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味的归经最早见之于《素问·五藏生成篇》谓:“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至真要大论》谓:“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宣明五气篇》明确指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自《素问》提出了五味的归经后,历代医家沿用至今,载于中医院校  相似文献   

2.
五味与五脏归经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药大辞典》为依据,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分析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再结合五味的主要功效,认为辛味主入肝、脾、肺经,苦味的主要功效,认为闹事示主入肝、脾、肺经,苦味主入肝经,甘味主入肝、脾经,酸味主入肝、脾、肺经,咸味主入肝、肾经,与传统认识的五味入五脏有所不同;所有药物总的倾向入肝经,还认为心欲甘、苦,肝欲苦、甘,脾欲甘、辛,肾欲甘,而不同于《素问》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碱。  相似文献   

3.
“五味所入”又称为“五入”或“五味所合”,是指中药中的辛、甘、苦、酸、咸五种药味分别依次归属于肺、脾、心、肝、肾五脏.“五味所入”最早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它是指导中医临证用药、中药归经以及食疗的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自先秦战国时期提出后,历代相传,至今仍受到中医药界的重  相似文献   

4.
浅谈《内经》“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五味,就是药食物的辛、甘、酸、苦、咸5种味,实际上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五官即五脏,合五行配属关系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相似文献   

5.
一、探源流,沈氏集诸贤大成归经理论早在《内经》书中始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首先提出药物有五味所入。“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表明药物的五味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密切联系,并对机体组织的不同部位具有选择性,这对于后世“归经”的创立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最早的本  相似文献   

6.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7.
五味有酸、苦、甘、辛、咸之分,由于各有偏性,故对五脏的滋养作用也不同。如《灵枢·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因同时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而得名。根据中医“五味入五脏”的基础理论,五味子五味俱全,五行相生,对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能发挥补益、平衡作用,是一味功效奇特的名贵药材。  相似文献   

9.
正时下,"重口味"经常成为朋友之间互相戏谑的调侃之词,有的是无辣不欢,有的是嗜甜如命,还有些人从不吃苦,殊不知,在任性地满足着自己味蕾的同时,五脏却遭了殃。中医学认为,咸、甘(甜)、酸、苦、辛(辣)分别与人体的肾、脾、肝、心、肺相对应,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但是如果五味过量,便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器,招致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时下,有些人的饮食习惯是过于偏食,对于酸甜苦辣咸各有偏爱。有的是无辣不欢,有的是嗜甜如命,还有些人从不吃苦。殊不知,在任性地满足着自己味蕾的同时,五脏却遭了殃。中医认为,酸、甜、苦、辣、咸,对应的是肝、脾、心、肺、肾,各有其作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  相似文献   

11.
    
任宏丽 《养生月刊》2017,(6):512-513
酸,小篆写作醇,《说文解字》曰:“酸,酢也.从酉夋声.关东谓酢曰酸.”“酢”就是古代醋的别称,纯度没有现在高,更像酸味的饮料,“酸”由酢,进而引申指酢的味道.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酸是重要的五味之一.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相应,分别是“酸入肝”“辛人肺”“苦人心”“成人肾”“甘人脾”.古时人认为,酸在四季中与春气相应,在人体脏腑中与肝相对,而在“东西南北中”五方方位中则与东方相呼应.  相似文献   

12.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大泻五脏方”为大泻肝汤、大泻心(包)汤、大泻脾汤、大泻肺汤、大泻肾汤,五方用药仅一味之差,共同药物为:枳实(酸)、黄芩(苦)、甘草(甘)、生姜(辛)、大黄(咸),在此基础上,大泻肺汤加了葶苈子,因葶苈子味咸,为金(肺)之体味,体味为泻,又为火之用味,火克金,起到泻肺的作用;大泻肝汤加了芍药,芍药味酸,为木(肝)之体味,又为金之用味,金克木,起到泻肝的作用;大泻心(包)汤加了黄连,黄连味苦,为火(心)之体味,又为水之用味,水克火,故而泻心;大泻脾汤加了附子,附子味辛,为土(脾)之体味,又为木之用味,木克土,制约脾的功能;大泻肾汤加了茯苓,茯苓味甘,为水(肾)之体味,又为土之用味,土克水,起到泻肾的作用。“大泻五脏方”中相同的药物,包含酸、苦、甘、辛、咸五味;单加药物以所不胜之味泻己之实,以制约本脏之气太过,充分发挥了中药五味对人体气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引经药,一般解释为“引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医医病书》云:“药之有引经,为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响导也。”金·张元素称之为“引经报使之用”。《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金元时期张元素、李杲首次提出“引经药”理论,认为某些药物不但能作用于某经,倘入配方中,还能将本来不主归或不归疾病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梁代陶弘景所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其中包括一幅中药组方配伍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五脏虚实辨证(肝心脾肺肾)和五味补泻配伍(辛咸甘酸苦)理论体系,以中心对称的五边形表示,其中每一脏均有其固定对应的“体”味(泻),“用”味(补)和两者合化的“化”味(调和)。其中,酸泻肝、辛补肝、酸辛化甘缓肝,苦泻心、咸补心、苦咸化酸收心,辛泻脾、甘补脾、辛甘化苦燥脾,咸泻肺、酸补肺、咸酸化辛散肺,甘泻肾、苦补肾、甘苦化咸润肾。该研究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分析“汤液经法图”五脏之间“体”味,“用”味和“化”味之间的固定关系,建立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基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群表示,应用矩阵计算方法和群论推导五脏“体”味,“用”味,“化”味与五行生克间的关系,拓展三维空间向量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五味化合的数学算子。结果与结论:“汤液经法图”中五脏“体”味,“用”味,“化”味所代表的泻、补、调和作用与五行生克存在映射关系,通过研究建立的五味化合数学算子,可以诠释五味化合的固定搭配。采用这种算法,可以清晰地阐释10首代表性经方的五味补泻功效特点。  相似文献   

15.
《内经》中有关饮食护理方面的多,本文作点滴滴论述颇探讨。一、为养生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生理及养生保健方面,首先将饮食按五行学说分成酸、苦、甘、辛、成五类,“粳米牛肉枣葵皆甘,……皆辛。”同时将五味分属五脏,指出饮食五味进入胃后,各归其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故和五味。”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终年,度百发乃去。”以及“毒药改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相似文献   

16.
中医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其相对应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五色,相对的脏腑分别是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对应的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五味。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曾谈到:“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气增,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指出饮食药饵,食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各有归属。若五味有所偏用,则气有所偏盛,常  相似文献   

18.
一、饮食五味,生命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说明饮食五味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血阴阳化生之源。《内经》认为,饮食五味与五脏功能攸切相关,谷、肉、果、菜虽食之入胃,然其五味又各归所喜、各有所入,以养五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  相似文献   

19.
吕悦  石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5-1916
以“消”、“消渴”、“渴”为检索词,检索出《本草纲目》中所有相关中药,并进一步筛选出有治疗消渴的药物。对这些药物的归经、五味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归经中肺、脾、胃、肝有显著性差异,五味中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草纲目》中治疗消渴的基本用药规律是:①用药的归经主要是肺、脾、胃、肝、肾为主。②五味主要以甘、苦、酸为主。  相似文献   

20.
晓虹 《家庭中医药》2005,12(6):35-35
我们的日常食物大多具有酸、甘、苦、辛、咸等五种滋味,但你可知道食物的滋味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吗?中医认为,食物的五味对人体的五脏各有作用。《内经》中有记载:“五味各走其所喜,各味酸,先走肝,各味苦,先走心,各味甘,先走脾,各味辛,先走肺,各味咸,先走肾……”可见五味的脏腑归属和作用,早就为医家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