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源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缺血性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由于颈部因各种急慢性损伤或颈椎退变导致颈椎稳定失调而产生的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错缝、错位。生理曲度改变,颈椎侧弯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到压迫、挤压、扭曲,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使该动脉供血区发生的一系列综合病理症候群。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性眩晕又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原因为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所致。2001年以来,运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椎体内外平衡失调影响椎动脉而出现的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耳鸣、头颈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为主,严重者可发生猝倒、昏厥,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推拿治疗椎动脉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系因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所致。近几年来,笔者对椎动脉性眩晕施以推拿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进行颅多普勒(TCD)对比性检查,结果表明:推拿对颈椎病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高波  郭俊  黄有荣 《中医正骨》2009,21(11):23-25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系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因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因为这些症状的发生根源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国内又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6.
正颈性眩晕是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的骨性增生形成机械性挤压刺激颅外颈动脉指痉挛或旋转扭曲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症候~([1]),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等。本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眩晕,患者常以眩晕为主诉就诊。患者多以快速的颈项部前伸后屈,左右旋转等动作后出现,头晕眼花,感觉自身或视物  相似文献   

7.
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秀生 《河北中医》2009,31(10):1526-1527
颈椎病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临床上将其分为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混合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引起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椎动脉或支配颈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循环障碍和颅内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电脑普及、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机遇增加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等因素,使CSA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CSA的治疗,中西医方法众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挑刺法为主,辅以传统的电针治疗,获显著疗效,尤其对大脑前后中动脉血流力学改变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及动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X线片、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X线影像、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中颈椎生理曲度、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片及动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X线片、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X线影像、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片中颈椎生理曲度、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变性、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椎动脉变形等因素引起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笔者采取针灸按摩的治疗方法,疗效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多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椎体内外失衡影响椎动脉而出现的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症状主要有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猝倒等。笔者根据"腧穴热敏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椎增生、生理曲度改变等颈部病变的压迫或刺激而发生痉挛或扭曲并导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是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它是因钩椎关节蜕变、增生、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椎间孔缩小,压迫椎动脉,致使椎动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韧带肥厚、钙化、软组织劳损压迫交感神经,致使椎动脉痉挛、缺血,引起头晕、头痛、耳聋、耳鸣、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卒倒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斌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42-94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4,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基本病理改变多认为是颈椎椎间孔狭小、椎动脉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椎动脉管壁增厚,并由此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近期有关资料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是椎动脉及椎神经丛受到压迫而引发激惹,导致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应供血区的微循环功能障碍,支配前庭神经核的细小动脉和内听动脉痉挛缺血,故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本病治疗的重心应放在改善椎动脉的供血,解除血管的压迫,松解椎动脉痉挛,纠正颈椎解剖位置的失常上。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创造了“倒悬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由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骨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颈部活动受限,伴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记忆力减退、耳鸣或听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由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骨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颈部活动受限,伴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记忆力减退、耳鸣或听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此病是临床上的常见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多好发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的人群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小关节位移、颈部肌肉痉挛等因素刺激椎动脉的颅外段,导致椎动脉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文妍  孟智宏 《河北中医》2012,34(12):1900-1903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四周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的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椎动脉型  相似文献   

20.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动脉:两侧的椎动脉90%左右大小不等,左侧者常较大。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后,穿行第六颈椎横突孔至第一颈椎横突孔,垂直上升,经枕骨大孔入颅腔,沿延髓腹侧面向前向内,在桥脑下缘左右两条椎动脉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支配脑的后半部,包括小脑、脑干、丘脑后半部、枕叶和颞叶的一部分。主要分支: 1.小脑后下动脉:为椎动脉颅内段最大的分支,自两侧椎动脉汇合处之下1.2——2厘米处外侧壁发出,相当于橄榄体下端。发出后绕过橄榄体下端向背侧,沿舌咽神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