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氯胺酮基础麻醉+神经阻滞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胺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基础麻醉药,也是小儿手术麻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氯胺酮麻醉的患者常呈意识和感觉分离的“分离麻醉状态”。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氯胺酮用量的增加,术中、术后常伴有精神运动性反应出现(如幻觉、头痛、头晕、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噩梦等)和苏醒时间延长口,这主要与氯胺酮促进大脑海马Aell释放有关,并与氯胺酮的使用剂量成正比。我科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神经阻滞下行小儿手术麻醉,既可减少氯胺酮用量,又能取得平稳而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小儿手术的麻醉中,氯胺酮是最常选用的药物,而单纯使用氯胺酮不良反应较突出。我们将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微泵复合麻醉与传统的氯胺酮地西泮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做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供基层医院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氯胺酮七氟醚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的运用,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例小儿手术行氯胺酮七氟醚静脉复合麻醉。结果用七氟醚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给予氯胺酮,观察麻醉效果及其麻醉安全性。结论氯胺酮七氟醚静脉复合麻醉其诱导及苏醒快,麻醉平稳,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波动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常用到,因其麻醉维持时间较短,术中需多次追加,如累计使用量过大可导致苏醒延迟。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小剂量氯胺酮麻醉辅以臂丛神经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及处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氨胺酮麻醉广泛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但近几年异丙酚也被广泛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且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适合要幼儿手术时有报道,本文旨在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但单用氯胺酮麻醉有较多的并发症。本文就小儿肛肠手术中氯胺酮-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用氯胺酮麻醉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和新生儿的肛门、会阴及腹股沟部手术麻醉平面达T10即可满足手术,以前我院常采用氯胺酮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氯胺酮麻醉用量个体差异大,呼吸道分泌物多,静脉注射常有呼吸抑制或停止,时有险情发生[1]。术后必须等待患儿清醒方可送回病房。连续硬膜外麻醉操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氯胺酮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故,使氯胺酮麻醉真正成为手术患儿的福音,现将我院2000~2005年氯胺酮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独使用异丙酚或异丙酚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优缺点。方法:选择115例门诊宫腔镜手术病例,分4组:①异丙酚组;②异丙酚+氯胺酮组;③异丙酚十芬太尼组;④异丙酚+咪唑安定组。比较每一组病人的心率、血压变化、出现严重低氧、体动、苏醒、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异丙酚+氯胺酮联合应用对心血管、呼吸影响较小,两者联合应用可减少异丙酚用量且可以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结论:认为门诊宫腔镜手术,术中对病人的BP、HR、R、SpO2进行严密监测,用异丙酚+氯胺酮麻醉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氯胺酮-咪唑安定泵注静脉全身麻醉在成人短小体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86例ASAⅠ~Ⅱ级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其中行体表清创缝合术120例,切痂植皮术216例,局部脓肿切开术50例,采用氯胺酮-咪唑安定复合液泵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等的变化及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较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氯胺酮-咪唑安定泵注静脉全身麻醉用于成人短小体表手术,是一种较安全、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救治广泛额颞部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对 75例经CT扫描诊断的单侧额颞部广泛脑损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采用额颞马蹄形切口普通骨瓣开颅 (常规术式 )和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 (组合术式 )。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 ,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组合术式组恢复良好率优于常规术式组 (P <0 .0 5 ) ;术中脑膨出发生率较常规术式组有所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昏迷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结论 :组合术式额颞大骨瓣开颅切口设计符合美容要求 ,减压充分、合理 ,能有效改善脑循环 ,显著改善广泛额颞部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方钿德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33-234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6.7%,显著高于对照组(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重残、植物状态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并去除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结果 47例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16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需他人照顾,7例长期卧床,3例植物生存状态,死亡9例.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缓解脑干受压,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行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对照组行40例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如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呼吸异常、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及传统手术入路治疗 10 2例严重额、颞部脑损伤患者。结果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 5 6例 ,病死率为 35 .72 % ,JennetⅤ级治愈率为 41.0 7% ;经传统额颞瓣治疗 46例 ,死亡率5 6.5 2 % ,JennetⅤ级治愈率为 2 1.7%。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标准大骨瓣开颅大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 18例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之处在于皮瓣走行 ,丢弃的骨瓣大小 ,病灶清除后减张缝合硬膜。结果  18例中恢复良好 10例 ,中残 1例 ,重残 1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 2 2 %。结论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有效方法 ,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比较具有皮瓣设计更合理 ,减少了外减压的盲目性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钟斌  单万平  张龙  刘凯 《中外医疗》2012,31(15):13+15-13,15
目的探讨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治疗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对照组根据具体情况行额颞瓣或颞顶瓣,骨窗大小约7cm×9cm,硬膜放射状剪开,人工硬脑膜覆盖脑表面。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和预后良好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切口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效果,并与分次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比较。方法53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取冠状切口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组28例行分次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脑膨出率[16O%(4/25)]明显低于对照组[321O/o(9/2s)]。手术结束后瞳孔缩小率观察组[r2OO/00s/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9%(12/28)]。术后随访6个月预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观察组预后良好或中残16例(64o%),重残、植物生存状态5例(20o%),死亡4例(I6o%);对照组预后良好或中残9例(321%),重残、植物生存状态11例(393%),死亡8例(286%)。两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率、术后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冠状切口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减少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有效减轻或解除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CT扫描在开颅患者术后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实施开颅手术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将其分为A组(n=40)和B组(n=120),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统计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术后发现颅内出血的时间,同时分析术后早期CT扫描中颅内出血的影像特征。结果A组疾病类型分布、术中行脑室外引流、术中出血量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行脑室外引流、术中出血量、高血压病史为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中术后7例经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术后颅内出血CT检出率4.37%(7/160),其中5例发生于基底节区(71.43%),发生于丘脑、小脑各1例(14.29%、14.29%);术后首次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概率3.75%、无颅内出血相关临床表现;行常规术后首次头颅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概率0.62%低于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4.37%(P_10.05;P20.05);开颅术后6h内、6h-24h、24h后首次头颅CT检查发生颅内出血概率分别为2.50%、1.2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颅患者术后早期(术后6h内)行CT扫描对诊断颅内出血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应尽快行CT扫描排除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冠状双额开颅,观察组行单侧额颞部开颅,比较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输血量、嗅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精神障碍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嗅神经损伤及精神障碍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无死亡患者,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颅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及神经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