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丸联合紫外线照射对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青黛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5.00%)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2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瘙痒评分、TNF-α、IL-8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PASI评分、瘙痒评分、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12.00%)较对照组(35.42%)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5)。结论复方青黛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及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及常规疗法 藓苓平屑胶囊(治疗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周后通过银屑病皮肤损伤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治疗组PASI评分(1.80±0.84)明显低于治疗前(2.89±0.91)(P<0.01),治疗组血热型有效率(84.5%)和血虚型有效率(91.2%)均高于对照组的血热型(61.5%)和血虚型(68.6%)(P均<0.05).1 a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藓苓平屑胶囊配合常规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3.
肖敏  徐洪来  邓桂艳  利华  黄雷 《山东医药》2013,53(16):32-34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阿维A口服联合NB-UVB治疗,B组(38例)单独阿维A口服,C组(37例)单独NB-UVB照射,疗程均为8周。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各治疗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81.58%、75.68%,A组高于B组和C组(P均<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A组出现口唇干燥、脱屑11例,皮肤干燥、瘙痒7例,轻度血脂升高2例,轻度ALT、AST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26%;B组分别为9、6、1、1例和44.74%;C组分别为8、7、0、0例和40.54%;各组不良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具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沈秀中  邱莹 《山东医药》2011,51(38):91-92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静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95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3次/周。治疗组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10 mg静滴,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28天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28 d PASI评分分别为(24.32±3.74)分、(14.25±3.41)分、(3.81±2.64)分,对照组分别为(23.15±4.51)分、(19.92±4.25)分、(5.12±2.69)分。治疗组治疗后14、28 d PAS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治疗后28 d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7.54%,对照组分别为9、21、12、4例和65.21%,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薄芝糖肽静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老年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老年PV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阿维A治疗,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NB-UVB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DQOL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干扰素(IFN-γ)、TGF-β1、ESM-1水平、不良反应、治疗后半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观察组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DQO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1、ES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1.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半年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46%,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NB-UVB治疗老年PV,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疾病的复发,安全可靠,且下调TGF-β1、ESM-1可能是两种治疗方法发挥疗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22水平,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2、4、6 w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与血清中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血清中IL-22水平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指标,临床上可作为疾病治疗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招募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吕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银屑病组),另选择30例皮肤组织正常的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vWF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皮肤组织vWF表达水平。分析血清vWF表达水平与皮肤组织vWF表达强度及银屑病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银屑病组血清vW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的表皮部位以及真皮部位的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中,银屑病组的vWF表达强度较对照组更高,中、重度表达占比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清vWF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32,P=0.009)。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清vWF表达水平与真皮和表皮中vWF的表达强度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血清vWF表达水平升高,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7,(4)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瘀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银屑病关节炎瘀血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叶酸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身痛逐瘀汤。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ASI评分、HAQ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HAQ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HAQ评分等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瘀血痹阻证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的水平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7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取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2 w(T2)、治疗后4 w(T4)、治疗后6 w(T6)和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7、IL-22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IL-17、IL-2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7、IL-22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2 w、4 w、6 w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与血清血清IL-17、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17、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两指标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指标,临床上可作为疾病治疗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治疗老年(热毒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法。结果清热解毒汤治疗老年(热毒型)银屑病(PASI评分≤30)与新体卡松比较,对于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清热解毒汤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80.0%,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清热解毒汤对改善患者的舌象,脉象,口干舌燥程度,明显优于新体卡松,并且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6.7%),远小于对照组(75.0%)。结论清热解毒汤在治疗老年(热毒型)银屑病上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FACT-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_2、PaCO_2、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值、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_2、SaO_2均高于治疗前,PaCO_2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_1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之间,在该院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89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8,9.982,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为63.64%,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6,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就诊于连云港市中医院急诊科的眩晕症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天麻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采用自制眩晕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就诊时、治疗后30 min、治疗后3 h眩晕情况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就诊时眩晕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0 min及3 h眩晕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治疗组为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确切,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哮喘控制问卷(AC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CT评分、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T评分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高于治疗前,SGRQ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_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P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_1、PEF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110例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6),观察组予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对照组予单用恩他卡朋治疗,治疗周期12 w,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各部分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为指标评估疗效,试验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UPDRS各部分评分较基线值均有显著改善(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UPDRS评分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和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1、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C1、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60)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60)采取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患侧腕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94,P=0.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1、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较保守治疗更好,可获得优秀的恢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维A、复方氟米松软膏对老年寻常型银屑病(PV)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PV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维A,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17浓度的变化,进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及血清TNF-α、IL-2、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维A、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可靠,黄芪注射液与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提高疗效,作用机制与其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果胶铋四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后补救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本院消化内科的HP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和观察组(采用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每组各50例,根据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溃疡愈合程度,再生黏膜组织成熟度,血清EGF含量和不良反应等评价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ITT分析对照组治疗后HP根除率为76.00%(38/50),观察组为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3,P0.05);PP分析对照组治疗后HP根除率为79.17%(38/48),观察组为85.71%(4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有效率分别为95.92%和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6,P0.05);再生粘膜组织成熟度优良率分别为93.88%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8,P0.05);血清EGF分别为(0.98±0.14)μg/L和(0.67±0.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5/49)和10.41%(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2,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64,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7,P0.01)。结论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可作为HP根除失败后的治疗首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于10d序贯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以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S评分和NIHSS评分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93例拟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mR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7 d、14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437,P0.05)。结论按照溶栓指南进行规范化操作和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发病4.5 h内给ACI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mRS评分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