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内科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传统鼻胃管置入对胃及近端小肠内容物的负压抽吸,达到引流减压从而阻断肠梗阻恶性循环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目的。然而,普通鼻胃管胃肠减压有效率不高,减压不彻底,复发率及需要手术解除梗阻的比例均较高。近年多项研究证实了长导管置人小肠内直接抽吸减压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疗效,随后陆续出现改良的鼻肠减压管以及各种改进的置入方式。2003年日本研制出亲水性三腔二囊肠梗阻导管,随后成功用于临床,但我国目前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系统临床报道较少。我们对肠梗阻导管进行了探索性的临床应用,并与普通鼻胃管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小肠减压导管行小肠内减压对急性黏连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黏连性小肠梗阻患者12例(治疗组),采用鼻肠管减压治疗,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300 cm长减压管至空肠上段20 cm以上,边抽吸减压边随肠蠕动前行,达回肠末端,行全小肠减压,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10例经鼻胃管减压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置管成功率100%,减压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日减压量明显增加(P〈0.01),腹痛、腹胀等梗阻症状缓解更快,对急性黏连性小肠梗阻的解除率为100%,而对照组的解除率为40.0%。[结论]经鼻肠管减压用于治疗急性黏连性小肠梗阻安全有效,可快速到达梗阻部位的上部直接进行吸引减压,并能促进黏连松懈以及梗阻缓解,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胃BillrothⅡ(毕Ⅱ)式手术后解剖结构改变使鼻肠减压管放置困难,我们采用胃镜辅助与X线监视联合方法,进行鼻肠减压管的快速有效放置,治疗毕Ⅱ式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可以预测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提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研究手术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完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判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的特异性、准确度、敏感性。[结果]184例中手术治疗组86例(46.74%),非手术治疗组98例(53.26%)。在单因素分析中13个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腹痛持续、CT提示肠壁增厚水肿、非手术治疗时间、白细胞计数是预测手术的独立因素,并纳入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准确度为87%(160/184),敏感度为89.74%(70/78),特异度为91.84%(90/98)[结论]腹膜炎、腹痛持续、CT提示肠壁增厚水肿、非手术治疗时间、白细胞计数是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决策的独立因素,得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较准确预判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老年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肠梗阻导管组(41例)和鼻胃管组(45例)前2 d的胃肠减压量、腹胀改善情况(24 h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和手术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肠梗阻导管组在24 h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手术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肠梗阻导管组较鼻胃管组的手术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减压在老年肠梗阻尤其是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比常规鼻胃管减压疗效更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鼻胃镜经鼻插入2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十二指肠降段,经活检孔引入亲水性超滑导丝至空肠,退出鼻胃镜,将肠梗阻导管沿导丝送入空肠上段,充盈前气囊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有无缓解、腹围缩小情况及24 h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显示28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置管时间为10~35 min,留管时间为3~18 d。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4 h引流量480~1 550 mL,平均885 mL;置管24 h后患者腹围(79.1%±20.3%)显著小于置管前(100%,P〈0.05)。可见经鼻胃镜放置肠梗阻导管简便、易行,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造影剂对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185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数据,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泛影葡胺造影治疗)93例,对照组92例。治疗组口服或经鼻注入75%的泛影葡胺注射剂800 m L,并注射生理盐水60~100 m L辅助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保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成功患者的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及非手术治疗成功率、非手术成功治疗的疗效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达到61.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43%(P0.0.5)。治疗组非手术治疗成功患者的胃肠减压量为(343.13±213.32)m L/d,少于对照组的(601.65±510.14)m L/d,胃管用时(22.23±17.65)h、首次肛门排便时间(13.00±8.69)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非手术治疗成功患者的缓解时间为(1.73±1.08)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2.51)d(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电话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为7.53%,低于对照组的13.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注射泛影葡胺造影剂能有效提升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加速非手术治疗的缓解时间,改善排便等治疗疗效,降低患者手术治疗前的无效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人技术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例小肠梗阻患者,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无效后在胃镜辅助下放入鼻肠减压管,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置管效果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入平均时间19.4min,成功率100%,导管头端到达梗阻上方的平均时间4.3d,经造影观察均能明确病变部位并对病变性质作出初步判断;置管后病人腹痛、腹胀均有显著缓解,引流量增加,腹围减少;7例患者经减压治疗后小肠梗阻完全缓解,6例需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均能依据导管头端位置准确定位。结论鼻肠减压管治疗小肠梗阻安全有效,应作为治疗小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胃镜辅助置人鼻肠减压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徐胜  麦威  黄顺荣 《山东医药》2012,52(30):74-75
目的观察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内镜或X线引导下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行胃肠减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21例,X线检查观察导管造影情况,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本组总有效率为90.48%(19/21),2例肿瘤性肠梗阻腹胀无明显缓解,中转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穿孔和肠坏死。结论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治疗急性肠梗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孙孝国  李力  郭瑞英 《山东医药》2002,42(23):23-23
1995~ 2 0 0 1年 ,我们在急症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中采用螺纹管行肠减压 ,减少了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中的腹腔感染和刀口感染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行急症肠切除肠吻合患者 89例 ,男 5 4例 ,女35例 ;年龄 3~ 84岁 ,平均 5 6 .4岁。原发病为小肠扭转 19例 ,肠套叠 12例 ,粘连性肠梗阻 2 6例 ,肠系膜血管栓塞 3例 ,小肠肿瘤梗阻 6例 ,结肠肿瘤梗阻 18例 ,乙状结肠扭转 5例。均于手术中证实为肠坏死或肠肿瘤 ,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方法 :取直径 4 cm、5 cm、6 cm螺纹管各 1根 ,长约1m,常规消毒备用。手术中常规游…  相似文献   

11.
褚庆明 《山东医药》2010,50(39):67-68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36例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行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治疗,48h后腹痛、腹胀无明显缓解者改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成功率及腹围减少量、胃肠减压量、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成功率、腹围减少及胃肠减压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胃肠减压效果确切,优于传统的鼻胃管。  相似文献   

12.
柳松 《山东医药》2011,51(34):63-64
目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置人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行禁食水、抗感染、抑酸、静脉营养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治疗组在DSA监视下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外接负压吸引器。结果治疗6d后,治疗组胃肠减压量平均为960ml,腹部症状缓解时间平均1.6d,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平均3.7d,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6.4d,治愈28例(93%);对照组分别为420ml、3.4d、5.6d、8.5d、19例(6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避免了老年患者行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泛影葡胺、医用石蜡油及单纯输液等非手术方法对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3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分成3组:单纯输液组(对照组)44例,行单纯液体保守治疗;医用石蜡油组34例,除对照组治疗外并经胃管注入10%医用石蜡油溶液100 mL;泛影葡胺组45例,除对照组治疗外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溶液100 mL。观察各组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泛影葡胺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石蜡油组与单纯输液组均明显缩短(P0.05~0.01)。结论胃管灌注泛影葡胺治疗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与常规非手术疗法有同样的效果,且具有明显缩短小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肛肠梗阻减压管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经结肠镜和导丝引导透视下置入肠梗阻减压管缓解肠梗阻治疗的35例完全性恶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结果.结果 35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插管成功.34例减压7~10 d后行左半结肠癌Ⅰ期手术;1例置管2 d后肠减压管脱落,重新置管成功后8 d行左半结肠癌Ⅰ期手术.所有患者置管后均未出现穿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经结肠镜透视下置入肠梗阻减压管术操作简单安全,能快速有效缓解梗阻症状,降低了急诊手术风险,可有效避免结肠造口及Ⅱ期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经口双气囊小肠镜圈套碎石治疗小肠结石伴梗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小肠结石伴梗阻患者的临床、内镜、影像、病理和手术相关资料。共纳入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83岁,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道梗阻,结石长径30~50 mm,位于空肠3例、回肠近段1例、空回交界1例。术前3例经影像学诊断为小肠结石。5例均达到技术成功。4例达到临床成功,梗阻症状完全缓解;1例因合并恶性梗阻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术后5例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15~790 d,无复发。结果显示经口双气囊小肠镜圈套碎石治疗小肠结石安全有效,为小肠结石患者提供了除外科手术治疗外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各种有效的非手术措施处理胆道机械性梗阻已成为当前治疗胆道疾病的主流。介入性放射学方法也同内窥镜一样,已从诊断向治疗发展。肝外胆道梗阻时应用经皮胆道引流术(PBD)以达到体内外联合性导管减压作用,已被确认为一种可以代替手术的治疗方法。癌性胆道梗阻如以手术缓解,其死亡率可高达15~30%,所以对晚期癌性梗阻病例常可采用PBD部分地缓解黄疸、瘙痒和脓毒血症。PBD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重度阻塞性黄疸可起到有效  相似文献   

17.
小肠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广友  刘延锋 《山东医药》2010,50(48):64-65
目的探讨小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后累积发病率及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126例因术后小肠粘连性肠梗阻而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小肠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治愈出院114例,死亡12例,术后1、3 a复发率较高,5 a累积复发率为(6.9±2.8)%;术前患者年龄及ASA身体状态分级、术中是否切除肠段及术后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40岁、术前ASA分级为Ⅱ~Ⅳ级、术中未切除肠段及术后发生相关手术并发症是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对于以上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77年2月至1998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2例,女72例。年龄2.5~78岁。以往有腹部手术史者204例,其中阑尾切除术71例,胃肠道手术69例,妇产科手术14例,肝胆手术22例,女扎3例,其他腹部手术25例。本组单纯性肠梗阻182例,绞窄性肠梗阻42例。因粘连梗阻行一次手术183例,二次手术21例,三次手术2例。手术方式与效果:单纯粘连松解169例,粘连松解加肠排列术25例,肠段切除肠吻合术20例,肠段切除吻合加肠排列术3例,肠捷径吻合术4例,肠外置3例。术中行肠管无菌减压术98例。治愈203例,好转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与传统胃肠减压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梗阻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 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 00%(P 0. 05)。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和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肠梗阻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可显著缩短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症,包括小肠梗阻和大肠梗阻.对于小肠梗阻,既往经常首先采用单纯胃管置入行胃、近段小肠减压,禁食水、液体疗法以及应用缓泻药物或中药、针刺等,有一部分单纯性小肠梗阻可缓解,不缓解者则需行手术治疗.大肠梗阻大多为癌性梗阻,对于左半结肠肿瘤造成的梗阻,经常首先行肠造口,然后Ⅱ期行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