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辨清合理的书名。方法 :通过追本溯源、分析比较、旁证等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 ,研究全书内容构成 ,以名实相符、名正言顺为准则 ,确定全书的合理名称。结果 :分析清楚全书内容构成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多种书名的客观情况 ,提出该书的合理名称。结论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由药性赋、珍珠囊(此指“韵语珍珠囊”)和补遗 (含珍珠囊的补遗内容和药性赋补遗 ) 3大部分构成 ,故称《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为妥 ,称《珍珠囊药性赋》可以区别于其他名为“药性赋”的著作 ,径呼“药性赋”为简称 ,书名中有“炮制”二字则因书中含较多炮制内容 ,至于带有“雷公”云云 ,则系托名 ,但“雷公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赋”等已成通俗习惯称呼。  相似文献   

2.
王今觉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1):692-693
目的:辨清合理的书名。方法:通过追本溯源、分析比较、旁证等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研究全书内容构成,以名实相符、名正言顺为准则,确定全书的合理名称。结果:分析清楚全书内容构成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多种书名的客观情况,提出该书的合理名称。结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由药性赋、珍珠囊(此指“韵语珍珠囊”)和补遗(含珍珠囊的补遗内容和药性赋补遗)3大部分构成,故称《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为妥,称《珍珠囊药性赋》可以区别于其他名为“药性赋”的著作,径呼“药性赋”为简称,书名中有“炮制”二字则因书中含较多炮制内容,至于带有“雷公”云云,则系托名,但“雷公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赋”等已成通俗习惯称呼。  相似文献   

3.
李柳骥  肖红艳  张戬  丁杰  严季澜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81-1283
《淑景堂药性赋》是清·李文锦仿照金·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总赋》体例撰写的一部本草歌赋.比对两书内容、统计所载药物,发现二书内容上没有太多继承性.《淑景堂药性赋》中48%的药物均与《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不同,且所载寒性药物比例最高,以实用性作为增减药物的标准.作者对药物的增减、药性的调整显示了其个人用药习惯及地域、时代的影响,推测其为清代温病学派发展过程中一位擅用寒凉药物的地方医家.  相似文献   

4.
《药性赋》不是金·张元素著作,不同于《东垣珍珠囊》,从所述药性分析,《药性赋》成文年代晚于金·张元素,晚于元·李杲,著者并非金·张元素,亦非元·李杲,而是明·严萃。  相似文献   

5.
研究统计分析《药性赋》收载的248种中药,与《中国药典》2010版药性进行对比分析,对药性表述不同的中药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药性赋》撰者在金元时期对中药药性的认识,与现代理论有较高的接近度。随着历代医家对药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并积累发展,《药性赋》部分中药药性表述与《中国药典》不符,现将药性表述不同的中药列出,为学习《药性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药超分子化学探究均为苦寒之性的大黄-黄连配伍后,药性反而趋于平和的物质基础。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扫描/透射电镜表征大黄-黄连合煎液中超分子的形态学特征。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超分子部位化学成分组成及该部位和黄连单煎液药效成分溶解释放过程,并利用感官评价、电子舌、小鼠腹泻模型和病理指标评价大黄-黄连单煎液与配伍合煎液的“苦-寒”药性差异。大黄-黄连共煎煮时蒽醌/鞣质类成分与生物碱类成分相互作用聚集形成尺度为400 nm左右的超分子,超分子的存在延缓以小檗碱为代表的有效成分溶解释放过程;与单味药(灌胃4 g·kg^(-1))苦寒之性峻猛相比,二者配伍(灌胃8 g·kg^(-1))“苦-寒”之性得到明显缓和。大黄-黄连配伍合煎中有效成分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影响中药汤剂有效组分的溶解、释放过程进而缓和“苦寒”之性,这为揭示大黄-黄连配伍科学内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最早以歌赋文体的形式见于《针灸大全·金针赋》,操作方法散见于原文全篇,现代“烧山火”与“透天凉”针刺法即源于《金针赋》.但操作方法繁琐复杂,与原法有所不符,笔者认为源于现行教材在对原赋文的解读上有欠准确和恰当的地方,对此将逐条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20,(1):18-22
黄连配黄芩是苦寒燥湿药物相须配伍的经典药对,《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黄连黄芩药对的方剂共9首,涉及条文12条,共12个症状,依次是:心下痞(5次)、下利(4次)、呕吐(3次)、肠鸣(3次)、心烦(2次)、出汗(2次)、干噫食臭(1次)、失眠(1次)、出血(1次)、恶寒(1次)、喘(1次)、狐■(1次)。症状不同,配伍的药物选择也各不相同。量效关系方面,黄连在清心火、安心神时用量最重,达到四两,辅以黄芩二两,二者比例为2∶1;治疗病机以湿热为主的呕吐、下利时,黄连、黄芩的剂量均为三两,二者比例为1∶1;治疗寒热错杂痞证时,黄连仅用一两,黄芩仍为三两,二者比例为1∶3;治疗无形邪热阻滞中焦之热气痞或出血证,黄连、黄芩用量仅为一两,二者比例为1∶1。黄连、黄芩各自的剂量大小与两药在全书中的用药规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药对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是历代医家临证用药经验的升华。黄连、黄芩均为苦寒燥湿的代表药物,皆可清热泻火解毒,前者善清中焦湿热,后者长于清中上二焦湿热。二药常相须为用,为临床常用药对。在《伤寒杂病论》中,含有黄连黄芩药对的方剂共9首,涉及条文12条,共12个症状。  相似文献   

10.
心肾相交有赖于营卫的运行,即卫气根于肾命,滋养于中焦而开发于上焦,自下而上使肾气上腾交心,使心气下行交肾。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贯,相互交通,因而起到了交通心肾,传递水火的媒介作用。在病理上,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标幽赋》文法及上下文,结合窦汉卿学术思想综合分析,认为《标幽赋》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中水木代指五输穴,全句意为下手针刺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气血盛衰的状况,以五输穴为根基,或补或泻,则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四大经典之一。总揽全文,其虽详于医理、针刺,而略于方药。但所留存的药学理论以及十三方为后世的药学及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药学理论的论述主要是气味学说和五味学说,在五味学说中,《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并且根据五行学说,把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提出了“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  相似文献   

13.
古人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都是经过不断的摸索、辨证和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作为传统中医药材,枸杞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限于历史条件或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它的认识有所不同。"离家千里,勿食枸杞"这句俗语正是反应了人们对枸杞的一种认识。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资料,本文拟从四气五味等药性方面对枸杞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不能仅仅因为枸杞的补益肝肾作用而将其归为补阳之品。  相似文献   

14.
郑声是神志病语言异常证之一,郑声作为病名首次被张仲景提出,但在《伤寒论》中仅出现一处。由于仲景对此病症描述过少,影响了后世学者对其认识的深化。从郑声的来源及含义,郑声的证治,郑声的常见病证3方面入手,总结后世医家对郑声含义的认识,郑声病机纯虚无实,邪实正虚,证治分阴阳,对郑声常出现的10种病证进行整理总结,从而对郑声的认识更加全面化,为临床神志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姜开运  任艳玲 《北京中医药》2011,30(12):912-915
以孙星衍、孙冯翼同辑《神农本草经》为底本,参照《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药学名词》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确定与肾相关的检索词,对《神农本草经》所载“从肾论治”中药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上、中下三品分析,“从肾论治”中药164种,其中上品药110种,所占比例最大;针对各部中药的统计分析,草部“从肾论...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是否可作表领属的“其”用,语法学界长期有争论,医古文教学界也有不同看法。不久前,一些同志就这一问题重新展开了讨论,虽然暂时还没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但对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是很有益的。清人王引之提到“之”可作“其”用时,引了《孟子·公孙丑上》“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一例为证。此后,人们多从分  相似文献   

17.
在《黄帝内经》的教和学两方面,往往忽略了《素问·征四失论》的内容,把这些警章戒条视为两可,实属惋惜。《黄帝内经》中所载的这类文章,不仅在历史上规范着医家的治学,促进了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即在今天,如果我们能准此精神,潜心励行,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建树医德,仍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尽管历代医家给了不同的解释,但大多忽视了文中"伤寒中风"这一前提,致使多有误读。其中以"抓主证"这一说法广为流传。此说法听起来似乎  相似文献   

19.
《灵柩》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对针灸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灵柩·官能》篇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确指出不适合针刺治疗的疾病,可使用艾灸进行治疗.医者进行针刺疗法或艾灸疗法必须从个人的生理机制、寒热属性、虚实表现及疾病阴阳变化等条件出发.鉴于此,本文系统的探讨针刺和艾灸的各自特点及其适应范围,从时令气候、疾病性质、机体...  相似文献   

20.
葛根芩连汤现代方义被认为“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或“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无论有无表证阳明之痢疾或泄泻均可应用,有失《伤寒论》太阳病误下遂利不止之旨。本文将从太阳病误下疾病演变过程及证治缘由来阐述此方经旨。“太阳病,桂枝证”误用下法,利遂不止,喘而汗出,充分体现《伤寒论》中误下引邪入里,郁而化热,上下攻冲,“郁不得发”,随上下孔窍并相而出之变证。现代释义将本条分两段而论,分设桂枝加葛根汤解表止利,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笔者认为分而论治未能详尽此方之义,故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火郁发之”之旨及《伤寒论》惯用“火郁发之”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来阐述葛根芩连汤方证本义,以为临床太阳病误下提供辨证论治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