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6例膀胱癌与10例正常人的血清ICAM-1、VCAM-1。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CAM-1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术前血清ICAM-1、VCAM-1分别为304.1μg/ml和1133.6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8.1μg/ml和496.9μg/ml,其含量随肿瘤分级、临床分期递增而升高。膀胱癌组14例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血清ICAM-1、VCAM-1较术前明显降低。初发与复发膀胱癌血清ICAM-1、VCAM-1均升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癌组织10例中ICAM-1阳性表达6例。结论血清ICAM-1、VCAM-1水平对膀胱癌早期诊断、肿瘤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随访有明确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患者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β2(整合素(β2-integrin,CD18)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CD5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 CD106)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0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的表达,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具有明确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桥  杨光华 《华西医学》1992,7(1):64-66
本文利用组织病理、电镜和免疫组化探讨膀胱癌的细胞异质性及其与浸润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少膀胱癌具有细胞成分的异质性,具有异质性的肿瘤较多发生肌层浸润。注意到这种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地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细胞粘附分子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晓娟  毛咏秋  李迪 《华西医学》2003,18(3):334-33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β2整合素(β2-intergrin,CD18)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l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CD54)、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CD106)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45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的表达。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以及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膀胱癌尿脱落细胞角蛋白20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侵入性的尿脱落细胞检查对膀胱癌早期诊断、监测复发及预后判断具有实用性 ,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敏感性受到一定限制。细胞角蛋白 (CK)是一个大家族 ,其中CK2 0正用于膀胱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观察的研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查尿标本CK2 0 ,目前认为是比常规尿脱落细胞 (HE)染色更敏感的方法。但RT PCR需特殊的仪器设备 ,价格昂贵。免疫组化技术用于细胞学诊断 ,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来证实和解决许多在常规染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克服了RT PCR的不足。我们以免疫组化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尿液膀胱肿瘤抗原(BTA)水平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98 例膀胱癌患者、57 例非膀 胱癌患者以及68 例健康体检者晨尿标本,利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各样本中BTA 水平的检测。通过ROC 曲线下面积 计算,分析BTA 对膀胱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临界值。结果 膀胱癌患者尿液中BTA 水平[486.56(66.27, 2 013.81)] U/m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71(10.40,53.39)] U/ml 及非膀胱癌组[55.47(26.55,296.24)] U/ml,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2,P <0.01);BTA 诊断膀胱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16,与参考线下面积相比,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0.01),BTA 诊断膀胱癌的最佳临界值为84.38U/ml,诊断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93.5%。结论  尿液BTA 的检测在膀胱癌的诊断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 )和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 1 (sELAM 1 )的检测在大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2 5例大肠良性病变及 2 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 ,并比较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 ,转移、无转移sICAM 1和sELAM 1水平变化。结果 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 (P <0 .0 1 ) ;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P<0 .0 5 ) ;有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高于无转移的患者 (P <0 .0 1 ) ,而sELAM 1水平相差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sICAM 1和sELAM 1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作为大肠癌新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尿液中膀胱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尿液中膀胱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膀胱癌诊断和术后随访的意义。以TRAP-银染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自然排尿中膀胱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巴氏染色法对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45例膀胱癌患者中,44例肿瘤组织表达端粒酶活性(97.8%);29例尿脱落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64.4%),14例尿脱落细胞中发现癌细胞(31.1%),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明显优于细胞学检查(P〈0.005),且随着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0%以上是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约75%为表浅性,20%为浸润性。据调查膀胱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5%确诊时已发生转移,70%以上的肿瘤治疗后复发,30%的复发肿瘤恶性度增加。传统的膀胱癌的诊断手段为尿常规分析、尿液脱落细胞检查、膀胱镜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方法均有侵入性,且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国内外在膀胱癌诊断方面有比较新的突破,如生物学标志、免疫组化法和基因芯片检查可以使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高,并能预测疾病发展和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尿脱落细胞DNA流式细胞术分析对膀胱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脱落细胞DNA分析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良性血尿、膀胱肿瘤及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和SPF分析。结果 良性血尿患者为正常二倍体DNA分析图谱。膀胱肿瘤患者二倍体肿瘤 2 2例 ,异倍体肿瘤 4例 ;而膀胱癌患者二倍体肿瘤 8例 ,异倍体肿瘤 38例 ;膀胱癌、膀胱肿瘤患者的SPF(15 5 3± 6 5 4 ,9 37± 5 0 5 )明显高于良性血尿患者 (5 6 7± 2 4 8,P <0 0 0 1,P <0 0 0 1) ,而膀胱癌患者的SPF明显高于膀胱肿瘤 (P <0 0 0 1)。结论 尿脱落细胞DNA分析可望成为诊断膀胱癌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K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0例正常膀胱黏膜及40例BTCC标本中的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CDK4蛋白在正常膀胱黏膜和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52.50%(P<0.05)。CDK4蛋白在G1、G2、G3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6.84%、61.54%、7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is~T1中CDK4阳性表达率为40.00%,明显低于T2~T4中的73.33%(P<0.05)。结论: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在BTCC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K4可成为一种新的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同一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DP法检测 86例膀胱癌组织中p5 3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  86例膀胱癌组织中p5 3、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6 . 5 1%及 5 1 .16 % ,p5 3和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术后生存率均呈正相关。PCNA表达强度受p5 3表达强度的影响。结论 p5 3基因与PCNA可能通过对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 ,参与膀胱癌的发生与发展 ,二者的异常表达对估计膀胱癌的恶性程度、推测预后、术后随访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CST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膀胱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8对BTCC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ST1mRNA进行分析;并运用免疫组化对16对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和85例癌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ST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膀胱癌组织中CS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16对患者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CST1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高;85例癌组织染色结果显示:CST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P<0.001)、病理分期(P<0.001)、分级(P=0.016)和复发率(P<0.001)相关;单变量分析显示CST1表达水平、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分期均是BTCC复发危险因素,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T1表达高低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因素(OR=9.351,P<0.001)。结论 CST1的表达水平和BTCC复发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CST1表达上调的患者复发率高,CST1可能是一个新颖并且有临床价值的预测膀胱癌复发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膀胱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43例膀胱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DAM-12及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ADAM-1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1,P=0.010).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x2=22.368,P<0.001).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50,P=0.026).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x2=10.665,P=0.014).ADAM-12与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7,P<0.001).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ADAM-12蛋白和PCNA呈过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DAM-12是膀胱癌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可以成为一项新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岛(TGF-β1)和树突状细胞(DC)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检测35例膀胱癌冰冻组织切片中DC的表型及肿瘤细胞中VEGF、TGF-β1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D1阳性DC较正常膀胱组织低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01);膀胱癌旁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DC存在免疫功能缺陷,而肿瘤组织局部分泌VEGF、TGF-β1可能是导致DC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100A8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BTCC和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S100A8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100A8蛋白在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5.9%(38/68),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低分级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9.2%(7/24),高分级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5%(3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Ta-pT1期和pT2-pT4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9%(23/49)和78.9%(1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性BTCC组织和初发性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和47.8%(22/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A8蛋白表达阳性率在BTCC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其表达与BTCC的病理分期、分级呈正相关,随病理分期、分级的增高,S100A8蛋白表达阳性率增高,提示S100A8蛋白的表达与BT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S100A8蛋白有助于BTCC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角质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与距癌灶边缘2cm处膀胱黏膜组织、6例泌尿外科非肿瘤膀胱黏膜(其中膀胱慢性炎症4例、膀胱结核2例)、5例正常膀胱黏膜CK20 mRNA的表达。结果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K20 mRNA表达均为阳性,距癌灶边缘2cm处膀胱组织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6例泌尿外科非肿瘤膀胱黏膜及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无CK20 mRNA表达。结论CK20 mRNA阳性可以作为支持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证据之一,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蛋白表达缺失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友俊  侯宁  赵坡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105-107,i013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基因蛋白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l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组织、乳头状增生病变和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FHIT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5l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FHIT表达20例( ),31例(-);51例癌旁组织FHIT表达48例( ),3例(-);15例乳头状增生病变和10例膀胱正常组织FHIT均为( );乳头状增生的移行上皮细胞FHIT均为( ),而Ⅰ级乳头状癌则阳性和阴性细胞混合存在。FHIT阳性表达癌Ⅰ级53.3%,Ⅱ级50%,Ⅲ-Ⅳ级20%;Ⅰ-Ⅱ期癌46.7%,Ⅲ-Ⅳ期癌28.6%。结论FHIT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分化有关,FHIT阴性表达可能成为膀胱癌诊断的一项辅助性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ax-2在各类型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的差异,探讨它与肾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ax-2在73例肾细胞癌和19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结合实验数据及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其与肾细胞癌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ax-2在肾细胞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73.97%(54/73),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85%(28/33),在乳头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0%(14/20),在嫌色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0%(12/20),正常肾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53%(2/19)。肾细胞癌的总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肾脏组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479,P=0.000)。Pax-2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χ2=4.852,P=0.026)、病理分级(χ2=5.532,P=0.019)、淋巴结转移(χ2=3.886,P=0.049)有关;而与患者性别(χ2=1.301,P=0.254)、年龄(χ2=0.723,P=0.394)及病理类型(χ2=4.219,P=0.121)无关。结论 pax-2可能为肾细胞癌的诊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了分子水平方面的参考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