVE成像。结果 36例CTVE成像操作一次成功,获得满意的CTVE图像,声门及声门上、下区显示清楚。喉CT仿真内镜获得类似于纤维内镜显示喉内腔壁或腔内病变形态的效果,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显示。36例中,CTVE发现异常者32例,正常者4例。结论 CTVE为一种无痛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从头端及足端进行观察,对声门下区的观察明显优于喉镜,特别适于隆起性病变的显示,可提高喉癌等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利用仿真内镜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潜在价值.方法 使用Fly-through软件对40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例行仿真内镜观察,并与CT冠状动脉成像常规方法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共120支冠状动脉中,92%(110/120)的冠状动脉可行仿真内镜成像;仿真内镜判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正确率为85%( 41/48);常规CT冠状动脉成像不能判断的9处严重钙化,仿真内镜显示为显著或高度狭窄;4枚冠状动脉支架内和3支桥血管仿真内镜显示通畅.结论 仿真内镜可立体显示正常和病变冠状动脉腔内情况,是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方法的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05-06~2006-04CT仿真内窥镜(CTVG)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2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15例,女5例,年龄35~79(平均57)岁.共21个病灶,其中胃窦区19个,胃体区2个,黏膜内癌4个,黏膜下层17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CT和超声内镜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患者的腹部CT及上消化道超声内镜资料。结果 8例胃神经鞘瘤中,1例位于胃底,5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胃窦。CT表现为起源于胃壁的外生性界清均质的实质性肿块,局灶性结节或肿块型7例、巨块型1例;肿块边缘细点状钙化1例,肿块内见小片状、细条状低密度囊变区4例,增强后8例病灶均见轻中度较均匀强化。7例胃神经鞘瘤超声内镜表现为胃壁肌层起源低回声团块。结论 CT和超声内镜检查可明确肿瘤所在部位、大小、边界及肿瘤内部有无坏死、囊变或钙化,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CT结肠成像(CTC),也叫仿真结肠镜,是一种安全、非侵入性的结肠检查方法.临床主要应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结肠镜未完成之后的补充检查,结肠镜检查禁忌或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以及结、直肠癌的诊断与分期等.本文对CTC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的吞咽困难患者资料。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成功率为100%(16/16),千叶针穿刺胃腔共18次,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81±2.56)min。术后8天、1个月、3个月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3/16)。胃造口渗液2例,胃造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 CT引导经皮胃造口术可行、有效,短期内可提供充足的肠内营养,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CT仿真血管内镜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CTVE)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例正常和13例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通过软件行主动脉CTVE成像。13例有主动脉病变,其中夹层动脉瘤6例,主动脉瘤3例,单纯主动脉血栓2例,主动脉硬化8例;5例为正常人。结果 主动脉CTVE可清晰显示正常血管内壁或病变的血管内腔形态;能显示正常主动脉内腔及主要分支开口情况、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内膜瓣、主动脉瘤的形态等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结论 CT仿真血管内镜是一种新的、无创性的检查诊断方法,它在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的最佳观察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的最佳观察阈值。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40耳和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3耳分别进行了听骨链的CTVE观察,比较了不同的观察阈值对听骨链结构的显示能力。制订了图像质量评分标准作为比较的半定量指标。结果:正常组观察阈值上限为-550UH--450HU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而中耳炎组观察阈值上限为+200HU-+300HU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CTVE图像上听骨链的外形随观察阈值上限的不同而变化。观察阈值上限较低时出现很多漂浮状伪影;随着观察阈值上限的升高,镫骨和/或砧骨长脚及其砧镫关节首先逐渐变小,变细乃至消失。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正常和病变组的观察阈值宜分别在选择为-524HU和+250HU后再根据所要观察的部分作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3.
听骨链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镜(CTVE)的临床应用价值限度。方法 使用准直1.0mm、螺距1.0扫描,骨算法、视野9.6cm、间隔0.1mm重建对40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30例手术)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并与轴位HRCT、MPR图像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CTVE诊断听小骨破坏的准确性为92.6%,明显高于轴位HRCT(84%)和MPR(77%)图像,CTVE也能清楚地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和术后的善。结论 CTVE能显示听骨链的立体影像,有利于听骨链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相似文献   

14.
CT仿真膀胱内窥镜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仿真膀胱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17例患者的膀胱充盈高密度造影剂,然后行螺旋CT容积扫描。17例中13例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半小时后进行扫描;另4例经导尿管注入造影剂后立即扫描。将获得的容积数据经软件处理成仿真内窥镜影像,并与膀胱镜及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CT信真膀胱内窥阄能够显示膀胱内壁、输尿管口及憩室内壁。9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仅1例病灶呈广泛粟粒状而漏诊。另1例膀胱炎亦漏诊。结论 CT仿真膀胱内窥镜可作为膀胱镜的补充手段,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尤适用于不宜做膀胱镜检查者。  相似文献   

15.
听骨链螺旋CT 仿真内镜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 选择20例临床上除外耳部病变的病人进行薄层螺旋扫描。比较螺矩、重建算法和重建间隔对听骨链CTVE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随着Pitch值增大图像质量降低,边缘算法的图像质量最佳,重建间隔越小图像质量越好。结论 听骨链CTVE成像的最佳成像参数是:层厚1.0mm,Pitch1.0或1.5,显示视野9.6cm,边缘算法重建,重建间隔0  相似文献   

16.
尿路小结石:MR和CT仿真内镜对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CT仿真输尿管肾镜技术及其诊断尿路小结石的价值。方法 将 9枚直径 1~ 5mm的结石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 ,分别以生理盐水、3 %马根维显溶液或 3 %泛影葡胺完全充盈后行CT和MR容积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做内镜重建。结果 VE对结石的敏感性源于CT技术者为 11.1%、源于多层薄层SS FSE序列者为44 .4%、源于HT2 FSE序列者 5 5 .6%、源于MR IVU序列者为 44 .4% ,检出的结石最小直径为 2mm。VE图像质量CT技术优于MR技术 (P <0 .0 1) ,MRH技术优于MR IVU技术 (P <0 .0 5 )。结论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能够检出直径 2mm以上尿路结石 ,以HT2 FSE技术为佳 ;阳性造影剂法CT仿真内镜对尿路结石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仿真内镜在大肠息肉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与X 线气钡双对比造影、纤维结肠内镜和手术比较,评价CT 仿真内镜(CTVE) 对大肠息肉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1 例病人的螺旋CT 容积扫描数据传输到工作站,使用Voyager 软件,处理成仿真内镜影像,观察分析。13 例做了结肠双对比造影,29 例肠镜,8 例手术。结果 CTVE 能清楚地显示大肠息肉的形态、大小、数目、准确位置和> 3m m 的息肉,对息肉的显示率优于造影。结论 CTVE 是检查大肠息肉的一种优良无创性方法,其显示大肠息肉的能力相当于纤维结肠镜,可作为肠镜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仰卧及俯卧过屈位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常规仰卧和俯卧过屈位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常规仰卧和俯卧过屈位CT的配对检查。结果 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40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两种治疗方法显示俯卧过屈位CT对揭示椎间盘突出物的大小,突出后缘的粘连程度及角度,黄韧带肥厚等均优于常规仰卧位CT。结论 俯卧过屈位CT能更多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病理变化,对常规仰卧具有纠正和补充作用,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