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4年宁波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 2014年宁波市共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15例,死亡4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类暴露史;103名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大部分病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结论 老年男性人群为H7N9禽流感发病的主要人群,加强人群及外环境监测是防控H7N9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和分析新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地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理论依据和防控建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3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新疆地区13例人感染H7N9病例死亡11例,病死率84.61%,男女性别比2.25∶1,发病年龄介于35-83岁之间,平均年龄62.8岁。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夏季至冬季,发病地点以乌鲁木齐市最多。大部分病例均有禽类暴露史。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位于6~16 d之间,平均10 d。发病到死亡间隔时间位于5~21 d之间,平均发病到死亡天数为11 d。结论 60岁以上男性是新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高危人群,应建议其避免禽类暴露。提高医院医生对于H7N9禽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早诊断,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降低病例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病例可能的感染来源,为新疆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一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展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病原学排查的同时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和可疑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送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有明确的禽类养殖及无防护措施的禽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暴露史,呼吸道标本检测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外环境和家禽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环境标本分离禽流感病毒与人标本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HA片段和NA片段同源性为99.9%和100.0%,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病例。结论该病例为新疆确诊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传播途径可能为禽—环境—人或者禽—人;加强门诊医生诊断敏感性和强化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是及时发现与处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患者发病就诊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暴露史等,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H7N9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密切接触者及强化监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系本地感染,感染来源与活禽接触史高度相关,通过对密切接触者调查及强化监测,暂无证据证明人传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省内首例既全球第3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排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描述、分析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过程、疫点及密切接触人员采样检测结果,总结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我省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确诊病例为单个病例,未出现人传人,发病前有野禽接触史及菜市场活动史,住地菜市场部分禽类摊档标本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我省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病例为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病例,传播途径可能为禽-环境-人或禽-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22年3月河南省濮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感染来源,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涉禽外环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标本、环境标本、禽类生物样本和禽类产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该病例肺泡灌洗液、咽拭子和鼻拭子样本均检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病例有宰杀禽类职业暴露史。1份屠宰厂的案板涂抹拭子检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9份鸭头类产品的口咽拭子检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确诊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为单个散发病例。结论 濮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病原甲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来自宰杀的鸭子;应加强禽流感日常监测及健康科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成都市首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今后科学应对类似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集并检测病例、相关环境等标本,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病例发病前10天内有禽类接触史,其标本经检测为H9N2禽流感病毒阳性;病例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此次发病后进展较快,经积极治疗无效后死亡;其居住环境、家中剩余鸡肉和周边市场检出H9禽流感阳性。结论该病例感染来源为周边市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鸡;对严重基础疾病者,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可导致重症或诱发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3-2016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现住址位于萧山区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通过SPSS 16.0软件,采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分析死亡和存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分析外环境监测结果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6年萧山区共确诊2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12例(病死率54.55%).发病集中在冬春季节,多数病例有禽类暴露史,以既往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为主,x2检验发现死亡组中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所占比例要高于存活组(P=0.01);外环境监测阳性率也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性消长.结论 外环境监测阳性率与发病趋势基本吻合,由于外环境监测阳性率又有抬头趋势,须警惕新病例的发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以及职业暴露人群,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基层的识别和诊治等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2017年4月27日—4月30日报告的3例阿坝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感染来源,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用RT-PCR方法检测病例及相关环境样本,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可能感染来源。结果 3例病例发病前10 d之内均有活禽市场接触史;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病例的73名密切接触者10 d医学观察期内均未出现异常症状。3例病例接触的活禽市场、活禽来源中转站、中转站下游市场环境均检出H7N9阳性,外环境H7N9总阳性率达52.17%(12/23)。其中,笼具表面涂抹样本阳性率达6/12,环境综合涂抹样本阳性率6/9。结论本次疫情可能是由外地感染禽类进入我市禽类养殖批发中转站,通过鸡贩将受感染的禽类贩卖至省内的不同活禽交易市场,病例因暴露在活禽市场而感染致病。建议加强活禽交易市场规范管理,强化疫情源头控制,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H7N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3年3月— 2018年7月H7N9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福建省共确诊H7N9病例108例:因病毒性不明原因肺炎确诊的病例(肺炎病例)占84.26%(91/108);发病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合计占95.37%(103/108);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集中性。肺炎病例中,男性占81.32%(74/91),发病年龄为54.9± 17.1岁,发病前有禽类接触史者占91.21%(83/91);病例预后与病例发现方式关系密切,与其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年龄、发病-诊疗的时间间隔间均无显著关联。结论 加强福建省H7N9防控工作应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着重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禽用双价禽流感病毒重组疫苗使用后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高致病性H7N9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H7N9确诊病例基本情况、密切接触者和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报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暴露史,病家自养活禽和禽舍环境标本均检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病例。报告的唯一确诊病例通过自养活禽暴露的可能性大。结论 禽用双价禽流感病毒重组疫苗使用后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高致病性H7N9病例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饲养者个人防护不足是导致该病例发病的主要原因。继续做好禽只的免疫接种,持续推进活禽的规范化养殖,是减少禽间疫情和人类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浙江省绍兴市2013-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3-2017年绍兴市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绍兴市共报告2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88.89%的病例发生在冬春季,70.37%的病例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74.07%的病例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74.07%的病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病例可疑暴露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H7阳性率(16.45%)高于非农贸市场(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40,P<0.001)。结论 绍兴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50岁以上人群、农民和基础性疾病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病例暴露于H7阳性率高的农贸市场可能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安徽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发病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生物和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无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前一周有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病禽市场检出2份H5N6 阳性标本。结论 该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感染来源与接触病死禽有关,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人感染H7N9病例生存的因素。方法 以2017年1至6月在广西出现的28例人感染H7N9病例为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影响人感染H7N9病例生存的因素。结果 影响人感染H7N9病例生存的因素不仅与个人史有关,也和患者医疗救治史有关,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在个人史中,影响人感染H7N9病例生存与患者年龄(OR=0.857,95%CI:0.728-1.010)、慢性病史(OR=336.393,95%CI:1.658-68267.987)和接触暴露史(OR=73.173,95%CI:1.640-3265.287)有关;在医疗救治史中,影响人感染H7N9病例生存与患者的发病到首诊时间间隔(OR=1.359,95%CI:0.976-1.893)、首诊到确诊时间间隔(OR=1.203,95%CI:1.203-15.091)有关。结论 慢性病史和接触暴露史是影响人感染H7N9病例死亡的高危险因素,且发病到首诊、首诊到确诊用药的时间间隔越长,人感染H7N9病例的死亡风险性越大,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五早”措施是提高人感染H7N9病例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山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山市H7N9病例个案调查资料。结果 中山市累计报告15例H7N9病例,其中3岁以下女童3人,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预后良好。12例成人病例,年龄34-78岁(中位数54岁),男性占58.3%(7/12)。成人病例发病后4-8 d(中位数5 d)均出现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等重症肺炎表现,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措施。4例(26.7%)死亡,其中3例为50岁以上且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60.0%(9/15)发病时间集中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10例可能传播途径为禽类接触传播,其中6例从市场购买活禽回家并亲自宰杀。2例有活禽市场暴露但无活禽直接接触史,可能传播途径为禽类市场空气传播。共发现3起聚集性疫情,其中2起发生人传人的可能性大。结论 在H7N9流行季节,尤其是1月下旬至2月上旬疫情高发期,中山市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居民,尤其是5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者,从市场购买活禽回家及宰杀活禽等高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总结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特点。方法利用目前国家和各省市卫生部门及国家媒体网站公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有关资料,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结果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尚未发现人传人的情况。人发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是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d出现重症肺炎,病死率较高。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早期抗病毒治疗有效。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人类新发传染病,病情较凶险。应重视动物和人间疫情防控以及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首例H5N6人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进一步防制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例H5N6人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患者暴露的野禽栖息地、活禽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相关人员的呼吸道标本和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病例标本检测结果为禽流感病毒(H5N6)核酸阳性,确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病例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共同暴露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未出现疑似症状。活禽市场存在禽流感病毒(H5N6、H9N2)的大量污染。结论此次未出现人传人现象。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有关。今后要继续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加强活禽市场监管,防止禽间疫情向人间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均为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分析总结我院2017年04月19日—2017年06月5日的9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所有病例均有禽类接触史,合并一种或2种以上基础疾病,入院时均有ARDS临床表现,淋巴细胞及CD_4~+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胸部CT以双下肺实变为主,病灶进展快,恢复期临床症状消失,但仍有高密度影,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后氧合指数明显改善。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展为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容易出现重症肺炎、ARDS,需进行综合性治疗,尽早服用奥司他韦,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等治疗,可改善患者氧合指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文件,我国在第5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中已报告517例确诊病例,达历年报告病例数峰值,占累计报告病例数的40%。据官方统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接近40%。因此,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第5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引发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为新型重配病毒。编码HA的基因来源于H7N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