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袁萍 《中外医疗》2012,31(6):158-15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救护能力。方法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提高脑血管意外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极有效的院前处置措施对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对比经院前急救处置的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例(院前组)和未经院前急救处置病例(非院前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院前组70例患者经院前紧急救护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有差异。结论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要有规范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并加强院前救护能力,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较为合理的救护,为院内救护创造条件,对提高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经院前急救处置的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例(院前组)和未经院前急救处置病例(非院前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院前急救组病人的好转率明显高于非院前急救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非院前急救组。结论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具有重大意义,有效降低了病残率、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仲春  朱成明  姜文 《西部医学》2012,24(10):1960-196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病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病人随机分为院前组和院内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病情和病死率,院前组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并注意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方法。结果院前组经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快速安全转入医院49例,有效率为81.7%,院内组仅为11.7%,两组比较(P〈0.01);院前组5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到院后死亡,占8.3%,院内组为21.6%,两组比较(P〈0.05);脑疝发生率院前组为6.6%,院内组为25%,两组比较(P〈0.01);呼吸道阻塞率院前组为3.3%,院内组为41.7%,两组比较(P〈0.01)。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是影响该类疾病发展、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急救护理组(对照组)48例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溶栓时间(38.2±5.7)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67.2±1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1).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特点,提高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能力。方法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死率和致残率,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资波 《中外医疗》2014,(19):67-68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在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应安全性。方法 根据是否接受系统院前急救标准,将该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急救组患者在死亡率、脑疝发生率、呼吸阻塞发生率等比较上均明显低于自救组,P〈0.05。结论 系统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映丰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1015-1016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的效果及其措施.方法 收集6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病例和65例同期进行院内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病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等指标.结果 院前组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胆碱酯酶恢复50%、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或者短于院内组(均P<0.01).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小于院内组(P<0.05);治愈率为93.8%,明显高于院内组的69.2%(P<0,01);总病死率为7.7%,明显低于院内组的23.1%(P<0.05).结论 院前急救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结论:院前及时实施快速、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转运与加强途中监护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是院内后续抢救及治疗至关重要的一步,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愈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声平 《医学综述》2014,(12):2273-2274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患者245例,按救治方法不同分为一般急救组(108例)和全面急救组(137例),以患者最终病死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急救措施对愈后的影响。结果采用一般急救措施的病死率高于全面急救措施组(13.89%vs 5.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施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在院前医务人员应积极施行洗胃、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更加积极的急救措施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积累经验,并为完善脑血管患者院前急救方式的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院前急救的意识。方法将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确诊为脑血管意外患者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观察组(n=36),由医院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措施;B组为对照组(n=20),由患者家属自行进行院前急救。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率,2组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A组患者中出现神经功能障碍4例;呼吸道阻塞1例;脑疝2例;死亡2例。B组患者分别为5例;2例;2例;4例。2组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治疗,院前急救治疗确切有效,并且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手术治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晓庆 《中外医疗》2014,(32):147-148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和入院时间均分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和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致残率以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致残率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分别为13.5%、46.2%、(45.37±11.43)min,对照组为30.8%、65.4%、(76.51±17.38)min,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及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颖珠 《四川医学》2009,30(8):1340-134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经院前抢救)和对照组(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治愈、好转、死亡和总有效率等预后指标,以及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对短时间内保全患者生命,减少院前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经验,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的措施.方法:13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急救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为非院前急救患者,观察组74例为院前急救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成功率71.5% (P<0.05).观察组病死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3.25±1.35)h,明显长于对照组(6.57±1.38) h(P<0.01).结论:院前急救能够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延缓患者病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对策,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通过院前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护理,缩短从症状到救治的时间,有效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直接由急诊120出车接回我科,观察组由我科专科护士及医生经过院前指导、现场急救、建立静脉通道、镇静止痛、严密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心理护理、安全转运回我科。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由心血管专科医护人员进行转运,实施相应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加强监护、正确交接班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近期预后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眉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其中进行院前急救者88例为观察组,未进行院前急救者92例为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随访1年。观察其干预效果,同时统计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2,t5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5、10.17、10.56,均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基本痊愈率(92.0%)及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77.2%),无效率(2.3%)低于对照组(22.8%),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5、10.674、12.348、10.642、12.364、10.547,均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中枢性高热发生率(17.0%)、气道阻塞发生率(9.1%)、脑疝发生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40.2%、29.3%、22.8%),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可为其抢救争取黄金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管理在高原高寒地区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6月~2010年5月转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145例危重患者为对照组,以2010年6月~2012年5月转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133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的院前转运护理,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组织管理;比较两组在急救转运时的意外发生率、死亡率、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率,并评价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实施护理组织管理措施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及死亡率、护理投诉率依此为9.0%、0.8%、5.3%,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3.1%、7.6%、17.9%,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0、5.701、8.303,均P〈0.05)。结论加强护理组织管理,提升出诊护士的专业技能、应变应急能力及处理风险的能力,可提高高原高寒地区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梁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09-110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死亡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前死亡率为13.26%,而急救组仅为4.67%,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72,P〈0.05);急救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00,P〈0.05)。结论院前急救和护理对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院前急救及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院前急救的48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76例AC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得到确切干预的时间间隔、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死亡病例除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病到得到确切干预的平均时间、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病例除外)分别为(138.15±34.36)min和(313.58±44.03)min、6.3%和19.7%以及(8.50±1.53)d和(13.74±3.05)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予以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可有效改善ACS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