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围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和病理联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MRI诊断周围软组织血管瘤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11例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和病理联系,结果:11例血管瘤T2WI都有显著高信号,T1WI上略高于肌肉组织信号,9例血管瘤T1WI和T2WI上均为不均匀信号强度,MRI信号强度不均匀性病理代表了纤维化,脂肪,平滑肌或钙化结论:周围软组织血管瘤含有多变的非血管组织,MRI表现反央了这种形态学,在约叁多数病例,MRI表现结合临床资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和婴儿正常脑髓鞘发育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新生儿和婴儿脑髓鞘发育MRI表现。材料与方法:选120例2岁以内,足月出生并且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儿,按月龄分成5组,使用015P磁共振成像系统,在T1加权像(T1WI)和T2加权像(T2WI)上分别观察髓鞘形成过程中的MRI信号变化以及观察各个月龄脑髓鞘化范围。结果:(1)灰白质分辨分为5期,Ⅰ期为新生儿期,脑白质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灰质区在T1WI呈略高信号,在T2WI呈略低信号,灰白质对比清晰,Ⅱ期为2~5个月,在T1WI上可见灰白质呈等信号,在T2WI灰白质信号表现与Ⅰ期相同,Ⅲ期为6~9个月,在T1WI上白质呈略高信号,在T2WI上可见灰白质呈等信号。Ⅳ期为10~18个月,此期灰白质信号反转,信号表现与Ⅰ期相反,Ⅴ期为19个月以上,灰白质信号接近成人。(2)脑髓鞘化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子内膜异位症的MRI影像特征,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12例T2WI显示子宫内大片低信号区,同时加杂斑点状高信号,10例T1WI显示低信号区内加杂斑点同信号,2例T1WI显示均匀信号,19个附件囊肿,其中9个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4个T1WI呈讷是T2WI呈低或等信号,6个T1WI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结论:诊  相似文献   

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 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特征。方法 本文收集临床确诊的DAI共35例,均作了常规MRI检查。结果 35例中共发现72个病灶,其中包括大脑白质40灶,小脑2灶,基底节区2灶,胼胝体12灶,大脑脚12灶,脑桥2灶,延髓2灶。MRI征象为T1WI小片状或条状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 MRI对评价DAI很有价值,T2WI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室四周白质高信号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7例血压正常与63例高血压的受检者行颅脑MRISET2WI与FLAIR序列检查并作对比观察;对高血压组中20例兼作CAT检查者,与MRI影像作对比观察。结果 MRI脑室四周白质高信号(WMH)表现为脑室周围高信号及深部脑白质散在斑点状高信号(DWMPH)。结论 脑室四周白质高信号有可能成为判断高血压预后的重要参考征象,FLAIR序列扫描可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MRI表现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序列为SE序列,且均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本组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2例病灶起源于鼻腔顶部,1例起源于嗅沟,均侵犯筛窦和前颅凹,其中2例累及同侧眼眶、蝶窦。与脑组织的信号相比,2例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均匀强化;1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  相似文献   

7.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并探讨最佳扫描方案。方法收集28例经MRI诊断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分析其MRI表现。男16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均无明显临床症状。MRI用05T超导型机,常规T1加权及T2加权扫描后,再行重T2加权成像,TR=4000~6000ms,TE=140~180ms。18例行GdDTPA增强扫描,9例为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多发病灶12例,单发16例。瘤体在SE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明显高信号,在重T2加权像上亦呈明显高信号,边缘均清楚锐利。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持久强化,较大病灶呈向心性强化。结论重T2加权像及GdDTPA增强扫描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硬膜外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均行MRI及平片检查,MRI检查采用GESignaContour0.5TMR机扫描。结果:肿块呈均匀性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病灶有中度增强,脊髓可见受压。结论:MRI是脊柱硬膜外恶性淋巴瘤最好的检查方法,多节段均匀性信号强度是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MRI分析(附5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与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确诊的MS的临床与MRI表现及临床定位与MRI定位的关系。结果:50例MS在MRI上均发现病灶,MRI可显示临床上无定位体征的大脑半球上的亚临床病灶,对临床上有定位体征的脑干、小脑、脊髓的病灶可全部显示,对视神经病变显示欠佳。MS斑块在T2WI均为高信号,在T1WI为等或低信号,急性期病灶周边明显强化,激素治疗后病灶明显减少并缩小。结论:MRI对显示视神经以外的MS病灶高度敏感,并可显示临床上无定位体征的亚临床病灶,为MS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确诊MS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肌肉内血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肌肉内血管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肌肉内血管瘤的MRI表现。结果:15例MRI检查见软组织肿块,T1WI呈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10例信号不均匀,5例可见肿瘤内流空血管影;13例注射Gd-DTPA后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结论:MRI可以帮助确诊肌肉内血管瘤,对确定手术范围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