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公众自救互救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探索现场自救互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方法2020年1月-2020年4月随机抽取江苏省南京市5个社区528位居民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包括社区居民自救互救普及现状满意度、获得自救互救技能的途径,自救互救认知情况等,利用SPSS23.0统计分析社区居民对于现场自救互救态度、知识和技能现状的认识。 结果大部分社区居民对我国目前的现场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普及现状是满意的,仍有11.55%的居民不满意。居民接受现场自救互救知识的途径多样,其中新媒体(微信、微博、互联网、急救科普)途径比例最多,占37.88%。现场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困难原因调查中,居民学习主动性差比例最大,为33.47%,其次是社会不够重视占28.76%,开展培训方式不吸引人占21.32%,获取途径偏少占16.45%。大部分居民能够掌握心肺复苏基本知识,但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锐器刺中大腿后的处理、脚扭伤的现场处理等其他自救互救基本知识有待提高。心绞痛现场处理、卒中现场处理和抽搐现场处理完全不知道比例较高,分别为41.10%、44.13%、40.53%。62.69%的居民希望接受心肺复苏自救互救培训。 结论社区居民对现场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现状较为乐观,除心肺复苏外,其他自救互救知识和现场处理技能有待提高,可采取居民接受途径最多的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和培训,全面提高公众现场自救互救素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掌握的情况及自救互救理念的知晓情况,为安全管理及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企业380名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1)员工安全意识比较强,既往培训存在不足:超过90%在工作中会在意个人安全,积极处理遇到的危险情况。96.5%认为安全培训有必要,超过80%选择单位培训是获取安全知识的重要方法。(2)员工自救互救意识和知识掌握情况较差:66.1%的员工平时能做到主动学习安全健康知识。95.4%遇到意外伤病选择拨打120,11.3%在同事出现意外伤害时选择了"我能救护";56.6%听说过"白金十分钟"。(3)安全培训的建议和意见:65.8%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在既往培训基础上加入医学基本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培训;注重培训方法:结合实例或现场讲解培训等。结论在既往培训基础上应注重医学基本急救知识、白金十分钟理念和知识体系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西省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的逃生及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对山西省4个区县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知识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过95%的被调查对象家里没有灭火器和逃生包,且没有与家人进行过逃生演练;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事件的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率分别为30.2%、16.6%和29.1%,其中城市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5或P0.01);城乡、家庭人口数及是否知晓家庭应急准备四步骤是灾害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应急准备在灾害事件应急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今后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健康教育;灾害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率较低,有待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4.
郑凡  吕文彬 《中国校医》2015,29(2):148-149
目的调研本校教职工对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知晓现状及普及需求,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制定急救知识的普及对策。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各部门教职工50名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结果多数教职工对急救知识知晓较少,缺乏自救与互救意识。结论应加强教职工急救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沧州居民目前的院前自救互救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探讨加强沧州居民院前自救互救技能的重要性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选择的人群为客运司机,普通社区居民,学校学生等共2100人,对其进行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对其中的900名参与研究的人员通过发放自制问卷的方法,了解其培训前和培训后的院前自救互救技能知晓率。结果:在经过相关培训后,参与调查人员的院前自救互救技能掌握成绩相比培训前得到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沧州居民加强其院前自救互救技能培训,能显著提高居民自救互救技能的知晓率,使人们自救互救的意识增强,效果显著,值得在各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我国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急危病发生时能现场施救的措施较少,因此对非专业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在倡导全民参与的院前急救中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了解商丘市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现状,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合理的急救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5-01-2017-05-01商丘市梁园区和睢阳区作为研究区域,每个区抽取2个社区做为研究场所。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将2个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急救知识学习需求问卷3部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居民性别(χ~2=0.177,P0.05)、年龄(χ~2=8.260,P0.05)、文化程度(χ~2=7.847,P0.05)、职业(χ~2=5.782,P0.05)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干预组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得分为(14.23±1.58)分,高于对照组的(9.11±2.31)分,t=-17.66,P0.01;急救态度得分为(24.17±2.04)分,高于对照组的(19.11±3.10)分,t=-17.45,P0.01;急救行为得分为(30.41±2.24)分,高于对照组的(27.45±3.58)分,t=-10.21,P0.01。干预组居民知晓率随活动开展时间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5。结论通过急救培训能提高社区居民的院前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院前急救培训的形式应多元化,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居民对自救互救体系的知晓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结合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和社会应急救援等任务实践,探讨新形势下官兵对卫生防疫防护知识的需求,并就部队卫生防疫防护知识教育、现场应急救援技术普及、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等提出几点建议:(1)必须高度重视卫生防疫防护知识普及教育;(2)根据任务需要及时制定行动指南和规范;(3)注重各级指挥员现场救援技术教育培训;(4)切实加强自救互救技能训练;(5)加大现场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力度;(6)根据任务需要及时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急性中毒救治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宣传海报、专家讲座、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对不同社区居民开展急性中毒救治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共调查550人。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居民急性中毒救治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994、24.151和91.296,P〈0.05)。经常看到或听到有关急性中毒救治知识宣传的公众仅占23.48%,调查问卷平均分为(6.27±1.33)分(满分10分);公众选择获取急性中毒救治知识的途径中,前3位的依次是电视(83.52%)、报纸(61.17%)和广播(60.61%);通过宣传海报、专家讲座、发送手机短信3种方式干预,居民急性中毒救治知识得分明显提高,总体提高率为38.42%,3种不同形式干预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980、17.791和17.741,P〈0.05)。结论急性中毒救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城市居民应对灾难的能力和脆弱性,明确城市人群灾难医学知识水平及培训需求。[方法]在上海市杨浦区随机抽取5个社区,再按不同年龄组的人口比例进行分层抽样,共抽取1 700名社区居民,应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获得1 643份信息完整的调查表。[结果]89.0%的居民认为应该了解和掌握灾难医学相关知识。"核泄漏事件防护措施"和"高层建筑火灾"问题回答正确率均达到80%以上,而"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回答正确率不到40%。目前社区居民获取灾难医学知识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网络(52.1%),通过学校教育获取仅为5.3%。社区人群最希望通过讲座(72.4%)方式获取"灾难急救技术"(60.1%)和"灾难医学基本原理"(57.8%)知识。[结论]学校教育在灾难相关知识普及方面存在缺欠,可能导致居民普遍缺乏灾难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强学校教育中对灾难相关教育,定期组织社区灾难医学知识普及和模拟演练有望降低灾难的人群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内容与方法规范。方法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专家小组讨论基础上编制咨询问卷,向12名应急相关领域的专家发放问卷,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培训内容与方式规范。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增加了1项一级指标和8项二级指标,删除7项二级指标,并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合并与修改,最终确定了7个维度36个条目的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内容与方式规范。专家对一级指标的Kendall′s W值为0.258(χ~2=19.90,P=0.047),对二级指标的Kendall′s W值0.245~0.399(χ~2=94.21~166.68,P=0.000),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公众培训方式可选择自学材料、专家讲座、现场实操和知识竞赛,并根据不同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结论构建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内容与方法规范,指导公众分级培训工作,进一步优化公众急救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睿  肖琴  曹若湘 《现代预防医学》2016,(19):3523-352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校医应急知识水平、应急教育需求,为改进应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朝阳区所有公立中小学校,每个学校抽取一名校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99人参加调查,男性112人(56.3%),女性87(43.7%)人;平均年龄(33.9±7.97)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为主,为81.8%。应急知识平均分为(0.73±0.15)分;其中火灾相关知识掌握最好,得分为(0.92±0.17)分,急救相关知识得分最低,为(0.06±0.13)分。女性在地震、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救相关知识方面得分均高于男性(P<0.05)。应急教育需求主要为地震(83.9%)、交通事故(80.4%)、传染病(79.9%)、火灾(75.9%)和食物中毒(64.3%)等相关应急知识。结论 朝阳区校医应急教育内容与需求基本一致,需提高培训/演练频次和扩展培训/演练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江西省大中专院校健康教育教师的艾滋病认知状况和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的建议。 [方法 ] 2 0 0 3年 1月对江西省部分大中专院校的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 84人 ,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 85 .7分 ,但对个别专业知识认识不够 ;90 %以上教师愿意承担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相关教育工作 ,认为当地健康教育重点人群是大学生 ,工作中的主要困难是领导不重视 ,缺乏合适的教学资料 ;多数人希望得到有关教育技巧方面的培训。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 ,重点培训教育技巧 ,社会各界和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缪金华  周爱萍  姜荣明  沙汝明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76-2377,2380
目的了解昆山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职工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及行为现状,为指导学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全部13所流动人口子女民办学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各校抽取小学1~6年级班主任、任课老师及行政后勤人员20名,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232名教职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行为总正确率为75.8%。14道知识题中有关流行性腮腺炎、最易发生的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时限及第一责任人等4题正确率均低于50%,仅有2题高于90%;所调查10项防控行为,在指导接种疫苗、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及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等3个方面正确率都低于80%。结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行为正确率较低,其知识水平亟待提高,预防控制行为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嘉定区1998~2004年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汤建英 《职业与健康》2006,22(8):561-563
目的为了解嘉定区农药中毒发生的特点,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对1998~2004年上报的“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共发生农药中毒699例,死亡75例,中毒病死率为10.73%。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10例,占15.74%;非生产性农药中毒589例,占84.26%;死亡75例,中毒病死率为12.73%。生产性农药中毒季节性比较明显,以第3季度为主;引起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由于药液沾染衣服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消化道途径进入人体为主;引起死亡的原因以自杀、误服为主。结论嘉定区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因此必须加强农药的危害性及相关防护知识的的宣传,重点人群是农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学教师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和需求,为预防儿童铅中毒干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大理市城区16所小学的43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儿童铅中毒认知水平问卷,测评小学教师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情况。结果小学教师对我国儿童铅中毒的流行势态、污染源的认识相对不足,对儿童铅中毒污染来源及危害防治知识的认知存在文化程度差异,小学组与中专及以上各组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0%的小学教师认为有必要在幼儿园、学校开展儿童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并愿意接受儿童铅中毒知识的专门培训。结论对小学教师进行定期、系统的儿童铅中毒知识培训,有助于预防儿童铅中毒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Occupational poisoning with pesticides is comm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ecause farmers are often under trained, illiterate and consider it impractical and expensive to use safety equipment, especially in tropical climates. Greater benefit of education programs on prevention can be obtained if initiated in areas having higher occurrence of poisoning. Hence,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occurrence of poisoning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among pesticide handlers in areas having high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poisoning. Methods Two villages of Udupi district of South India were identified by spot mapping and targeted for a public education program on safe handling of pesticides, the impact of which was assessed using a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 questionnaire. Education was provided using a structured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program to 74 pesticide handlers. Three point KAP assess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baseline, immediately after training and after 1 month of training. Nonparametric Kruskal–Wallis tests and Friedmann tests were used to compare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between groups. Results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 related poisoning was 33% and common in three villages of the district. The average baseline KAP score of 30.88 ± 10.33 improved after education significantly (P < 0.001) at first follow-up 45.03 ± 9.16 and at second follow-up 42.9 ± 9.54. A decline of scor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follow-up may be attributed to decline in knowledge retention. Demographics like gender, literacy and presence of children affected KAP score and there was no influence of geography, age or frequency of pesticide use. Conclusions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mong pesticide handlers improved the KAP score for safe pesticide handling. We recommend that continuou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r agricultural workers will promote awareness and minimize the hazards of occupational pesticide exposu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探索对该人群的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2006年10~11月,对深圳市盐田区25家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后分别调查543人和577人,以此评价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结果]在调查的15个问题中,培训前有7个问题的知晓率低于50%,其中最低的只有17.31%;培训后相同问题的知晓率低于50%的只有2项,且最低为43.50%。其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讲座和张贴宣传画,分别占63.60%、43.15%和28.77%。培训后从业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会香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35-1837
目的了解北京市郊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对化疗药物使用中的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北京市郊区4家二级综合医院232名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郊区综合医院护士对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总答对率为76.3%。肿瘤科与非肿瘤科护士化疗知识水平存在差异(t=2.80,P0.05);接受过岗前培训的答对得分高于未经过培训人员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5);不同学历、职称的护士化疗防护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岗前培训,加强化疗防护临床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化疗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传会  刘弢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11):683-684,687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2007至2008年农药中毒情况的分析,探讨该地区农药中毒的严重程度、中毒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收集该市2007至2008年度农药中毒全部报告1101例,对病死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市共发生急性农药中毒1101例,死亡55例,总病死率5.00%。中毒死亡以35~55岁年龄组最高(39.33%),男性和女性的中毒病死率分别为4.42%和5.60%。引起中毒的农药以有机磷杀虫剂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夏、秋季高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无明显季节性。[结论]该市急性农药中毒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减少使用和替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毒农药,加强农药使用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加强农村人口的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农村医疗机构院前急救水平,以减少急性农药中毒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