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院于1994~1999年间共收治脑膜瘤102例,其中8例为囊性脑膜瘤。现回顾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对102例脑膜瘤病例进行分类统计,8例为囊性脑膜瘤(7.8%)。男2例,女6例,年龄26~80岁。平均病程为(11.4±8.7)个月,实质性脑膜瘤的平均病程为(7.9±3.5)年。临床症状为:头痛6/8、视力下降4/8、颠痫发作2/8、失语1/8、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5/8等。8例病人均行头部CT、MRI及MRIGd-DTPA增强检查,一经确诊即行手术治疗。其与实质性脑膜瘤的症状及预后比较见表1。2结果MRI…  相似文献   

2.
心肌心包肿瘤的影像学评价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影像学对心肌心包肿瘤的应用及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 经证实28例除1例良性心包血管瘤外,其余均为恶笥,原发性8例,转移性19例,临床表现为心脏堵塞症状与体征。20例血性心包积液,进行胸部平片,超声心动图,心是图,CT直接增强扫找,MRI检查,结果:(1)良性心包肿瘤MRI清楚显示心包扁平肿物伴纤维包膜,界限清晰,T1WI,T2WI呈均匀中等信号,(2)恶性:CT和MRI心包或心肌常  相似文献   

3.
恶性脑膜瘤又称间变性脑膜瘤 ,约占脑膜瘤2%~10 %。我院自1985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恶性脑膜瘤10例 ,占同期脑膜瘤的2.6 % ,现结合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 ,女4例。发病年龄22~69岁 ,平均53.3岁。病程15小时~18年 ,平均7.8年。1.2临床表现癫痫4例 ,颅内压增高症状8例 ,视力减退6例 ,偏瘫4例 ,偏身感觉障碍2例 ,痴呆1例。1.3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行CT检查 ,其中6例同时行MRI检查。肿瘤位于大脑凸面2例 ,矢状窦或大脑镰旁5例 ,前颅底1例 ,中颅底累及…  相似文献   

4.
CT与低磁场MR诊断脑膜瘤价值对比(附48例分析)马荣希,李汝信1材料及方法本文报告48例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38~67岁,平均49岁。共有的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征像,具体症状因肿瘤所在部位表现各异,两例卒中样起病。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非典型部位(侧脑室、脑内、小脑、脑池、松果体区、眶内、颈静脉孔区、鼻窦)脑膜瘤的MR表现,32例脑膜瘤均进行了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恶性脑膜瘤4例,良性28例;多发脑膜瘤2例,单发30例(颅内外沟通2例)。非典型部位脑膜瘤MR表现主要呈等T1等T2或稍高、稍低T1、T2信号的实质性肿块,信号均匀,呈圆形、类圆形或浅分叶状,强化均匀或呈“靶环”样强化。结论:脑膜瘤有较特征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大多数非典型部位脑膜瘤可作出影像学定性诊断,对临床的术式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36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影像诊断比较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比较CT,MRI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1994-1998年经手术证实的髓母细胞瘤36例,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9月-15岁,其中小于14岁30例,14-15岁6例。分别行CT/MRI检查,CT检查平扫/强化为36/25,MRI检查平扫/强化24/20例。结果:髓母细胞瘤显示率,定位准确率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1.9%,其中3例术前定性误诊。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30例,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并做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还做了CT检查。结果①囊性脑膜瘤15例;②多发脑膜瘤4例;③颅外脑膜瘤4例;④侧脑室区脑膜瘤4例;⑤完全钙化性脑膜瘤2例;⑥脑膜瘤伴发胶质瘤1例。结论绝大多数脑膜瘤具有典型MR表现,但也有极少数脑膜瘤表现不典型,在鉴别诊断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6例原发性颅内恶性脑膜瘤术前均进行了CT和(或)MRI检查,随后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均由病理检查确诊,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5例恶性脑膜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恶性脑膜瘤,WHOⅡ级4例,WHOⅢ级2例。结论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良性脑膜瘤无显著不同,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需根据病理学检查。恶性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疗可以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9.
恶性脑膜瘤17例CT、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恶性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7例恶性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恶性脑膜瘤多形态不规则,其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脑膜尾征多粗短而不规则。增强扫描大多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脑膜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脑膜瘤病例,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实质性肿块78例,囊性4例,囊实性31例,病变边界清楚,外壁光滑,有较完整包膜,脑膜“尾”征和脑外皮质“扣压”征为其特征表现,囊性占位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需全面分析才能作出诊断。结论良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中MRI更具有诊断价值,更容易发现X线、CT容易漏诊的颅底和小脑部位的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和随访结果,与CT/MR和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以评价PET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块13例(胰腺癌10例,直肠癌2例和肝癌1例)、良性肿块5例和恶性肿瘤(胃癌5例,直肠癌4例和肝癌1例)手术治疗后10例共28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MR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消化道恶性肿块PET和CT/MR均见原发灶病变,10例PET显像结果与CT/MR相同,另外3例胰腺癌患者PET显像见腹腔淋巴结和脊柱转移。5例良性消化道占位性病变PET全身显像均阴性,其中1例病例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瘤。10例消化恶性肿瘤术后随访中有3例PET阳性结果与CT/MR相同,4例PET全身显像阴性,另外3例PET显像见其他部位病灶。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对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确认或排除肿瘤残留和复发以及发现全身部位的转移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全身转移病灶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CT/M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并分析1.5 T MR影像特征与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的关系及病理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早期腮腺肿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1.5 T MR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良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组)。分析并比较良恶性肿瘤的MR及病理结果、良恶性肿瘤MR影像结果特点(包括位置、形态、密度、轮廓)、良恶性组MR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结果MR诊断腮腺肿瘤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良恶性肿瘤MR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恶性肿瘤在位置、形态、密度、轮廓等表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肿瘤MR动态特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组持续型、廓清型(廓清率≥0.3%)、平坦型比率高于恶性组(P < 0.05),恶性组廓清型(廓清率 < 0.3%)比率高于良性组(P < 0.05),良性组峰值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5 T MR在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包括43例良性(良性组)及14例恶性(恶性组)脑膜瘤,术前均接受常规、增强MR扫描及MR 3D-ASL、IVIM成像。对比2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真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的效能。结果 恶性组rCBF大于良性组(P<0.05),D小于良性组(P<0.05),2组间D*、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阈值取3.027 5 ml/(min·100 g)时,rCBF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的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74.42%,AUC为0.811;阈值为0.529 5×10-3 mm2/s时,D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的敏感度为88.37%,特异度为64.29%,AUC为0.689;rCBF联合D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6.05%,AUC为0.832。结论 3D-ASL联合IVIM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方法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组17例(包括原发卵巢腺癌9例、卵巢转移腺癌6例、卵巢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或正常对照组1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5例、正常卵巢8例、卵巢囊肿2例)。均行3.0T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使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测得感兴趣区的Ktrans、Kep、Ve值。对良、恶性组的TIC曲线及定量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良、恶性组TIC曲线形态存在明显不同(P<0.05);良性组均为I型曲线(100%),恶性组中II型曲线所占比例最高(71%)。以I型曲线作为诊断良性标准,II型曲线作为诊断恶性标准,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定量灌注参数值: Ktrans值分别是恶性组(0.166±0.077) min-1、良性组(0.071±0.025) min-1;Kep值分别是(0.455±0.172) min-1、(0.363±0.242) min-1;Ve值分别是(0.438±0.137)、(0.426±0.154)。恶性组平均Ktrans值比良性病变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平均Kep及Ve值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218、P=0.821)。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卵巢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良性肿瘤/组织多表现为I型曲线,恶性肿瘤多表现为II型曲线。定量参数Ktrans值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膜瘤的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成像(DSC-PWI)表现,评价DSC-PWI在脑膜瘤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脑膜瘤患者在3.0 T MR扫描仪上术前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SC-PWI检查.分析其MRI灌注伪彩图像和灌注曲线,分别在肿瘤实质和瘤周水肿部分进行感兴趣区(R...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良恶性脑膜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膜瘤相对性脑血流容积(rCBV)与脑膜瘤良恶性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及MR灌注成像(PWI)检查.PWI序列为GRE-EPI-T2~*WI,原始灌注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软件计算出脑血流容积(CBV)图,获取脑膜瘤最大rCBV值,分析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与周围水肿区间rCBV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最大rCBV值分别为9.78±4.69、3.59±0.28 (t=7.168, P<0.001);周围水肿区最大rCBV值分别为3.06±1.76、3.58±1.93 (P>0.05).结论 MR PWI的rCBV值及CBV图是评价脑膜瘤良恶性的有价值的指标,对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量SPECT/CT骨显像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骨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及潜在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 ~12月经病理证实为非骨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行骨显像检查,并因异常放射性浓聚灶行SPECT/CT检查及定量分析者124例,共发现病灶294个,同时选取92个正常椎体为对照组,比较良、恶性病灶、对照组间SUVmax的差异性。将病例分为两组:第1组收集2019年4 ~7月46例检查者共108个病灶,绘制ROC曲线得到SUVmax诊断恶性病灶的界值,第2组收集2019年8 ~12月78例检查者共186个病灶,比较常规SPECT/CT定性分析与常规SPECT/CT定性+SUVmax定量分析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和/或12月及以上的影像学随访(WBS、CT、MRI、PET/CT)为判断金标准,诊断恶性病灶137例,良性病灶157例;恶性病灶、良性病灶和对照组的SUVmax分别为27.29±14.44、16.28±10.21和6.91±1.41 g/mL(P < 0.01)。通过第1组数据绘制ROC曲线得到SUVmax≥18.2 g/mL为诊断恶性病灶界值,在第2组中常规SPECT/CT定性分析、常规SPECT/CT定性+SUVmax定量分析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8.5%和94.9%,特异性为93.5%和93.5%,准确度为91.4%和94.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5% CI:0.86~0.95)和0.96(95%CI:0.94~0.98)(P=0.01)。结论定量SPECT/CT SUVmax在骨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存在一定的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时间飞行(TOF)技术PET/CT和PET/MR检查体部恶性病变SUVmax值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TOF-PET/CT和TOF-PET/MR检查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20例,分为先PET/CT后PET/MR组和先PET/MR后PET/CT组,每组10例。采用Bland-Altman图评价两次检查病灶SUVmax值的一致性,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扫描顺序和机器类型对病灶的SUVmax测量值的影响。结果 TOF-PET/CT与TOF-PET/MR检查病灶的SUVmax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扫描顺序对于恶性病灶的SUVmax有影响(F=46.00,P<0.001),而机器类型对恶性病灶的SUVmax值无影响(F=0.005,P=0.95)。结论 TOF-PET/MR和TOF-PET/CT在体部恶性病变SUVmax值测量方面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且延迟显像SUVmax的增加与采集时间有关,而与检查机器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采用1.5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 DWI)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13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MR DWI检查。分析DWI对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ADC值、eADC值及其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分布情况。结果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DWI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5.16%、98.65%、97.06%,Kappa值为0.941;恶性病变患者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病变,eADC值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 < 0.05);ROC曲线显示,ADC值、eADC值及两指标联合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ADC值分别为0.902、0.967、0.990;恶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主要为4~5级,良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主要为1~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5 T MR DWI用于评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价值优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