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群华  黄梓伦 《广东医学》1997,18(3):208-209
1病历介绍患者,女,59岁,因头晕乏力、低热1个月于1993年7月入院。查T37.8℃,贫血征,无出血点,淋巴结(LN)及肝脾不大,WBC4.2×109/L,分类正常。Hb46g/L,PLT207×109/L。骨髓(BM):粒系70%,早幼粒1.5%;红系9%;巨核细胞25%。录增生性骨髓象,红系造血障碍。骨髓活检(BMB):粒、红及巨核细胞(MK)系统呈反应性增生,脂肪30%。经各种检查,排除了胶原疾病、肿瘤、溶血、营养性贫血。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一难治性贫血(RA)。用康力龙、叶酸、VitB12、Vi4及铁剂治疗1个月后贫血无改善,并出现右颈…  相似文献   

2.
李某,男,55岁,住院号:125525。患者69年元月起乏力,多汗,纳差,左上腹胀满。脾大肋下1cm。Hb108×10~9/L,WBC150×10~9/L,见早幼粒4.5%,中幼粒8.5%,晚幼粒4%,有核红1%。Bpc4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2.6/1,粒系91%(其中中幼粒36%)。Ph′染色体阴性。69年3月11日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马利兰每天4~6mg治疗48天,WBC降至9.2×10~9/L,改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尼曼-皮克病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3岁,儿科住院病人。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良好,肝、脾肿大,发育不良,不见长高,肝功检查:ALT 88 u/L,AST68 u/L,CHO 4.2 mmol/L,TG 2.1 mmol/L。血象:WBC 12.6×109/L,中性粒细胞0.37,嗜酸粒细胞0.05,嗜碱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51,单核细胞0.05,HGB 126 g/L,PLT 76×109/L。骨髓穿刺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1.6%,中幼粒细胞7.4%,晚幼粒细胞9.6%,杆状核14.4%,分叶核8.0%,嗜酸性晚幼粒0.4%,嗜酸性杆状核1.2%,嗜酸性分叶核3.6%,红系增生活跃,原红细胞0.8%,早幼红细胞1.6…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8岁。因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年,高热、咽疼2天于1988年12月12日人院。患者1985年12月因面部浮肿验血发现WBC升高来我院门诊。体检正常。WBC 42×10~9/L,中性分叶+杆状核57%,嗜硷9%,并有原、中、晚幼粒。骨髓涂片:增生极度活跃,原+早幼粒1.5%,中幼粒10.5%,晚幼粒27.5%,杆状核16%,分叶核31%。红系受抑,巨核细胞较多。诊断CML。持续  相似文献   

5.
急性嗜酸-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_(4Eo)。亚型白血病)较少见,而M_(4Eo)亚型白血病转化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者更少。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头晕,乏力1个月,于1990年1月30日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62g/L,WBC7.8×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74%,嗜酸1%,单核2%,淋巴23%。血小板76×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为49∶1,原粒+早幼粒52%,原单+幼单23%,幼稚嗜酸粒7.0%,成熟嗜酸粒4.5%。嗜酸粒细胞中可见嗜酸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6岁。2005年10月5日因右足受挤压伤后,在当地医院查血象显示:WBC 18.0×109/L,RBC 2.06×1012/L,PLT1992×109/L,血小板显著增高。为进一步寻找血小板增高原因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淋巴结无异常,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cm,右足背可见一约5cm长伤口。入院复查血象:WBC 38.94×109/L,RBC 3.97×1012/L,PLT3719×109/L;血涂片:可见大量的血小板及幼稚细胞。骨髓显微图象示:粒系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比上升,以中粒以下阶段粒细胞为主,NAP阳性率32%及积分32分,初步考虑血小板增多症,不排除慢性粒细胞性…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75岁。因头晕乏力、盗汗 1 月,白细胞增多 1 d入院。查体: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闻及异常杂音,肝肋缘下 4 cm,脾平脐,质韧、无压痛。血常规: WBC83.2×109/L,Hb 135 g/L,PC 135×109/L,中性粒细胞 0.61,淋巴细胞0.21,嗜酸性粒细胞0.06,早幼粒细胞0.02,中幼粒细胞0.02,杆状核粒细胞0.08。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异常增生,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红系相对受抑;巨核细胞增生,全片超过 50 个,以小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不减少。染色体核型: 46, XY, t(9; 22)(q34;q11)[20]。诊断为慢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并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已有报道,均于CGL确诊后1—3年内并发,我们收治1例CGL存活9年后并发NHL,报告如下: 兰××,男,30岁,1985年元月发现左腹包块入院,查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脾大入盆腔。血象:Hb 110g/L,BPC 400×10~9/L、WBC 123×10~9/L、原粒0.01、早幼粒0.06、中幼粒0.14、晚幼粒0.12、杆状粒0.20、分叶粒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多为急粒变,急变为其它类型的白血病文献已有报道,但慢粒急变为巨核细胞白血病报告不多,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主因苍白乏力就诊,查体发现脾脏明显肿大,WBC达120×10~9/L,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例1 女,32岁,因牙龈渗血,乏力一周于1981年12月发现肝脾肿大,Hb137g/L,Plt547×10~9/L,WBC355×10~9/L,其中晚幼粒细胞占46%,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90%,原早幼粒仅占3%,嗜酸及巨核细胞多见,诊断慢粒白血病,经马利兰治疗3 1/2月获完全缓解,此后以马利兰、羟基脲、6-mp、马法兰等交替维持治疗至86年11月底,病情较稳定。86年12月9月始觉膝关节痛剧烈,脾渐增大,Hb及plt进行性下降,继之高热,咳痰,胸闷于12月底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是慢粒终末期表现,其中以慢粒急粒变多见,慢粒急粒急淋双重变者极为少见。笔者最近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黄某,男性,47岁。于91年11月因发烧(T39℃)、多汗、乏力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予马利兰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于12月住院治疗。查体:肝肋下2cm,脾脐下2指,胸骨压痛,WBC 96.1×10~9/L,早粒0.03,中粒0.11,晚粒0.1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60.2:1,早粒0.04,中粒  相似文献   

12.
羟基脲导致多发性顽固性皮肤溃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鹏程  刘焕勋  卓家才  汪明春 《广东医学》2003,24(11):1223-1223
患者 ,男 ,35岁 ,因腹胀、消瘦、乏力 2个月 ,咳嗽 1个月 ,发热 1 0d于 1 996年 7月 9日入院。体查 :皮肤无出血点 ,浅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 ,心肺未见异常。脾肋下A线 1 0cm ,B线 1 4cm ,C线 0cm ;WBC 2 1 7× 1 0 9/L ,Hb 77g/L ,Plt 81×1 0 9/L ;白细胞分类 :原粒 0 0 0 ,早幼粒0 0 3;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原粒细胞0 0 2 5 ,早幼粒细胞 0 0 2 5 ,中性中幼粒细胞 0 36 ,晚幼粒细胞 0 2 8,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0 0 6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0 0 35 ,骨髓活检 :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改变。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期 )…  相似文献   

13.
患者吴××,男,72岁,因反复喘急50年,复发伴胸痛6月入院,咳嗽、咯痰、胸痛。20天前上述症状明显,伴鼻出血,经治疗后稍缓解出院。3天前上述症状复发加重而入我院。入院时T30℃,P 96次/分,R 21次/分,BP 16/kPa,皮肤无发绀、无瘀斑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平满、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血液检验:WBC 12×109/L,中性分叶0.48,淋巴0.16,中性杆状0.10,单核细胞0.05,幼稚细胞0.23。RBC 345×1012/L,Hb90g/L,PLT70×109/L。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11∶1。粒系增生,以嗜酸粒细胞为主占0.8,原粒和嗜酸早幼粒占0.68…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程控降温、-80℃冻存的方法对自体外周血十细胞(APBSC)的保存效果。方法:以6%羟乙基淀粉(HES)、5%二甲基亚砜(DMSO)及4%人血白蛋白(ALB)的混合物为冷冻防护剂,将APBSC直接置于-80℃下保存,冻存前反复苏后测定APBSC的CFU-GM、BFU-E;观察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情况。结果:13例患者白细胞在十3~+7天下降至(0.0~0.1)×10/L,白细胞(0.0~0.2)×109/L持续时间3~6天,于+9~+11天恢复至1.0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于+9~+11天达到0.5X109/L。血小板在+3~+7天下降至(2.0~21)×109/L,于+8~+15天恢复至20×109/L以上。CFU-GM、BFU-E回大率分别为76.5%、78.4%。结论:非程控降温、-80℃冻存是一简便、经济、有效的自体外周血于细胞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急性变并发原粒细胞瘤已有报告。但慢粒急性变并发两处原粒细胞瘤极少见。我院收治1例慢粒急性变并发左颅后窝旁、左髂前臀部原粒细胞瘤。报告如下。 男、19岁,因乏力、下肢浮肿半月,于1982年7月14日入院。查体:双侧腋下触及黄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肋下1.5cm,脾肋下12.5cm,血象:Hb71g/L,WBC20×10~9/L,原粒1%,早幼粒2%,中幼粒18%,晚幼粒15%,杆粒22%,  相似文献   

16.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为红白血病少见。作者近5年见到5例。例1 男,38岁。慢粒病史2年多,因发热,乏力1月入院。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象:Hb4.0,WBC25×10~9/L,原粒8%,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0.9:1,原粒14%,幼红52%,原始红+早幼红4%,有巨幼样变,PAS染色强阳性。倒2 男,32岁。慢粒病史10年,因发热、乏力2周入院,肝肋下1cm,脾肋下19cm。血象:Hb4.5,WBC 19.5×10~9/L,原粒3%,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0.8:1,原粒20%,幼红54%有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周血“三系减少”患者骨髓象查明病因,提供·临床诊疗。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三系减少”患者261例,采用迈瑞13C-538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筛查血常规,同时WBC〈4.0×10^9/L、HGB〈110g/L、PLT〈100×10^12/L定为“三系减少”。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234例(89.66%);脾功能亢进11例(4.21%);急慢性再障10例(3.83%);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3型3例(1.15%);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3例(1.15%)。结论:造成外周血“三系减少”患者的病因由原来认为的以“急、慢型再障”转型为以“营养型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提示临床医生对此诊疗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88年3月~1993年11月用TAD方案(6硫鸟嘌呤、阿糖胞苷、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成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40例。完全缓解(CR)27例,其中2例持续完全缓解(CCR),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40例按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橄准分型为M1,11例,M2a21例,M12例,M5b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为14~46岁。中位数31岁;病程20~140天,中位数67天。化疗前血象:Hb46~95g/J,中位数66g/L;WBC9.6~320×109/L,中位数164×109/L;BPC56~196×109/L中位数67×109/L化疗方法l一诱导缓解:第l…  相似文献   

19.
病例摘要患者牛某,男,50岁,园艺工,病亲号7571。1972年因畏寒发热住院,查血白细胞总数5.9×10~9/L,幼粒细胞>0.150,骨髓象示:早幼粒0.025,中幼粒0.020,晚幼粒0.385,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之比为26.4∶1。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马利兰等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对3例CML患者采用HLA相合同胞兄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处理方案为马法兰(M)170mg/m2×1,甲环亚硝脲(M)400mg/m2×1,环磷酰胺(C)60mg/kg×2。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6,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CD34+细胞为12.8~20.0×106/kg,CFU-GM集落数为3.5~4.3×105/kg。结果显示:移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达≥0.5×109/L,+14~+20天;血小板≥2.0×109/L在+16~+34天。移植后+100天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2例完全嵌合,Ph1(-),1例部分嵌合(73%为供者核型),外周血和骨髓检查正常。结果表明,HLA相合同胞兄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采集方便,重建造血功能快;MMC预处理方案对白血病细胞的清除和保证移植物存活均有作用,且移植相关毒性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