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常规推拿手法配合点按新落枕穴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点按新落枕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21例(70.0%),好转9例(30.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0例中,治愈3例(15.0%),好转15例(75.0%),未愈2例(10.0%),总有效率为90.0%。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点按新落枕穴治疗落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辨证分期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应用毫针针刺配合推拿手法依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分期对32例肩周炎患者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2例患者,治愈26例占81.25%,好转5例占15.63%,未愈1例占3.13%,总有效率为96.88%。结论:依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分期特点,应用芒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及针灸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方法:30例颈性头痛患者采用推拿手法及针灸治疗,病久者酌情内服中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2例,占40%;好转16例,占53.3%;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推拿手法及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性头痛疗效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齐刺结合白虎摇头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琦 《中医杂志》2002,43(7):506-506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和常规针刺组81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手法组80例中治愈61例(76.25%),好转13例(16.25%),未愈6例(7.5%),有效率92.5%。常规组81例患者中治愈46例(56.79%),好转17例(20.99%),未愈18例(22.22%),有效率77.78%。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齐利结合白虎摇头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和森 《河南中医》2010,30(8):807-807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病人全部采用牵引配合推拿方法治疗;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126例患者治愈88例,好转34例,未愈4例,有效率为96.8%。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在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术后患侧功能煅炼。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2例,未愈0例,治愈率93.9%。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未愈0例,治愈率72.7%,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松解结合牵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程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感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4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确切,具有持久性,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杨氏3A+疗法"枕五针"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疗法"枕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配合常规推拿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80.4%;两组总有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杨氏3A+疗法"枕五针"治疗颈性头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灸疗法配合常规推拿按摩,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腹部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和卧床休息治疗;治疗1组采用传统腰部手法治疗配合常规输液和卧床休息治疗;治疗2组采用腰腹部联合手法配合常规输液和卧床休息治疗,3组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2例,未愈8例,治愈率20.0%,总有效率68.0%。治疗1组治愈10例,好转11例,未愈4例,治愈率40%,总有效率84.0%。治疗2组治愈17例,好转7例,未愈1例,治愈率68.0%,总有效率96.0%。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2组腰椎JOA评分与治疗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腹部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腰部手法疗效显著,符合中医学整体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毫针点刺治疗小儿硬结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硬结性斜颈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揉法、拿捏法、理筋法、牵拉法、旋转法等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单纯推拿治疗基础上进行毫针点刺法,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颈部活动度及胸锁乳突肌硬结肿块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刺法对小儿硬结性斜颈的治疗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隔日1次;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同时加服天麻素片,4片/次,3次/d.两组在必要时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并记录每周疼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的次数,观察颈椎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中药内服加局部外敷治疗颈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颈椎综合征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加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用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都有良好的疗效,但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加局部外敷治疗颈椎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内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共96指)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温水熏洗联合手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总主动活动度(TAM)和患指功能恢复情况,6个月后随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指TAM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指功能恢复情况在疗程结束时及随访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97.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同时配合牵引+理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推拿按摩、电针及中药辨证口服)进行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4例,有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痊愈14例,有效10例,好转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在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接受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对照组接受一般骨牵引治疗+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在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业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101-104
目的: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问卷调查表评分(DHI)、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椎动脉血管相...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与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35例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点滴与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3星期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治愈率72.5%;对照组分别为77.1%和25.7%。两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烫疗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烫疗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与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烫疗。结果:观察组50例中,治愈13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50例中,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背俞穴毫火针点刺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行躯干训练,对照组患者联合背俞穴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背俞穴毫火针点刺治疗,3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D、Fib、NSE及Hs-CRP等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FMA评分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总有效率70. 00%(21/30),观察组93. 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背俞穴毫火针点刺结合躯干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可促进肢体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炎性反应及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3例,治疗纽内服中药,外涂中药制剂;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并外用3%氢醌霜,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5例患者痊愈17例(37.7%),显效13例(28.9%),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6.7%;对照组43例患者痊愈8例(18.6%),显效10例(23.3%),好转15例,无效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显著,较常规方法疗效好、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