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特征并比较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探讨X线、CT、MRI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CT和MRI表现特点。结果:X线表现较复杂,CT表现主要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块样硬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存在。由于在病理上组织成份的不同,MRI所呈现的信号特点依赖于骨小梁、细胞成份及胶原纤维的多少。结论:X线仍是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良好方法,若位于颌面部或颅底时可采用CT检查,明确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受累程度、范围和细节等。MRI对判断周围组织变化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胆囊异常回声图的诊断价值唐献麒①唐辉①152053黑龙江省绥化市中医院功能科1资料和方法本组21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胆囊疾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32~67岁,平均41岁。使用仪器为岛津SDL-310型线阵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是多种肾脏疾患的晚期严重并发症,肺脏是常见的受损害脏器之一,称尿毒症肺,X线检查对其发生、程度及演变能提供客观依据。本症影响因素复杂,一般认为尿毒素、心衰、高血压、贫血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2],但肺部异常X线表现严重程度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国内报告尚少。本文统计分析59例患者肺部异常X线表现,并对这一关系进行探讨。1资料和方法1.1诊断标准:(1)血尿素氮在21.43mmol/L.以上;(2)血肌酐>445μmol/L。全部病例均排除了肺部其他疾病。1.2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1990~1996年我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尿毒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4 9岁。劳累后左髋疼痛 3年 ,加重 6个月 ,体检 :左髂骨压痛阳性 ,“4”字试验阳性 ,局部无肿胀。骨盆X线片 :于左髂骨近耳状面侧可见一卵圆形囊状密度减低区大小约为2 .5cm× 6 .0cm ,边缘有 0 .5cm的高密度带 ,内缘略呈分叶状 ,边界较清晰 ,囊状密度减低区内部可见不规则斑块状钙化(见图 ) ,骨盆无明显变形 ,双髋关节间隙正常 ,双侧股骨头清晰完整。CT示 :内部密度不均 ,内有两个骨性间隔 ,有斑点状钙化及低密度区。X线诊断 :左髂骨良性骨肿瘤。手术及病理 :术中见左髂骨肿物呈灰红色胶胨状 ,大小约 3.0cm×4 .2cm…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综合评价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与胆囊癌发生的关系,为胆囊癌的预防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PubMed、EMBASE、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77年4月-2011年5月,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PBM与胆囊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0.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计纳入文献8篇,其中3篇仅对比分析了PBM在胆囊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发生率的差异,2篇仅对比分析了胆囊癌在PB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发生率的差异,而另外3篇文献则对这两种发生率的差异都进行了对比。Meta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癌患者中PB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41,95%CI(5.03,10.87),P<0.000 01];且PBM患者中胆囊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67,95%CI(10.43,29.94),P<0.000 01]。结论 PBM是胆囊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胎儿胆囊异常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胆囊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中孕期来我院行系统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异常的520例胎儿随访至出生后1个月至1年,并将胎儿出生后随访结果与产前超声图像特征、染色体检查结果及临床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20例产前超声显示胆囊异常胎儿中胆囊增大123例,胆囊不显示393例,胆囊内异常回声4例.其中4例行胎儿染色体检查,3例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1例合并心脏严重畸形胎儿染色体检查结果为18-三体.(2)产后发现8例胆道闭锁,其中5例在产前超声表现为胎儿胆囊不显示,1例胆囊明显增大,2例胆囊正常.(3)胆囊内异常回声4例,其中3例产前超声复查或产后超声检查胆囊内异常回声消失,1例出生后10个月未复查,但无任何临床表现.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胆道闭锁较困难.胆道闭锁产前超声可表现为胆囊不显示、胆囊增大,也可表现为胆囊正常.孤立性胎儿胆囊增大和孤立性胎儿胆囊不显示不增加非整倍体的风险,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时是否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检查视合并畸形而定.胆囊内异常回声预后良好,可于产前或产后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9.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比较影像学诊断(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CT、MRI对颜面骨及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CT及MRI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根据病灶累及单骨或/和累及颅面骨2个及2个以上部位,将其分为单骨组和多骨两个组,其中单骨者7例,多骨者6例。13例均有X线和CT检查资料,3例有MRI检查资料。结果:7例单骨病例中,X线平片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诊断者3例,诊断正确率约47%(3/7);CT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诊断者6例,诊断正确率约85%;6例多骨病例中,X线和CT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诊断者6例,诊断正确率为100%。综合本组13例病例,X线平片作出正确诊断者9例,诊断正确率约为69%,CT作出正确诊断者11例,诊断正确率约为92%。3例累及颅底及颞骨病例,MRI检查对病变范围、颅神经受压等情况作出了明确诊断。结论: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表现多样,X线平片和MRI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CT检查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正确率高,三者结合可在疾病定性、病变范围及颅神经受压等方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胆囊未列为常规观察的内容,但胎儿胆囊发育异常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虽然较为少见,但有些非常严重。文献报道胎儿胆囊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与慢性化脓性胆囊炎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海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8,7(1):46-4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与慢性化脓性胆囊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胆囊癌及12例慢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CT资料。结果:两组病例临床表现类似。CT显示胆囊癌的胆囊壁增厚6例,突入胆囊腔内肿块16例及肿块占据整个肿囊7例。肝内胆管扩张18例。病灶均有轻度至中度强化。慢性胆囊炎均表现胆囊增大,壁增厚;5例壁内存在低密度区;增强后明显强化。肝内胆管扩张1例。结论:CT显示胆囊癌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边缘模糊,尤其CT可以发现壁内低密度小脓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胆囊双重造影术,初步探讨胆囊黏膜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FRCP的基础上,66例疑胆系疾病组使用阳性(泛影葡胺)和阴性(空气)两种造影剂,进行胆囊双重造影。5例动物实验组采用泛影葡胺或硫酸钡与空气进行胆囊双重造影。结果:5例动物实验显示正常胆囊黏膜呈平坦型,囊壁光滑、均匀,壁厚0.3-0.5mm。病例组66例中,胆囊黏膜表现为平坦状45例,网格状7例,条纹状5例,点状3例,囊壁增厚约2mm,且厚薄不均37例。结论:胆囊双重造影可良好显示胆囊的形态与结构,对胆囊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祚国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6(8):41-42
目的 探讨T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限度。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50例已确定病因的阻塞性黄疸患者的CT表现,根据解剖位置将阻塞部位分为胆总管近段、中段、远段。结果 CT对确定阻塞性部位的准确率为100%,阻塞原因的准确率为90%。结论 笔者认为CT是诊断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胆囊息肉样病变B超与X线,手术,病理对照(附71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超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简称胆囊息肉)185例,其中行手术切除者71例。将B超与X线口服胆囊造影(简称胆囊造影)以及手术标本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B超检出率达100%,胆囊造影仅18.3%;手术中触及胆囊内有块物的仅2例,B超直径分别为12及16mm,病理检查皆呈腺瘤型改变,其余69例较小或多发的息肉,手术中均未及肿块,病理检查均为胆固醇沉积,本组71例皆未发现癌变征象,但直径>10mm的2例腺瘤型息肉则有不规则的腺上皮增生。作者认为:对息肉一般不须特殊处理,但B超定期随访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脊索瘤X线表现与鉴别(附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脊索瘤的X线表现与其它病变的X线鉴别。方法 搜集了28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瘤,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进行了分析。结果 颅内7 例(25% ) 、胸椎1 例(4% )、骶椎20 例(71 %) 。典型X线表现:①溶骨性或膨胀性骨质破坏;②大多数伴有软组织块影;③散在斑点状钙化;④部分骨质硬化。结论 通过脊索瘤的结果及鉴别的分析,提高了诊断脊索瘤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17.
CT及X线钡餐造影在中晚期胃癌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中晚期胃癌进行CT与X线钡餐造影的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48例经手术及/或胃镜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胃癌的CT与X线钡餐造影的表现。结果 CT及X线钡餐造影在中晚期胃癌病灶的检出率上无显差别,CT在检出转移灶及判断邻近器官的受侵的程度上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但有对CT在检出转移灶及判断邻近器官的受侵程度上也可出现假阳性(误诊)与假阴性(漏诊)。X线钡餐造影在观察病变空间位置、胃壁柔软度方面则优于CT。结论 在中晚期胃癌的诊断上,X线钡餐造影仍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则可用来作佐证,以相互补充证实。 相似文献
18.
黄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10):877-878
目的 探讨X-ray消化系造影在纤维内窥镜配合下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和监测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近15年面部、黏膜部多发黑斑者行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病理及CT检查。结果 10例伴有消化道多发息肉,确诊为Peutz-Jeghers综合征。结论 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与监测Peutz-Jeghers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湿肺的平片与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X线平片、螺旋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患者52例,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创伤性湿肺多出现在一侧和/或两侧中下肺野,表现为:①间质型(9例):肺血管影增粗、模糊;②弥漫实变型(18例):肺实质内散在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③云雾型(17例):呈磨砂玻璃样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即“面纱征”);④节段实变型(8例):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胸部X平片与cT检查是目前诊断创伤性湿肺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的患者首次建议行胸部X平片与CT检查,对确诊的患者行胸部X线监测。 相似文献
20.
在胆道肿瘤的诊断方面,本文首先简述了不同影像学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MR胰胆管造影(MRCP)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检查技术。其次,介绍了胆道MRI检查方法(包括SE和MRCP序列)、胆囊和肝内外胆管在不同脉冲序列中的信号特征。最后,较详细介绍了胆囊癌的MR信号、形态及邻近器官侵犯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