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株人体胰腺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刘秋珍①脱朝伟张艳华本研究应用组织学完整的新鲜人体胰腺癌组织块直接移植于纯系的BALB/C-nu/nu裸小鼠胰腺内,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三株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包括:人胰腺鳞状细胞...  相似文献   

2.
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的丙肝病毒(HCV)核心蛋白抗原与鼠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四株稳定分泌抗核心抗原单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试验结果表明,该4株McAb与免疫抗原及核心区C33肽,CP9、CP10抗原有较强的抗原-抗体反应,与HCV NS3,NS4、NS5无反应性,在竞争ELISA中,对HCV-IgG阳性血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株McAb中3株为IgG2a亚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胃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显微外科原位移植技术,将47例人胃癌标本移植裸鼠胃黏膜层,观察原位移植成瘤、侵袭和转移,对P53、C-erbB-2、raSP21癌基因的表达及形态学特征。结果:从47例胃癌标本中筛选出人胃腺癌、鳞癌、鳞腺癌三株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对三种癌蛋白呈阳性表达,并与肿瘤生长方式、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超微结构观察移植瘤与来源人胃癌细胞相似。结论:此模型何用于胃癌的分子发病机理、侵袭、转移及实验治疗。  相似文献   

4.
同基因骨髓移植或自身骨髓移植后用环孢菌素A治疗,可以产生一种自身免疫综合征-同基因移植物抗宿主病或自身GVHD,该综合征在动物及人已初步显示出抗瘤作用。本文介绍该综合征产生需要的条件,发病机理及体内,体外的抗瘤效果,并指出ABMT或SBMT后应用CSA诱导SGVHD或AGVHD可能是提高SBMT或ABMT疗效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应用RT-PCR和基因重组技术,从湖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克隆了HCV包膜蛋白基因片段(E1,E2/NS1),经与已知基因型的HCV-1,HCV-J,HCV-J6和HCV-J8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比较分析,这些基因片段属1b型HCV基因。将克隆基因重组于表达质粒PMAL-CRI中,在大肠杆菌内进行高效表达,获得了融合蛋白MBP-E1,MBP-E2/NS1,经WesternBlot分析证实这些融合蛋白具有HCV的特异抗原活性,提示这些融合蛋白可用于HC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近期疗效。方法 经影像学判断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或不能手术切除的中心NSCLC患者20例行前瞻性术前BAI。BAI后行手术切除。结果 BAI治疗前后TNM分类改变5例,其中N下降1例,5例均有T改变;临床分期下降2例。PR8例,缓解率为40%,其中鳞癌6例,腺癌2例;NC12例,其中腺癌1例,其余为鳞癌。BAI前后肺不张改善的9/12例(75%);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或受侵改善的6/15例(37.5%);纵隔淋巴结肿大缩小的12/18例(66.67%)。结论 BAI作为NSCLC,尤其是鳞癌的术前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与其它辅助治疗具有同样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种特殊的NSCLC新辅助化疗形式。BAI后CT扫描尚不能完全反应残存肿瘤及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7.
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SABC法和凋亡原位检测技术,分别检测与三苯氧胺(最终浓度为:0.1μM、1μM、10μM),培养4天后,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的PCNA表达和凋亡情况。结果:三苯氧胺对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细胞发生凋忘掉人有剂量依赖性。低剂量(≤1μM)的三苯氧胺对PCNA的表达影响不大,高剂量(10μM)可明显降低PCNA表达。提示:三苯氧胺抗肿瘤作用机理与其剂量有关。低剂量通过诱  相似文献   

8.
月碳因消癌胶囊B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和体内试验系统中,研究了中药制剂月碳因消癌胶囊B的抗肿瘤作用,在体外培养的EAC,S180以及6株人癌细胞M-803,AO,A-549,MKN-45,CNE-2和BEL-7402的试验中,月碳因消癌胶囊B对上述8种瘤细胞均显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在体内试验中,此种纯中药制剂对EAC和S180两种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瘤率可高达80%以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贞芪扶正冲剂,此外,月碳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NS5A区插入序列(IS) 因子及其来源。以RT-PCR法扩增HCV NS5A区第6871至7121 区段, 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测序并与HCV-J株相应区段序列相比较。结果发现HCV NS5A 区插入一个48 bp 的IS因子, 将IS因子与HCV-J株全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对照, 发现该片段来源于HCV E1区。该研究首次报告了HCV NS5A区有来自E1区的漂移基因片段, 并对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淋巴因子激活的骨髓细胞(LABMC)或脾细胞(LASC)具有介导否决(Veto)效应和自然抑制(NS)效应的特性,实验分别以新生小鼠和亚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为受鼠,腹腔注射同种脾细胞制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实验组同时注射LABMC或LASC。结果显示:与受鼠带相同H-2单型的LABMC可明显减轻新生小鼠GVHD(P<0.001);与受鼠带相同H-2单型的LASC可有效预防致死性G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HBV感染后细胞免疫及TNF-α,sIL-2R在其中所起作用,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对76例慢性乙肝患者及27例健康献血员,以^3H-TdR掺入法检测PBMC对不同抗原的增殖反应和NK细胞活性及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TNF-α,sIL-2R结果:慢性乙肝患者PBMC对HBsAg增殖反应阳性者,PHA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HBsAg增殖反应阴性者(P〈0.01),NK细胞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法检测140例肝癌患者血清HBV-M和抗-HCV,以56例非肝病组做对照。抗-HCV肝癌组阳性率32.1%,对照组8.9%,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HBV-M在肝癌中HBsAg阳性率为69.3%,HBeAg19.2%,抗-HBe62.1%,抗-HBclgM55.4%,总阳性率91.4%。抗-HCV阳性率在HBV-M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HBV和HCV均与肝癌有关。但HCV次于HBV,可能是通过调节HBVDNA表达及整合而起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株新的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超微结构的研究脱朝伟①刘秋珍张艳华为探讨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及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作者在建立了人肝癌、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基础上[1-3]又将组织学完整的结直肠癌组织块成功地原位移植...  相似文献   

14.
脑的转移性和原发性乳头状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例脑内具有乳头状结构的肿瘤(15例转移癌,5例室管膜瘤和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使用抗体为MAK-6,GFAP,VM,AACP和S-100,MAK-6检查,转移癌有14例阳必,室管膜瘤1例阳性,而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均阴性;GFAP检查,转移瘤仅1例阳性,室管膜瘤4例和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阳性,S-100检查,转移瘤3例阳性及全部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和ELISA方法检测血清HCV RNA、抗-HCV,采用鼠单克隆抗体PAP方法检测肝组织内HCV-NS3抗原。结果发现被检测的45例丙型肝炎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和病程延长,血清抗-HCV和HCV RNA及肝组织HCV-NS3抗原阳性率逐步增高;某些患者抗-HCV和HCV RNA阳性结果不一致;血清HCV RNA阳性肝组织HCV-NS3阳性率明显同  相似文献   

16.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用12种抗体对2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作免疫组化标记,结果3种MFH细胞PCNA,Vimentin均阳性,组织细胞样MFH细胞和少数纤维母细胞样MFH细胞并呈CD68(KP-1和PG-M1)阳性,除3例外,MFH细胞对肌源性标记,神经源性标记和上皮性标记均阴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PCNA阴性,CD68阳性,多顿氏巨细胞PCNA阴性,CD68,Mac387,lysozyme,a-AT呈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常成人脑1H 磁共振波谱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正常成人脑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健康成人^1NMRS采用定点分辨波谱序列。结果①同年龄组一侧脑灰层的^1HNMRS波幅排列次序无变化;不同年龄组同一部位^1HNMRS波形与波幅不同。②NAA/CR及Glu-n/CR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MI/CR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CHO/CR先下降后上升。同年龄组从前至后NAA/CR及MI/CR的比值下降。③≤50岁年龄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HBV和HCV各一对引物,建立了复合PCR,并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5例HBsAg和HCV抗体均阳性者,其HBV-DNA和HCV-RNA均阳性;20例单HBsAg阳性标本,11例单HBV-DNA阳性,5例HBV-DNA和HCV-RNA均阳性;20份单HCV抗体阳性者,HCV-RNA均阳性,3例合并HBV-DNA阳性;10例慢性NANB抗HCV阴性肝炎标本8份HCV-RNA,1例HBV-DNA和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13刺激体外巨核细胞生成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体外培养人脐带血(CB)的非贴壁单个核细胞(NAMC)或CD34+细胞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IL)-13对巨核细胞(MK)生成的刺激作用。研究表明,IL-13在含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AAS)和植物血凝素刺激的人外周血白细胞条件培养液(PHA-LCM)的血浆凝块培养中能明显增加NAMC或CD34+细胞来源的MK集落数,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用正常AB血清及不同的细胞因子代替AAS和PHA-LCM,血浆凝块培养证实IL-13(特别是与IL-3合用时)能增加MK集落数。结果提示,IL-13单独或与IL-3合用在体外能促进MK集落的形成,而对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无作用  相似文献   

20.
HL-60细胞属AML-M2型,NB4细胞为真正的AML-M3型何小庆韩锐HL-60细胞,1977年Colins等[1]报道建株。当时认为是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其最大的特点是可被分化诱导剂诱导向多个方向分化,HL-60细胞自建系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