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中(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00例住院患者检测血清(1,3)-β-D-葡聚糖(真菌G试验)结果.结果:真菌G试验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89.9%,阳性预测值74.8%,阴性预测值91.4%,真菌G试验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25,P<0.01).真菌培养灵敏度为48.9%,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71.0%,阴性预测值82.5%,真菌培养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34,P<0.01).结论:真菌G试验的检测方法快速、阴性预示值高.传统的真菌培养耗时长,特异性虽高,但标本取材易受污染.建议临床对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时,同时进行真菌G试验和病原培养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测定(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太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28例,同时进行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异。结果 血清G试验检测的阳性率57.81%(74/128)高于真菌培养阳性率46.88%(6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90.65±22.36)ng/L,健康对照者为(4.36±0.2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真菌培养作为参考标准,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8.30%、81.08%、92.59%。结论 血清G试验,方法简便、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可以辅助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程洁  张晓微  彭玲  王殿超 《安徽医学》2016,37(9):1111-1113
目的 对肺结核疑似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评估G试验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并且高度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60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浆,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同时留取痰液行真菌培养加药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疑似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G试验检测阳性率为56.67%,痰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30)。结论 G试验具有快速、早期、简便等特点,对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临床出现症状疑似真菌感染患者152例,在其抽静脉血做(1-3)-β-D-葡聚糖检测的同时留取血液或痰、中段尿、脓等分泌物标本做真菌培养和涂片分析.有条件时行病理诊断,通过回顾性调查,比较G试验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34.7±16.0pg/ml明显高于临界10pg/ml;使用临界值10pg/ml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9%、89.7%、85.7%和72.9%.结论血浆葡聚糖水平用于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可靠的临床价值,是一种实用的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108例深部组织真菌感染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并对可疑感染标本进行培养.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5.97±2.94)pg/mL,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分别为(99.96±37.04 )pg/mL、(31.27±23.67)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18.49、7.70,P<0.05、P<0.05);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与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11,48,P<0.05).真菌培养法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对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0%及74.07%,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X2=30.13,P<0.01).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适用于早期诊断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引起的临床深部组织感染,可协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用常规方法难以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以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来诊断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价值。方法以G试验方法定量检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可疑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比较其与真菌培养法的差异。结果 5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经真菌培养阳性结果 26例,阳性率为52.0%;血浆1,3-β-D-葡聚糖测法阳性35例,阳性率70.0%,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7.11,P〈0.05)。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为(83.64士31.85)ng/l,健康对照组浓度为(5.097±0.2548)ng/l,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利用G试验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方法简便,结果稳定,阳性率高,可用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邓涛  尹黎波  姚晚霞  权博源  李萌  高腾 《海南医学》2021,32(13):1642-1644
目的 研究G实验和GM实验对咽喉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于西安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38例咽喉部真菌感染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抗真菌治疗前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实验)、血清(1,3)-β-D-葡聚糖抗原(G实验).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血浆(1,3)-β-D 葡聚糖(G 试验)、真菌培养结果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G 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DFI)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 年9 月-2016 年1 月,861 例疑诊为DFI 的患者进行G 试验及真菌培养,分析G 试验与真菌培养对DFI 的诊断效率。结果在疑诊为DFI 861 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DFI 组181 例,非DFI 组680 例。G 试验与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9.27%(252/861)和21.37%(184/8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试验诊断DFI 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9.50%、86.76%、64.29%、96.88%和87.34%;真菌培养诊断DFI 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59.12%、88.68%、58.15%、89.07%和82.46%。结论G 试验在快速、早期诊断DFI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作为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对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抽血作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并同时用乳胶凝集法作血清假丝酵母菌抗原、曲霉菌抗原、隐球菌抗原的检测,同一时间抽取患者血液和留取患者的痰或中段尿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结果血浆(1→3)-β-D葡聚糖的阳性率75.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3.0%,真菌抗原阳性率为10.0%;真菌培养与(1→3)-β-D葡聚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抗原与(1→3)-β-D葡聚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菌培养结果作标准,则(1→3)-β-D葡聚糖的灵敏度为96.8%,特异性为62.2%。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比真菌培养、真菌抗原检测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应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浆(1, 3)-β-D-葡聚糖检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48h以上, 临床确诊均为肺部真菌感染的3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 以33例无真菌感染的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抽取静脉血做(1, 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 将试验结果与病原学诊断结果相比较, 计算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浆(1, 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有32例阳性, 血浆(1, 3)-β-D葡聚糖含量为96.10±12.31pg/ml;对照组患者血浆(1, 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有3例阳性, 血浆(1, 3)-β-D-葡聚糖含量为4.30±1.7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1, 3)-β-D-葡聚糖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性为94.11%、90.90%;血浆(1, 3)-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为91.43%、93.75%。结论 血浆(1, 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具有快速、可靠等优点, 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8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对其血浆G试验检测结果以及不同部位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并计算血浆G试验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血浆G试验阳性率远高于真菌培养法(57.1%vs.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P<0.05);血浆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73.5%、51.6%、44.6%和78.6%。结论:与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相比,血浆G试验简便,快速,阳性率高,阴性预测值较好,但在确诊深部真菌感染时仍有必要结合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判断,提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汪艳  沈翠芬  夏森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7):122-124+128
目的探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早期诊断ICU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108例怀疑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根据出院时临床诊断分为IFI组(42例)和非IFI组(66例),使用G试验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的真菌(1,3)-β-D-葡聚糖浓度,并与传统的真菌培养方法比较。结果 IFI组G试验值为(78.7±32.1)pg/mL,明显高于非IFI组(9.6±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I组患者中,G试验阳性率高达81.0%,高于真菌培养检验方法(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G试验诊断IFI的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92.4%、阳性预测值为87.1%、阴性预测值为88.4%,而真菌培养方法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0.3%、阳性预测值为68.3%、阴性预测值为79.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具有快速、准确、简易等特点,在ICU肺IF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突出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PCT与(1,3)-β-D葡聚糖(BG)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45例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组,选取同期接收的39例疑似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查的4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均行PCT与BG检测,对比各组检测结果。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BG水平较细菌感染组、正常对照组高(P0.05),细菌感染组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深部真菌感染组PC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但低于细菌感染组(P0.05);通过ROC曲线发现,PCT、BG联合检测时敏感度达88.1%,特异度达95.2%,较BG或PCT单独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PCT与(1,3)-β-D葡聚糖(BG)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诊断准确度及敏感度,对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正确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阳性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因G试验阳性而被误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行VDT方案化疗,硫普罗宁保肝,期间出现高热,G试验阳性,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因严重副反应未完成。但停用硫普罗宁后,体温恢复正常,G试验正常。结论G试验因其阳性预测值及特异性低,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时存在局限性,应加深对G试验阳性的认识,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用酸-碱法制备白色念珠菌细胞壁酸碱不溶性β-葡聚糖,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获得结构明确的酸碱不溶性(1,3)-β-D-葡聚糖。方法用沙氏肉汤培养白色念珠菌,经离心收集和干燥后,先后用NaOH溶液和乙酸进行处理,提取酸碱不溶性葡聚糖,采用薄层层析分析、高碘酸氧化分析和红外光谱法测定多糖的基本结构,并计算用该种方法提取的酸碱不溶性(1,3)-β-D-葡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与标准的(1,3)-β-D-葡聚糖红外光谱相比,提取的多糖红外光谱在890 cm-1有特征吸收峰,表明多糖为β-构型;经苯酚-硫酸法鉴定,样品显桔红色,为多糖阳性反应。多糖经薄层层析分析,比较样品与单糖标准品的Rf值,确定多糖的构型为D-型;多糖经高碘酸氧化后,测定消耗高碘酸量和甲酸生成量,从而测定其多糖的主链键型为1,3位键合。经计算酸-碱法提取的酸碱不溶性(1,3)-β-D-葡聚糖效率为20.9%。结论用酸-碱法可以从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中提取到高纯度的酸碱不溶性(1,3)-β-D-葡聚糖,为建立新型高特异(1,3)-β-D-葡聚糖的检测试剂提供关键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具有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患因素的住院患者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资料,依据2008年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学会真菌病研究组(EROCT-MSG)制订的诊断标准,对D-葡聚糖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进行D-葡聚糖检测者共70例,阳性37例,其中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8例,疑诊的9例;阴性33例,其中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D-葡聚糖检测的阈值为≥10pg/ml,敏感度53%,阳性预测值27.1%,阴性预测值93.9%.。结论:血浆D-葡聚糖检测可用于诊断高危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0例设为A组,细菌性肺炎患者40例设为B组,健康者40例设为C组,检测其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结果 A组患者血浆l,3-β-D-葡聚糖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廖志勇 《吉林医学》2013,34(15):2863-2864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对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疑似真菌感染新生儿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比较其与真菌培养法的差异。结果:46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新生儿,真菌培养法20例阳性,阳性率为43.5%;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28例,阳性率为60.9%,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8.0000,P=0.0047)。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6.46±23.68)pg/ml与(38.24±19.35)pg/ml;F=117.8,P=0.0000),而且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亦明显高于培养阴性组(t=-5.5375,P=0.0000)。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是一种早期、快速诊断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1,3-β-D葡聚糖(G试验)联合检测诊断ICU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ICU危重患者106例作为真菌组,非深部真菌感染者519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PCT和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以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真菌组血清中PCT和1,3-β-D葡聚糖含量分别为(0.701±0.22) pg/ml和(37.82±18.43)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38±0.12) pg/ml和(14.96±4.37) pg/ml,两者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组血清中PCT阳性检出率为57.5%(61/106),明显低于1,3-β-D葡聚糖阳性检出率[89.6%(9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深部真菌感染危重患者血清中的PCT和1,3-β-D葡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ICU非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患者,PCT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对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1,3-β-D葡聚糖在真菌感染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真菌感染病例,检测血1,3-β-D葡聚糖水平,并与85例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肾病综合征病例进行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胆固醇、免疫球蛋白G水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水平不同程度升高,加用氟康唑每天6 mg/kg治疗,间隔10~14 d复查49例血1,3-β-D葡聚糖下降至正常水平,2例继予伏立康唑治疗7d后复查血1,3-β-D葡聚糖降至正常.真菌感染组尿蛋白定量每天(155.94±96.55)mg/kg、血白蛋白(12.90±4.60)g/L、胆固醇(10.88±3.5)mmo1/L、免疫球蛋白G(3 412±59)mg/L;合并其它病原感染肾病综合征组尿蛋白定量每天(90.00±21.15)mg/kg、血白蛋白(19.30±5.60) g/L、胆固醇(6.88±1.50)mmol/L、血清免疫球蛋白G(4 719±56)mg/L,血1,3-β-D葡聚糖水平在正常范围.结论:血1,3-β-D葡聚糖检测作为真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部分肾病综合征患儿在真菌感染控制后尿蛋白转阴,无需调整激素剂量或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合并真菌感染患儿的免疫球蛋白G水平明显低于合并其它病原感染组,尿蛋白定量明显增高,血白蛋白水平明显减低,高脂血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