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本地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3年1月-2005年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本院同一时期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与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率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有计划地控制药物品种结构,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有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240份检测标本,对标本耐药菌株进行检验和监测细菌耐药性,分析各种检出菌株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检出耐药菌总株数为22株,耐药菌总检出率为9.17%;不同检出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不相同,耐药菌株的总构成比为100%;大部分检出菌株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高达99.12%。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骨折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讨其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送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方法操作,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及GNS506药敏卡;用WHONET5.4分析试验结果。结果:23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抗菌活性最高,其次是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4.3%、6.9%和7.8%;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也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2.9%、13.8%、14.7%和18.1%;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在监测的11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耐≥3种抗菌药物)占17.2%,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占72.4%,≥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菌株占39.7%,未发现对23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明显多重耐药性,应警惕并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阻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兴德  宋沧桑  杨艳 《中国药房》2013,(10):894-898
目的:调查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铜绿假单胞菌(P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变迁趋势,分析PA和MRSA的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PA和MRSA菌株的检出率及耐药率、常用抗菌药物使用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的AUD,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3年中PA和MRSA痰标本所占比例最高;PA和MRSA的耐药机制复杂,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且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在PA和MRSA的临床应用中,除天然耐药外,多数抗菌药物的AUD高低均会对其耐药性产生影响,抗菌药物的用量越多、时间越长或滥用,都会导致细菌的耐药率增高。结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关键在于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应暂停使用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待其敏感性上升后再恢复使用;或者有计划地、科学地将抗菌药物分批、分期替换使用,以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应用之间的关系,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统计我院2004~2006年的几种病原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对2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5%以上;鲍氏不动杆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其中2种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70%以上,其中2种达90%以上,但复方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仍然对其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原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DDDS具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越高,致病菌的耐药程度越高;但是某些细菌的耐药性与药物的DDDS呈负相关关系。医院应加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重庆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我院1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学检查结果与常见细菌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应用。结果:重庆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以细菌为主。第一位为肺炎链球菌,它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在55.0%左右,5年中有缓慢增加趋势;80.0%左右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儿科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我院抗菌药物的选用以二联为主,98.0%以上为静脉用药。结论:重庆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以细菌为主,其耐药性不容忽视,应重视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及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  邵小将 《医药导报》2009,28(12):1640-1641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16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出的172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敏感性最高的前3种药物是多粘菌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性有增加趋势的是β 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等。结论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建议联合用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限制性使用,以减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0—2014年13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及同期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采用Pearson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头孢噻肟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水平变化与抗菌药物用量存在相关关系,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该院2011年临床分离最多的几种细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联性。方法对2011年我院微生物室对临床标本(血、脓、粪及尿)培养,共检出细菌4865份,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及药敏试验对其进行分析;对比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前6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该院培养出部分细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院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2月在某院儿科住院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联用情况、病原菌种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等项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42%,不合理用药率为4.65%;单一用药使用率为47.04%,二联用药使用率为48.24%,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73.24%;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度最高,占74.45%;共分离优势菌株1 81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50株(41.32%),革兰阴性杆菌1 040株(57.30%),真菌25株(1.38%);肺炎链球菌375株(20.66%),肺炎克雷伯菌394株(21.71%),大肠埃希菌306株(16.86%)为儿科临床主要致病菌;不同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71.52%),肺炎链球菌耐药率最低(21.23%)。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医院革兰阳性菌(G+)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制订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从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用10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产生;对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二代头孢类药物最高。结论:G+耐药水平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正相关,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对我院2009-2011年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进行汇总、分类、排序;用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DDDs2011年比2010年环比下降分别为32.6%、61.4%、63.2%、41.1%、69.6%,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也下降(平均耐药率降幅>37.0%);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2011年比2010年环比上升38.1%;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变化不大,2010-2011年分别为87.6%、88.0%。结论:某些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有一定关系。实行轮换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是遏制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及恢复药物敏感性的简单易行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细菌耐药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药物选择1.1 所选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应相适应 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是G 球菌 ,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它对青霉素常保持敏感 ,所以宜选用青霉素。其次可考虑用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 ,不宜用庆大霉素 ,因为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敏感 ,因而无效。1.2 要考虑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细菌的耐药菌株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抗假单胞菌青霉素耐药 ,淋球菌耐青霉素类的菌株也日益增多。一些曾有效的药物逐年失效 (或减效 )。所以 ,在选择药物时 ,必须考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1.3 要考…  相似文献   

14.
我院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分析2004年我院检验科细菌室的药敏试验,对其分离出的病原菌与相应抗菌药物进行敏感菌、耐药菌统计,并计算耐药率。结果抗菌药物的总耐药率≥50%者10种,占抗菌药物总数近1/3(构成比10/31),总耐药率在30%~50%的抗菌药物有11种,某些抗菌药物的总耐药率不高,但对个别革兰阴性菌高度耐药。结论临床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参考药敏试验,保证用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6,(2):281-284
目的:分析2014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和预防医院感染探讨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4年分离出2 167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2 167株病原菌中64.74%为革兰阴性菌,25.15%为革兰阳性菌和10.11%为真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而未发现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有4.20%~35.71%和19.80%~97.12%的耐药菌株产生;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而对青霉素均有较高耐药性(89.90%~92.86%),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5.34%~85.45%)。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与检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有规律地轮换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福平、异烟肼及其联用时的临床药代动力学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福平、异烟肼均为临床治疗肺结核的一线药物。利福平抗菌谱广 ,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抗菌活性 ,其中对生长缓慢或处于生长间歇期的结核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单独应用时 ,结核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异烟肼对结核菌有高度特异的抗菌作用 ,浓度较高时对增殖期结核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另外对细胞内结核菌也有杀灭作用 ,其作用比链霉素强500倍 ,但结核菌对异烟肼也容易产生耐药性 ,而合用其它药物则可以明显地延缓或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在结核病的化疗中 ,常将两药联合应用 ,不仅可以增强杀菌作用 ,还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本文综述了利福…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7):1299-1303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性变化的相关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2013年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与Ab耐药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量与Ab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医院2009年—2013年间抗菌药物的总DDDs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头孢菌素类药物的DDDs均位列首位,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DDDs持续增高;Ab对于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Ab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美罗培南、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的DDDs呈正相关,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氨基糖苷类DDDs呈负相关,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头孢菌素类DDDs呈正相关(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峻,其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临床上应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利福平、异烟肼均为临床治疗肺结核的一线药物。利福平抗菌谱广,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抗菌活性,其中对生长缓慢或处于生长间歇期的结核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单独应用时,结核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异烟肼对结核菌有高度特异的抗菌作用,浓度较高时对增殖期结核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另外对细胞内结核菌也有杀灭作用,其作用比链霉素强500倍,但结核菌对异烟肼也容易产生耐药性,而合用其它药物则可以明显地延缓或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在结核病的化疗中,常将两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增强杀菌作用,还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本文综述了利福平、异烟肼及其联用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两药临床联合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英  张梅兰 《河北医药》2010,32(11):1466-1467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重要的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应用抗感染药物。抗菌药物在抗感染药物中使用最广泛,如果物使用得当,其疗效确切,可有效的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但如果选药不当或使用方法不合理,会造成病原微生物耐药菌株的增多,给人身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停止对抗生素的滥用刻不容缓。要结合抗菌谱、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一旦明确致病源,则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参考药敏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宏岳  李敏  钟优 《抗感染药学》2019,16(6):964-967
目的:分析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性及其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124例资料,分析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阴性与阳性)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耐药性前5位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前5位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曲松;产ESBLs阴性与阳性菌株结果相似,但耐药性阳性比阴性更高;抗菌药物使用较多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感染性较强,并有很强的多重耐药性,在对抗菌药物的选用方面应建立健全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机制,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