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皮质、边缘系统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功能异常,前额皮质在情感加工中具有不对称性。心理治疗可能作用于皮质-边缘通路上的某些靶点而改善抑郁症的脑功能异常。本文综述了相关研究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显示抑郁症病人特定脑区神经病理改变.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边缘-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1]通路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功能影像学资料与抑郁症的核心临床特征相关研究一致,但由于抑郁症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目前尚未找到相应的生物学标记,因此有很多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往往不一致,很难以某些脑区的异常结果来概括所有抑郁症的神经病理学发病机制,这使得传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遭遇瓶颈.近几年来,随着计算医学和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了突破这种研究孤立脑区的局限,学者们开始着手从网络水平上整体性探求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本文就基于脑影像学的脑网络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诱发电位有很多经典成分,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有一些特征。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对诱发电位产生影响,但确切机制不清。诱发电位与脑神经影像学联合应用,更有可能清楚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何处异常以及异常是如何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袁强  陈芹  周东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26):5117-5121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成像为抑郁症患者对于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的脑结构及脑功能改变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证据,也是预测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国内外不同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头颅磁共振影像学的变化进行综述,并再对国内外头颅磁共振对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时疗效的预测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神经科学领域已有对逃避悲伤和寻求犒赏环路的病理机制的描述,即边缘-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质环路(LCBGTC)功能的病理性增强导致逃避悲伤行为,锥体外系-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质环路(ECBGTC)功能的病理性增强导致寻求犒赏行为。过度激活逃避悲伤系统导致担惊受怕、消极预期、烦躁不安;而寻求犒赏系统激活不足导致快感缺乏、乏力感和犹豫不决。重性抑郁障碍(MDD)以逃避悲伤环路的活性增高作为主要因素,伴随了很大程度上寻求犒赏环路功能的抑制,在抑郁症临床表现中提示两个环路都存在功能失调。双相障碍(BD)相对低的患病率很可能提示其具有MDD环路机制的差错以外,很可能还有别的神经机制。尽管LCBGTC环路和ECBGTC环路调节两种不同的行为,但是个体表达这些特质时还是具有高度动机性的,这与伏隔核外壳部和核心部有关,外壳部促使逃避悲伤,核心部体验犒赏的满足感。当这些动机突然停止时,就能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相似文献   

7.
执行功能障碍是强迫症的重要特征。神经影像学和基因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皮质 - 纹 状体 - 丘脑 - 皮质回路、顶叶、小脑等脑区的功能异常,以及 5- 羟色胺、谷氨酸系统中的基因变异,可能 是导致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原因。但由于强迫症的异质性和执行功能的复杂性,目前关于强迫症执行 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整合强迫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和基因模式,有助于 加深对强迫症发病机制的理解;结合神经影像和遗传学研究结果确定标志物,有助于为强迫症执行功 能障碍的识别和干预提供新方向。现对强迫症执行功能障碍的脑结构、脑功能的神经机制以及基因研 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诸多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显示前额叶.边缘系统(杏仁核)情绪加工环路异常是抑郁症主要的病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前额叶皮质网络如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腹外侧前额叶皮质、背侧前扣带回活动异常降低,以及边缘系统如海马、下丘脑、杏仁核、腹侧前扣带回活动过度激活[1]。  相似文献   

9.
心境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的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在脑、神经细胞和信号分子水平都存在异常。边缘—丘脑—皮质环路和边缘—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参与了心境障碍行为的发生,这些部位的糖代谢和脑血流量、皮质容量、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均发生改变,同时心境障碍患者脑内磷酸肌醇环路、Wnt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因子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也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往大量神经解剖学、脑代谢、影像学研究等结果证实:双相障碍皮层-皮层下网状系统和边缘系统调节区域(杏仁核,小脑中部)的中枢功能异常可能是情感失调的原因[1];抑郁症存在“边缘-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病理神经环路,其中前额皮层、海马、前  相似文献   

11.
大量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证实强迫障碍患者的眶额-基底节-丘脑环路存在异常。本文就近年来强迫障碍的功能影像学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人类大脑功能网络时变的动态特性及前扣带回皮质喙部环路信息时变整合特征。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8例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患者的静息状态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并收集30名年龄、性别和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以前扣带回皮质喙部为种子点的时间滑窗的功能连接方法,比较前扣带回皮质喙部环路信息时变整合异常表征。探测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患者大脑rACC环路动态功能连接的变异特征。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患者的左侧前顶叶、颞中回、颞上回、内侧额上回、缘上回和右侧中央沟盖、内侧额上回、颞中回、中央后回与喙部前扣带回的动态功能连接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杀意念分数分别与右侧中央沟盖(r=0.4869,P=0.0086)、左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上回(r=0.5714,P=0.0015)的动态功能连接值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患者的前扣带回皮质喙部环路的信息时变整合的变异性增强,而稳定性降低,可能会影响情绪监控和决策。该项研究为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脑小血管病变是指一组累及脑部小动脉、细动脉和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病变的总称,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和微出血。脑小血管病变与抑郁的发病及预后相关,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小血管病变破坏了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环路。本文针对脑小血管病变与抑郁的关系这一热点问题,分别从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及微出血与抑郁的关系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是一类由突然动作诱发的以发作性不自主运动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PKD患者基底节、丘脑和皮质等脑区之间存在结构或功能连接异常,基底节对丘脑的抑制功能减弱或丘脑自身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下游皮质的过度激活,产生不自主动作。小脑功能异常也在PK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小脑皮质异常可减弱其对小脑深部核团的正常抑制,同样导致丘脑-皮质通路的过度激活。本文综述PKD基底神经节-丘脑-皮质回路和小脑-丘脑-皮质回路的神经回路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运动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物学机制是PTSD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对深入理解PTSD、寻找客观的诊断标志物以及研发新型PTSD治疗药物十分重要。脑影像、光遗传及化学遗传学技术等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展揭示了脑结构、脑功能以及神经环路改变在PTS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PTSD临床表现复杂、症状组合不同,目前未有一致性结论。因此,本综述尝试根据PTSD诊断的症状分类,从临床影像与基础环路研究两个方面归纳、总结PTSD不同症状的神经环路异常机制,从而为阐明PTSD发病机制、寻找客观生物标志物、筛选全新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是一种通过调节大脑神经电生理活动治疗抑郁症的非侵入性临床治疗技术,在精神心理领域运用广泛。r TMS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物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文从神经递质、大脑神经环路与神经可塑性、脑血流量与大脑免疫等角度综述r TMS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物机制。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电休克疗法(ECT)是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最快速起效的疗 法,但其相关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总结ECT治疗抑郁症的核磁共振结构相和功能相的研究进 展,为探索ECT 相关神经生理改变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脑计划"的任务大脑由于其结构精细、功能复杂,因此是人体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它不仅产生并控制人体感觉、运动等初级功能,并且还负责产生语言、认知、情感、记忆、执行等高级功能。脑功能的生理学结构是脑区及神经功能环路。在病理状态下,相对应的神经功能可能由于神经元及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发生改变或代偿。因此,充分揭示脑功能的类型、脑功能区以及神经功能环路的分布、神经功能的损伤与代偿机制是至  相似文献   

19.
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环路物质代谢异常,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2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18名老年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常规磁共振及三维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检查,测量双侧额叶背外侧白质、前部扣带回皮质、杏仁核、海马、丘脑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从)、胆碱(Cho)与肌酸(Cr)的比值,对两组各部位的比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抑郁症组额叶背外侧白质(2.28±0.32)、前部扣带回皮质(2.19 ±0.39)、杏仁核(1.95 ±0.22)、海马的Cho/Cr比值(2.38 ±0.3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8 ±0.40、1.68±0.30、1.66±0.24、2.0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而丘脑Cho/Cr比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组前部扣带回皮质(2.08 ±0.26)、杏仁核(2.20 ±0.27)、海马的NAA/Cr比值(2.10 ±0.27)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58 ±0.35、2.52±0.22、2.44±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而额叶背外侧白质及丘脑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额叶背外侧白质、前部扣带回皮质、杏仁核、海马的Cho/C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的功能受到影响,该神经环路在老年抑郁症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手术是腑内可切除性病变.尤其是脑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然而,由于许多肿瘤具有侵袭性,尤其是(低级别)胶质瘤,病灶常侵犯脑功能区;另外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解剖和功能的变异,故需应用脑功能定位方法定位脑功能区皮质及皮质下边界,用以个体化指导切除范围。除术前可采用功能成像(fMRI)进行术前计划外,切除肿瘤过程中还可应用术中电刺激,当需定位病人的语言区和其他认知功能区时,可使用局部麻醉。术中电刺激是一种确定脑功能区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简单、准确、可信度高的安全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切除肿瘤前可定位每一个病人的功能区皮质;②了解被病灶侵犯区域,如辅助运动区、岛叶、运动前皮质、缘上回及角回的的病理生理功能;③在整个切除病灶过程中,可持续定位皮质下结构,用以了解解剖与功能的联系(皮质-皮质环及皮质-皮质下环路);④利用皮质重复电刺激可实时研究短期可塑性机制;⑤可根据功能界线进行病灶切除,以最大程度切除病灶,并尽量减小术后永久性功能障碍的风险,提高效益/风险比。此外,术中电刺激还可与围手术期各种功能神经影像技术相结合,如fMRI、PET、脑磁图(MEG)、矢量专题信息(digital thematic information,DTI),用以提高术前计划的可靠性.帮助了解因肿瘤生长及手术切除过程中短期和长期内功能区皮质重塑及连接性改变的机理,该模式从而可最终改善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